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白鹿原乡村发展探索论文_胡小凯,梁园芳

灞桥区白鹿原乡村发展探索论文_胡小凯,梁园芳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灞桥区白鹿原位于西安大都市区内部,地貌特征明显、村庄集聚分布、农村要素齐全,农业产业化有一定基础。研究通过以农业公园的发展形式从大尺度解决乡村地区发展问题,并提出产业、文化及空间方面的发展策略,积极探索灞桥区白鹿原乡村地区的发展新模式,并为相同或相似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白鹿原;黄土台塬;关中;乡村发展

1白鹿原地区概况

白鹿原位于西安市东南,东靠篑山、西临浐河、北依灞河、南至秦岭终南山,距市中心15公里,总面积约263平方公里,是西安境内最高最大,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风成黄土台塬,是秦岭向城市内部延伸的楔状绿色高地。塬面为两级台地,二道塬用地相对平坦,现已建成西安思源学院、海棠专修学院等七所院校,人口约6万人。

2灞桥区白鹿原乡村发展现状

2.1塬面村庄密集,人口规模较大

灞桥区所辖白鹿原位于塬北部,总面积79.90平方公里。这一片地区分布有66个行政村,共计16759户,村庄总人口65097人,村庄的分布及规模受地形影响较大。塬面地势较为平坦,村庄人口大部分在1000人以上,整体呈现用地平坦、人口规模大、聚集程度高的特点,且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近,交通便利;塬两侧坡面及鲸鱼沟附近分布的村庄,受地形因素所限,人口规模多为400-600人,村庄顺地势分布,多为带状。

2.2农业产业化有一定基础

白鹿原自然条件良好、农耕历史悠久,农业产业化已有一定发展。目前形成樱桃、葡萄、核桃三大农业种植基地,以及白鹿原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西园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秦灞庄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园区多为企业或个体经营,以租让的形式从农民或村委会手中获得土地,分布在中心塬面。除中心塬面外的村庄多以村民自发进行林果类种植为主,产业化程度较低。

2.3分区域差异化发展

各村庄产业发展受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等条件影响,分区域差异化发展现象明显。二道塬上临近大学城的村庄,如潘村、张李村等以大学城服务配套为主;主塬面上村庄以现代农业及农业观光采摘为主;鲸鱼沟沿线村庄以传统农业及鲸鱼沟旅游服务配套为主;西侧塬坡面及坡下村庄,因自然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樱桃,以樱桃种植及观光采摘为主;东侧塬坡面以林果种植、床垫加工、家具加工为主。

2.4城市与农村混杂的“二重性”

因地处大都市区内部,本区域村庄兼具农村与城市的双重特征,包括村庄空间形态、社会文化等方面。尤其是大学城附近及塬下城乡交错带的村庄表现更为明显。

2.5景观类型丰富

白鹿原为典型的风成黄土台塬,相对高差较大,塬高坡陡,区域内有红旗水库、车村水库、杨家沟水库等五个水库,集山、水、川、塬、沟为一体,地文景观丰富。同时分布有薄太后陵、窦皇后陵等若干文化遗址,乡村民俗民风具有典型的关中特点。

3灞桥区白鹿原乡村发展总体思路

3.1发展分析

产业方面:农业产业化有一定基础,村庄积聚性较强,与城区互动良好,但存在农业品牌不够鲜明、特色不突出,村与村之间互补性及差异性不突出,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文化方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缺乏完整、系统的物质空间基础;二道塬上高校云集,大学生为这片区域带来了创新与活力的机遇,但目前白鹿原地区仍缺乏开放共享的交流空间。

空间方面:位于西安大都市区内部、交通便利,但城乡之间、村村之间仍需要有序地串联;地貌类型多样,公共休闲、活动空间需要提升;生态基底良好,但因城市功能的入侵,乡村环境与特色逐渐受到负面影响。

3.2总体定位与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白鹿原乡村地区发展总体定位为“白鹿原农业公园”,力求将本区域发展成为涵盖原生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历史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乡村改革示范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灞桥区白鹿原乡村发展策略

4.1产业发展层面

(1)融入鲜明的主题和创意

为农业园赋予鲜明的主题,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入创意与主人的情感,让游客强烈感受到设计者的情感与追求;

创意开发品牌农产品文化及周边产业,提升特色及吸引度。

(2)提升文化休闲、服务接待的功能

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产业发展与文化休闲的融合;

通过民宿改造、会议接待、高端住宿等形式对原有村庄进行修缮和改造,形成差异化发展,提升村庄旅游服务接待的水平;

依托休闲、观光客流量的不断增多,村庄自发提升自身设施水平,改善村庄风貌,实现产业与村庄环境更新的协同发展。

(3)转变传统组织经营模式

由企业单独经营转变为“企业+基地+农场/农户”、“合作社+基地+农场农户”、“公司+协会+农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组织经营模式;

村集体的流转土地在参与社会经营时可以股份的形式形成长期的收益机制,使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4.2文化发展层面

(1)培育关中文化栖息地

明确对文化载体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包括保护乡村景观、乡村建筑和聚落,并通过对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培育关中风土的栖息地。

(2)构建交互活力新平台

依托白鹿书院、白鹿文化研究院,形成地方学派聚集地,并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区域的文化氛围,构建交互活动的文化新平台。

4.3空间发展层面

(1)村庄活化——探索乡村发展创新模式

改变传统城市化拆除村庄、建安置房的途径,转而探索以绿道作为首轮驱动力催化白鹿原地区乡村活化。通过绿道串联整个白鹿原地区的自然生态风光、历史遗址、景观节点、特色乡村及各类产业空间,形成整体的、系统的线性开敞空间;同时,以绿道这种投资少、易实施、见效快的项目反向催化沿线村庄自发地提升自身景观风貌、完善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文化休闲体验,从而实现村庄的复兴。

其次,以自然文化资源为特色打造一批农业全息型、文化沉浸型、生态情感型及技艺活化型的特色村庄,分别依托乡村独有的农业资源、世代传承的文化资源、塬田林水的生态底蕴以及传统手工艺,对村庄进行改造提升,增强乡村吸引力。

(2)乡土保育——延续千年白鹿风土乡情

在大西安九宫城市格局中,白鹿原犹如一块天然生态绿楔嵌入西安大都市区,是宏观城市结构的绿色腹地,是秦岭的延伸。在发展中,应尊重与保护这片西安大都市区内部的乡村净地,保留原有的乡村环境,延续村庄与周边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的基本关系,传承白鹿原地区乡村独特的风土乡情,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对乡村环境的侵蚀。

(3)景观整合——提升塬田林水特色风光

在尊重现状的农田林带的基础上,根据视觉效应微幅调整农田肌理,提升农业景观,并通过动态控制与引导,实现农作物的季节化轮种,提升农业产业的景观效果。同时,依托地貌特点,规划系统的栈道、观景台等景观游憩设施,形成以现状土地资源为特征的多种体验空间。

(4)功能共享——营造绿色多元开放空间

在不破坏乡村环境的前提下,沿绿道适当布置多样化的活动空间,积极承载城市迫切需要的生态休闲、健身康体等功能。

5结语

本研究基于灞桥区白鹿原特殊的地理区位、独特的地形地貌、现状发展趋势等因素,通过建设农业公园从大尺度解决乡村地区的发展问题,破解白鹿原的发展困境。以绿道、公共活动空间的率先建设为抓手,为农村地区提供发展机会,通过外部动力催化乡村自发地进行更新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避免衰退的命运。并希望通过本例探索大都市区内部乡村发展的新模式,以期为相同或相似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孙君,廖星臣.乡村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胡小凯,梁园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灞桥区白鹿原乡村发展探索论文_胡小凯,梁园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