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建筑需求量增大,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在此形势下促进工程单位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造价控制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造价控制管理措施,为施工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
前言
我国建筑工程需求量增大,工程造价管控带来的影响也随之扩大,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整体收益的主要来源,项目负责人及企业管理人员要对此提起重视,以此增进企业发展。
一、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从字面定义了解,就是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把控;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而言,是通过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优化施工方案、施工进程,通过施工技术更新、用人方案优化、周密的资金运作、材料采购及供货单位的选择等手段,在保障工程安全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支出,有效管理工程造价,为建筑单位压缩出更多的收益空间。
建筑单位要对工程造价管理提起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在国家倡导下大规模的企业转型,社会各行业生活、生产对大型建筑的需求量增大,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这是一次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在保障工程质量及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好工程资产支出,一方面为委托方在出资范围内,提供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质量、服务,更短的工期能为建筑单位中标提供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委托方所要求的建设质量上,达到工程验收标准,尽可能的减少采购成本支出、人力成本支出、时间支出,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结合两方面,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提升工程单位、委托方资金利用率,达到资金的最高使用价值,为建筑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收,推动企业良性、健康发展。伴随着建筑需求量的不断扩大,造价管理长期积累的优势会逐步体现出来,建筑单位有更多的资金对设备、技术进行采购,材料支出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工期也会缩短,造价管理带来的收益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二、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
1.设计因素
工程设计是建筑工程前期工作的重点,他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整体的前期支出。优秀的工程设计,能够保障工程快速投入建设,设计好工程建设的具体步骤能够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节省工期,能够保障工程的稳定、坚固,发挥建筑材料的最大价值。同时用人管理时,也需要通过设计来决策人力投入。如果在设计上出现参数不准确或其他设计重复,则会增加采购环节的支出,使建筑成本失控。
2.采购因素
采购中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在工程造价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采购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收货清点、材料单价等都会直接使工程造假产生变动。单纯的追求成本控制,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不仅返工增加成本支出,同时影响企业声誉;收获时出现疏漏,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追回,也会造成企业损失。同时采购商的道德素质难以深入了解,可能出现一次充好的现象,因此需严格把控。
3.施工因素
采购来的施工材料,主要应用与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由于施工中工人的人员素质、施工技能、操作方法等有所差距,可能会由于施工中操作不当,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设备耗损等。直接导致材料紧缺、施工延期、增加采购支出。施工中的其他环节也会出现疏漏或不可控因素,因此要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管,做好预防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人员管理
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人员参与,工程施工、材料采购、工资发放、财务审核等都有可能出现疏漏,同时工程项目管理者对于造价控制的思想层次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做好个人思想的提升,加强各个环节的人员管理工作,为工程造价控制做好人员基础。
三、建筑工程中造价控制管理对策
(一)设计及采购阶段
施工设计阶段,要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无误,参数的合理。现阶段的建筑行业,要求设计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同时要做好长期的工作积累。行业内缺少统一的考核标准,设计行业极高的专业性致使在人员招聘时,难以确定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施工材料采购阶段,也需要大量的成本支出,同时也可节省大量的成本支出。对于采购人员,其业务能力决定了材料成本,这些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人员素质也会导致支出出现漏洞,扩大企业损失。常见采购人员与供货商相互勾结,以更高的价格买入施工材料,采购人员再从中赚取回扣。
针对设计采购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因素,首先要求企业项目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加大用人审核力度。对于设计人员,企业要做好人才积累,通过红利、关怀等形式,提升设计人才企业忠诚度,长期为企业服务;再由设计人才参与设计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等工作;设计完成后要做好二次审核及决策工作,做好工作记录。对于采购环节易出现的资产损失,首先是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根据业务能力、带来收益发放奖金;采购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安排可信的管理人员,跟随进行采购、培训指导,监督并评价人员素质;未来逐渐确定长期稳定、可信的供货商,达成合作后,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二)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有三个环节易造成资金损失,首先是采购材料验收环节,我们对材料供应商的道德无法深入考证,小部分供货单位会以此充好,使用残次品或低于样品质量的材料进行售卖,而施工现场事务繁多,会出现监管疏漏,给企业造成损失。第二个环节是施工进行中,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技能水平、施工方法和步骤不同,会加大材料、设备、电气损耗,增加施工支出。第三环节是施工安全管理,同样是施工工人的素质问题,缺乏安全作业意识,施工中不佩戴防护措施成为普遍现象,一旦发生事故,就医、慰问也会扩大企业损失,同时影响工程进度。
针对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因素,首先项目负责人要对工程材料的采购验收提起重视,通过采购环节提交的有关材料,检测材料规格、质量、清点数量、预留数量等,做好数据记录。同时评定材料供应单位的配送速度、材料质量、履约能力等,为后期选择合作企业做好铺垫。施工进行阶段,现场监工要在每日开工前做好人员技能培训,叮嘱工人在保证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节省材料、设备、电气支出,杜绝出现浪费行为,做好每日记录,可结合无人机、远程监控技术,做到更为全面的监控。安全管理要求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做好自检和互检工作,做好签到;项目负责人也要同时注意安全措施的监控,设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此情况下仍有意外发生则及时安排送医,做好施工现场维稳、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并及时报告给上级。
(三)工程验收及结算阶段
工程验收及结算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最后阶段,偶尔会因为工程阶段的资金流动记录出现失误,导致结算阶段最终支出综合与实际支出不相匹配。即便在资金支出的各个环节都做好精准记录、准确无误,委托方也会在验收阶段用多种理由及手段削减最后结算中,削减工程单位报价。
对以上出现的两种情况,首先解决最终结算与支出不符的问题,建议在进行造价控制时,进行阶段性的记录并审核,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追踪问责。为防止委托方结算砍价,作为工程单位要先确保质量到位,业务专业,委托方在验收时没有漏洞;在工程前期与委托方签订合同中明确工程服务费用,工程验收标准,委托方额外需求,为维权提供依据。
总结
综上,良好的造价管控能为企业带来实质性收益,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思想,加强人员管理,工程各环节负责人则要加强人员、资金管控,保障建设安全、质量和收益,共同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文柯.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中的重要性[J].智富时代,2018(5):176-176.
[2]李雪峰.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J].科技展望,2017, 27(4):00174-00174.
[3]曾庆健.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与管理[J].丝路视野,2017(23):136-136.
论文作者:李仰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支出论文; 采购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材料论文; 阶段论文; 环节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