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看论文,学前论文,数学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作为描述和解释事物存在方式,反映事物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渗透在儿童的生活中,它帮助儿童认识世界,领悟建立在人脑中的抽象关系,给儿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学前儿童阶段如何开展数学教育?结合目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现状,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注重儿童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
什么才是儿童数学教育所要追求的?数学将给孩子的明天留下些什么?我认为儿童学习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人类思维的结晶,而在于获得迁移和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个体发展所必备的品质,是为了明天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是难以穷尽的,而个体一旦具备了迁移和构建知识的能力,则可以在他有限的生命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所谓数学思想方法,就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建筑材料,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建筑师的设计方案,数学知识是固定不变的,而数学思想可以使其构建的建筑物千变万化。思想方法时时处处体现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比如儿童要说出游戏区里有几位小朋友,有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就涉及集合、对应、统计、符号表示等思想和观察、比较、综合、判断等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载体,思想方法的获得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协同发展。
长期以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思想方法的倾向,过分重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使数学自成体系,而忽视了数学与儿童关系的建立,结果造成数学教育的内容庞杂、单调且重复性强。比如基数的内容为2的形成、3的形成等,形状的内容为认识三角形、正方形等。实际上数学内容很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要儿童能找到那一发——数学的规律,那么大部分内容就可以通过推理获得。儿童探索规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和应用规律的全过程也就是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没有思想方法的数学教育必然导致儿童获得的知识是孤立的、片断的、僵化的。儿童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学会死记硬背,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那么兴趣的激发就只是一句空话。
二、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
我们知道儿童的认识要经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儿童自主的操作和活动中实现的,活动是主体意识发生的源泉,而活动的主要心理成分就是探索。没有探索活动,儿童掌握的知识就没有实际意义,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只有在探索式的学习活动中,儿童才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通过探索式的学习,儿童就会长上一双数学的“慧眼”,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策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数学才能走出神秘的象牙塔,成为儿童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成为儿童喜欢的数学。
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例如,儿童在开商店的游戏中,怎样按照不同功用摆放商品(归类),摆放时如何注意整齐、美观,方便顾客拿取(排序),卖出了多少商品,收了多少钱(统计、对应)等数学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其次,不直接提供给儿童现成的数学结论或模型,留给孩子尝试、讨论、发展和充分想像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儿童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还是以开商店为例,已往教师大多是在活动过后就总结、演示、讲解,即使让儿童讨论,时间也很短。当儿童的思维还停留在我要这样摆放商品,不喜欢他那样摆之类的表层问题时,就已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摆,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摆。在儿童眼中,教师总是正确的,他们也习惯于依赖教师获得现成的知识。教师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认为数学活动重在让儿童把握知识点,二是已有预成式的活动模型,怕活动的秩序被搞乱。这实际上使许多很好的活动都走过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探索式的数学活动中,教师会引导儿童将问题进一步深化,将知识进一步升华。这样,上述问题就会从我是这么摆的(是什么),转向我这么摆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与此同时,教师并不急于给儿童确定的答案,而是让儿童带着问题去参观真实商店,自己去寻找心目中正确的答案。在活动中放手让孩子大胆尝试,求异、求新。敢于提出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是建立探索式学习方式的核心。
三、从生活中寻找儿童数学教育的素材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什么时间去幼儿园?玩具怎么归类?食品怎么分发?公园里都有些什么花?路边停了几辆车?怎么排队?怎样搭积木?家里谁个子最高?在生活中儿童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儿童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意义有三。一是有利于儿童构建连续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生活是连续的,儿童的学习也有一个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联系生活的数学教育中,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帮助儿童有效地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从而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以认识形状为例,如果让儿童从一大堆操作材料中抽象出某一形状的特征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教师不妨出示一张没有轮子的汽车图片,让儿童自己选择合适的形状添上去。这时,对各种形状特征的认识和比较就容易多了。二是有利于儿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多年的实践表明,越是贴近儿童生活的教育内容,儿童越喜欢,因为它生动、自然。例如,儿童在“烹饪”活动中会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按人数摆放碗筷、分配食物,依据食物的性状选择器皿,以及对食物的形状特点、食物量与质的变化等与数学有关问题的认知。为了使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他们也会很乐意地探索其结果。三是有利于儿童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提倡个性化的数学教育
数学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是不等于儿童对它的认知方式是千篇一律的。就如同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他们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个体的相貌、身材等生理特征上,还体现在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有个性化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个性化的数学教育要求我们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给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同”,更要“存异”。个性化的数学教育是“教育应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它既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