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现状及措施论文_方春华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现状及措施论文_方春华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 云南个旧 661000

摘要:矿山测量是矿山建设和采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重大,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但由于国内技术相对落后,矿山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为了加强矿山测量技术和矿山安全生产,必须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创新,不断提高矿山测量水平。

关键词:矿山;井下测量;现状;措施

前言

在金属矿山井下开采的过程中,往往受到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开采的条件和要求相对较高,必须采用高精度的工程测量技术来确保井下开采的信息精度。精密的探测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工程测量技术,能有效提高金属矿山测量的采集效率,通过分析矿井采空区的稳定性和矿产资源的损失贫化和填充等技术,为类似金属矿区提供较高的测量效率和安全效益。

1井下测量常见问题误差工程施工示意图

1.1测量仪器存在的问题

井下测量过程中最常见的测量仪器主要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元件损坏以及调校不准确造成的测量误差经常出现,如盘区皮带延伸巷掘进过程中采用全站仪给定中线时,由于仪器对准部损坏造成巷道中线出现偏差,造成盘区皮带巷720~850m段巷道中线与设计中线偏差0.4m,从而影响巷道正常掘进施工。

1.2误用导线点与测量点

在井下低等级导线测量过程中,由于导线点较多,出现方向线交点位置不清楚,在测量导线延伸时测量人员经常误用导线点,从而造成测量误差,甚至发生重大矿山安全事故。

1.3测量数据错误

在井下测量工作中经常出现测量数据错误,从而影响整个测量结果。测量数据错误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1)测量仪器误差,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未进行校验、检查,造成测量数据误差,如在全站仪导线测量时经常出现位置对中偏差,从而产生测角误差。(2)测量人员记录错误,由于测量人员责任心不强,在测量数据记录时经常出现数据记录错误、数据缺失等,加大了数据整理难度,降低了测量精度。

1.4高等级导线延伸不及时

对于掘进巷道掘进长度达150~200m时必须进行一次导线延伸及复测,在进行导线延伸前必须对起始方向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方位角符合设计要求。

1.5专业技术水平低

测量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造成了井下测量时测量方法错误,测量计算不准确等,影响井下测量工作效率及精度。

2井下测量工作的提升策略

2.1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

矿山开采前期的数据采集作业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我们对所采集的数据的精度和准度均有较高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或者工具,绝对定位技术就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绝对定位技术属于GPS技术的分支,将信号接收器固定于一点,在一起运行的过程中就可以精确地采集到周围环境的地形数据。该技术经常在类似工程中出现,不过局限于国内相关设备不够成熟,导致部分测量精度未能达到施工要求,数据采集也不能完全依赖该设备,工作人员也更愿意去以人工的方式提高数据的精度。

2.2安全问题应对方案

对于前面提到的受限于施工环境很多安全设备无法携带的问题,有下面几点建议,首先矿山数据采集工作本身属于高危行业,上岗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培训必不可少,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应当优先选择。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安全设备必须配备到位,对于那些相对笨重的安全设备,可以进行改进使其尽可能的小巧灵便。在设计过程中要多听取使用者的意见,或者依据专人的习惯进行单独的设计,尽可能地让使用变得人性化,让安全设备的作用最大化,这样才最大程度保障数据采集人员的生命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准备工作要充分

矿山开采前期的数据采集工作的很多因素都可以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各种意外屡见不鲜,如何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就十分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是避免意外发生的重要一环,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是前提条件,健康的身体可以让他们更有效的完成工作,成熟的心理素质则能让他们时刻保持冷静,这点不论是数据测量还是发生意外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尽可能的倾向于优先选择经验丰富的数据采集人员,通过对各种意外案例的分析讲解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心理素质。在正式进行数据采集之前务必严格检查相关安全设备是否配备良好,避免因为安全设备配备不当或者存在损坏而失去作用。

2.4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

井下测量工作本身属于高危行业,国家为尽可能避免意外的发生特意制定了相关规范制度和法律法规。井下测量工作在技术层面仍属于测量工程的分支,在相关设备选用、设备使用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国家都从各种方面定下完整的规章制度。不论是进行数据采集还是相关公司发展,都需要恪守相关规章制度,人民的声明安全务必放在首位,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容侵犯。

3矿山测量在实际采矿工作中的应用创新

3.1对矿山控制网技术的创新

在最开始的矿山测量时间,应用最多的是三角测量,矿山水准测量是预测地震的重要方法,能够为研究矿山形变、保证矿产工作正常进行提供可靠的资料,虽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当前的矿山测量工作中采用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但是三角测量法和矿山水准测量法仍旧有一定的运用空间。随着当前GP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和发展,明显促进了矿山的控制网布设工作发展,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该技术定位更加准确,观测速度有了一定的增长,已成为未来矿山开采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

3.2对矿山地形图测绘技术进行创新

在矿山测量工作中,比较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平板仪在测绘矿产地图,比如当前的全站仪相比,平板仪测绘精确降低,测量速度较慢,在不断发展的矿产测量工作中逐渐被淘汰。随着当前RTK技术的应用,开始利用和依靠全球定位系统来进行矿产测量及绘图。当前的全站仪测绘和RTK技术打破了大气和自然环境对矿山测量的影响,极大地减少了工程测量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测量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3.3对矿井贯通测量技术进行创新

贯通测量工作早期采用的方法是独头掘进和明、暗控发,容易导致采矿区内洞室不贯通的情况,对测量工作造成一定的障碍。随着后期的发展,开始改用三角测量等方法,发展到当前的GPS技术和全站仪、水准测量。当前GPS已经成为了矿山测量工作中的主流技术,此外通过大量设备和辅助技术的配合,都进一步提高了当前扩展测量工作的水平。

3.4对矿区变形监测技术进行创新

在矿区变形监测的测量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传统方法,但是这些测量技术在某些程度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尤其是测量精度不够,已不能满足当前矿产建设和采矿工作的发展。目前在该领域,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卫星定位系统结合而成的空间测量已逐渐成为主要方向,比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和卫星激光测距的应用等,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为该领域的动态仿真建模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和技术力量,已在神经网络理论、突变理论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

结束语

纵然中国地大物博,但是大自然的馈赠并没有那么容易获取。在获取矿产资源过程中仍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一一攻克。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再到矿产开采,都需要谨慎沉稳,时刻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当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懈怠,我们需要制度来使人们警惕,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人员结构来确保其能彻底落实。

参考文献

[1]唐晨.全站仪在矿山井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 228+233.

[2]李军,王慧文.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常见问题及应对[J].建材与装饰, 2016(13):198-199.

论文作者:方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现状及措施论文_方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