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业的超级大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超级大国论文,软件业论文,印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上有一个连地铁和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国家竟建起了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国家就是印度。近年来,印度软件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人们纷纷预言,印度软件业的兴盛将大大促进该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增强该国的综合国力,印度在经济上有望创造下一个“亚洲神话”,从而跻身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的行列。
印度软件业崛起的原因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印度软件业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印度软件业一直保持惊人的高速稳步增长,尤其是出口市场。印度的软件出口在80年代中期时只有3000万美元,1999-2000年度,达到39亿美元,相当于中国软件出口额的近40倍。2000-2001年度的出口目标为63亿美元。印度有关专家乐观地预计,到2008年,全印软件总销售额可达85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可达500亿美元。现在,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在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印度占据其软件销售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难怪比尔·盖茨惊呼: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印度。研究表明,印度软件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诸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
1、抓住机遇,捷足先登。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信息技术蒸蒸日上,而那时印度每1000人只有6部电话。当时的拉吉夫·甘地总理就看到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和强国富民的积极作用,在各种场合大声疾呼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大力推进计算机教育,以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1985年他提出“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大力扶持计算机软件工业,以充分利用科技人才的优势。由于印度着手发展软件产业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早几年,正好适应了西方发展经济的需要,其软件得以在世界市场上捷足先登。
2、“硅谷”效应,相互促进。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首先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如今,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软件之都,吸引了海内外400多家著名信息技术公司,1999年班加罗尔的软件出口达到8.4亿美元,2000年的项目投资额达12亿美元,占全印度软件出口的1/3,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马德拉斯、海得拉巴等南部城市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接踵而起,同班加罗尔交相辉映,成为印度南部著名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为了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软件业,印度政府又将园区由南向北推进,发展成由全国各地的17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组成的、相互联接的“硅网”。
3、人才济济,素质优良。印度是公认的科技大国,其软件业人才不仅素质较高,数量上也有很大优势。目前,印度已有140多万编程人员。由于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使得印度拥有了世界上数量仅次于美国的英语科技人才。而软件业所使用的语言正是英语,印度的软件人才因而得以在世界软件领域挥洒自如。在美国硅谷工作的人员中38%是印度人。现在,由于国内提供大量机遇,在硅谷和华尔街工作的印度人已经开始带着他们的各种资本回国,成为印度新经济领导者。
4、政府重视,政策优惠。在印度软件业的崛起过程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印度政府一直重视计算机的开发和利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发展和出口的优惠政策,并且把发展软件业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扶持。1998年10月,印度政府成立了信息技术部并制定了多项振兴产业措施,例如培养软件工程师、成立创业投资基金、简化外国企业投资信息产业的手续等。1999年3月,印度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在10年内成为一个信息技术超级大国,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市场国和出口国之一。5月份,又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和软件发展特别组”。1999年7月21日,印度政府又提出了著名的支持“信息技术超级大国计划”的108条政策,力图从多方面推动软件业的发展。1999年10月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部,并推出了一系列争取将印度在2008年建成“超级信息技术大国”的计划和政策。最近印度议会还通过了《信息技术法案》,为印度信息技术业和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提供了法律框架。
5、在政策上大力予以扶持。主要措施有:(1)提供税收优惠。进口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关税从115%降低到60%,经进出口银行检查还可减免50%。如果为100%的软件出口可免交关税。软件出口免交国内货物税。为了出口软件而进口软件或在当地购买计算机系统允许有4%的折旧率。(2)允许外汇净收入的30%留成,用于出口商出国考察,在国外建立相应机构,聘请外国专家,获取设计图纸和支付佣金。(3)鼓励引进外资。外商在软件合营公司可控股40%;技术先进可超过40%;允许印度软件公司在国外建立合营企业或销售分公司和办事处。(4)鼓励软件公司和制造商建立研究开发小组承担新的研究开发项目,吸收进口专有技术,它们享有与工业领域研究开发同样的优惠。(5)把软件业纳入风险基金支持的行业。(6)提供融资支持。印度政府规定对软件公司的银行贷款从资产评估改变为合同评估,软件公司享有银行贷款的优先权,还放宽了购买计算机和软件的贷款条件。
印度软件业发展的特点
综合来看,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国内需求旺盛且紧迫。印度软件业涉及众多的大型和复杂的项目,如孟买股市交易信息系统、铁路订票系统、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应用系统等。80年代后期,众多的印度软件企业开始开发国内软件市场急需的软件产品,如财务系统、银行系统、旅游服务系统,或者按用户的要求开发各种应用软件产品。在经过一段成功的实践之后,它们开始着眼于国际市场。
2、以软件服务为主要出口产品,印度软件产品的国内销售额大约占其营业额的40%,出口额仅占10%。然而,以软件服务形式实现的出口占其软件出口总额的85%以上。印度的软件具有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时效性强、售后服务好等基本特点,因此赢得了国际市场的普遍欢迎,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目前,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依靠从印度进口的软件。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都愿意购买印度的软件。中国的计算机公司也开始重视印度的软件资源。
3、专业化趋势在发展。目前印度部分软件企业已经开始其专业化进程,以便取得在某些特定的专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另外一部分企业已经不再通过扩展其活动范围,而是专注于某一特定的专业技术领域的软件开发来加强其竞争性,如网络、系统软件、软件工具、转换和搭接等。
4、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印度软件产业在出口方面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训练有素和相对廉价的软件专业人员。在软件行业中,人工费用占成本的40%以上。北美、西欧和日本的编程人员月薪均为4000美元左右,而印度同类人员的工资仅为该数目的1/8至1/5,明显占有成本上的优势。
5、风险资本发育并不成熟,印度也存在若干本国或外国的风险资本机构。但这些风险基金都是与美国硅谷著名的风险资本公司Drape联系的,自己能够放贷的资金不超过其资源的60%。印度的风险资本有限而且发育尚不成熟。
6、积极开展与外国的合作。印度鼓励本国软件公司与国外公司的合作,积极吸引外资,创造优惠条件鼓励外国公司在印度创办独资软件公司。很多世界软件业大公司都在印度建立独资公司和研发中心,它们的许多业务实际上分包给印度本地公司完成,这对培养印度软件人才、带动软件产业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