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土地管理网络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阐述了造成土地管理网络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优化土地管理网络安全维护的主要措施。旨在通过现代网络管理技术及手段,保障土地管理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及安全性,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土地管理;网络安全维护
一、土地管理网络安全维护概述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与发展,土地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与维护工作依赖于现代网络技术,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存在诸多的计算机安全隐患,土地管理部门在使用网络时应注重网络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将危害降到最低,在信息控制与处理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保密性处理。
(一)土地管理网络中的主要安全问题
1.网络诈骗问题
土地管理部门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工作获得便利的同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聊天工具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牟取他人钱财。随着网络诈骗案件的增多,土地管理相关网站也面临着被破坏的风险,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建立虚假网站、发送电子邮件等手段,获取土地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用户名及密码,破坏了土地管理的网站,严重影响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部分重要信息的泄露。
2.网络漏洞的存在
在不完善的网络系统中,时常存在网络漏洞,由于网络管理者对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设备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给攻击者开展破坏活动带来一定的便利。部分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对于高风险的漏洞未进行及时的完善,在具体的计算机系统网络维护时不注意检查与漏洞的修复,造成系统网络漏洞的长期存在,给不法分子窃取及修改网站信息提供了机会。
3.非法访问他人网站问题
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病毒软件、黑客攻击的方式窥探他人隐私,窃取他人密码及用户名,非法访问他人网站,破解他人加密的信息。通过安装病毒性的程序,造成他人系统的瘫痪,无法进行信息的传递,造成信息数据的丢失及泄露。
4.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及破坏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及隐蔽性,会破坏计算机软件及硬件设备,网络病毒具有繁殖的功能,会损毁计算机内的可执行性文件,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
(二)造成土地管理网络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1.计算机网络的不确定性影响
在现代互联网平台中,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发布并获取其需要的信息,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正是网络平台的不确定性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网络技术的负面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不断的表现出来,网络环境的复杂化增加了网络风险。网络病毒的不断攻击造成网络的安全性降低,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病毒的侵害不仅造成区域内的损失,还造成全球网络系统的瘫痪。
2.网络系统自身的安全隐患
计算计系统的管理应重点关注内网与外网间数据的交换、系统程序的连接及数据的切换,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管理、文件管理及程序设置等工作应严格的进行,以有效的避免黑客入侵造成的系统瘫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地管理网络主体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
相关土地管理部门人员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忽视计算机定期的杀毒,部分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时未设置防火墙,管理人员浏览网页时忽视网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造成计算机中毒,用户在网络聊天中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给不法分子的入侵提供了机会。
二、土地管理网络安全维护的优化措施
(一)土地信息管理者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作为土地信息的管理者,应按照网络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的规定,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在发生网络安全隐患时,通过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网络攻击的损害降到最小,及时的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避免网络问题的扩大化发展,在解决具体的网络安全隐患时,做好相关信息及文件的备份工作。
(二)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网络安全的意识
现代网络技术更新速度极快,因此,应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帮助土地管理者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及技能,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规范管理者的网络运作流程。通过加强网络安全培训的方式加强网络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其具备定期进行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意识,及时的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三)使用网络过程中设置防火墙
土地管理网络安全维护的重要措施是在使用网络系统时,加强系统防火墙的设置,计算机系统的中安装的防火墙,可及时有效的检测网络系统,在计算机存在安全隐患或出现问题时,防火墙会以报警的方式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管理人员在进行防火墙的管理过程中,应随时记录其中的重要信息,以及时的发现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必要的补救与预防。
(四)严格计算机的访问控制
土地信息管理人员应通过加强网络服务器、属性安全控制的方式,严格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访问控制,为有效的阻止病毒通过服务器入侵系统,管理者应严格监控网络系统,及时锁定与控制存在隐患的页面,利用安全控制的方式开展网络端口的安全检查,通过网络权限设置的方式,降低系统受侵害的概率。
(五)采用先进技术隔离内外网
土地管理过程中内外网间数据的安全传输,需要借助专门的操作系统来完成,为保证内网数据的安全,应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内外网的隔离,土地管理者为保证土地登记信息的安全,应利用技术手段,在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内外网间的安全交互。
(六)杀毒软件的合理使用
网络版杀毒软件的使用,是有效的防止病毒扩散,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土地管理网络安全中应优化杀毒软件的功能,实现杀毒软件的远程安装,杀毒软件应具备自动升级的功能,若计算机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杀毒软件应具备自动报警的功能,及时查杀系统中的病毒。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土地登记网络管理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工作较为复杂,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形式不断的升级,网络安全问题变的更为复杂,土地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预警机制,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及手段,保障土地信息的安全。土地管理者应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海彪.土地管理网络安全维护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4:125+127.
[2]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2:72-84.
论文作者:韩林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网络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土地论文; 系统论文; 土地管理论文; 管理者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