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摘要: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基础,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而发展的教育目的,因此,中学数学教学应开创以培养学生具有数学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新局面。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数学创新教育呢?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
创新教育己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的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呢?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教育意味着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培养只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时,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法,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必须使数学教学从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变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包括数学游戏、数学模型制作、数学调查、数学板报、数学竟赛等。数学教师要善于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活动,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分析,学会归纳、猜想与转化,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多样性,必将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应把自主权交给学生,把学在学习上的质疑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也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创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的途径中去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全面地发展创新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一切积极因素,创立最佳的课堂结构,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 逆向思维,激发探索精神
逆向思维是指由因索果,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的一种思维方式。事物总是瞬息万变的,有时由原因变结果,有时结果也反过来影响原因,如果把原因和结果倒置过来思考,常常会得到新的启发,获得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一课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接着来一个反问:具体什么条件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除了定义外还有没有别的判定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经过思考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证明这此猜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由旧知识获得新知识,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
四、 注重开放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期待着教师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以激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形成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育要“逐步形成数货创新意识”,并提出“初中数学中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开放性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 运用合作教学,开拓创新精神
合作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是四人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课题进行探讨、研究的教学方法。合作教学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有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团队精神。教师在合作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培养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思考的能力和勇气。合作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学生探索为主,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此课堂中起的是引导和辅助作用,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会得到新的发现,其新颖的发现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探究才能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创新,探究学习―发现―创新一发现一探究学习……这是一个不变的循环过程。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力一式,开拓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创新的氛围中不断地学习、提高和完善自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全民族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材的本质,每节课都应有创新教育的目标,合理选择并设计有益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内容和问题,在进行创造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要着眼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让学生在丰富灵活的初中数学活动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主动运用初中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说,能自觉地用“初中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初中数学的头脑”去思考和个性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再彬.《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03)
[2]张丽华,沈德立.论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有利条件[J].教育科学,2006,1
[3]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 10
论文作者:陆茗竹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发现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