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参与数字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研究_数字图书馆论文

读者参与数字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研究_数字图书馆论文

读者参与数字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项目论文,读者论文,数字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1971年,伊利诺大学的学生Michael Hart将《美国独立宣言》电子化,启动了全球最早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古腾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PG)[1]。数字图书馆建设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初期的关注焦点在资源建设,全球各地传统文化资源或现代科学资料,类型包括图书、杂志、报纸、画作、影像、音乐、影片等陆续在各项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中被电子化,提供浏览检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设焦点向技术发展和数据标准规范转移,通过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提升资源电子化系统的互操作性;推进数字化标准,提高异构数字资源的读者服务。进入21世纪后,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焦点是以人为中心的研究,在强调资源建设与技术开发的同时,更强调对用户类型、需求特征、服务目标与服务模式的研究,试图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确立资源、服务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2]。

2 引导读者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意义

很多数字资源建设都是来自政府和高校等机构的资金,这种资金投入对产出关注不多。资源建设过程中,有的项目把资源数量作为建设目标,致力于足够的资源累积;有的项目把追求稀缺和独一无二的资源建设作为特色;有的项目则只是强调技术支持的检索途径实现,而不去认真研究目标读者对内容和功能的需求。这种资源或技术主导型的资源建设模式忽视了服务,或者说是在建设中较少考虑服务用户的目的。这种建设模式也势必影响到数字资源建设目标的实现,最终导致服务质量与效率的低下[3]。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但却只有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资源对应的用户身上,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随着数字资源建设资金缺口的加大,政府只能为相关技术开发和示范项目建设提供公共资金支持。公私合作建设数字图书馆是推动数字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4]。这更需要在资源建设的同时注重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服务能力的提高,完成向服务型数字资源的转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植入读者参与的思维是保证其服务导向的前提。读者能从数字资源中得到的收获是衡量项目质量的关键。读者对资源的使用情况,决定了项目是否存活和持续[5]。

对于数字化资源的长期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力的评价工作还很少开展,但很多先期的项目内容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了解、使用和更新了,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LAIRAH团队估计,由公共基金建设的数字资源有30-35%是无人使用的。在未使用的诸多原因中,缺乏用户沟通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6]。

3 读者参与服务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模式与方法

虽然引导读者参与服务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具体操作模式还是组织机构面对的实践问题,但在项目中制定政策,指导确定目标读者、组织用户测试、了解和满足读者的真实需求,并将其贯穿在项目进展的全程中,是保证数字资源建设得到广泛应用的核心。

3.1 理念与机制的确立

数字资源项目的领导者首先要把握其资源所提供的独特价值和它适合在哪里竞争,这就需要牢固树立“读者服务至上”的理念。在项目伊始,甚至在立项前,开展一次用户的普查或重点用户群的调查,让项目组内所有成员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决定资源收藏的优先选择,使读者需求在最初阶段就融入系统的设计策略中去。

在项目组的各项工作中,把读者工作作为一项工作任务确定下来。可以单独设立工作组,也可以把这项工作下设到其他工作组中,但一定保证有专人来负责和从事这项工作。

3.2 建立与读者的联系,并持之以恒

在立项时,甚至在立项前就要与读者建立联系,确认其潜在需求,并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反复与读者进行沟通。

(1)目标读者的普遍联系。充分应用Web2.0技术,确定与读者沟通的多种行为方式。包括Twitter交流、建立Google讨论组、建在线读者群和项目博客、参加座谈会等。沟通过程中,不断增强目标性与针对性,建立对资源感兴趣的读者群,降低登录网站浏览用户的反弹率。

(2)目标读者的专家级联系。在确定目标读者群的基础上,建立资源内容涉及的专业领域的专家团。项目的读者沟通更多是项目组与专家团的沟通,包括咨询专家团应该数字化什么样的资源,寻求元数据的抓取和系统需求的建议,甚至可以介入资源的质量控制和网站测试,都能得到非常有用的反馈。

3.3 读者参与的几个重要环节

3.3.1 读者参与内容建设

Web2.0工具和技术被用于学术资源内容建设的实用性讨论还在火热进行中,支持者认为合理利用读者的智慧具有很大的潜能,而反对者则认为,读者自建数据将削弱数据的权威性和可信程度[7]。

但现实中有很多实例证明,如果能够调动读者的兴趣,项目推出强有力的处理方式和机制,为读者建设内容搭建一个通道,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争取从读者专家团得到一些可授权上传到网站的材料,如资源包、幻灯演示材料等。让读者专家团理解只是一种学习资源的建设,与盈利无关。虽然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但这些资源的授权将成为资源内容建设的一大亮点。

网站可以设置一个互动的路径,普通读者可以上传与自己相关主题的资源,工作人员要完成这些原始资源的准入、分类、数字化处理,最终上传,把它们和元数据一道植入项目资源中。

3.3.2 读者参与项目的宣传与推广

(1)通过读者专家团将资源植入教学与科研中。把推广焦点集中在读者专家团的身上是最奏效的宣传方式。与已有资源对比,把新资源植入教学与科研的过程是项目的一个难点。很多专家的教学课程中已有案例。但深入地了解专家需求,通过查看国家的课程目录和专业的学习目标,掌握他们需要在网站上实现什么样的功能来促成有效的教学,用技术方法来实现这些需求。将所建资源植入到读者的学术实践中去,让教师认可,这是一个值得推荐给学生的网络数字资源,出现在他的教学PPT、论文或是博客中。

(2)调动目标读者群的自愿宣传。除了专家团,还需要有更多的自愿者通过他们的网络联系来宣传项目资源。接触读者专家团外的用户是个难题,课题组可以通过网络日志的追踪,确认哪些机构对这些资源经常使用,从而联系这些机构。也可以从中确定可成为宣传自愿者的个体作为关键读者进行沟通。项目组如果有其他数据产品,还可以把新资源内容捆绑在已有资源上,一起提供给用户。也可以启动传统的营销方式,例如发表声明、电子邮件、宣传页、启动仪式等进行广泛的读者推广。

3.3.3 读者参与项目的评价

Saracevi提出了数字图书馆评价应涉及的指标因素:数字资源、检索、链接、组织结构、存储、元数据、管理、界面、交互、服务、帮助、安全性、法律问题、成本等[8]。读者参与项目的评价可参考上述指标,其最终目的是发现用户对新建数字资源及其内容和功能做如何反应。有的项目组会请专业的公司来做,有的则由项目组自己来完成。

更多的项目评价在专业研究人员内进行,读者只被动地研究对象。但服务型图书馆的价值核心恰恰体现在读者对资源的利用和资源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因此,读者角度对数字资源项目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读者参与数字图书馆的评价的主要挑战在于能否在主要的用户群中进行。确认读者在网站互动中的需求,推广Web2.0的特色,包括加标签、推送和评价。在网站上简单地挂上评价表或调查问卷,很难得到更多的响应。人们更在意网站资源是否对自己有价值,而不大愿意为其他的行为浪费时间。在项目建设中铺设的用户沟通渠道,将使读者参与数字图书馆的评价变得轻松而准确[9]。

如何提出确切的问题,怎样把读者的反馈应用于实践是面临的又一个挑战。读者评价会受到用户的喜好、经验和知识结构等个体因素的限制,打分标准不统一,具有主观个性。他会侧重于数字图书馆的效用,而不考虑成本、维护、保存和社会影响[10]。在评价中,不局限于用户主观的喜好,多征集关于资源记录的相关信息,力求得到更多的客观评价。多使用用户的喜好推荐来代替用户的评级,并且与项目专家推荐区分来展示,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法。

收稿日期:2010-03-26

标签:;  ;  

读者参与数字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研究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