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新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市场论文,年代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加强,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出现以下特点:
全球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波动性大,私人资本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角
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回报创造了有利环境,资本跨国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这一时期,工业国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同时,大量输出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资本。进入90年代以来,美欧经济全面复苏,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大,尤其是美国经济长时间持续增长和低通胀并存使大量资本急于追寻高回报。市场竞争加剧和欧元按期启动的前景不断为金融业合并注入最新动力,进一步加速了资本跨国流动。更重要的是,信息和高科技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使金融创新和衍生工具问世一浪高过一浪、新兴市场快速发展对资本的渴求以及投资者在高回报驱使下避险意识的不断淡化,为资本流动创造了所需的外部环境。国际资本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惊人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形式使全球资本急剧膨胀。
90年代以来,私人资本比例增加,渐居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官方资本比例下降。10年来,官方发展援助一直徘徊在450亿美元左右, 其中,曾与及官方非优惠贷款有所增加,优惠贷款有所减少。与私人资本相比,官方资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援助性,因此,每当危机发生时,官方资本流动量会有较大的增长。多边机构的贷款从1997年第三季度的110亿美元骤升至第四季度的540亿美元,贷款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援助陷入危机中的东亚国家。
私人资本市场的发展曾由于80年代的全球性债务危机而受到较大的影响。但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中的私人资本又开始复苏,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表现在资本的流量受私人部门控制,而且资本的接受者也是如此。目前,私人资本的流动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3/4左右。国际私人资本的扩张和发展主要得益于近几年世界经济平稳增长,提高了企业、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水平,为增加资本积聚和积累创造了条件。资本积聚和积累的提高使资本出现了过剩,金融全球化为过剩资本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盈利机会,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的经济改革和大规模私有化已经开发了对资本的需求,为资本流入创造了条件。
私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的420亿美元上升到1996 年大约250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私人资本从1990年占发展中国家GDP不到1%达到1993年的3.7%的最高值。 私人资本的流动具有高度波动性,容易大幅回流。在80年代的债务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这次东亚金融危机中,外来直接投资是稳定的,而其他形式的资本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在危机时都出现了大幅回流,目前,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贷款已经下降,而流入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资金急剧增加,在危机时,更具波动性。
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
目前,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联系密切,系统风险增大,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各地金融市场相互贯通,金融市场一体化逐步加深。金融市场一体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金融市场一体化首先体现在各地区之间的金融市场相互贯通。金融市场电脑化、网络化把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连成一片,使全球各地市场融为一体,打破了不同地区市场时差的限制,随着欧元的启动,欧洲金融市场将成为真正的统一市场。而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上金融交易开始替代传统的集中竞价交易,为金融界提供了全天候交易场所,因此备受金融界的欢迎。进入1999年后,纳斯达克以其惊人的速度进军东京、新加坡、香港和伦敦市场,并将掀起一场金融市场的革命,特别是1998年3月,德国、法国、瑞士宣布将电子交易系统联网, 1998年12月欧洲八大证券交易所会集伦敦,讨论市场统一问题,并制订了统一时间表,即1999年1月4日完成共同通道,年底前实现市场统一;2000年开始市场联合。欧洲金融市场的统一将使全欧盟的所有居民享受市场统一所带来的投资便利。而此前的市场一体化只有一少部分机构投资者能够享受市场一体化的便利。
第二,金融市场一体化还体现在全球不同类市场相互贯通,金融市场既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区分,又有银行信贷、债券、股票、外汇市场等区别。在90年代以来的诸多变化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所谓“金融证券化”。金融证券化贯通了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联结了各类金融市场,使储蓄存款机构、信贷银行、金融公司、投资银行、各类基金甚至各种保险公司等业务经营上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使资金不但在某一类市场实现跨国界的流动,而且能在不同类市场之间迅速转移。
第三,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还体现在市场的相关性提高。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一体化加深还表现在利率差距缩小,由于全球金融市场高度融合,使各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资产价格和利率的差距缩小,各个市场的相关度提高,西方国家的长期利率相互联系加强,在主要西方国家的国内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之间的借款条件趋于接近。
银行兼并风起云涌
金融全球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为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银行业加紧调整、兼并、合并。仅1998年1月至10月,全球排名前200家的大银行中涉及并购、重组的就有24家,达16宗之多。如此强劲的联合趋势正是经济全球化对银行业提出的必然要求。换言之,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银行要提高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业务网络和优势的互补共享,有效突破区域壁垒的限制,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同时,为了进入新的市场,冲破各国法律上、行政管理上、习俗和习惯上的许多制约,也迫使银行加强兼并。
这次金融业合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强者之间的兼并。原花旗银行客户遍及近百个国家,在40多个国家有分支行,这一庞然大物之所以要和旅行者集团合并,首先就是由于旅行者集团有许多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人身和财产保险、消费信贷等业务的金融机构。其次是商业银行兼并投资银行开始增多。1997年初,美国大商业银行开始把触角伸向投资银行,美洲银行以5.4亿美元收购罗伯逊·斯蒂芬公司, 银行家信托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艾力斯·布朗公司。
跨国银行业务综合化、网络化
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分业经营的管制失去了效力,各国金融当局不得不放松管制,使得跨国银行的经营业务扩展到非银行业务领域,跨国银行开始经营过去主要由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经营的债务发行、信托、咨询、保险等收费业务,并且还开始经营一些与普通银行无关的经营业务,如国际租赁、国际现金管理、国际投资管理,有的跨国银行甚至从事出口信贷,总之,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为跨国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跨国银行业务综合化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为跨国银行实施全球战略创造了条件,金融电子化则为跨国银行全球经营奠定了基础。现代跨国银行以整个世界为市场,以全球战略作为行动战略。大多数跨国银行不但存在总行、地区分行,而且存在在岸银行、离岸银行,还存在各种专业银行和子银行,跨国银行利用计算机、通讯设备形成全球金融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金。
金融体制出现趋同化
金融体制出现趋同化主要体现在:首先,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越来越多的国家。自80年代初美国在金融创新压力下被迫修改Q条款, 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开始,金融自由化的范围不断扩大。进入90年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
其次,90年代中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促使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变化的最重要原因。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向金融全球化的高级阶段发展,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增加了一国经济出现内外部不平衡的风险,同时,通过金融市场上对冲干预防止资本涌入对一国经济冲击的余地越来越小。而且一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深,经济越开放,维护固定汇率越困难,采取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
第三,各国金融体系透明度不断提高。经济金融全球化,并不是简单的放松管制,事实上,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是政府什么都不管,而是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重新建立新的规则,提高金融体系透明度,使政府能够控制整个金融交易,才能避免金融风险,金融自由化的实质是金融网络化、透明化。1993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暴露出墨西哥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完善和有效的监控手段,对市场上大规模的投机行动反应迟钝。而要推动金融自由化,放开资本项目,使货币走向完全自由化兑换,必须建立起合乎国际标准的市场基础设施,如实时清算系统,同时应按照国际监管的发展趋势,加强自律监管和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金融自由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正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快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
第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混业经营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经济金融全球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银行业加强调整、兼并、合并和金融创新已使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名存实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营模式被打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线逐渐模糊,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并走向多元化、综合化。银行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放款业务向证券投资领域进军,有些银行还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信托、抵押、保险等一些非传统银行业务领域,而证券、租赁、保险等金融公司也已开始向特定顾客发放贷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90年代后期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