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21世纪中国农业供需安全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由之路论文,可持续论文,供需论文,中国论文,中国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及其基本属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发展观,以其崭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模式而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并被付诸于具体实践。可持续发展的产生,首先是人类对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即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球对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给予普遍重视的必然结果。
可持续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这种新型发展观具有三个基本属性:
(1)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性。 空间的协调才能达到发展过程在时间上的连续,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性充分体现了“此地与彼地”、“今天与明天”的辩证关系。即今天要发展,明天还要发展,今天的发展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发展。同时,地域空间上的不协调,往往造成发展的不平衡,可是,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其它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来换去另一地的发展。只有克服地域空间上的不协调才能达到时间上的可持续。
(2)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性。这里指人与自然的和谐。 考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概经过从被动到主动最后到和谐这样一个过程。人类社会刚产生的时候,人对自然完全是处在被动的地位,这时,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是自下而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破,人类社会具有了支配自然和战胜自然的能力,人和自然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虽然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得到了许多东西,但每次都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两个阶段中,人类社会还处于认识的必然王国中,只有总结经验教训,人类社会才能从认识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
(3)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性。循环是物质世界的根本法则, 可持续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首先要建立不同的良性循环系统,如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和生活方式的良性循环,同时,又要根据发展的容量(资源容量,环境容量),选择适当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即发展的“螺距”。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良性循环,而这种社会大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建立在各个子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上的,并追求社会大系统的最优化。
二、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态势判断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焕发了中国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增长很快,粮食产量于1996年首次突破5000亿kg,提前实现了2000年发展目标。但总体看来,中国农业在21世纪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是由下列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一)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 尤其是对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即使在继续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中国人口在2030年仍将达到15.6亿—15.8亿的峰值;其间中国经济仍将以7%以上的速度递增。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反映到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上。因此,农业作为保障食物安全和为工业提供重要初级产品的基础产业,将长期处于这种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
(二)支撑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日趋短缺, 增产粮食与保护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土、水、肥、气等自然资源条件,特别是粮食生产更是需要大量的耕地和水。尽管中国自然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很低,农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值仅居世界第120位, 而且资源的紧缺程度随着人口的增长将进一步加剧。
这是因为:①中国人均耕地、水资源、森林及林地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和1/6;②中国农业自然资源时空配置很不协调,北方地多水少,缺水严重,而南方水多地少,水资源利用率低。此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加剧了资源紧缺。
(三)中国农民综合素质与农业总体技术水平低下, 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农业发展
目前中国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22.27%, 其中的绝大部分(95%)居住在农村。中国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低,生产规模很小(农民人均可耕地仅0.57hm,当属世界最小规模)。而国内外的经验已充分表明人力资本的不足将严重影响到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及农村的相对贫困化,这是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源
在目前中国3.4亿的农业劳动力中,如按当代农业技术衡量, 其剩余劳动力达2.4亿,即使按传统技术衡量,剩余劳动力也达到1.4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城市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尚不足以吸收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由此带来了农业生产规模难以有效扩大,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农民收入难以增加,城乡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可能继续加大。农村相对贫困化的加剧显然不利于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上述情况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粮食生产成本过高。尽管经1995、1996、1997年连续三年粮食大丰收后,中国粮食价格已有所下降,但与国际市场相比,稻米、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仍普遍高于国际水平。今后依靠提高价格来刺激粮食生产将受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制约,因而回旋余地很小。因此,可以说,中国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特色的传统农业已接近或达到其承载能力的临界状态。如果没有发展模式的转变,对耕地、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将严重破坏中国已十分脆弱的生态与环境系统,从而威胁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 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中国建立农业供需安全体系的根本保证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发展不竭的动力,但创新只有在可持续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永恒。本文给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可定义为:利用人类迄今为止积累起来的全部知识和智慧,以促进人类自身和自然不间断地进步与和谐发展为目的,而形成的新观念、新管理、新机制和新技术。可持续发展创新强调综合和循环而不仅仅是首创。人类社会只有不断地坚持可持续发展创新,才能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1)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人类共同的问题,体现在目前其共同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挑战。同时,可持续发展以其崭新的发展内涵,而成为全球共识,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文化类型、资源和环境的差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差异巨大。“可持续发展创新”就是要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根据本国和本地区的特点,综合已有的民族智慧和社会文明,建立全新的发展管理、调控机制和发展动力。
(2 )中国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对世界影响巨大。中国人能否养活自己和如何养活自己?中国农业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中国能够也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保证中国的粮食供给。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将对全球范围内消除饥饿和贫困,维持可持续的人类生存环境做出巨大的贡献。
(3)为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中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创新”。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可持续农业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以及通过可持续发展管理和调控机制的革新,将全面有效地推动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和保证2030年人口高峰时的粮食有效供给。
四、确保21 世纪中国农业供需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内容
21世纪中国农业供需安全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食物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中国不但要保证人口增长对食物数量的基本需求,而且要满足经济发展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乃至农产品在更高层次上的质量需求。如前所述,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水资源及其农业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人口数量庞大和素质低下的严重制约。中国政府对此已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估计,已经并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业生产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从而保证21世纪中国农业供需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
(一)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的“绿色革命”和70年代以来杂交水稻在中国的推广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推动作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农业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农业重大科技突破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1)农业技术创新在功能上必须符合可持续性的要求, 即以不危害生物多样性,不破坏农业及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
(2 )农业技术创新包括新技术的发明推广及其传统技术的综合集成,尤其应利用新技术的“后发优势”,实现新旧技术的良性替代。在新技术选择与推广时要充分注重与传统技术的衔接,兼顾在经济、资源与环境上的可行性。
(3)展望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前景,要加强生物工程, 特别是基因工程在培育转基因品种(如抗病虫害棉花)和航天育种(如高品质蔬菜)等高科技手段在传统研究与开发(R&D)工程中的应用。 “两条腿结合”,即利用常规技术和尖端技术的综合集成,在较短时间内使培育良种等农业科学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
(二)管理创新
粮食基本自给,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21世纪中国农业供需安全,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具体贯彻中,要以“大农业”的思想,即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来实施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
(1)鉴于中国诸如粮食、棉花、 油料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没有比较优势,而蔬菜、水果、花卉、畜产品、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和中等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则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中国应在保证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实现合理转换,对耕地等宝贵的资源实行集约经营,适度提高粮食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比重和增加蔬菜、水果、肉类等劳动密集型和中等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促进全球农业资源的相互替代和互补,对世界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鉴于我国农业资源时空配置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有必要突破按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局限,应按资源匹配的流域发展模式重新规划与管理农业发展,以充分发掘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潜力。
(三)机制创新
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要求在法制、财经、统计、税收及行政诸方面的机制创新,即切实保障农民和农村利益,实行工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共同富裕的新机制,这将是中国对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
(1)由于耕地和粮食生产是中国亿万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 中国各级政府和组织将继续贯彻严格保护耕地的政策,中国的耕地等主要农业自然资源不会像日本、韩国等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丧失。
(2)工农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中国政府一贯的政策。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乡镇企业发展以及城市工业对农村的支援,将使中国避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工后农、以工补农,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粮食不足的不可持续之路。
(四)观念创新
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也有赖于其他部分的支撑与保障。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突破就农业谈农业,或就粮食谈粮食的局限性,从发展观、价值观、文化观和消费观的高度来探索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1)鉴于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长期制约着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应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摈弃经济发展后有可能出现(在中国局部地区已出现)对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的畸形消费模式,这也是中国在总结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应汲取的。
(2)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生物多样性丰富, 发展食物多样性的前景广阔。应突破仅局限于粮食生产的狭隘观念,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总量的同时,努力发展食物多样化以及农业生产的多样性,以促进中国粮食消费替代和农业替代。
五、可持续农业发展创新的基本任务
“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人类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痛定思痛后形成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方面,下面的一些议题为当务之急: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 水等重要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动态平衡的技术经济手段,如中、低产田的改造与合理拓荒、水资源的合理定价和科学调度以及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2)基因工程及航天育种等高科技手段在改良种质, 培育优良的高产抗病虫害品种方面的应用与推广;
(3)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农家肥利用、 生物防治技术的结合使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基础上的粮食等农产品产量增长将成为可能;
(4 )适合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习惯的合理的消费模式与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与示范;
(5)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6)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建设。
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用仅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对世界食物安全和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坚信,通过“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在21世纪将继续能够成功地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不但“养活”并且“养好”自己,从而对全人类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收稿日期:199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