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系统护理及施行意义研究论文_吴小津

吴小津

(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系统护理措施及施行意义。方法:选择 70 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系统化护理对比。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腹泻应用系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系统护理;施行意义;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242-01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多发秋冬两季,患儿临床表现出呕吐、发热、大便不成形、腹泻稀水样便等症状[1]。本次研究选择 70 例患者随机分组应用不同护理措施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4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70 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设为实验对象,所选患儿排除了重度营养不良、合并其他疾病和感染性腹泻的患儿。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组。根据患儿就诊先后顺序将 70 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男 22 例,女 13 例;年龄 0.6~3 岁,平均(1.5±0.8)岁;观察组男 23 例,女 12 例;年龄 0.6~3岁,平均(1.8±0.5)岁;2 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 组患儿均给予用药、补液等治疗措施,对照组根据患儿体温和腹泻情况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系统化护理措施:①系统化评估。了解患儿病情,按照患儿病情程度和年龄实施综合的评估,为患儿制定方案适应患儿需求。②系统化饮食护理。按照患儿腹泻次数和治疗方案,指导患儿选择富含营养和高热量食物,对双糖酶缺乏的患儿忌蔗糖和乳类、豆制品等食物。③系统化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观察患儿表现,对并发症提前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若有异常要及时上报医师处理,对患儿臀部局部发红或溃疡要以灯光照射或涂氧化锌软膏,帮助创面及早恢复。④系统化教育[2]。护理人员要掌握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操作,正确认识患儿的病情程度,掌握轮状病毒腹泻相关注意事项,在生活中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预防。⑤系统化补液。为患儿以口服的方式补夜避免发生脱水,补液量要根据患儿情况调整,以少服多次方式为患儿补水。⑥系统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儿和家长实施心理护理沟通,为家长答疑解惑,放松患儿的身心,以此提高患儿配合治疗依从性,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和抵抗情绪。

1.3 评价标准

统计记录 2 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家长满意度。治疗效果分为痊愈(3d 后患儿大便性状和次数均恢复正常,经实验室检测正常)、有效(3d后患儿大便性状和次数均明显改善,经实验室检测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治愈和有效的标准);满意度以 100 分为满分,以得分高表示满意度高,包括非常满意(>85 分)、满意(60-84 分)和不满意(<59 分)[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x2 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结果显示 P<0.05 表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 2 组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3 讨论

轮状病毒腹泻为儿童多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所以加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护理具有重要施行意义。对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掌握患儿基础情况后,区分年龄段和心理实施适当护理方案,使之更容易为患儿接受。护理要做到提前预估,观察患儿症状表现,及早发现处理,以此减少患儿不适感,取得更好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瑞芹.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0):1440-1441.

[2]孙海英.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7):1116-1117.

[3]刘永青.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

13(13):264-265.

论文作者:吴小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系统护理及施行意义研究论文_吴小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