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江苏省 215000
摘要:轨道交通给排水系统在整个轨道交通系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通过在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给排水专业的几年维护工作中,分析了一下供给水系统在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故障,并想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通过我们的不断地改进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使给排水系统有效安稳的运行。
关键词:轨道交通;排水;故障;措施
一、前言
中国继北京开通了第一条地铁以来,我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开通了各自的地铁线路。作为二线城市地级市的苏州也在2012年4月28日首先开通了轨道交通1号线。然而,轨道交通在这几年的运营时间里,产生了很多问题和故障。其中,就包括地铁供给水系统的常见故障。
二、潜水排污泵的故障和改进措施
2.1潜水排污泵的故障
地铁站里给排水专业里最重要的设备就是各种水泵,如:消防泵、潜水排水泵、污水提升泵、供水增压泵等。各种水泵长时间的开启,随之而来的故障越来越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类的解决方法。
2.2改进措施
针对潜水泵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从水源条件,排水沟加装滤网,检查泄压井等改进工作,使水泵运行条件和运行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1.改善水泵集水池水源条件,排水沟里和进水口都加装滤网。
根据地下站各离壁沟和隧道区间排水沟中有杂质、垃圾等情况,我们对排水沟汇流口加装过滤网,在流入水泵集水池口出也加装过滤网。以此来改善集水池里污水的水质。
2.检查泄压井,保障出水口畅通。
改善了水泵进水端的水质后,我们还要保障水泵出水口的畅通。所以我们要定期检查室外泄压井,查看水流是否畅通。
三、污水提升一体化装置的维护
3.1机械部分的维护
1.排水管与进水管连接
确保进水、排水与通气管道的重量未施加在水箱上。
2.集水箱
a 检查集水箱里可能累积的沉淀物或污泥。
b 检查提升站进水侧可能存在的堵塞物。
c 检查连接管路系统、阀门等的垫片。
d 检查水箱是否变形或出现裂纹。
3.SL泵检查水泵检查及保养检查以下几项:
a机油油位和机油状况
机油的油位和含水量。如果油腔内多余液体(水分)的含量超过20%,说明轴封有问题。
b电缆入口
确保电缆入口严密防水(目视检查)并且电缆没有大幅度弯曲或破损。
c水力部件
查叶轮、泵壳等部件是否有磨损,更换磨损零件。
d滚珠轴承
①检查轴是否有异常噪音
②如果滚珠轴承有问题或电机功能恶劣,需要对泵进行大修。
3.2电气部分的维护
1.检查LCD110控制箱前盖垫片与电缆引入口垫片。
2.检查电缆引入口。
3.检查控制器功能。
4.检查并清洗液位传感器。
5.检查LC221的PCB板的端子情况,以尽早排除潜在的电腐蚀问题。
3.3水平传感器的清洗
1.按压ON-OFF-AUTO选择器开关至位置OFF。
2.逆时针转动联管螺帽,松开盖子及水平传感器。
3.小心的将水平传感器从收集槽内提出来(注意:不要提它的电缆,盖子必须始终朝上)。
4.检查液位传感器管子上及管子里是否有沉积物。
5.将所有的沉淀物刮掉。如果需要的话,采用低压的清洁水对水平传感器进行漂洗,但是不要冲洗传感器管子。
6.将液位传感器慢慢放低到水里进行检查。
7.检查用于指示液位的橙色指示灯是否按照1、2、3、4的顺序发光。当橙色指示灯4发光时,蜂鸣器和警报信号继电器将会被触发。
8.当指示灯的发光顺序正确时,表明水平传感器工作正确且可以重新安装。
3.4液位传感器的清洗
1.将ON-OFF-AUTO选择开关调至OFF位置
2.逆时针旋转以便拧松螺帽
3.将压力管从集水箱内小心提升出来(注意:不要通过软管进行提升)。
4.进行检查以便确认压力管以及螺帽下方的冷凝槽的上部或内部是否存在沉积物。
5.将杂质刮除,如有所需,拆除控制器上的软管并且采用低压清洁水清洁管道和软管。
6.拧紧水箱上的螺帽以重装压力管,将软管和控制器重新连接。
7.通过测试运行来检查传感器。
3.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四、车站水管漏水应急处置
4.1车站水管漏水应急关阀步骤
下表是我拿二号线胥江路站做模板,做了一个在车站水管漏水情况下应急关闭隔断阀的步骤,根据这张表格车站站务人员可以在我们机电抢修人员未到前,第一时间把这些阀门关闭,使车站漏水情况降到最低。
4.2应急处置操作方法
1.区间电动蝶阀操作
(1)通知环调通过综合监控界面关闭。
(2)环调授权后车控室操作关闭。
(3)BAS无法控制或无法关到位时,可至环控电控室关闭。
(4)如环控电控室仍无法关闭或无法关到位,须至事故风机房关闭区间电动蝶阀前两个手动蝶阀(减压阀组出口蝶阀)。
2.除电动蝶阀外其他阀门须到阀门所在位置手动操作。
五、结论
地铁给排水系统的可靠性是地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使各系统都能正常、安全、高效地投入运行,对车辆的正常运行、乘客的安全出行和安全消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了解、熟悉材料设备的施工工艺、技术参数、适用范围,才能使其在给排水系统中使用稳定、安全、经济。
论文作者:张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传感器论文; 水泵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给排水论文; 系统论文; 螺帽论文; 电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