(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从目前看来,电能表检定模式的优化,对后期的应用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进行大规模的优化。与此同时,加强电能表的检测是大幅度提高电能表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文章结合智能电能表的检测常见故障的实践情况,在对智能电能表的基本概述以后,着重进行了智能电能表检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析,明确指出了智能电能表检测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对智能电能表的检测常见故障的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希望能够进一步确保相应产品的质量,希望大幅度提升智能电能表检测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检测;优化;故障
一、智能电能表的基本概述
不容置疑,当前随着智能电能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十分有必要对智能电能表的检测流程进行较为细致地阐述。智能电能表一旦出库以后,我们应该格外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全面了解智能电能表检测相关的基本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规格、条码、型号、外观和表号是智能电能表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重视费控功能检测、GPS对时和误差核定等相关环节。第三,及时、准确地对智能电能表贴合格证、锁定和加封。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密钥下装环节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第四,把好回库这一关,配送的时候讲究方式。一般来说,运用系统来配送更为便捷。智能电能表一旦到货了之后,电能计量中心会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到货智能电能表进行百分之百的验收检验。这个条件是:严格遵守智能电能表相应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要求。毫无疑问,仪表常数试验、潜动试验、日计时误差试验、交流电压试验、启动试验和最大需量误差试验是检定试验项目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外观、标志检查不容忽视。
二、智能电能表检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只有在做好普通型电能表的前提之下,才能顺利发展智能电能表。从某种程度上说,智能电能表进行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电能表的质量过关,并非简单地寻找出差错。不可否认的是,六个检定主要流程是智能电能表全检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表在出库以后,自然会到达实验室等待开始检验。在这之前,做好智能电表的直观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电表只有经过直观检查确认合格以后,才能顺利挂表进行预检和通电检查。紧接着,做好基本检定项目测试。接下来,对电表进行检定费控功能、GPS校时和清空电量等等。然后,做好密钥下装。接着,给电表贴上合格证和加封。最后,进行退库,通过系统合理配送。在对一些智能电能表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智能电能表检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较为细致地阐述。第一,通电检查和直观检查。工作人员应该仔细检查电表有无缺损,外观标志是否清晰。在这个过程之中,一旦发现错误代码在电表液晶显示屏上有所显示,表明该电表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此时,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及时更换所需电池。另外,电表时钟故障也可能是导致出现错误代码的主要成因。工作人员在对智能电能表试验项目清零和校时的过程之中,应该注意及时对电表校时。第二,密钥下装。在开始密钥下装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身份认证无法获得通过的情况。首先,仔细检查加密狗有没有连接到位。其次,进一步检查加密机的密码和网址有无出现错误。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更新远程密钥不符合相应标准的,工作人员应该进一步检查密钥端口配置正确与否,系统配置中的服务器正确与否。如果电能表液晶显示屏的错误代码持续显示,可能是电表内部锁死了。此时,我们应该立即停止试验,联系厂家解决。
三、优化电能表检定模式的科学方法
3.1优化检定工作步骤
优化人员根据电能表检定要求,同时考虑到原有模式检定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检定工作步骤的优化。优化人员可以将原有两项检定内容程序优化成一个程序,简言之,优化成为一体化检定模式。优化之后的检定工作步骤如下:检定人员挂表接线,做好准备工作;开启试验,试验内容就是误差与走字测试;基本误差测定,记录下数据之后,直接进行标准偏差测定;潜动与时段投切误差;优化人员开始进行需量测试;校正核对示数;将电能表进行清零处理,最后卸表。
3.2优化检定软件
检定工作步骤优化之后,还需要对检定软件程序进行相应的优化,否则软件无法按照优化之后的步骤进行检定。优化人员应该将与走字环节相关的检定项目进行优化,逐渐转向误差检定软件。尽可能的将误差检测与走字监测融入到相同的软件中,以便实现同步检定。软件程序优化之后,同样可以应用在两套检定设备。
3.3优化检定设备
优化人员可以尝试应用二合一的优化对策,即将24表位组合设备,通过优化之后,变为48表位组合设备。如果优化人员认为此种方法比较麻烦,也可以与厂商进行联系,要求厂商直接生产更高级别的表位,比如48、60表位等。优化人员经过大量的研究测试,认为60表位组合设备最为合理,效果最佳。这主要是因为60表位组合设备,可以保证检定设备最大程度的得意利用,另外,检定人员也可以得到最好的分配,所以检定效率比较高。
3.4优化脉冲板
脉冲板是检定设备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部分设备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电能表检定模式的自动化水平,由原来的单路检定,直接升级为多路检定。传统检定设备应用的是都是单路脉冲板,测定分时表时只能够通过切换脉冲进行检定,但是如果是多路脉冲板,在检定之前,设备可以进行自动多路切换,并不需要人为操作,人为操纵越少,工作效率也就越高。
3.5多方面拓展抄表串口
以往的检定设备因为实行单路串口抄写表内参数,一次抄表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对24个表中的参数同步抄写、记录,非常耽搁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改造升级后的检定设备,由于电能表数量增多,对应的抄表数也有所上升,此时若依然使用单路串口,毫无疑问会极大地增加抄表时间,而且也会影响所抄录数字的准确度。因此,可以对检定设备串口进行改革,采用多路串口,经过拓展后的各个串口只有一部分电能表需要调控,这样即使检定台的挂表数有所上升,但是所需的抄表时间却极大地减少,有效地确保了抄表的效率。
3.6整合检定项目
在所有的检定项目中,潜动试验项目所耗费的时间会更多。为了更加高效工作,减少时间的耽搁,可以将潜动试验同日计时误差、时段投切误差置于一个时间段,确保三者能够共同工作、运行,这样就能减少时间的耗费,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是利用整合检定项目的方法得到的良好效果。
3.7定圈测时法
定圈测时法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检定方法,圈数为预先规定值,被检定的电能表运转规定值的圈数,通过测量其所利用的时间来判断误差范围。
具体的误差计算为:r=(T-t)/t*100%。
这种检定模式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能够控制读数误差,由于检定误差多数都是凭借时间进行统计的,在这其中所采用的测时器由于精度较高,工作效率较好,则所测出的数值的标准程度也较好,控制了检定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提高了检定精度与准确度。
四、优化检定模式的成果与特点
4.1成果
优化人员对电能表检定模式进行优化之后,该模式各方面功能与作用都得到改进。检定人员检定数量由每天的4批次,到现在的10批次,优化效果非常明显。另外,电能表检定模式得到优化之后,原有的重复性检定步骤消除,缩短了检定时间,检定人员时间利用效率也更高。检定效率提高之后,电能表市场供需矛盾也得到缓解。
4.2特征
首先,电能表检定模式优化之后,系统化程度更高,更能够得到科学应用,不仅考虑到了原硬件设备同时也合理分配了人力资源,真正的用最小的成本代价取得了最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其次,这一检定模式的升级与优化是参照国家计量检定法律条文进行的,每个检定程序都达到了规定指标,各个项目都得到了检定,检定质量也得到了保证;最后,这种检定方法的升级优化除去了过于繁琐的检定环节,提高了检定工作的效率,在不增加检定工作者的工作强度的前提下,提升了检定部门每天的电能表检定数量。
五、智能电能表检测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对智能电能表检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较为细致地阐述之后,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智能电能表检测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将国家电网公司标准进行细化,签署补充技术协议。首先,明确辨别智能电能表外形、名称和规格。不同的智能电能表型号也不同,每种型号的智能电能表都应该用清晰的图片呈现出来。其次,与供应商进行密切合作,对智能电能表重要的环节双方取得一致地意见。这些重要环节包括:内部设计改进、出厂参数设置和功能补充等等。再次,全面了解构件材质的含量和成份。只有掌握了构件材质的含量和成份,才能避免回收材料被再次利用,才能进一步保证相应元器件的质量。第二,大力开展智能电能表继电器检测、结构件材质检测。在到货之前,我们应该及时、准确地检测智能电能表相关部位的材质。这些部位包括:封印、底座、表壳螺丝、表盖、端子座等等。第三,生产前全性能检测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既要注意将负荷开关性能和材质恰到好处地添加在相应的检测项目中,又要注意确保相应的检测项目和招标前公布的全性能试验项目完全一致。除此之外,我们应该重视仔细对比和详细整理全部供应商的元器件信息,从而实现在PCB布局和元器件方面与投标方案高度统一的目标。第四,全程驻厂监造。一般来说,有关方面的计量人员和监造师会共同承担驻厂监造工作。计量人员和监造师通常会选择恰当的监造方案,对相关领域的内容展开仔细的调查和研究。这些领域包括:自主生产能力、出厂试验项目、供应商有无相应资质、制定计划的具体落实情况和采购合同是否合法等等。一旦发现存在不少疑难复杂问题,有关专家在查清问题以前就应该让生产厂家暂停生产。为了积极高效地监督相关方面的厂家,为了大幅度提升合同效力,我们应该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具体的情况。第五,加强到货后检测。到货以后,必须努力做好抽检电表这一环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元器件的整体性能被视为主要的抽测对象。在抽检电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要求和准则进行具体操作。为了进一步保证电能表具有过硬的质量,无论有多少数量的智能电能表,每一个智能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都应该严格控制在百分之二以内。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智能电能表,应该及时退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能表的检测常见故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广泛运用智能电能表,有利于大大减少人为失误,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杜绝拖欠电费的现象,有利于进一步确保用户的诚信消费。从本质上说,智能电能表的检测最终目的是进一步保证电能表的质量,并非是简单地寻找电能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建设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部署,为了建立健全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智能电能表的检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技术标准体系中相应的检测流程和检测标准,并且认真贯彻和执行。
参考文献:
[1]黄奇峰,蔡奇新,郑飞.超大规模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测研究与仿真[J].电测与仪表,2013.
[2]高利明,陈卓娅,张裕晓等.一种智能化全自动流水线电能表检定系统[J].河南电力,2011.
[3]朱中文,周韶园.智能电能表的概念、标准化和检测方法初探[J].电测与仪表,2011.
[4]卢虹宇.智能电能表的检测常见故障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
[5]刘润民.电能计量技术常见问题解析[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6]尤晓峰.智能电能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J].科技传播,2013.
论文作者:张优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电能表论文; 智能论文; 误差论文; 电表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项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