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非非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中医院 河北张家口 075721)
【摘要】目的:在对肝硬化疾病进行诊断时采用血清生化检验,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断的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对象,再在同一时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血清生化检验项目检测,将生化指标中的白蛋白、Y-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谷草转氨酶检测项目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在Y-谷氨酰转肽酶、谷草转氨酶项目中,研究组检测水平比对照组的高;在白蛋白、胆碱酯酶项目中,研究组检测水平比对照组的低。以上均实施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疾病进行诊断时可以采用血清生化检验项目进行诊断,其多项生化指标相比于健康人群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以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肝硬化疾病;血清生化检验项目;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55-02
临床中将肝硬化疾病列入慢性疾病范围,其主要是肝脏细胞受到损伤,对血液循环正常路径造成破坏而引发肝硬变等。临床中不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则容易使疾病不断得到发展,出现继发感染、癌变等情况,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在早期阶段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发现时病情已经处于晚期或是肝癌阶段,治疗难度大,因此加强该疾病的诊断措施十分重要[2]。本研究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生化检验项目诊断取得一定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断的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对象,再在同一时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段取40岁至70岁,其年龄中值为(55.2±3.2)岁;研究组: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段取42岁至73岁,其年龄中值为(54.8±3.6)岁。进行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生化检验,具体步骤为,在清晨让患者保持空腹状态,对其进行静脉采集血液标本5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进行检测,先对血液标本实施3分钟的离心处理,将血清进行彻底分离,再对各项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生化指标中的白蛋白、Y-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谷草转氨酶检测项目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 (%)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各项生化指标检验项目,结果表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各项生化指标检验项目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临床中,肝硬化属于一类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等都与患者自身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其伴有形式通常为病毒性、酒精性、胆汁淤积性等。近几年,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肝硬化疾病的发生率也不断提升,在早期阶段,肝硬化的症状主要为腹胀、便秘、疲倦等,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毒素发生紊乱,其不具备有十分典型的早期症状,没有一定的特异性,采用影像学、内镜等检查措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进行诊断时很容易被外来及自身因素所影响[3]。因此,疾病会不断发展,长时间下来,肝胆细胞会受到损伤,会出现肝细胞弥漫性坏死的情况,同时肝脏细胞也会出现结节再生、纤维组织增加等情况,从而会引发肝脏病变。在得到确诊时往往属于晚期肝硬化或者是癌变阶段。由此可得,对疾病早诊断、早治疗进行措施加强十分必要。
血清生化检验是一种常规的检查手段,在肝硬化诊断中应用广泛,其主要是对患者自身各项生化指标进行诊断,对其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对于患者的疾病诊断可以提供相应的依据。血清生化检验项目包括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Y-谷氨酰转肽酶等,其中,人体内肝细胞合成代谢具体情况可以由白蛋白、胆碱酯酶指标水平进行反映,当患者存在肝硬化的情况时,其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会在1.5以下[4],越低说明其肝硬化情况越严重,如胆碱酯酶出现下降的情况,则说明存在肝硬化。而Y-谷氨酰转肽酶可以直接对胆汁淤积酶进行反映,且其在肝胆系统中十分常见,存在肝硬化时其相应的检测值也会增高[5]。本研究对我院进行肝硬化诊断的患者采取血清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检测,其Y-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等项目指标与健康人群存在一定差异,可以通过指标水平差异进行肝硬化确诊,由数据反映患者目前肝脏具体情况,对肝硬化进行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综合可知,对于存在肝硬化疾病患者可以实施血清生化检验项目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各项生化指标的差异性,从各项指标的数据来对患者肝脏功能情况进行准确反应,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提供相应的依据,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临床应用价值很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提升综合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姜黎黎.浅谈生化检验诊断在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32(05):35-36.
[2]王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12(26):143+145.
[3]黄华泥,徐五星,邱立东,张鹏.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价值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34(34):21.
[4]陈慈丽,郑慈燕,余涌珠.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45(15):105-107.
[5]郭俊兰,包·巴音其其格.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6,53(03):24-25.
论文作者:王非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肝硬化论文; 生化论文; 患者论文; 项目论文; 血清论文; 指标论文; 疾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