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不应忽视语言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应论文,表现形式论文,阅读教学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解书面语言应该是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语言表现形式的统一体。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关注文章内容的理解,但这仅仅是理解语言的一个方面。学生的阅读在经历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后,还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对课文作进一步的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一是它的思想内容,二是它的表现形式。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在当时和现在并非什么新鲜的思想,正是它在形式上有独到之处,比表达类似思想的语言高出一筹,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语言的经典。因此,也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凡卡》,内容生动感人,但并不复杂。小说的作者正是采用了简单而又别致的,与其内容相适应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小说的主旨在于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学徒的悲惨遭遇,内容则用凡卡写信的过程这一线索来贯穿。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内容情节,更是小说的形式。这一形式的运用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急切想回家的心情;在信外,凡卡可以尽情地回忆过去在家里的美好的日子。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由此看来,作者运用写信这一形式,对所要表现的内容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对写信这一形式的运用上,不是仅到写完信为止,又在凡卡写完信后,安排了凡卡写的信封地址不详,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更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在使用写信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一封信,贯穿小说的始终,使其内容紧凑、结构严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由此观之,小说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和作者运用的写作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举以上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文章、语言文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是如此巨大,忽视或取消对语言文字形式的理解,实际上是阅读教学中一种主观上的分裂。
理解文章和语言表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1.对形式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
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梅树如贪吃的孩童,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更加形象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雨中的杨梅树的美好和可爱。由此可见,理解了语言的形式,往往会使对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2.了解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课文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的形式,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体会到这些语言文字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才有可能吸收消化,才能谈得上运用,进而熟练地、得心应手地运用。
3.理解语言和文章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的语言贫乏,是造成他们感到作文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习作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作文教学无非就是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写什么属于内容的范畴,主要靠学生的生活积累;怎样写属于形式的范畴,主要靠的是学生阅读的积累。写作要涉及到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涉及到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不仅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和语言的形式,还要有对语言比较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以上这些,不是单纯地靠作文教学去解决的问题。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能,语言的积累的问题,主要应在阅读教学中加以解决,但恰恰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这一处,目前尚未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阅读教学应该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理解语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立意、选材、安排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将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紧密地、适当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
4.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阅读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为将来的文学鉴赏能力打基础是大有益处的。课文《开国大典》中有这样的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长城、大江是中国的象征,雄浑之极,壮观之极;以它们为界,塞外、中原,江南、江北……中华尽含其中。这里作者不仅巧用了“长城”“大江”人文、自然的两大奇观和它们一北一南的地理位置,而且用富有节奏和音韵感的对偶形式的语言将它们组合排列起来,这就使得“全中国”这个抽象化的概念形象化了,情感化了,立体化了,艺术化了,因此,它就有了极强的感染力,极高的审美价值。
叶圣陶《荷花》一文,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作者在这段话里写了荷花的形状及颜色的静态美,并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显然作者使用这些动词不是无意识的,其用意何在?活者,动也。这些动词所表达的意思,正是课文后面所说“活的画”的具体体现。正是这些动词的运用,体现了作者从独特角度观察和描写荷花的精妙之处。这些动词,使人明显地感到,荷叶也罢,荷花也罢,花瓣也罢,花骨朵也罢,莲蓬也罢,都在以旺盛蓬勃的生机,以不可压抑的活力,竞相发育成长。因此,这池荷花不仅有外在的颜色,形态的美,更有着它充满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内在的美,而这一点更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否则为什么他会在后面的课文中慨叹画家难于将这池荷花画活呢?恐怕是画形容易画神难的缘故吧。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有许多文学作品。体裁、题材多样,如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艺术化了的语言,也就有了欣赏、审美的价值。作品的形象、语言及其他表现形式,需要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揣摩,因此就离不开欣赏和审美。对语言的审美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阅读能力则必须培养审美能力。由此观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入语言表达形式欣赏和审美的内容,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