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计量与管理盈余管理_盈余管理论文

金融资产计量与管理盈余管理_盈余管理论文

金融资产的计量与管理层的盈余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盈余论文,管理层论文,金融资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盈余管理

(一)何谓“盈余管理”

关于盈余管理的含义,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的意见。美国会计学家Katheri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美国学者Paul·M·Healy和James·M·Wahlen解释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通过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收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按照美国另一会计学家William R·Scott的观点,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通过上面几个比较权威的定义,可以概括出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者;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遵从的会计准则;3.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使管理者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4.盈余管理的结果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的改变,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5.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因此盈余管理的最终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

笔者认为,所谓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或规划交易来变更报告期盈余的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二)盈余管理的方法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是一项会计行为,但其手段不只限于会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减值准备调节盈余;2.利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调节盈余;3.利用公允价值应用调节盈余;4.利用资产重组调节盈余;5.利用关联交易调节盈余。其中方法3包括3个方面公允价值的应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金融资产计量。本文主要讨论金融资产的计量和盈余管理的关系。

二、金融资产的计量与盈余管理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在取得除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所规范的股权投资等金融资产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时,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划分为4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其应用指南对每一类金融资产进行了定义,却没有对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何进行分类以及分类标准进行严格的界定,尤其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较为模糊。如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其应用指南指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近期内回购而承担的金融负债。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本准则范围内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同时也指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从这一界定可以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是一个补缺的账户,基本上等同于分类中的“其他类”。

因此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可以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亦可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分类的标准就准则来看是依据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划分。由于公司持有金融资产的实际目的极难查证,故管理者在划分金融资产的分类时随意性较大。事实上持有目的是由管理者自身确定的,可以预先确定金融资产的分类,再根据准则的要求确定目标。比如,实际以短期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应该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是为了操控利润等,管理者可以否认其持有该项金融资产的实际目的,而将目的歪曲为其他目的,从而将该项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并不影响其对金融资产的买卖操作,但是该项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的处理则是完全不同的。

(二)金融资产的计量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公司利润最大的影响在于其后续计量方式的差异:1.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类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类科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利润。2.资产减值的计量。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下降时,不管下降幅度多大,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其差额全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视下降幅度的不同做不同处理,如果下降幅度小且时间较短,下降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如果下降幅度较大且持续下降时则视同发生减值,应该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并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科目的差额。当以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回升不再发生减值时,还应该转回已提取的减值准备。3.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将出售价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将对应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是将对应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结转至“投资收益”。下文以一例说明相同投资内容由于金融资产分类的不同而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例1:A公司参与新股网上申购,于2007年10月用银行存款224万元购买B公司股票40万股,每股买价5.6元,假使当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日,每股价格6.3元,次年6月末每股价格5.8元,由于证券市场行情一路下滑,股票价格持续下跌,到2008年资产负债表日,该股票每股价格变动为4.5元,到2009年2月按照每股5元出售(不考虑交易费用和所得税的影响因素)。

1.初始取得时

(1)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 240 000

   贷:银行存款2 240 000

(2)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 240 000

贷:银行存款2 240 000

2.200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上升时

(1)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8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80 000

资产负债表日,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到“本年利润”。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则计入“资本公积”,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8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80 000

2008年6月末公允价值下降时

(1)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000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公允价值下降时,冲减“资本公积”,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000

4.2008年12月31日,股票公允价值持续下跌且幅度较大时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不提取减值准备,将投资损失直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会计分录如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20 000

资产负债表日,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到“本年利润”。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金融资产市价持续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较大时,则要提取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将扣除“资本公积”的差额计入损益类科目“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转出“资本公积”差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44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20 000

资产负债表日,结转“资产减值损失”到“本年利润”。

5.2009年2月出售时

(1)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 0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4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 240 000

投资收益200 000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 0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4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 240 000

投资收益200 000

分别比较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年度利润的影响:

1.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7年度增加利润28万元,2008年度减少利润72万元,2009年增加利润20万元,该项资产持有期间对利润的影响是-24万元。

2.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度对利润没有影响,2008年度由于计提减值损失而减少利润44万元,2009年增加利润20万元,该项资产持有期间对利润的影响是-24万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2008年末证券市场行情有波动,但并非一直下跌,B公司股票价格仍为4.5元,2009年2月仍以5元的价格出售,则会计分录如下:

2008年末,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2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20 000

2009年2月:

借:银行存款2 0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4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 240 000

投资收益200 000

借:投资收益44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40 000

这样的计量方法,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和2008年对利润均没有影响,2009年减少利润24万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从金融资产的整个持有期间来考察,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对于持有期间某一年的公司利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当公司持有大量金融资产时,这种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对财务报表的解读有很大影响,因此金融工具准则很可能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金融类公司。

(三)公司可能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

根据两类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差别,可以看出将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后,公司对盈余的操控空间比将其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要大。因为被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后,其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变动当期利润,而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其公允价值的变动是先计入变动当期所有者权益,只有在转移该项金融资产的时候将所有公允价值的变动一次性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计入转移当期的利润。因此,根据各种盈余管理的动机,公司管理者将会更偏向于把股票等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不是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实践证明了上述观点,2008年年报披露,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约2824亿元,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前20家上市公司中,银行、保险公司、券商这3类金融企业占绝对优势,前10名有9家属于金融类企业。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对应,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约28 659亿元,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10倍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金额前20家公司中也大多为金融类上市公司,包揽了前9名。

公司将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公司管理者就可以根据其本身对某期利润的要求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买卖操作。一般而言公司为了分散风险通常会买入“一篮子”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其中会有些金融资产是亏损而有些是盈利的。当管理者需要增加当期利润的时候,就可以将那些盈利的金融资产转移,这样原先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就从所有者权益转移到了当期利润中来,从而提高了当期利润。与此相反,当管理者需要适当减少当期利润的时候,只需将亏损的金融资产卖出就可以达到减少利润的目的。

如果管理者希望继续持有已经转移的金融资产的时候,可以重新买入。这样卖出再买入的操作对其资产的结构几乎没有影响,可是原先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亏损或者盈利则如管理者的意愿而改变了当期的利润。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不同投资品种的盈余管理机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包括企业购买的众多投资品种,如股票、债券、基金以及特定理财产品等。而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要求,不同的投资品种,作为同一种分类的金融资产,其具体核算办法亦不同,在上文中也已分析了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过程,其他投资如基金、理财产品等的核算主要遵循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期末对有市场价值的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没有市场价值的按照成本计量,其公允价值差异计入权益类科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同时期末还需对投资产品进行减值测试,在发生减值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本期损益。本文着重分析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投资其核算过程对年度间利润的影响。

例2:A公司2007年10月1日平价买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债券200万元,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A公司对该项债券投资既不准备近期出售,也不准备持有至到期,将其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末,由于市场利率上涨,该债券市场价值(以总价计)198万元,2008年4月1日,A公司以202万元的价格出售了该项投资。

2007年10月1日购买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成本)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2 000 000

2007年末,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应计利息)25 000

贷:投资收益25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5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45 000

2008年4月1日,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 02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45 000

投资收益5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成本)2 0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应计利息)25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5 000

分析该项债券投资从购入到出售的全过程,应取得投资收益是2万元(出售价格与购买价格之间的差异),在2007年末,由于市场利率不断上升,该债券投资的市场价值在下跌,由于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债券投资需要计提利息,这一核算方法导致2007年度投资收益增加2.5万元,而由于该项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4.5万元直接计入了权益类科目,而对2007年度损益不产生影响。

2008年该项债券投资的市场价值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由于2007年度已经确认了2.5万元的投资收益,2008年出售该项债券投资后却形成了0.5万元的投资损失。两个年度合并考虑,这一核算办法对损益没什么影响,但是却将投资收益分配在不同的年度,且这一分配与购买的债券投资所体现的市场价值变动是不吻合的,在该项债券投资的市场价值下跌的年度内确认了投资收益,而在其市场价值上涨的年度内确认了投资损失或是少确认了投资收益。

对于想突击某年财务报表的公司而言,年度内购买大量债券投资,年末不论其市场价值如何变化,均可确认大量的债券利息收入,在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为当年虚增了大量利润,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

三、对金融资产会计计量的调整建议

(一)合并金融资产的分类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并为一种分类,除了明确定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两种金融资产外,公司持有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全部纳入此种分类,使其会计核算达到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与一致性,避免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操作的模糊性,使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简便易懂,使财务报表的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也可以避免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的不同任意调整金融资产的分类以进行盈余管理。

(二)增加金融资产分类的限定条件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管理者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分类调整是因为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限定条件缺失所造成的。因此,应当进一步规定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的条件,如持有时间等方面的限定。

(三)优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方式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中不同投资品种,采用相同的核算办法,如债券投资,考虑到证券市场上的债券投资的公开价格已经包含了债券利息的因素,期末不再计提利息,而直接以公允价值计量。

标签:;  ;  ;  ;  ;  ;  ;  ;  ;  ;  ;  ;  

金融资产计量与管理盈余管理_盈余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