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浙南科技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混凝土施工质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具备较强的综合性以及技术性。因此,在现场开展的混凝土施工质控中,务必要从质量、经济、进度、安全等多个角度出发,严格依据相关法规,构件完善的管控机制,打造层层递进、动态把握的管理格局。笔者探讨了三种控制砼施工质量的措施。从原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操作行为三个方面,对加强砼施工质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引入,极有力的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它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稳固性,另一方面也转变了建筑建造思维,对于建筑业的革新来说意义重大。在国内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管控能够很好的响应时代的需求。在具体的施工进程中,相关单位务必要将混凝土质控摆在关键位置,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出发,不断完善混凝土质控机制,最终促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并助力国内建筑业的发展。
1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砼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多种。一方面,由于有些施工企业选用的原材料质量不好,造成砼质量较差的情况较多。如今市场上可以选择的原材料种类、品牌非常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施工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可能存在审查不严的情况。从而影响砼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的砼施工技术选用不合理。有时会将不恰当的施工技术应用到施工中。这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影响很大。技术不恰当,会造成砼的强度降低,甚至减弱结构域的整体性。此外,由于某些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够规范,也使得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出现下降的现象,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2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是指组成“砼”的基础组分。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石、砂以及水组成。根据不同用途,其中还会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或者掺合料。在进行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当首先确保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只有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做好强度、安定性等方面的试验。另外,水泥进场后,施工人员应当合理储存。不能将水泥存放在潮湿的环境。同时也要避免将不同种类的水泥堆放在一起。在施工中容易出现混用的情况,不利于保证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工程量(体积)较大的工程,施工选用的水泥应当尽可能是低热或者中热的。这是减小施工水化热的重要手段,也是根本手段。对于砂、石骨料来说,施工人员在选购细骨料(砂)时,应当注意控制其中所含的泥、有机质等的含量。细骨料使用前,也要进行相关试验。例如,筛分、含泥量等试验。通常情况下,细骨料适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一般介于2.4至2.6之间。如果建筑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还应当确保砂子通过0.315毫米筛孔的百分率介于15%至30%之间。粗骨料可以选择采用碎石,也可以采用卵石。其粒径通常介于4.75毫米至40毫米之间。如果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的泵送高度较高,施工单位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减小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例如,对于泵送高度在50米以上的混凝土,采用碎石时,其最大粒径应当≤25毫米。同细骨料一样,粗骨料在使用前,也要进行筛分、针片状含量等试验。施工人员还应当对原材料中的水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控制混凝土质量也有关键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控制混凝土施工的顺序和工艺
具有不同特点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制定不同的砼施工方案。施工企业应当采用合适的工艺和施工次序。以混凝土浇筑为例。在浇筑前,施工企业应当制定好浇筑方案。对于不同位置的浇筑顺序,方案中应当有明确说明。所有浇筑工作应当在砼状态良好的时间内完成。在浇筑工作开始前,施工企业应当先检查浇筑条件。例如,施工人员应当对模板以及钢筋固定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尤其是钢筋直径、绑扎情况等。如果存在预埋件,施工人员还应当对预埋件的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果发现模板中存在杂质或者垃圾等,应当及时清理。这对于保证浇筑强度以及质量、构件表面的平整程度均具有重要影响。施工人员还应当注意观察浇筑时的天气情况。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恶劣的天气状况,就会造成浇筑工作的中断。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工程进展。进行浇筑时,施工人员应当时刻注意浇筑的砼的状态。当发现混凝土存在离析的情况时,施工人员应当立刻重新搅拌。为控制混凝土质量,施工人员还应当控制砼入模的温度情况。因为浇筑时的温度应力也会对砼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减少水化热的措施。此时施工中应当尽量使用水化热小的水泥。在采购时应当避免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在进行水化反应时,这种水泥会产生比其他水泥更大的水化热。另外,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对于减少水化热也很有效果。减水剂、粉煤灰等都能够起到这一作用。如果条件允许,施工人员还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减少的含量应当根据试验确定。一定要保证不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可以加快热量的散发。为达到这一目的,施工人员应当使用低温的拌合水。此外,还要很多其他物理方法,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例如预埋冷水循环管道等。此外,施工企业也应当制定良好的砼养护方案。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在控制砼质量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养护时,施工人员应当适量在砼表面洒水。养护时也应当根据环境温度,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当环境温度较低,施工人员可以在砼表面覆盖保温薄膜等。
2.3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
对施工人员进行充分培训,一直是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良好地开展培训、学习活动,对于施工人员了解砼施工流程、加强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施工人员能够对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更加了解。从而避免施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减少施工错误。对于施工时使用的设备,施工企业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使他们的操作更加规范。施工企业还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考察。一方面,要保证他们了解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保证他们掌握良好的施工技术,在搅拌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应当规范操作。首先要确保充足的搅拌时间,保证砼的各组成成分均匀分散。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按照相应的浇筑方案施工。例如,不同类型的结构,每次浇筑的厚度可能不同。为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引起钢筋外露等事故,施工人员应当重视浇筑方法的选择。对于浇筑高度在2米以上的构件,施工人员应当采用串桶或者溜槽等设备。施工人员还应当规范混凝土振捣的行为。这道工序对砼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当采用振捣棒工作时,施工人员应当注意其插入的位置和高度。在保证钢筋以及模板不被扰动的前提下,使混凝土处于密实状态。施工人员应当加强学习和实践。
结语
总之,施工企业应当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以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居舍,2019(1):48.
[2]雷师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6):166-167.
[3]周飞.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9,45(03):208-209.
论文作者:徐温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骨料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水化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