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法律制度-质量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制度-法律制度-质量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体制——法制——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制论文,体制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纲领,这一纲领的内容无比丰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求我们注意贯穿纲领之中的三个核心观念,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着力提高国民素质,简称“体制”、“法制”和“素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基本纲领,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基本方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方面,报告最突出强调的是坚持和完善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等,不同意义上都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和进行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面,报告较突出强调的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而在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上,报告特别强调,当务之急是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可以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十五大报告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新进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方面,报告明确提出其根本任务就是着力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四有”公民。

“体制”、“法制”和“素质”这三个核心观念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法制作保证,又需要国民素质作基础。正像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而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已成共识,不必赘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提高国民素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人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和最终目的,只有人具有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要求相适合的素质,才能担负起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任。否则,就会使市场经济体制扭曲或变形,甚至根本建立不起来。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案、政策确定之后,人就是决定因素,因为其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要靠人做的。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和阻力,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素质低下有关。因而,现在的问题,是缺少懂市场经济且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批人才。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换言之,为了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把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既注重体制建设,又注重提高国民素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既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推动,又需要提高国民素质来保证。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所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有助于法制建设,反之,不健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会影响法制建设。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来实现。健全民主制度,首先要求国民尤其是领导干部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加强法制建设,要求提高国民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避免用权力干涉法律,以人情破坏法规。要求领导干部把自己看作人民公仆,其权力来自人民,自觉接受监督。

近年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然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缺少法制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不懂法。这里,提高人的素质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基础。着力提高国民素质,既需要体制来推动,又要求法制保证。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同国民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如上所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要求人的高素质作基础,然而,另一方面,中国人对市场经济并不完全通也不完全适应,没有经受市场经济这所大学校的培育和训练,而要提高国民素质,市场经济恰是一所大学校,是一座熔炉,只有在这所大学校或这座熔炉中,人格才能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国民素质才能向适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方面提高。中国的新“五四”文化运动提出许多“立人”(如自由、民主、独立、个性、平等和能力等)的主张之所以在以后历史发展中没有得到发扬和实现,个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缺乏得以确立和实现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今天,这些观念得以张扬,恰是市场经济使然。国民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法制来推动。我们今天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提高国民素质的,而精神文明建设只有纳入法制的轨道,才能见到实效。因而,正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同步前进。”

强调并注重体制、法制、素质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历史、现实和时代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必须注重体制、法制、素质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取得不少成就,但也付出不少代价,走了不少弯路。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我们多注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忽视这一制度得以实现的具体方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多注重人治,轻视法制,多注重搞政治运动,忽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历史上,我们从未真正彻底进行过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和人的革命。由此,要建成社会主义就必须注重体制建设、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并且正确解决体制、法制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昭示人们,要顺利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进一步重视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并正确解决体制、法制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吸取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逐渐重视体制问题、法制问题和国民素质问题,故而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但不可抹杀的事实是,一些人对法制和素质问题不同程度上仍有忽视,他们宁要人治去践踏法治,也不愿放弃人治,在他们那里权大于法。他们多注重追求身外之物却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见物不见人。更不可忽视的是,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解决体制、法制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要么只见体制不见素质,多注重体制改革和建设而忽视人的素质提高;要么只见体制不见人,脱离人或对人的理解来设计体制、建立体制和运作体制,结果使体制改革和建设难以顺利进行,并有效发挥作用;要么使用人治来运作体制,使体制建设脱离法制轨道,只见体制不见法制,从而使体制建设扭曲或变形,难以真正建立起来;要么只见立法而人们的法制意识和执法能力跟不上去,低下的国民素质使一些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要么一些人对市场经济体制不通不适应,有抵触情绪,不积极参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自觉接受市场经济的培育和训练,并且也不自觉在其中提高其素质;要么忽视法制对提高人和素质的重要性。这些情形在不同程度上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制约。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深刻认识体制、法制、素质及其三者关系的重要意义。最后,时代发展及中国长远发展和21世纪国际竞争的趋势告诫我们,注重体制、法制和素质并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命运。“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十五大报告语)。我们今天主要是运用市场经济体制来发展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因而体制问题尤关重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代,我们更应该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仅如此,对中国来说,今天及21世纪更需要效率、秩序和文明(精神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而体制出效率,法制出秩序,素质出文明,故而正确处理体制、法制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尤关重要的,必须加以重视。

正确处理体制、法制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有明确的指导意识,自觉注重体制、法制和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坚持体制、法制和素质一体化。从三者的关系中来考虑其中的某个方面,把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重点,并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二是把体制、法制和素质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力图克服注重体制忽视法制、只见体制不见素质和注重立法忽视素质等片面化的倾向;三是在具体实践中,要用法制和素质来保证体制的建立,用体制和素质来推进法制建设,用体制和法制来提高素质。

标签:;  ;  ;  ;  ;  ;  

制度-法律制度-质量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