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外资对我国保险业组织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_赔付率论文

引入外资对中国保险产业组织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上海论文,外资论文,中国保险论文,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尤其是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中,上海是较早向外资开放的地区。“洋保险”的进入,一方面为上海保险市场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会对上海的民族保险业形成一定的冲击。本文拟从实证角度分析上海保险市场引入外资后对市场结构、竞争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影响。

一、引入外资对上海保险市场结构的影响

(一)市场主体的变化

1992年友邦进入上海保险市场之时,上海仅有3家保险公司,到2003年已拥有各类保险机构达100家,其中保险公司41家(财产保险公司20家、人寿保险公司20家、保险集团公司1家);保险中介机构59家(保险经纪公司18家、保险代理公司26家、保险公估公司15家)。在保险公司中,外资保险公司达18家,占保险公司总数的44%。此外,还有各类外资保险机构在沪代表处4 6家,寿险营销服务部198家,财产险营销服务部41家,兼业代理机构4126家。2002年各类保险从业人员(仅指产寿险公司)突破6万人,其中公司正式员工0.876万人,保险代理人5.13万人。(注:参见《国际金融报》2004年2月4日,第18版。)以上数据表明,上海保险业已形成了以中资保险机构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各类保险机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表1和图1给出了1991-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主体变化情况,从中看出中外资保险公司数目都在稳步增长。图2是1952-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变化情况,从中看出,自1992年上海保险市场对外资开放以来,保费收入一直呈高速增长势头。

表1 1991-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主体变化情况

年份

保险公司 中资

外资(含

总数

中外合资)

1991 2

2

0

1992 4

3

1

1993 8

6

2

1994 10 7

3

1995 11 8

3

1996 12 8

4

1997 13 8

5

1998 17 9

8

1999 18 9

9

2000 23 11 12

2001 29 15 14

2002 36 21 15

2003 41 23 18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及《上海保险》各期计算整理。

(二)市场份额的变化

表2是1993-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中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对比,从中看出,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增长较快,由1993年的不足1%增长到2003年的13%,最高曾达到2000年的14%。2001年以来,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大体在13%左右。

在上海现有的41家保险公司中,整个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依据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这两个指标,可以在寿险和财险两个市场上分别把它们分为3个梯队。表3和表4分别显示出2001-2002年上海保险市场中人寿保险公司及财产险公司的竞争格局,从表中的数据来看,由于寿险市场的增长势头明显要好于财险市场,其市场竞争格局也具有更大的变数,处于第3梯队的中宏人寿等公司尽管现在所占市场份额不大,但增长迅速,发展潜力不容小视。相比之下,财险市场的竞争格局则相对稳定,且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趋势。

综合两个市场来看,可以把上海保险市场的保险公司划分为3个梯队。其中,第1梯队包括国有龙头保险企业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以及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这两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它们总共占据了70%以上的寿险市场和财险市场份额,并且仍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第2梯队为大众保险、天安保险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它们尽管当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不高(均没有超过10%),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且有着较高的保费增长率。第3梯队为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以及正在组建的合资和中资保险企业。它们大多具有外资背景,除了1992年在上海成立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外,其他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份额基本在4%以内。

这种多元化的体系,使市场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格局。而正是这种激烈竞争的格局,在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带来了上海保险业务的繁荣兴旺。在竞争中,外资保险公司凭借较为先进的技术和国际市场经验以及灵活的管理体制,先声夺人,一度在保险市场上占据有利的地位。1995年,在上海各家保险公司新销售的77万张个人寿险保单中,仅美国友邦公司就售出70万张,占有率达91%。但这种情形在1996年很快发生了变化,在上海市场中根基深厚的中资保险公司,做出了快速反应,从而改变了市场格局。1996年,随着中资保险公司寿险收入的迅速增长,美国友邦的寿险保费虽然继续增长,但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仅占寿险总收入的13%,美国友邦的经营范围不包括团体险的因素,即便是在个人寿险的市场中,友邦也只占有38%的市场,比中资的平安仅高出3个百分点。1997年市场份额进一步在竞争中得到调整,虽然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仍在增长,但所占的市场份额却越来越低。1997年,美国友邦占上海寿险市场的8%,保费总收入市场占有率为6.13%。日本东京海上的财险市场占有率为1.3%,瑞士丰泰为0.46%,保费总收入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46%和0.16%。中宏人寿在市场中占0.12%,而保费总收入的市场占有率仅为0.075%。

在发达国家,外资保险公司所占当地保险市场份额一般不超过1%(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一般也不超过10%);而在我国保险业相对发达的上海,这个比例却是发达国家的13倍,比例偏高。外资保险公司在进入时间短、业务范围等诸多受限的情况下,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营销理念和国际市场经验以及灵活的管理体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旦市场全面放开,理性的预期将是外资所占市场份额的进一步上升。

图1 1991-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主体变化情况

图2 1952-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表2 1993-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中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对比单位:亿元;%

年份 总保费 中资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中外资市场

收入

保费收入 市场份额 保费收入市场份额 份额对比

1993 21.3921.2899.49 0.11

0.5199:1

1994 33.1831.9096.14 1.28

3.8696:4

1995 48.5444.0090.65 4.54

9.3591:9

1996 62.9 57.9092.05 5.00

7.9592:8

1997 87.7281.6093.02 6.12

6.9893:7

1998 102.992.7090.07 10.22 9.9390:10

1999 115.2101.80

88.39 13.38 11.61

88:12

2000 127.2109.50

86.08 17.70 13.92

86:14

2001 178.97

156.09

87.22 22.88 12.78

87:13

2002 238.77

208.00

87.11 30.77 12.89

87:13

2003 289.90

253.21

87.00 86.97 13.00

87:13

资料来源:根据2003年《上海统计年鉴》及《上海保险》各期计算整理。

表3 2001-2002年上海保险市场中人寿保险公司的竞争格局单位:百万元;%

所处市 2001年2002年

场竞争 公司名称 保费 比上年所占市保费 比上年所占市

梯队 收入 增长 场份额收入 增长 场份额

第1梯队 平安保险6862.7271.38 48.98015.1216.79 41.46

中国人寿 3517 30.02 25 5060.5243.89 26.18

第2梯队 太平洋人寿1467 55.90 10.5 2129 45.13 11.01

美国友邦 1406 15.44 10 1577.3 12.18 8.16

中宏人寿 275 82.12 2403

46.55 2.08

第3梯队

太平洋安泰

210 159.26 1.5 447.1 112.902.31

泰康人寿135.56185.39 1

223.14 64.61 1.15

其他 122.55 —

0.9 1476.11 —

7.64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3年版《中国保险年鉴》相关资料计算整理。

总之,由于上海保险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期,且具有市场扩容步伐强和产品创新速度快这两大特征,有利于不同层次的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重新定位和跳跃式发展,行业内部重新洗牌的机会较多,市场竞争格局的变数极大。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上述各个梯队都力争在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已在海外上市。而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已经完成了财险和寿险的分业经营,并通过引入国际战略伙伴、组建合资子公司等方式来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营销技术,强化自身的运作能力;处于第2梯队的各公司则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积极的外部融资扩张战略,如大众保险与德国安联集团合资成立安联大众保险公司,美国ACE集团参股华泰保险等;对第3梯队来说,尽管目前的业绩还不突出,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外国保险公司具有市场营销、产品设计、资产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在2001-2005年的“入世”过渡期后,它们的市场潜力将不容忽视。可以想象,未来上海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引入外资对上海保险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

(一)外资进入上海保险市场后,其竞争行为总体上对中资保险公司的影响是积极的

1.引进了先进的寿险代理人营销模式

表4 2001-2002年上海保险市场中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格局单位:百万元;%

所处市

2001年

2002年

场竞争 公司 保费

比上年所占市 保费比上年

所占市

梯队  名称 收入

增长 场份额 收入增长 场份额

中国人保1983.268.60

48.9 2141.71 7.99 47.12

第1梯队

太平洋财保 642.62 19.78 16.40 851.38 32.4918.73

平安保险508.90 41.50 12.70 564.5

10.9312.42

大众保险297.00 5.69

7.40 244.23 -17.77

5.37

天安保险221.70 32.34 5.50 217.74 -1.794.79

第2梯队

美亚保险149.40 14.62 3.70 181.18 21.273.99

华泰财保87.93 -1.14 2.00 85.82

-2.401.89

东京海上保险57.00 11.76 1.407022.811.54

丰泰保险37.35 -59.34 0.90 50.07

34.061.10

第3梯队

皇家太阳联合保险12.88 -53.85 0.31 25.51

98.060.56

其他 12.23—

0.29 113.56— 2.49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3年版《中国保险年鉴》相关资料计算整理。

上海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最为成功和明显的成果,莫过于随着美国友邦进驻上海而带来的寿险代理人的营销机制。在此之前,中资保险公司一直采用公司职员展业的方式,而寿险代理人则是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向保险公司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公司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寿险业务的个人。

美国友邦把寿险代理人营销机制引进上海,对活跃上海保险市场,提高市民保险意识,拓展保险业务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国代理人制度的建立亦起了促进作用。上海的中资保险吸取了友邦的经验,开始使用代理人推销寿险的营销机制。它们采用了稳健、逐步发展的方法,代理人的素质普遍较高,培训较好,且后来居上。目前,美国友邦的寿险代理人已无明显优势,其展业成绩与中资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平分秋色。

2.外资的技术扩散效应

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必然给我国保险业带来先进的保险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中资保险公司通过“学习效应”逐渐会强化自身的“后发优势”,从而缩小与外资保险公司在竞争力上的差距。

外资保险公司还为上海保险市场带来了较先进的保险产品设计技术、精算制度、电脑化管理和其他先进的管理方法。1997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第3次下调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由于中资保险公司绝大部分长期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大大高于调整后的银行利率,各寿险公司只好停办一些高利率的险种。在这种情况下,外资保险公司则处变不惊。友邦保险和中宏人寿并没有因降息而调整保单价格或停售某种保单,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险种设计时,已考虑到利率下降的趋势,长期寿险预定利率低于中央银行的规定,所以费率比较高,保费也比较贵,经营风险相对减小。外资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一般不超过年利率的6%,因此应付利率变动的余地就大得多。

3.外资的创新效应

外资高度重视保险产品的创新。外资的进入,促进了产品的更新,在短短的10多年的时间内,完成了由传统寿险——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保险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国内寿险公司纷纷推出了如分红寿险、投资连接保险、万能寿险等新型险种,极大地丰富了保险产品的内涵,拓展了保险业经营的空间。例如,中宏于2000年首先将分红保险的理念引入中国市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其分红产品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列,能够适应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不同产品的选择和搭配,使每位客户都能够制订适合家庭规划的理财方案。

外资保险公司为国内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经营与服务理念参照系,即按国际标准操作的先进组织、管理和技术设备、经营方法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与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中,中资保险公司普遍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即体现在外资的用工、分配、财务制度比较灵活,以及外资的资金实力、专业水准、业务经验和保险观念较强等方面。中资保险公司需要向外资学习的内容是:重视公关活动、重视企业形象宣传和丰富的险种设计,满足各种保险需求,同时需要借鉴外资保险公司先进的经营观念、技术和经验。对中资保险公司来说,外资保险公司的这种示范效应具有促进其进行机制创新的“催化剂”作用。

4.外资的市场开发效应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保险服务领域还十分狭窄,向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保险险种少,发展又不平衡,如机动车辆险、企业财产险、人身意外险及养老金险等竞争过于激烈,而在责任险、信用险、医疗险上却又十分冷清。市场开放后,将促使一些有经验、有实力的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尚未开发的服务领域开垦拓荒,以刺激我国保险经营和消费朝多样化方向发展。

外资在市场上采取的竞争方式和手段是以市场细分为基础的。外资尽量避开在市场争夺激烈的险种上与中资展开恶性竞争,而是有选择性地在符合自身经营优势的险种上积极拓展发展空间。表5反映了2002年中外资非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

从表5看出,外资非寿险公司在车险业务上的保费收入占比大大低于中资非寿险公司,仅为6.40%,几乎是中资非寿险公司的1/10。与中资非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相反,2002年外资非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主要来源于企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这3类险种的保费收入占比累计为85.31%,而中资非寿险公司的该3项险种的保费占比仅为25.35%。2001年外资非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前两位的美亚上海和香港民安深圳的业务结构就充分说明了外资非寿险公司的市场竞争策略是非常理性的。此外,外资非寿险公司的客户主要以外资企业为主,并通过追求高质量的业务和实施完善的风险管理技术,使其能以较低的费率和较低的赔付率来实现利润的高增长。

表5 2002年中外资非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比较 单位:%

 中资非寿   外资非寿  美亚  香港民

险公司    险公司   上海  安深圳

机车险 

61.04 

 6.40   2.99

 

18.02

企财险 

15.54 

 41.02  22.99  

69.70

货运险 

5.22  

 23.21  33.18  

0.52

其他财产保险   10.85 

 8.24  16.02  6.66

责任保险  

4.59  

 21.08  24.82  

5.10

资料来源:唐运祥主编:《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资和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行为有着显著的差异。一个基本的差别是,外资相对注重经营效益,追求业务质量,发展利润较高的业务,积极拓展目标市场和潜在发展空间较大的险种;而中资公司相对注重经营规模,忽视业务结构的调整,且随市场变化进行调整的速度较慢,拼抢存量市场而忽视对潜在市场的开拓,在险种开发和创新上投入相对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二)外资进入后,使上海保险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甚至会出现恶性竞争

作为“潜在进入者”和“现实进入者”的外资保险公司,对作为“在位者”的中资保险公司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威胁,使得竞争程度更加激烈。由于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都拥有上百年的经营历史,外资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承保技术以及娴熟的保险市场运作经验,在与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此外,外资保险公司的低费率也将对中资保险公司构成威胁。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平均费率明显高于国际保险业的平均费率,这种过高的保险费率已严重削弱了国内保险企业的竞争力。外资进入上海后,在外资低费率的冲击下,上海中资保险公司的平均利润率将会进一步下降。

外资进入后,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公司可能采用不规范的竞争手段,使保险市场处于竞争无序状态。不规范竞争行为主要有:一是通过行政权力干预争夺保险业务;二是采取高回扣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三是保险欺诈;四是诋毁竞争对手;五是费率不规范,为扩大市场份额采取竞相降低费率的手段,留下了偿付能力危机的隐患。以上海车险业为例,营运性车辆的高赔付,已成为上海车险市场亏损的首祸。车险市场一直是各大财险公司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毕竟在国内整个财险市场上,车险占据了70%的份额。据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统计,截至2003年10月底,上海财险公司车险赔付率达69.9%,该赔付率已超过保险公司的收支平衡点。由于恶性竞争,2003年上海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出现全行业亏损。因此,外资进入后,如何完善对中外资保险公司竞争行为的监管,维持一个规范的市场秩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三、引入外资后上海保险市场绩效分析

(一)上海保险市场中外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对比

考察盈利能力是判断一个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主要途径,而衡量一个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利润率、所有者权益利润率、保费收入利润率、资金运用收益率等。对于寿险公司,退保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此外,考察赔付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然而,上述指标是以各公司承保风险的同质性为前提的,单独使用一项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表6给出了1999-2002年上海保险市场中外保险公司平均赔付率及平均退保率的对比。从表6中看出,无论是寿险公司还是财产险公司,中资公司的平均退保率和平均赔付率都明显高于外资保险公司,这说明中资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不如外资保险公司。

表6 1999-2002年上海保险市场中外保险公司平均赔付率及平均退保率对比表 单位:%

寿险 财产险

公平均赔付率 平均退保率 平均赔付率

司 1999 2000 2001 2002 1999 2000 2001 2002 1999 2000 2001 2002

中资21.53 18.53 10.366.72 8.73 5.23 9.06 5.08 30.79 41.23 44.3448.06

外 1.37 14.34 2.83 2.76 1.42 1.38 1.82 3.39 8.86 11.93 20.9515.54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3年《中国保险年鉴》及2000-2003年《上海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计算整理。

表7 2002年上海保险市场中外寿险公司及财产险公司经营绩效对比表 单位:%

资产利润率(平均值)保费收入利润率(平均值) 所有者权益利润率(平均值)

寿险公司 财产险公司 寿险公司 财产险公司寿险公司 财产险公司

中资 1.71中资 4.32 中资 2.98中资 10.07

中资 15.62

中资15.45

外资 7.61外资 6.1 外资 46.38

外资 49.98

外资 16.93

外资8.59

注:由于在统计资料上缺少上海保险市场上中资保险公司的损益表,只好以相应的中资公司全国的情况与上海保险市场上外资保险公司对比,这样尽管比较范围有所不同,但仍不失可比性。

资料来源:根据2003年《中国保险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从国际保险业的现实看,目前国际上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已呈现普遍亏损状态,但其投资业务赢利,一般投资收益率都在10%以上,而且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亏损后仍然赢利。相比之下,上海乃至中国保险市场上的中外资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运用绩效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的运用一直实行相对严格的限制政策,导致中外资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投资领域狭窄,投资方向趋同,使得投资收益率彼此差异不大。

图3 1952-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赔款及给付情况

图4 1952-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赔付率变化情况

图5 1980-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深度变化情况

图6 1980-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保险密度变化情况

表7是2002年上海保险市场中外寿险公司及财产险公司经营绩效对比情况,从中看出,外资寿险公司及财产险公司在资产利润率、保费收入利润率及所有者权益利润率3项指标的平均值总体上要好于中资寿险公司,只是在所有者权益利润率这一指标上外资财产险公司不如中资公司。

(二)引入外资对上海保险市场绩效的影响

从1992-2002年,在短短的10年中,伴随着上海经济的高速增长,上海保险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上海保险市场的结构完善和容量扩大两个方面。

上海保险业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和竞争的加剧(保险主体增长10倍以上)。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加,特别是外资公司的进入,提高了保险产业的基础运作水平,带来了先进的服务理念,促进了保险市场的竞争,刺激了上海保险业的急剧扩张。

本文用1991-2003年的上海保险市场保险公司数X来代表政府对保险市场开放政策的力度或者上海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对历年保费收入Y进行回归,回归方程及相应的统计信息如下:

Y=-30.76655+7.485379X

(-3.52)(17.76)

=0.97,F=315.36,在95%概率保证下,=2.201,(1,11)=4.84。从回归结果看,显然通过了统计检验。

该回归方程说明市场竞争主体每增加1个,可以带来7.485379亿元保费收入的增长。可见,政府通过政策导向,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为经营管理落后的垄断企业带来压力,迫使其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从而提升中资保险产业的总体水平。

图3是1952-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赔款及给付情况,从中看出,自1992年上海保险市场对外资开放后,这一指标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图4是1952-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赔付率变化情况,从中看出,1966-1980年间赔付率较高,1982年以后这一指标呈下降趋势。

关于上海保险市场的发展空间,按照国际通用办法,可以用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年保费收入/GDP)这两个保险成熟度指标来大致衡量。图5和图6是1980-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变化情况,这两项指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1995年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四、对上海保险市场引入外资的简要评价

总的来看,引入外资促进了上海保险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竞争,竞争带来了保险市场的整体繁荣。外资保险的进入并没有挤垮中资保险公司,相反,还更加激发了中资保险公司的活力和竞争意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上海保险市场引入外资的状况:(1)外资进入唤醒了国民的现代保险意识,使消费者受益;(2)培养了一批现代保险人才;(3)催化了保险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在中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形成了中、外保险业和消费者“三赢”的局面;(4)外资进入上海保险市场对民族保险业的冲击力是有限的,适度的外资进入对中国保险市场能够起到促进作用;(5)限制外资保险公司业务范围,是保护中资保险公司现有业务的有效方法;(6)外资进入上海保险市场说明,我国保险监管机构能够完成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监管;(7)外资进入后可能在短期内使保险市场竞争无序,因而加大了监管难度。

标签:;  ;  ;  ;  ;  ;  ;  ;  ;  

引进外资对我国保险业组织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_赔付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