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广州 510260)
【摘要】目的:比较Cordis血管封堵器、Perclose血管缝合器和徒手压迫法在股动脉穿刺止血后患者睡眠变差、腰背酸痛的发生率。方法:比较我院神经科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使用血管封堵器、血管缝合器和徒手压迫法对股动脉穿刺成功进行止血后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的发生率。结果:血管封堵器组与血管缝合器组相比,P>0.05;血管封堵器和血管缝合器两组分别与徒手压迫组相比,均为P<0.05。结论:股动脉穿刺成功止血后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发生率,血管封堵器组和血管缝合器组无明显差异,血管封堵器组和血管缝合器组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徒手压迫组。在临床工作中,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选择不同的股动脉穿刺止血方法。对于有高血压、心理素质较差的患者,应建议其使用血管封堵器或血管缝合器,以避免出现脑出血、心理疾患等并发症。
【关键词】血管封堵器;血管缝合器;徒手压迫;股动脉穿刺止血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123-02
股动脉穿刺是全脑血管造影、颅内血管治疗的重要介入路径,术后成功的止血是保证术后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因素,而术后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例如血压波动太大,以致脑出血,或者出现心理科疾患,从而增加医疗支出,并且影响疾病恢复。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在股动脉穿刺止血中,血管封堵器、血管缝合器和徒手压迫法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本研究针对三种止血方法成功止血后患者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发生率的不同进行比较,以期给临床工作中股动脉穿刺止血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1.一般资料
1.1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有全脑血管造影或颅内血管治疗适应症;(2)生命体征稳定;(3)家属或患者签署股动脉穿刺止血方法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明显异常;(2)既往有使用血管封堵器或血管缝合器进行股动脉穿刺止血病史。
1.2 三种股动脉穿刺成功止血后的制动过程
血管封堵器:止血成功后用加压胶带包扎股动脉穿刺口,术后严格平卧12h。血管缝合器:止血成功后用加压胶带包扎股动脉穿刺口,术后严格平卧12h。徒手压迫法:止血成功后用加压绷带和加压胶带紧密包扎股动脉穿刺点,术后加压沙袋对股动脉穿刺口加压1h,术后严格平卧24h。
1.3 分组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2310名患者,根据股动脉穿刺止血方法不同,分为血管封堵器组、血管缝合器组和徒手压迫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1.5 结果
血管缝合器组和徒手压迫组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2.讨论
股动脉穿刺入路是常用的脑血管介入路径之一[2],术后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准确止血和严格制动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步骤。根据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报道,血管封堵器、血管缝合器和徒手压迫三种止血方法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国内外的文献缺少对三种止血方法成功止血后患者术后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发生率的研究。而睡眠质量变差、出现腰背酸痛,很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血压过高,以致于脑出血,或者制动时间过长,而出现心理疾患等,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增加医疗费用,影响患者疾病的恢复。本研究针对三种止血方法成功止血后,患者当天出现睡眠变差、腰背酸痛的发生率的不同进行对照研究。
研究结果提示血管封堵器和血管缝合器成功止血后患者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血管封堵器和血管缝合器成功止血后患者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徒手压迫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我们考虑此种结果的原因是徒手压迫止血中需要使用加压绷带、加压沙袋进行强化止血,对患者的大腿根部、腹部产生强有力的压迫,可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另一方面,徒手压迫止血中,要求患者严格制动的时间较长,患者在较长时间内只能平卧于病床,大小便只能在病床上进行,改变了患者的生活习惯,从而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血压稳定、心理健康,也可以解释徒手压迫止血方法中,患者术后当天睡眠质量变差、腰背酸痛发生率较高。
在止血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选择合适的股动脉穿刺的止血方法。对于基础疾病较多,或者血压较高、心理素质较差的患者,应建议其使用血管封堵器或血管缝合器进行股动脉穿刺止血,以降低睡眠质量变差、腰背酸痛的发生率,同时降低由于睡眠变差、腰背酸痛而出现的脑出血、心理疾患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卢军栋,苏鹏,王铮,郭艳敏.神经介入术后止血方法的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03):142-145.
[2]陈章强,姚薏,戴军,洪浪.血管缝合器和血管封堵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06):696-699.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A030302093)。
作者简介:殷建瑞(1964-),男,广东广州人,汉族,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神经介入及神经免疫。
论文作者:殷建瑞,张文胜,杨新光,张世峰,龙友明(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血管论文; 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酸痛论文; 术后论文; 腰背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