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嘉鱼县鱼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7200)
【摘要】本文通过对50例斑秃患者的临床分析,认为斑秃多由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腠理不固、风邪则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所致。应用“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滋阴益肾”的“一叶两草”中药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在治疗斑秃中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医生予以关注。
【关键词】斑秃;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一叶两草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002-01
斑秃,中医称之为“油风”、“鬼舔头”,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对有过敏背景患者,可能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内分泌障碍、局部病灶感染、中毒、肠寄生虫等,可能也有致病因素。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腠理不固、风邪则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或情志不遂、气血失和、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所致。近几年,我们采用一叶两草治疗斑秃50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斑秃患者均为2010 年至2013 年门诊患者,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5 岁,16—40 岁44 例;男性29 例,女性21;其中全秃1例。病程长短不同,最长达1年余。
2 治疗方法一叶两草汤:药用鲜侧柏叶60g、茜草15g、旱莲草15g,水煎服,1日1剂,7 日为一疗程。服药期忌油腻及鱼虾。
1.1 辨证诊治
1.1.1 血热生风型(主症)突然脱发,进程较快,常有大把大把的头发脱落,伴头部烘热、心烦易怒、急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红、脉细数。(治法)凉血熄风、养阴护发。(方药)一叶两草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血瘀毛窍型(主证)脱发前先有头痛或头皮刺痛等自觉症状,继而出现斑块脱发,日久出现全秃一类,伴夜多恶梦、烦热难以入睡,龋齿等全身症状,舌红、边有瘀点,脉涩。(治法)通窍活血。(方药)一叶两草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1.3 气血两虚型(主证)多为病后、产后和久病,伴有唇白、心悸、气短语微、头昏嗜睡、倦怠无力等,舌淡红、苔薄白、脉血。(治法)气血双补。(方药)一叶两草、八珍汤加减。
1.4 肝肾不足型(主症)平素头发焦黄或花白,脱发方式是大片而均匀,患者为四十岁以上,伴有面色苍白、肢冷畏寒、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治法)养肝滋肾。(方药)一叶两草、七宝养髯丹加减。
3 治疗结果
50 例患者服药1—2 疗程,痊愈40 例,有效7 例,无效3 例,治愈率94%。痊愈患者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4 典型病例
患者刘××,男,18岁,高中学生,家住城关,2011 年8 月16 日就诊。患者洗发时其母发现他头部两侧及后脑4处大小不等圆形脱发,如钱币大小,局部光滑发亮,毛囊口清晰可见。检查脉平舌常,全身无任何不适感,诊断为斑秃。治疗:一叶两草汤及六味地黄汤水煎服,每日一次,连服2个疗程,新发渐生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5 讨论
“油风”之病名,始见于《外科正宗》,其病因“血虚不能随气营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医者以自身经历,采用民间验方一叶两草汤,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因此,笔者在治疗斑秃的实践中寻求古训,以药测证,认为斑秃的病因:风热之邪乘虚而入,攻注头发,血热互结,郁而为瘀,从而导致热多血少,毛拔根空,脱落成片;然而,一叶两草汤为凉血之品。鲜侧柏叶,其凉血清热功效更强。茜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散血热互结之瘀,旱莲草既有凉血之功,还具有滋阴益阳之能,为生新发补其源头,三药合用达到“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滋阴益肾、理血生发”之功效。
论文作者:杨红金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2
标签:斑秃论文; 一叶论文; 患者论文; 气血论文; 方药论文; 乘虚而入论文; 滋阴论文; 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