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妇幼保健院 154002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退热灌肠液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效果。方法 81例外感发热的小儿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退热灌肠液保留灌肠。观察两组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后退热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分析研究后发现:(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92.5%(P<0.05)。(2)观察组患儿1h退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退热灌肠液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效果肯定,退热作用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退热灌肠液;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属于中医范畴病症。现代医学中,外感发热类似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1]。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呼吸科常见病、高发病,尤其多见于冬、春季节。
小儿外感发热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不退,西医中治疗主要是解热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中医较多使用清热解表、疏风解毒等药物,中药按照不同的制备方法有不同的用法,如煎剂、膏剂。小儿患者依从性较低,服药困难情况存在,保留灌肠方法效果较好。我们观察81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1月小儿呼吸科及急诊科收治的小儿外感发热患者,共81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患者资料见表1,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入选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需符合中医诊断关于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症见风热型,或者符合西医中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患儿合并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包括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或者存在恶病质、严重的贫血、系统性炎症等情况。对于中途停药或者依从性较差患者,可以中途排除。
1.3方法
1.3.1 用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根据患儿体重,按0.3g-0.6ml/kg,每日3次,共4天为1疗程。
治疗组:在布洛芬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退热灌肠液。灌肠液的组方有:荆芥、防风、薄荷、石膏、大黄、黄柏、钩藤等,是我院自行研制的处方制剂。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用量为10ml/kg,可每日早晚各1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需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维持内环境稳态,并给以适当的吸氧、心电监护等特殊护理。
1.3.2 操作方法:具体保留灌肠操作由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操作前应与患儿家属沟通,做好充分准备。提前给予开塞露等药物帮助患儿排空大小便,对肠道进行清洁排空处理,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治疗。保留灌肠方法操作可参考:灌肠液一般要经过预热,温度控制接近于体温,约37-38°。过程中需无菌操作,利用一次性无菌密闭输液器套管,将下端剪掉后连接一次性导尿管。在管尾涂抹顺滑油,将患儿臀部充分暴露后,将导尿管缓慢插入肛门。插入深度可按10-15cm标准[2]。
上述操作完成后,可调节灌肠液滴速为45-65滴/分。护理人员在操作结束后中,注意使患儿臀部抬高约1公分,灌肠后使灌肠液停留30-40min,以使药液充分吸收。
1.4疗效评价标准
1.4.1 按照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具体标准见表3。
表3 疗效判定标准
3 讨论
3.1 外感发热是中医范畴的病症。西医中归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范畴。主要多发于冬春季节,小儿是易感人群。主要症状是难治性高热及风寒症状。
小儿外感发热病情多较严重,且由于小儿人群特点,用药依从性较差,口服药物作用效果不佳。近年来,直肠给药形式得到广泛发展。因其给药途径简便,药物经直肠给药后吸收快速,可以避免肠道粘膜分泌的水解酶破坏,生物利用度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而且,中医认为通过灌肠可以起到通便泄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对于清除肺热有较好的效果。
3.2 小儿退热灌肠液是多种中药成分组方而成的汤剂。灌肠液主要成分有荆芥、薄荷、防风、钩藤、大黄等药物,具有温和散热、清热解表的功效[3]。西医治疗高热主要是通过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药物,起到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但副作用较多,且患儿不能配合用药,效果欠佳。退热灌肠液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直肠给药的形式,增加了药物的吸收效果,提高治疗作用,且较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总的来说,小儿退热灌肠液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过程中,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19-1153.
[2]琚萍,哈海霞,洪岩.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外感发热82例疗效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0):60-61.
[3]胡晓丹,解玲芳.小儿退热滴肠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42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7):1478-479.
论文作者:李辉,刘世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灌肠论文; 小儿论文; 外感论文; 患儿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直肠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