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 2009上海概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要论文,上海论文,PIS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参与PISA的地区。2009年4月,根据OECD技术标准要求,上海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代表全市各类中学约10万名15岁在校生参加测试,学生参与率为97.8%。各类学校参加测试的学生比例均符合全市15岁在校生总体分布,学生样本加权后对全市15岁在校生的覆盖率为98.6%。
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力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并参与阅读活动的能力。
阅读素养除了识字和理解字面意思外,还包括读、解释和反思,以及利用阅读来达到生活目标的能力。PISA关注为了学习而阅读,而不是为了阅读而学习,因此并没有对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技能进行测评,而是一方面通过认知测试(试题本)测评学生的阅读素养表现,另一方面还通过问卷调查学生阅读素养中的阅读参与度和学习策略。PISA阅读素养测评框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特征:文本、认知、情境。
阅读素养首次作为主要测评领域开展全面测评是在2000年,此后所有阅读素养量表成绩都以PISA 2000的阅读量表成绩作为比较的基准。因此,PISA 2009阅读量表的分数是根据与PISA 2000的等值关系来确定的,2000年OECD各国的平均成绩为500分,标准差为100分。
◇阅读素养成绩
阅读素养量表平均成绩和百分位数分布
根据PISA 2009全部阅读试题构建的阅读素养量表,也叫总量表或综合量表,比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阅读平均成绩和百分位数分布,研究各国义务教育末期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和差异大小。
在PISA 2009阅读素养测评中,上海平均成绩为556分,在参加的全部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其次为韩国(539分)、芬兰(536分)、中国香港(533分),OECD平均为493分。
上海学生的阅读成绩分布标准差为80分,而OECD平均为90分,说明上海学生成绩分布比较集中,差异比较小。从百分位数分布图上也可以看出,上海第5百分位与第95百分位学生成绩差异为262分,在选择进行比较的20个国家中,小于除中国澳门和韩国以外所有国家和地区。
阅读素养量表精熟度水平分布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分数作出解释,说明达到某个分数的学生能够做什么,学生的精熟度水平和试题的难度被分为相对应的7个精熟度水平,上海总体水平占有优势。
达到6级水平的学生具有细致的分析能力和高水平的综合能力,具备未来知识经济决策所需要的潜质。上海达到6级水平的学生仅占2.4%,说明上海在具有创新和决策水平的阅读素养高端竞争力上并没有很大优势。
达到5级水平的学生可以被看做是明日潜在的世界级知识工人。上海达到5级水平的学生共17.0%,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知识产业竞争中将占有优势。
低于2级水平的学生被认为没有掌握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上海低于2级的学生比例仅为4.1%,是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最低的,说明上海有效地保证了绝大多数人都能达到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阅读能力要求。
阅读素养分量表表现
PISA 2009从两个维度构建了阅读素养分量表,一是根据文本三方面的认知方式,构建了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分量表;二是根据文本形式,构建了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两个分量表。
上海在认知方式各方面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中都是第一。具体来说:上海学生在访问和检索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49分,OECD平均为495分;在整合和解释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58分,OECD平均为493分;在反思和评价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57分,OECD平均为494分。
从不同认知方面分量表成绩的比较可以看出课程内容的均衡性。上海学生在访问与检索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比阅读总成绩低7分,整合和解释分量表比总成绩高2分,反思和评价分量表比总成绩高1分,说明不同方面的课程内容分布比较均衡。相对来说,上海学生在访问与检索上比较薄弱。
从文本形式分量表看,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平均分为564分,比第二名韩国高26分;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上,上海学生的平均分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
上海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成绩差异高达25分。在总成绩高于OECD平均值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在两种文本形式分量表上的成绩差异是最大的,说明上海不同文本形式的课程内容分布可能不均衡。
阅读成绩的性别差异
上海男生阅读成绩比女生低40分,OECD平均值为男生比女生低39分。在东亚周边国家和地区中,上海的性别差异是最大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性别差异都没有超过OECD平均差异值,包括:日本(-39),中国台北(-37),韩国(-35),中国澳门(-34),中国香港(-33)。从全球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女生成绩高于男生,差异最大的是阿尔巴尼亚(-62)。
上海有6.6%的男生阅读素养低于2级水平,而女生的该项比例只有1.6%。从各个分量表的表现来看,男生也普遍低于女生。
◇阅读参与度、学习策略与阅读成绩
PISA 2009分别考查了阅读参与度与阅读成绩的关系,以及学习策略与阅读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参与度高,阅读面广,并且掌握学习的策略,是成为高水平阅读者的基本条件。
趣味性阅读时间
上海有92%的学生每天进行趣味性阅读,显著高于OECD各国平均值,后者为63%。
上海每天进行不超过30分钟的趣味性阅读的学生阅读平均成绩为560分,比从不进行趣味性阅读的学生高63分;而趣味性阅读时间增加到1~2小时的学生,阅读平均成绩为563~564分,增长不显著;但趣味性阅读时间增加到2小时以上时,阅读平均成绩显著降低,为548分。这一结果表明,每天适当地进行趣味性阅读的学生的阅读成绩显著高于从不进行趣味性阅读的学生,但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在参与PISA 2009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符合这个规律。
对阅读的喜爱程度
上海学生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比较高,指数平均值为0.57,显著高于OECD各国平均值。具体来说:首先,70%左右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阅读;其次,75%以上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比较高的自控性;此外,65%~70%的学生还比较充分地发挥了阅读的社交功能。
上海学生之间阅读成绩差异的12.2%可以用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来解释,该指数每增长1个单位,学生阅读成绩增加39.8分,相当于1学年的学校教育。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作用的情况下,这一指数对上海学生阅读成绩差异的解释率低于OECD平均值,也低于我们选择比较的大多数国家,例如芬兰该指数对成绩差异的解释率高达27%。
阅读材料广度和网上阅读活动广度
上海学生阅读材料广度指数为0.43,显著高于OECD各国平均值。上海学生除经常阅读杂志的学生比例低于OECD平均值外,阅读其他材料的比例都高于OECD平均值。对各国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经常阅读报纸、杂志、小说、纪实作品与阅读成绩有正相关,但经常看漫画与阅读成绩有负相关。然而,上海学生网上阅读活动广度指数平均值仅为-0.35,显著低于OECD各国平均值。
学校学习中的阅读活动
PISA 2009调查了学生在课堂或回家作业中的阅读活动,结果表明上海传统文学课阅读内容偏多,而运用含有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偏少。
上海学生在课堂作业或回家作业中,每个月进行“很多次”或“2~3次”传统文学课阅读活动的比例为:介绍作家或书籍的说明性文章,56.13%;诗歌,50.11%;背诵文章,81.26%;了解一篇文章在文学史中的地位,46.25%;了解一位作家的生平,57.78%。而OECD国家开展这些活动比较少。
上海学生在课堂作业或回家作业中,每个月“很多次”或“2~3次”运用含非连续文本材料的比例为:包含图示或地图的文章,36.92%;包含表或曲线图的文章,32.65%;在曲线图、图示或表格中查找信息,57.63%;描述表或曲线图中信息的组织方式,33.86%。其中前两项显著低于OECD各国平均值。上海学生非连续文本材料运用指数为-0.34,远低于OECD平均值,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列倒数第9位。
学习策略
上海学生的概括策略指数平均值为0.06,与OECD各国平均值接近,说明上海学生概括策略掌握程度为一般或中等;理解和记忆策略指数平均值为0.11,显著高于OECD各国平均值,说明上海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什么是有效地理解和记住文章内容的策略;上海学生自我调控策略指数平均值只有-0.28,显著低于OECD平均值,大约有一半的学生在学习时很少运用自我调控策略;学生记忆策略指数平均值为-0.07,低于OECD平均值,这说明上海学生在学习时已经不常采用记忆策略了;上海学生精致策略指数平均值为0.16,显著高于OECD平均值,说明上海学生比较善于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习。
从对上海学生阅读成绩差异的解释率来看,最高的是概括策略(13.7%),其次是理解和记忆策略(10.9%),第三是自我调控策略(7.5%),记忆策略(0.2%)、精致策略(2.3%)解释率较低。这说明较高层次的阅读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控策略值得重视和研究。
◇学校均衡和教育公平
PISA通过考查学生阅读成绩的校间差异占总差异的比例,以及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对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教育的校间均衡和社会公平。
阅读成绩的校间均衡
上海参加PISA测评的15岁学生分布在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可以发现,上海初高中全体学生在阅读素养成绩上,学生层面因素解释的差异(即校内差异)比例占62%,学校层面因素的差异比例占38%,学生个体层面因素解释的差异比例稍高于学校层面因素解释的差异;上海初中学生样本阅读成绩差异中,学生层面因素(即校内因素)解释的差异比例为72%,学校层面因素的差异比例为28%。
与OECD平均值(学生层面因素解释的差异比例占61%,学校层面因素解释的差异比例占39%)相比,上海全体样本(即包括初中和高中)所代表的学校体制间均衡性差不多,但上海初中学校间的均衡化更好。上海初中就近入学,高中阶段学生已经过分流,因而高中学校之间的差异大于初中。
与所选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相比,上海全体样本所体现出的中学学校间均衡化不如中国台北、韩国、新加坡,优于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初中样本代表的学校间均衡化则优于上述国家和地区。
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与阅读成绩
PISA以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ESCS指数)综合指代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状况。PISA 2009中,上海学生的家庭ESCS指数平均值为-0.49,标准差为1.04,平均指数低于OECD平均值(为0),在所有PISA 2009参与国和地区中处于偏低的位置;在中国四个地区中,除中国台北外,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ESCS指数平均值都低于上海。
PISA通过回归分析计算ESCS指数对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即回归系数)。PISA 2009中,上海学生家庭ESCS指数对学生阅读成绩的回归系数为27,即学生家庭ESCS指数增加一个单位,学生阅读成绩提高27分,低于OECD平均值(38分)。
如果以OECD平均的学生阅读成绩和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为参照标准,衡量PISA 2009参与国和地区的教育质量与均衡状况,那么中国上海与中国香港、韩国、芬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一起,属于“高质量、高均衡”的类别。
◇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
PISA 2009分析了3个与学校学习环境有关方面的指标:师生关系,语文课纪律风气,教师激发阅读参与的策略。这些指标来自学生问卷调查。
总体来看,上海学生感受到的师生关系是融洽的。上海学生的PISA师生关系指数均值为0.21,显著高于OECD各国平均值。而且,上海学生的师生关系、学生的阅读成绩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师生关系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学生的阅读成绩增加14.5分。
上海学生感知到的语文课纪律风气是比较好的。语文课纪律风气指数平均值为0.45,显著高于OECD各国平均值。相关分析发现,上海语文课纪律风气指数与学生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阅读成绩平均提高21.3分。
关于教师激发阅读参与的策略,PISA2009要求学生回答一组问题,共7项内容,包括教师是否经常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解释文章内容,给学生思考时间,向学生推荐书,帮助学生将所读故事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告诉学生课文中的信息是怎样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的。结果表明上海的教师在多数方面都做得比OECD平均水平好,但是在“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或某个作者的书”方面除外,说明上海阅读教学的挑战性和延展性还不够。上海该项指数均值为0.14,显著高于OECD均值。分析发现上海该指标与学生的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指数对阅读成绩差异的解释率为1.4%,每增加一个单位,学生阅读成绩提高10.7分。
PISA 2009还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了细致调查。根据上海市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核算,上海每年平均的必修课和必选课教学时间在各参与国家或地区中大致位于中等水平。上海7~8岁、9~11岁、12~14岁、15岁学生每年平均必修课和必选课时间分别为758、831、916、933小时。上海学生报告每周校内上课时间为28.3小时,校外上课时间为6.5小时,校内外共计34.8小时,而这还并不包括学生作业的时间。可见学生的课业负担是非常繁重的。
在所选择比较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学生每周校内上课时间排在第5位,高于新加坡、中国台北、韩国、意大利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校外上课时间排在第2位,仅次于韩国;校内外总的上课时间排在第4位,高于除韩国、新加坡、中国台北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每周校内外上课时间比最少的国家美国和芬兰多出了10小时以上。在参加的全部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学生报告的每周校内上课时间位于第14位,校外上课时间为第9位,校内外总的上课时间列第12位。
此外,上海学生在提高班(包括强化班或兴趣班)的参加情况中,至少参加一门学科提高班的学生占46.7%,一门学科补习班的学生占51.2%,分别是OECD相应比例的1.7倍和2倍。分析发现,参加数学和科学提高班的学生,平均成绩要比不参加的学生分别高出28.5分和27.6分,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对阅读来说,两者几乎没有差异。就补习班而言,参加数学补习班的学生平均成绩显著低于不参加的学生,分差达到18.8分。在阅读和科学领域表现上两类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数学素养
PISA 2009数学素养定义,指的是个体识别和理解数学在世界中所起作用的能力,作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关心社会、善于思考的公民,为了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使用和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第一次全面测评数学素养是PISA 2003,所以数学成绩是以PISA2003为基准确定的。PISA 2009数学量表被分为6个精熟度水平,最低是1级,最高是6级。
上海学生在PISA 2009数学素养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600分,比第二名高38分。高等级(5、6级)学生的比例也超过了其他国家。上海学生达到6级水平的学生占26.6%,5级水平的学生占23.8%,两者之和超过了50%。也就是说,上海15岁学生中,一半以上的数学成绩处于PISA数学素养量表的高端。我们可以看到,数学总成绩排名第二的新加坡,6级比例为15.6%,5级比例为20.0%,两者总和为35.6%,比上海少14.4个百分点。而OECD国家平均来看,达到5级和6级的学生比例仅为12.7%。
尽管如此,上海仍有4.9%的学生数学精熟度水平低于2级(即处于1级和1级以下)。这些学生可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处于劣势,甚至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学校教育仍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数学能力。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存在性别差异,平均分均为600分。在5级和6级水平上,上海男女生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处于5级和6级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23.2%和27.1%,女生相应的比例为24.4%和26.2%。
科学素养
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参与公共决策,对科技的理解都至关重要,科学素养是年轻人步入现代社会必须要掌握的素养。PISA对15岁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估,反映了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时,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科学方面的终身学习能力,为理解和解决未来生活中可能涉及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作好了准备。第一次全面测评科学素养是PISA 2006,所以科学成绩是以PISA 2006为基准确定的。PISA 2009科学表现量表被分为6个精熟度水平,最低是1级,最高是6级。
PISA 2009中,上海学生的科学素养成绩为575分,位居所有PISA 2009参与国和地区的第一位。处于5级和6级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20.8%和4,8%,女生相应的比例为20.0%和3.0%。上海学生科学素养在2级以上的学生比例是最高的,为96.8%,远高于OECD平均的82.0%;相应的,不到2级(即位于1级及以下)的学生比例是最少的,仅为3.2%。上海学生科学素养位于6级水平的比例为3.9%,仅次于新加坡的4.6%,高于OECD平均的1.1%。上海男生平均分为574分,女生平均分为575分,科学成绩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