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心内科危重症患者跌倒预防效果及预后分析论文_姜波林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心内科危重症患者跌倒预防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心内科危重症患者98例,按照抽签法的要求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49例:护理干预)与对照组(49例:基础类型的护理),分析预防跌倒知识考核成绩、跌倒发生率与护理工作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预防跌倒知识考核成绩、跌倒发生率与护理工作效果优于对照组,相互之间的比较呈现出差异性,P<0.05。结论:在心内科危重症患者实际护理的工作中,将护理干预方式应用其中,有助于合理的预防跌倒问题,有着很好的推广优势。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内科;危重症;跌倒预防

目前在心内科实际诊疗的过程中,多数患者都属于为重症的疾病,且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在住院人数逐渐提升的情况下,跌倒风险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于生命安全都会产生影响[1]。在此情况下,下文分析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心内科98例危重症患者,合理的评价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优势。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内科危重症患者中,选择98例进行分析,利用抽签法的方式对其分组,使其划分成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49例。

对照组:年龄:65岁到85岁,中位年龄(72.11±1.22)岁。性别:男29(59.1%)例,女20(40.9%)例。

实验组:年龄:66岁到86岁,中位年龄(72.14±1.25)岁。性别:男28(57.1%)例,女21(42.9%)例。

纳入标准:在检查之后符合心内科的疾病诊断要求;利用[2]跌倒风险评价方式在入院的时候进行评分,没有风险的为20例,风险很低的为10例,风险很高的为19例。

排除标准:对这次所研究的内容持有反对意见。

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的相关基本资料,主要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之后的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基础类型的护理方式,要求护理工作者可以为患者详细的介绍病区的实际状况,营造较为良好的区域环境与氛围,并且使得室内的清洁性与干燥性得到控制,保证光线的充足性。与此同时,还需减少病房医护室走廊中的障碍物,要求患者穿防滑的鞋子,在容易跌倒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以免发生跌倒的安全事故问题[3]。

实验组: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要求对于没有跌倒风险问题的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做出正确的示范。对于低风险的患者而言,应当为其发放相关的健康手册,并进行合理的讲解以及示范,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为其合理的选择一些辅助行走的器械,并为讲述讲解相关器械的使用方式与方法。跌倒风险很高的患者,应当做好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在容易跌倒的区域合理的设置警示标志,设计相关的扶手以及床栏,使得患者能够安全的行走。与此同时,还需在坐便器的区域当中,进行相关预防跌倒知识的宣传,要求家属加大监护力度,一旦发现有跌倒问题,就要立即进行汇报。另外,还需结合实际工作特点与要求,制定较为完善的床头交接班制度,合理的开展心理方面、生活习惯方面与基础工作,并进行正确的巡视处理[4]。

1.3判定指标

①在护理之后未发生跌倒问题,疾病症状全部消除:痊愈;在护理之后未见跌倒问题,症状缓解:有效;在治疗之后出现了跌倒问题:无效。在这次研究中的护理效果将痊愈数据与有效数据相加。②发放考核试卷,其中为跌倒预防知识与跌倒紧急处理知识,分数为一百分,得分越高证明跌倒知识的掌握越好。③分析跌倒的发生情况,对发生率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数据与实验组数据主要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通过±、t值检验的方式分析考核成绩,使用百分比、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护理效果与跌倒发生率,在对比呈现差异性的时候,使P<0.05的形式表达。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相互之间的对比呈现差异性,P<0.05。详见表1。

2.2 考核成绩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护理效果(%)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心内科的患者为老年人群体,身体的器官已经出现了衰退的问题,脑细胞逐渐减少,肢体的控制能力降低,如果不能合理的指导,很容易出现跌倒问题。因此,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总结丰富的经验,遵循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原则,利用正确的方式开展护理活动[5]。

上文针对护理干预在心内科危重症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对照组的跌倒问题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要求工作者结合患者的症状特点与跌倒风险的评估状况,正确的进行处理,对于没有风险的患者而言,可以进行相关预防知识的教育,使其在医院中注意预防跌倒问题的产生。对于风险问题很低的患者而言,应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指导,并正确的讲解相关跌倒的预防知识,要求家属掌握辅助护理的方式与技巧。对于高风险的患者而言,可以为其发放辅助行走的工具器械,且在下床期间家属应该陪同,一旦发生跌倒问题,必须要告知医师,以免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形成科学化的工作模式,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及时发现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6]。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实际护理工作中,将护理干预方式应用其中,能够合理的预防跌倒问题,提升各方面的护理工作效果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瑛.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2(15)133-144.

[2]李洁,陈雪兰,谢艳华. 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23(09):125-127.

[3]游敏仪,邹光锋,欧惠珍.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J]. 医疗装备,2017,11(16):154-156.

[4]李冬云.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25(05):110-144.

[5]孙晶,张雪松,曹玉杰.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室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25(4)222-333.

论文作者:姜波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心内科危重症患者跌倒预防效果及预后分析论文_姜波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