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与朝鲜半岛新秩序_日本政治论文

东北亚与朝鲜半岛新秩序_日本政治论文

东北亚新秩序与朝鲜半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鲜半岛论文,东北亚论文,新秩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北亚新济研究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西冷战的结束,世界已步入后冷战时期。这是一个国际关系发生大变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国际社会都在思考和探索未来的国际新秩序。在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国际关系向何方发展,如何建立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该地区将形成何种战略态势,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目前,东北亚地区正处于新旧秩序交替时期。在这一时期,虽然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尚未定型,但从基本走势看,已开始呈现新的态势和特点。

第一、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开始了新的调整。冷战时期,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表现为中、美、苏三角关系,其中美、苏关系举足轻重,起着支配作用。冷战结束后,苏联被解体,其在东北亚地区的继承者俄罗斯已急剧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在东北亚地区就出现了以中、美、日构成的新的三角关系取代原先的美、苏、中旧的三角关系的战略新态势。在这战略新态势中,日本地位的上升和影响的扩大是最为突出的现象。调整后的新三角关系是,既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一面,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的一面。当前这种新三角关系的力量对比及其构成状况,不仅对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发展及平衡起重要作用,同时构成了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面对这种格局变化,东北亚各国都在调整战略,力求利用新旧格局转换之机,壮大自己的势力,使自己在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第二,经济意识日益加强。冷战时期,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冷战结束后,在东北亚新格局中,军事因素的作用相对下降,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的作用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东北亚各国都把本国经济的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重点,特别是面对方兴未艾的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它们都在谋求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以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中心谋求包括科技、教育、文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此东北亚地区有不少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行外向国际化战略或者采取内向吸收型战略,通过全方位的经济往来和合作,发展本国的综合国力。其结果,东北亚地区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经济地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第三,经济运行机制逐步趋同。冷战时期,在东北亚地区,经济运行机制有很大差别,日本和韩国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他国家则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影响了各国特别是经济体制不同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但近年来,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改革正在深化,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与国际市场接轨。俄罗斯和蒙古也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作为改革方向。从趋势看,建立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使经济市场化,已成为东北亚地区多数国家一股强大的经济潮流。

第四,多边区域合作条件日益成熟。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趋势的加强,东北亚各国不断地探索在该地区建立新的合作形式、形成新的合作机制的方法和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使经济合作与交流日益成为东北亚各国关系的重点,与此同时,一些次区域性经济合作也正在拟议或开始实施中。如韩国提出的“黄海经济圈构想”、俄罗斯提出的在远东和日本海海域建立“环太平洋经济圈”构想、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蒙古、中国东北地区在内的“东北亚经济圈”构想以及图门江三角洲国际开发区计划等。这种不同层次的合作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为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第五,东北亚地区各国,在加速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同时,非常重视该地区的政治安全问题。目前,从整个东北亚的政治安全形势看,一是由于东西方对抗的结束消除了在该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二是俄罗斯由于本身的经济问题和需要处理与前苏联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美国、欧洲国家的关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暇参与东北亚乃至亚太事务;三是美国由于内外诸多因素的考虑,在东北亚地区实行了部分的军事收缩。然而,冷战后的东北亚仍然充满着矛盾,原先为东西方冲突所掩盖的民族分裂、领土等诸多不稳定因素,具有在东北亚地区激化矛盾的可能性,一些中小国家担心美、俄等军事力量后撤后,东北亚地区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真空”,它们要求建立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愿望十分迫切。为此,各国正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对话和磋商,谋求一种具有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特色的安全保障机制。

第六,由于没有彻底清除过去的历史,该地区仍然存在着冷战的后遗症。如朝鲜半岛的分裂、不信任依然很深;朝鲜与美日关系尚未正常化;俄日因领土问题尚未缔结和约等。

上述特点说明,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冷战体系虽然已经崩溃,但冷战意识还未彻底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东北亚,和其他国际社会一样,也面临着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

那么,在未来的东北亚,应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呢?

众所周知,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是以“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为标志,其思想基础植根于“强权政治”理论,是大国主宰世界的秩序。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虽有变动,但仍然没有摆脱大国主宰世界的影响。笔者认为,未来的东北亚国际秩序,应结合本地区的历史和特点,并经过各国充分协商创立一个各国共认的国际关系的新准则与新结构。这种新准则,应以联合国宪章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互相尊重,一律平等的多元世界。这一新秩序观的核心是反对强权政治,倡导多元共存、大而不霸、小而不馁、共建地区安全、谋求共同发展。在政治上,应以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为准则,处理各国间的纠纷和矛盾;在经济上,应以谋求共同发展为目标,建立平等互利,相互协作的经济关系。要建立这样的经济关系,一是经济往来要公正、合理,反对大国欺小国,富国压贫国的经济霸权;二是国际分工应建立在水平分工的基础上,垂直分工虽有互补的意义,但长期维持,不可能真正平等互利,不利于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发展;三是要树立共同发展的意识,特别是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不能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封锁和垄断。在安全问题上,应以促进本地区和平与安全为宗旨,不搞军备竞赛,不搞核扩散,军备只用于防御,建立一个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和平保障体制。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形势看好。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共同努力,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发展趋向。政治上的对话,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上的交流,正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所造成的隔阂,使得本地区各国之间的关系趋向和平共处,为建立未来东北亚的新的国际秩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这种发展势头的背后,也隐含着困难和障碍。笔者认为,这些困难和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东北亚地区各政治体制、经济水平的多元性与多层次结构;二是来自于历史遗留的纠纷和冷战造成的分裂状态,三是来自于未来东北亚格局演变过程中将会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从目前看,这些问题还不至于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流,但有的问题,如日本的未来走向和朝鲜半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有可能成为东北亚新秩序建立过程中的不容忽视的阻碍性因素或隐患。对此,我们应予以密切注意和充分重视,特别是朝鲜半岛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应当更引起充分注意。

当前,东北亚地区一些国家关心日本的未来走向问题,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并威胁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近年来,随着日本自民党独揽大权局面的结束,细川在国会的演说中正式对日本二战期间在亚洲进行的侵略战争表示反省和道歉,以此作为多党联盟新亚州政策的起点。此后,羽田内阁和村山内阁总的说来在对历史上的侵略战争进行反省方面也都采取了向前看的态度。但是,即使在自民党一党掌权的局面结束后,一些日本右翼政客甚至个别内阁阁僚却仍千方百计企图推卸日本历史上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不愿对亚州人民作公开道歉。更有甚者,日本内阁中的永野、樱井等阁僚还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为侵略罪行作掩饰,歪曲历史,为军国主义翻案。日本国内政治中出现的上述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事件,这反映出对昔日军国主义仍有着无限的眷恋,有的即使表示“反省”,也是为了在去掉包袱之后,使日本能够追求“大国化”的目标。

当前,在东北亚地区,除了日本未来走向之外,朝鲜半岛问题更加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原因在于:

第一,朝鲜半岛问题作为冷战的遗产,按理冷战一结束应自然得到解决,但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以朝鲜核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和韩国间的争端迄今尚未得到解决;朝鲜半岛分裂而造成的南北军事对立依然如故,对现实有时构成威胁。

第二,从地理上看,朝鲜半岛东邻日本、西接中国、北靠俄罗斯、南临太平洋,处于东北亚的腹心地带,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战略要冲和美洲大陆与欧亚大陆相通的最重要桥梁。过去,由于朝鲜半岛的分裂,这座大桥被人为地裁断,使经济交流只得迂而行,朝鲜半岛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区域合作体系难以形成。近年来,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与东北亚其它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尽管有所发展,但还没有突破性进展。这无疑影响了朝鲜半岛作为大陆桥的作用。

第三,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朝鲜半岛历来是大国关系盘根错节、是美、日、俄、中四大国利益的交汇处,在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方面都与四大国有着密切联系,朝鲜半岛内形势的每一步发展也要受到四大国政策和利益调整的影响和制约。在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今天,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又成为判断东北亚乃至亚太格局如何形成的依据。近年来朝鲜半岛出现缓和趋势,俄韩、中韩关系相继正常化,但是美国和日本与朝鲜关系正常化方面的进展缓慢,某种意义上成了冷战烙印最深的地区。

第四,从未来东北亚格局的角度看,朝鲜半岛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作为冷战集中体现的朝鲜半岛本身,不具备德国在欧洲那样的影响力。在亚洲有40多个国家,人口约30多亿,既有中国、印度这样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也有日本、东盟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之下,朝鲜半岛全境只有2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000多万,缺乏传统的影响力。而德国则不然,它地处欧洲的中心地带,在欧洲历史上一直拥有较大影响,德国的统一必然成为欧洲的重心。但从东北亚未来格局的角度看,朝鲜半岛的地位与南北双方实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韩国的GNP能上升到世界第七位, 如果朝鲜半岛得到统一,其经济规模能上升到第五位,仅次于美、日、中、德。这样规模的朝鲜半岛及其政策走向,对于未来东北亚格局的演变,不可能没有相当的影响。

第五,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朝鲜半岛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既有实现工业化的经验,又有相对丰富的资金,而朝鲜虽是发展中国家,但又拥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一定的工业基础。如果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就有助于使整个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更为和谐和协调。反之,如果朝鲜半岛的对峙依然存在,就会影响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整体发展。目前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地区的三个次区域合作构想,即黄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开发计划直接有关。朝鲜半岛南北对立,不仅直接影响南北双方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影响本地区其他国家间的正常交往,阻碍本地区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上述的三个构想的实施与发展。

从上述事实看,朝鲜半岛在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关系到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同时还牵动着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各国的自身安全与利益。因此,朝鲜半岛问题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一个时期,既是东北亚地区各国和平共处的基础,也是建立东北亚国际新秩序的关键因素之一。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会促进东北亚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相反,东北亚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也会有利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为此,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和周边各国应本着平等协商、和平解决的准则,求得朝鲜半岛的稳定,继而推动朝鲜半岛的统一进程,在稳步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基础上,促进东北亚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朝鲜半岛,东北亚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也离不开朝鲜半岛。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是历史的呼唤。

标签:;  ;  

东北亚与朝鲜半岛新秩序_日本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