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常见的建筑质量事故,都是由于建筑结构不够稳固而导致的。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不仅会对建筑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建筑后期的使用质量。目前在进行建筑加固时,经常采用的是加固工程微型桩技术。接下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对建筑工程后期维修过程中常用的微型桩加固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加固,微型桩技术,分析
前言:在进行建筑加固时,不管是局部性的加固处理还是建筑整体性的加固处理,为了保障建筑在加固施工后能满足使用要求及安全性要求。微型桩一般是指桩径小于400mm,长细比大于30,采用钻孔、强配筋和压力注浆施工工艺的灌注桩。而微型桩具有承载力高,可以适应狭窄的施工场地,沉降量小的特点。利用微型桩技术进行建筑物的加固,可以更好的节约相应的加固成本。其次,微型桩施工机具小,适用于狭窄的施工作业区;施工振动、噪声小,适用于公害受到严格控制的市区。
1.建筑工程中微型桩加固技术的原理
微型桩采用的是压力注浆的方式,在建筑工程加注过程中,用微型桩可以让浆液渗透到周围的岩缝中,从而可以实现岩体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好的增强建筑物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2.微型桩加注技术的特点
2、1承载力大
由于桩周土体及岩体的固结,使桩周及桩端的土体和岩体压缩变形大大减小;桩身的弹性变形在周围土体及岩体的综合作用下也有很大程度的减小。由于桩径小,因而对原有的土体及岩体结构产生的影响很小,产生的附加应力可以忽略不计,在不损害原有士体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地基承载力。在进行微型桩压力注浆时,预留桩头与基础混凝土一起浇筑,进一步保证了上部结构的荷载可靠地传递到微型桩上,提高结构承载力及安全性。
2、2施工环境简单
微型桩的施工操作空间,一般平面尺寸为0.6m×1.8m、净空高度为2.1~2.7m即可施工;施工时噪音和振动小,施工也较方便。压力注浆使微型桩与地基土紧密结合,桩和土体连接成一体,施工时桩孔孔径小,因而对基础和地基土几乎都不产生附加应力,施工时对原有基础影响小,也不干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由此可见,利用微型桩技术进行建筑的加固,对施工环境的要求更低。
3.建筑加固工程微型桩技术应用中注意事项的分析
3、1微型桩加固技术的步奏
利用微型桩技术进行建筑加固工程的施工,一般按以下工序进行:成孔- >清孔- >安放钢筋笼-→注浆成桩。在采用微型桩加固技术时,要保证整体的定位准确以及垂直度,位偏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直桩的垂直度偏差应不超过1%,斜桩的倾斜度应按设计要求作相应调整。在采用地质钻机钻孔时,可采用泥浆护壁或清水护壁,下套管成孔。钻孔到设计标高后清孔,直至孔口泛水为止;钻机经改造后,桩孔距建筑物墙(柱)边最近可为350mm,必要时也可采用斜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吊放钢筋笼和注浆管:分步吊放钢筋笼,节间钢筋搭接焊缝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 双面焊) ,预留钢筋段长度不小于35d ( d为主筋直径)。( d为主筋直径)。其中,注浆管可采用直径20mm铁管,直插孔底。施工时应尽量缩短吊放和焊接时间。在填灌碎石时,:碎石应用水冲洗后,计量填放,填入量应不小于计算体积的(0.8~)0.9倍,碎石粒径一般为10~25mm。在填灌过程中应始终利用注浆管注水清孔。在注时宜采用能兼注水泥浆和砂浆的注浆泵,最大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5Mpa,二次注浆注浆时应控制压力,使浆液均匀上冒,直至泛出孔口为止。在注浆管拔管后,按质检要求在顶部取砼制成试块,然后填补桩顶砼至设计标高。
3、2建筑加固工程微型桩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利用微型桩技术进行建筑工程加固时,首先要做好钻机的拼装调试: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钻机的拼装并试运行,确保钻机可以正常作业;其次,要保证现场作业环境的平整,平整、压实钻机作业场地,清除作业场地内各种障碍物,确保钻机作业场地及其他配套机械及车辆的作业空间;最后要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对各微型桩桩位坐标进行计算并复核,确保桩位的准确测设。在确定微型桩位之时,要进行桩位测设和桩机定位。采用全站仪对桩位进行精确定位,并设护桩,对各测设点进行明确标示,提高施工的精度和准确度。必须准确、安装必须牢固,要确保在钻机就位后钻杆轴线与桩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不会发生位移、沉降等。在钻机就位后,用测量仪器复核钻机水平及桅杆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钻杆轴线是否与桩孔中心线重合, 确认无误后,再用钢钎将钻机底座四角固定于地基, 再用预先准备好的砂袋码放在钻机底座上作为配重,增加钻机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费时间以及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在建筑工程加固过程中,我们要最大限度的节约加固成本,提高加固质量。微型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工程加固技术,在各类建筑工程的加固过程中,经常使用。微型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施工场地较小,可以对周围的建筑物起到最好的保护作用,具有成本低,质量高的特点。因此微型桩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加固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微型桩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加固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加固过程中的施工注意事项,这样才能让微型桩术发挥更好的加固效果。
参考文献:
[1]门玉明. 关于滑坡防治微型桩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 陕西省地质学会、陕西省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环境地质研究——2014年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陕西省地质学会、陕西省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地质调查院:,2014:5.
[2]李白. 微型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思考[A]. 中国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调查局、青海省国土厅.2011年全国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调查局、青海省国土厅:,2011:6.
[3]孙书伟. 框架微型桩结构抗滑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A].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6.
[4]桑志华.建筑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常用方法探讨[J].电子世界,2014(16):379.
[5]鲁立刚,王忠良.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结构加固技术[J].科技展望,工程技术研讨大会,2014(07):108.
论文作者:王诗瑶,刘爱廉,丁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钻机论文; 技术论文; 地质论文; 过程中论文; 陕西省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