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_课外活动论文

论中小学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_课外活动论文

论学校和班级中的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级论文,意义论文,学校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社会中,随着教育的普及,一代代人要经过学校教育的培养,在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化行为道德以后,才踏上社会。从理想的角度来看,些时的学生应是有文化有能力有信心有良好的个性的,是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学校对教师的感激和留恋走上新的人生之旅的。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学校教育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某地某重点中学的学生毕业时在黑板上留下了六个大字:‘解放了,自由了。’扬长而去。”①这说明学校教育的尴尬。同时也说明学校教育没能发挥出其久远的魅力。目前国际教育界在积极地探索改善这种情况的策略,国内一些教育改革家也已创造出不少令人振奋的结果和经验。本文试图从学校和班级中的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方面就学校教育的改进谈些看法。

一、从哲学高度来认识活动的特征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学校和班级中的活动与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会性。人的活动的首要特征是社会性,无论活动是指向客观对象(如使用劳动工具、演算习题),还是指向人或人的集体(如人际交往)都不能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单个人的活动是包括在整个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离开了社会关系,人们的活动就不复存在。活动不是抽象的精神实体的观念活动,也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的生物性本能活动或适应行为,而是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体现着一定社会关系的现实人的活动。学校和班级都可看作是社会的缩影,这其中的活动既反映着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要求,又反映着社会环境的渗透和影响,只不过前者带有更多的自觉性,后者带有更多的自发性而已。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要和教师、同学这些群体中的成员打交道,还要和除他们之外的诸多社会人员进行交往,这都构成了学生们的社会关系。正是从这些方面我们说学校和班级中的活动也带有社会性特征。

2、对象性。对象性是人的活动的又一特征,是指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不管是简单的活动还是复杂的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对象。从认识论来看,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是一种有大脑因而具有意识和思维功能的物质实体。人在活动中,不仅要发挥和运用自己的体力,使之运动起来,以便通过工具的操作这一中介作用于客体,而且要发挥自己的意识和思维功能,来调节和控制体力的运动和工具的操作对客体的作用,使之趋向于一定的目的。人有主观能动性,不过人的内在目的和自觉意识是通过支配活动的形式,或者说是使外部客观对象发生人们所要求的改变而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活动是一个对象化地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过程,也可以通俗地表述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由于作为主体对象性活动的客体的多样性,因而人类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确立和发展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而变革自然界的活动;有确立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变革社会的活动;还有确立和发展人自身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和加强自身本质力量为内容的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而且还可以分化出更为具体的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学校和班级中的活动的对象性是十分鲜明的。活动激发学生们从事学习、游戏、锻炼、交往、实验和创造,使他们产生着和实践着一定的目标、榜样、模式和理想,这不仅说明他们的认识有对象性,而且还说明他们的需要和情绪等心理内容也带有对象性。活动有的有真实存在的对象,如加工一件产品或者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等,还有的只是有对象的映象——人对象属性的反映,如一个人练习长跑,看上去没有对象,其实他的对象是一种映象——身体健康的人或运动员的映象,他正是以这种映象为对象而从事跑步活动的。学生的活动常常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被一种映象所吸引而焕发出积极性的。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同样应表现在学校和班级中的活动上,使之有着丰富而系统的结构,从而展现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宽广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积极开展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活动是意识发生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②心理学中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以心理反映为中介的生活的基本单元,人通过活动反映客观世界,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使反映进一步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活动构成了心理,特别是人的意识发生发展的基础。内部心理活动起源于实践活动,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过程,只有在人与人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由开始的人与人心理之间的过程变为个人心理之内的过程,是由外间活动内化而成的。学生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接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牢固的,而且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因此要充分认识积极开展学校和班级中的活动对学生意识发展的重要意义。

2、活动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主体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这种人的发展不同于动植物发展的内在可能性要变为现实,还需要通过人的现实的社会活动。对于人的素质发展来说,活动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人的各种素质是在人的各种活动中形成的。人的生理活动改变人的生理因素,影响人的生理素质;人的生理活动改变人的心理因素,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人的社会活动改变人的社会因素,提高人的社会素质。从活动可使学生的知识形成技能来说,技能形成的过程是人们不断地把已储备在脑中的知识同来自活动的对象的信息加以比较、对照和改造的过程,是人合理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和选择动作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动作的结果。学生学习了劳动生产的知识,不在实践活动中反复操作是不会形成技能技巧的。学生从课本上学的定理法则不在活动中练习和反复运用,也不能转化为解题的技能,更谈不上运用于实践。这说明学生只有使知识形成技能和熟练的技巧,才能调节完成活动所必须的智力操作和身体操作的复杂系统,才算提高了他们的能力素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天赋是有差别的,但人的各种丰富的潜能可以通过活动使之被唤醒,得到开发和发展,人的素质的差别主要还是由后天的活动不同造成的。从这点出发,所以说活动是开发和提高人的素质的决定性因素。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把他们置身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

3、活动还决定着人的个性的形成。个性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的特点、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多层次的有机综合的心理结构。个性不是天赋的,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对于尚没有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存在于学校和家庭之中,确切地说最多的应是存在于学校和班级之中。学校和班级的教育性活动通过一定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感受人们的道德情感,学习道德规范,模仿道德行为,掌握社会的思想道德准则,形成个体的道德人格,也就是动机体系、理想、世界观、情感、意志、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广的人际交往机会,和同学的亲密、与教师的融洽、与其他人的合作谐和,都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这不仅会使学生热爱生活,也易于形成活泼、主动、积极等特性,并能发扬个人的独特风格。如果缺乏这些条件,或者生活在一个冷冷清清的环境中,就会使人有压抑心情,产生无助感和忧伤感,久而久之,变得消沉、冷淡。一般说来,学生们在活动中需担当一定的角色,他们会在反复学习这些角色应有的行为方式和对事物的态度的过程中,形成和改变着某些个性特征。比如作为组织管理者,他可能形成观察问题敏锐,处理问题冷静、机智、组织力较强等特征;从事文艺活动的,可能形成活泼、开朗、情感丰富等特征;从事科技活动的可能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刻苦钻研等品质。学校和班级中内容形式各异的活动以其各自的特点对学生的个性产生着十分广泛的影响。庄严的活动让人感到神圣,肃穆的活动使人受到净化,活泼性的活动让人感到愉悦,有趣味性的活动使人觉着轻松,艰苦的活动锻炼人的意志,助人的活动丰富人的情感,求知的活动让人理智,实践的活动使人确定自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必须实施“和谐教育”时,给予学生们的多样性活动以极高的重视,他说:“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和显示。正是对这一点,即关于人的表现,应当予以深刻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③

三、开展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丰富内容和明确效能的统一。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就是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学校和班级中的活动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通过活动这一手段,要达到使学生的知识、阅历和经验增长,技能技巧、体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目的,也就是说要做到内容形式和效能发挥的统一。目前国际教育界专家就普通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效能做了分类,并特别指出只有通过正规教育(课堂教学)和非正规教育(课外活动)相结合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他们的分类如下:

(1)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效能为掌握理科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计算机和利用社会的各种信息源,能进修和创造性自学。

(2)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文史哲等,效能为让学生了解多样化的社会知识,培养批判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质量改善的追求。

(3)技术和劳动:包括了解各个国家的需要、资源和前景,效能为养成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和尊重劳动;有一定的技术修养,对技术进步的兴趣和批判态度,就业本领以适应职业的需求。

(4)母语和外语:效能为形成一定文化归属感和民族尊严,获得交流的手段和对其它文化的了解,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质量的批判分析和思想的开放。

(5)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效能为培养对生活的伦理质量、社会的平等与正义的兴趣、建立道德价值观,克服好斗性、自私等。

(6)精神和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质和精神价值观,使文化价值观占有优势地位,改善人际关系,反对非人性化和道德解体。

(7)艺术和美的教育:效能为开发利用美学经验,培养审美情趣和掌握鉴赏标准,参与社会的艺术生活并识别和激励各种才能。

(8)体育运动:效能为掌握体育运动和闲暇利用的知识与本领,培养保健和运动精神以及保持对生活的兴趣。

(9)现代家政教育:包括家庭预算、营养、房屋装饰、服装、婚姻等,使学生掌握家庭生活知识,会组织自己的生活和当未来的家长。

(10)世界热点问题:包括环境、和平与发展、民主、人口、国际秩序等。关键是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问题的正确看法,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责任心④。

2、创造性和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学校和班级中开展活动可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很多,其组织方式也可各异。可以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结合,小型活动和大型活动结合,单项活动和系列活动结合,日常活动和集中性活动结合,学期活动和假期活动结合,校内活动和家庭与社会活动结合。生动活泼地开展活动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发挥主导作用和创造作用。有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轮流由一名学生负责主持“快乐的五分钟”活动,既吸引学生又锻炼学生。北京著名的班主任任小艾老师为班级设计的一周活动为:星期一师生对话日;星期二家长系列讲座;星期三音乐欣赏;星期四民主日和英语朗诵比赛;星期五无批评日和时事知识竞赛;星期六课外小组活动和外出参观;星期天是小主人劳动日和谈心日。她在初中三年时间里带领学生游览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园、博物馆、纪念馆、京郊的风景点,还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陆海空三军部队、工厂、农村、科研机构去参观,甚至去北戴河、天津游览。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学校和班级都要象他们那样,而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他每个星期天都要领学生去玩,春天种地、夏天捉昆虫、秋天摸鱼、冬天在冰上跑接力和打雪仗。他说;“我决不单单是让学生玩,而是让他观察、思考,让他们训练自己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嗅觉器官,我领着孩子们开荒种地、种多种多样的作物,收获的主要是播种的欢乐,和看着它一天天长大的幸福和愉快。”⑤这类活动并不需要多少钱物,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用心。学生生活本身就有许多题目可用来创设活动,况且无论城市或农村的学校,周围一般会有工厂、农场、部队、机关等,大自然中更有大量的奥秘吸引着学生,只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就可能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充满活力。

3、注意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密切联系。目前学校教育中对课堂教学活动十分重视,相对而言课外活动比较薄弱,这里重点谈谈课外活动。国内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智育第一”、“分数至上”的教风和学风盛行,许多教师认为光课内活动就够忙的了,那有时间精力搞课外活动。在国外,“占用学术性学习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⑥一些研究证明;学校教育中单调呆板的模式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生活需要七色阳光”是他们由衷的呼唤。课堂教学活动应予改进,提高效率以真正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同时保证课外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而课外活动并不意味着削弱课堂教学活动,恰恰相反,在课外活动中所获得的新信息一旦引进课堂教学之中,会使之更生动活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所产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和志向等与社会性动机密切相关的因素,更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大的动力。国外的研究也表明:“课外活动和学术性课程一样,应当为学生提供获得技能的机会”,“参加课外活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教育成就”。“体现大量机会和丰富经历的辅助课程(cocurriculum)和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um),可能是许多学生留在学校的原因之一,更不用说有许多学生察觉到这段时间在他们个人生活中的意义。”⑦国外教育家称必修课程是第一课程,选修课程是第二课程,课外活动被称为是“第三课程”,⑧这样也许能更好地理解课外活动的涵义。总之,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同样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任小艾老师曾在考试前夕组织全班进行了一次似乎“有违常规”的登香山活动。第一项登高比赛,前10名有奖。第二项插小红旗,每人做一面小旗写上自己的近期的考试目标和远期的理想目标,插在山峰上。第三项是在画着一座座表示各种奋斗目标的小山的“登山表”上签字。第四项是班长带领大家集体宣誓。第五项是放飞信鸽,让鸽子带着大家的目标和理想飞上高高的蓝天。其中有个学生是背着后母参加活动的,事后任老师告诉其后母孩子已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立了誓言,使她消了气。后来这个原来班上学习成绩最差之一的学生跃为中上游水平。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即便是在培养学生的应试知识和能力方面同样有可以统一的方面。因为课外活动要强调巩固、运用、扩充和深化教科书的知识,开阔视野和吸收社会生活的新知识,培养分析思考问题、实际操作、革新创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会促进课堂教学的学习,提高应试能力。如对待作文题目,那些有充足的活动经历和感受的再加之平时有一定写作训练的学生就化只靠背几篇范文来应付考试的要从容得多。当然应看到学生不只有升学的要求,还有要就业的学生,活动应使他们开阔眼界,学到一些实际技术和本领,提高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诸多实践证明,一个只搞教学,而其中又不能穿插一些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更没有多少课外活动的学校和班级必然死气沉沉,学生们个性的发展、智力的开发、良好品德的形成,都将受到阻滞或压抑,并且学校或班级还会被一些难题所纠缠和困扰。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提出的:“合格+特长”,“不能把学生训练成应考机器”,“要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充分扬长第二课程(活动课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学生有一个毕生难忘的学生时代”⑨等教育新观念无不是以学校和班级的活动来体现和实现的。许许多多过来人回忆他们的学生时代时,往往以当时曾进行过的那些具有重要教益的活动而最为清晰和深刻。所以,要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功效,就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中去开发吧!

注释:

①⑨刘堂江等:《跨世纪教育工程》,《人民教育》1993年9月号,第4-12页。

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192页。

③转引自毕淑芝等:《外国教育思想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④S·拉塞克等:《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238-241页。

⑤朱新平等:《教书育人之道》,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页。

⑥⑦⑧(美)亨塞利等:《课外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8、231页。

标签:;  ;  ;  

论中小学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_课外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