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芳

(达川区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6月接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用量为每天10毫克(常规剂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用量为每天40毫克,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次数和发生脑梗塞的比例更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和二级预防中比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好的效果,患者疾病复发率更低,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更小。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脂;二级预防;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185-0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具体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丧失、边缘区梗死、腔隙梗死六大类,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西药,但不同的用药剂量临床疗效不尽相同[1],本文就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6月接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0.3±4.7)岁。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1.1±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且签署知情通知书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有严重肠胃疾病、脑出血史、肝肾功能不全、肌酸激酶大于正常值三倍的患者,排除对本次实验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具体包括对糖尿病、高血压、心房纤颤等已知危险因素的控制,给予扩张脑血管、活血化瘀、脑保护、改善脑循环等的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每天1次,每次40毫克,对照组患者也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每天1次,每次10毫克。两组患者均无明确的用药周期,均为长期用药[2]。

1.3 评价标准

以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评价标准,近期疗效分显效、有效、无效三类,显效:患者在治疗一周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作被明显控制,且持续一个月以上;有效:患者疾病发作的时间和频率均降低50%至80%;无效:在治疗一周后疾病发作未被控制,或者转为脑梗死。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在治疗后对患者随访一年,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次数、发生脑梗死的例数。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腹胀、恶心、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计算出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分别用例数(百分率)、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对数据展开卡方检验和t检验,显著性水平P<0.05则资料间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比较

经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1年后,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次数和发生脑梗塞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比较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所有会影响到血液成分、血液动力学、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因素均有可能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降脂药,该药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能有效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诱发脑卒中的风险。该药属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而起到降低脂蛋白和血浆胆固醇的作用,且能通过肝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数目而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及分解代谢[3]。本次研究显示,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较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相对于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二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但较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远期效果更加理想,患者疾病复发率更低,诱发脑梗塞的例数更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和何世栋的研究结果类似[4]。

综上所述,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比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可增加该药的用药剂量。

【参考文献】

[1]姜备海.探讨阿托伐他汀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187-188.

[2]吴波,程晓明,聂水波,等.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120-121.

[3]周杭丽.大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和二级预防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2,21(7):61-62.

[4]何世栋.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170-171.

论文作者:李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