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论文,中国农村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格局的重大逆变
20世纪最后20年,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在这时期,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成就尤为令人注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是从农村开始启动,并首先从这里取得成效的。其突出标志就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它在很短的时期里就较为稳固地解决了我国农业发展不足特别是食物短缺的问题;以集体和私人所有与经营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迅速成长,其中主要是农村工业的迅速成长,农村工业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农村非农产业总值的比重一直在75%左右。我国的农村工业从70年代中后期起步,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即到90年代中期,就达到了全国工业总量的一半。因此,单纯从量上考察,我国工业化进程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跨越主要是由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实现的。
但是,从发展趋势与显现的某种征兆来看,我国20多年里在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农村工业,已经不能保持体制灵活的优势和高速发展的优势,它开始显现出体制和机制上的先天缺陷和由此带来的发展上的疲态,而我国的国有城市工业的改革与发展虽然一直步履艰难,步伐缓慢,但经过日积月累,“十年磨一剑”,终于在20年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国有工业企业已经基本上走出了改革与发展的困境;与此同时,城市工业在改革中逐步壮大了非公有的民营部分,它们既是我国工业最有活力的部分之一,又与国有工业互相渗透、互相竞争、互相促进,推动着整个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工业在体制结构优势逐步得以发挥的同时,它的产业结构优势也将得以有效地发挥。
这就是说,在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中,农村工业借助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演变的改革时机,主要依靠国内的短缺市场,首先显示了它的优势与活力,并成为这一时期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支撑力量;在进入新世纪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情况就反过来了:城市工业由于越来越接近其体制改革的完成期,逐步适应了市场竞争,加之它本来就处在工业生产力的更高层次,更符合工业产业的本性与发展趋势,更容易吸纳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成果,因面更容易参与国际市场,更具有发展的空间与活力,而农村工业则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会失去活力与优势。这样,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格局到了21世纪,出现了这样一种逆变:农村工业产生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最有成效的标志,和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将转变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经济发展重要的制约力量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村工业量大面广,其影响力和涉及面比国有工业还大,它不仅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而且也影响到就业于农村工业企业的亿万非农业农村劳动力,还影响到农业和农民进一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因此,对这一改革与发展格局的逆变如果不能给以充分的认识,并正确地处理好,将不利于保持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协调局面。
二、我国农村工业的主要特征
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格局发生逆变,主要不是因为国有工业和整个城市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成就,逐步适应了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竞争,而是缘于我国的农村工业发展战略和农村工业化道路,缘于这种农村化性质的工业所具有的先天缺陷。
农村工业,又可叫农村性工业,是以农民为主体,布局在农村,依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并具有农业和农村经济一般特征的工业:
1.以农民为主体。从事这种工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不是工人、市民、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专门人才,而是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在我国农村工业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中,劳动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大部分并没有实现职业的完全转换,他们大都仍具有亦工亦农的职业特征。虽然他们已经从事工业活动了,但支配他们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并没有相应地转换,并没有形成新的工农关系和新的城乡关系。从产权关系上讲,他们拥有一定的农业生产资料,包括拥有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他们既依赖土地获得社会保障,又受制于土地而不能充分发展;从法律关系上讲,他们虽然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完全或不完全地转移到了工业领域,但作为农村剩余人口却没有由农民转换为市民,其身份标志就是他们是农业户口,吃“农业粮”而不是吃“商品粮”;在地域关系上,他们散居于农村,没有进入具有集聚功能的城市。
2.布局在农村。工业的组织载体——工厂不是建在城市,而是建在农村,这是农村工业之所以为农村工业的基本依据。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仍是92%左右分布在行政村或自然村,7%左右分布在建制镇或集镇,1%左右分布在小城市(县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的现行行政体制与政策导向下,建制镇、小集镇作为一种从农村经济与社会向城市经济与社会过渡的行政区划,它的主体属性仍是一种农村经济与社会关系,即它在功能与性质上是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的空间载体,而不是城市经济与城市社会的空间载体。
3.依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1)它是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营管理方式来经营管理的,通俗地说,是用搞农业的方式办工业。我国通常也是把农村工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构成部分来对待的。农村工业,只是就它的产品是一种不以土地为直接生产资料、不依赖光合作用获得的产品的工业,此外都不是工业所能解释的。(2)它的发展趋势受制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工业作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是逐步发展壮大的,并引起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地位下降和质量提高。农村工业不是这样,它始终受制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它的生产项目、企业规模、管理方式、劳动力素质等,都是由其所在的当地村寨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关系决定的,其发展方向在宏观上曾经是不断壮大的,但从一个个具体的农村工业企业来看,始终是以向当地村寨的农业和农村为回归目标的。
4.具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般特征。前面提到的数据——我国农村工业92%办在行政或自然村,7%左右办在小城镇和集镇,只有1%办在县城——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特征。在发达地区,村办工业虽然较为集中,但并没有体现工业城市化的集中性质和程度,本质上仍是分散性质的。
三、实现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
农村工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放弃农村工业化道路,把我国庞大的农村工业彻底转化为城市工业,实施工业城市化战略。
发展城市化工业是发达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一般选择和工业化历程的普遍规律。它基于对工业经济本性的认识。与传统农业比较,现代工业具有集约化、社会化的本性。在同样的时空内,工业比农业能容纳和消耗的生产能力——资本、劳动力大得多,从而也就能创造出比农业大得多的财富。集约程度不断地提高,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工业生产力越发达,集约化程度也越高。同时,越是集约化程度高的生产方式,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越高,就越能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聚和集中、企业的规模化,是实现集约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看到,适应工业的集约化要求,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中,生产和资本总是不停顿地进行着集中和集聚。在工业集约化趋势作用下,分散的农村工业是不可能生存的。生产社会化是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经济特征,在信息化时代,工业化水平和质量得到更快更有效的提升,社会化程度也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工业生产社会化的各项要求——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社会化和产品社会化,都是与分散、封闭、独立运行的农村工业格格不入的。
工业企业的集中、集聚和规模化,作为实现工业生产集约化的手段,也是现代工业城市产生的经济根源:而工业企业实现集中、集聚和规模化的过程,就是现代工业城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基于这一关系,我们说,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必须建立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但另一方面,城市化并不是被动的。城市是培育和实现工业集约化、社会化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工业集约化、社会化的空间形式,因此工业城市化也就成为促进工业生产集约化、社会化的必须条件,工业生产的集约化只有通过工业的城市化才能体现出来,工业的社会化也只有在城市化条件下才能实现。因为在城市化条件下,工业企业的集中性以及在城市化基础上的服务业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更加紧密和成本低廉;有着农村社会所没有的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方面的优势,满足企业生产对各种劳动力的需求,为产品销售找到广阔的市场。而分散的农村工业对工业的集约化、社会化是一种天然扼制。
工业的本性是城市化的,所以,在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必需选择城市工业化道路,发展城市化工业。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工业呢?
城市化工业又可称城市性工业,是以工人为主体,布局和附载于城市,具有社会化生产一般特征的工业。工人是工业劳动者的主体,他们是不再依附于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市民。与农民的生产具有全能性,散漫性、经验性相反,工人的生产具有专业性、纪律性、技艺性的特征;与农民的生活具有自给性、单一性、封闭性相反,工人的生活具有商品性、多样性、社会性的特征。有了这样的工业劳动者主体,生产的技术水平可以不断得到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得到保证,产品质量和标准也能得到控制,并能为工业生产创造广阔的市场。企业布局在城市、生产活动附载于城市,是城市性工业的最直观的标志,是工业发挥它的一切功能和优势的基础和条件。企业布局在城市,符合工业集约化、社会化的本性,并由此聚集人气和市场,派生出各种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服务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活动附载于城市,在城市的空间里运行,这样它就具有传统农业经济所没有的优越性,可以克服某些自然界破坏力量的制约,成百倍地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可以实现资本和生产的聚集,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减小销售难度,加快周转速度;可以节约工业土地、人口居住用地和其他生活设施用地;既可以减少工业污染面,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公共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从而减少污染量;可以实现污染集中治理,减少污染治理的投入成本,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城市化工业具有社会化生产的一般特征,如企业布局集中,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关系紧密;企业规模化程度高,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明细;企业市场化程度高,信息渠道通畅,直接面临竞争等。
实现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首先是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重新选择。如前所述,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目前已迈进到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其标志是工业和工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到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4.1%,农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9%。但是,必须承认,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工业化的水平与质量还比较低,工业必须向更高水平发展,工业化程度必须进一步提高,工业化规模必须进一步扩大。规模庞大且素质较低的农村工业,已经由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动力成为我国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阻碍。因此,要推进我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就要对我国的农村工业进行根本的改造,将农村工业转换为城市工业。实现这种转换,实际上是对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新调整和发展道路的重新选择,即放弃农村工业化战略,实现工业农村化道路向工业城市化道路并轨,按照工业化的规律,走单一的工业城市化道路。
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是一次产业区域性结构调整。农村工业城市化的要义是工业布局的集约化和集中化,即把分散于农村的工业生产力集聚于尽可能小的一个合理空间里,这个合理空间就是城市。这种调整首先要求通过调整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劳动保护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如提高农村工业的用地租金、增收农村工业环保税和排污费、提高农村工业的规模标准、制定落后生产项目和工艺的禁入标准以及强化农村工业安全生产责任、严格员工社会保障措施等,拉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进入门槛,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释放城市工业的优势,把工业增量的布局全部引向城市。其次,取消现行对农村工业实行的优惠政策与措施,用多种方式实现农村工业存量向城市的转移。利用农村工业企业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加快乡村地区工业的退出速度;对规划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和中心城镇,建立独立的财政体系,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配套政策和优质服务,使城市工业有更大的集聚效益,降低集聚成本,以提高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的比较收益,促使农村工业加速向城市转移;农村土地政策上,要建立农民特别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和进入非农产业的农民脱离农村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农民的职业转换、投资转换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换同步。
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是提高我国工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业微观区域布局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会提高工业的企业规模标准和企业资本集约程度,从而有利于减少工业中低度化、低质化部分的比重,增加中高级层次和质量工业的比重;有利于提高工业化的纯度,减少农村工业中那种似工非工的准工业成分,提高工业化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减少手工操作、半机械化操作和落后工艺的比重,从而达到带动工业化升级和提高工业质量的效果。
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将扩大我国的工业容量,进一步促进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城市化后,广大乡村不搞工业了,许多小城镇的工业也向城市集中,虽然减少了工业的分布面,但却为扩充工业容量、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创造了条件。这是因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意味着社会市场化比率的提高和市场需求容量的扩大,从而带来工业产品市场的扩大;农村工业被城市工业取代后,由于提高了工业的档次和质量,优化工业结构,会使工业产品的市场吻合度提高,从而创造出工业产品自身的市场需求;城市工业有利于相互之间形成紧密的专业分工协作链,增加工业的产业内循环能力,从而增加社会需求量。
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是中国生产力的一次突进。这种转变通过实现产业微观区域结构的调整,使工业的生存空间更优化、区位布局更合理,这样,即使没有投入量的增加,也能较农村工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工业的生产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权治理结构的提升,优化工业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成长环境,打开工业生产力成长的广阔空间和美好前景,从而突破农村工业的数量扩张界限,加快我国工业化的步伐:它还将以倍增的速度和空间带动服务产业的增长,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社会的进步。
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转换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这种转换本身就是由计划经济、自然经济关系向市场经济关系转换的一种变革,冲击政企不分、机构臃肿、权力经济等计划经济残留和封建的家族式管理,有利于建立我国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合理的产权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其次,各种有利于农村工业向城市集聚的政策和措施,在本质上起着调整经济关系和改革经济体制的作用,因此,工业城市化过程也是城乡经济关系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第三,用市场经济的产权体制改造现行农村工业的产权结构,是引导和促进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转换的需要,也是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转换的必然结果。例如,以行政建制权限为特征的乡镇企业集体产权关系,是实现乡镇工业向城市集聚的障碍,这就必须改革以乡镇政府代表集体为特征的政企合一式集体产权模式,改革以行政区划为依托的集体产权体制,打破乡村行政区划对工业资金和人才流动的制约。第四,要用规模标准和技术门槛限制过小过低的工业在农村生存,引导鼓励农民到城市办工业,要建立有利于工业规模化和技术进步的多种产权模式,使独资企业、合作和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多种形式并存;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信用机制,减少信用危机带来的道德风险,才能促进资本的转移和流动,促进合作、股份制产权结构的建立,从而促进工业城市化进程。
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也是一次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工业城市化过程客观上就是推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一方面它使农民实现了离土离乡和进厂进城,真正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彻底转换;另一方面它必然要新建和扩建一批新工业城市,如小城镇的基础上增加以集聚农村工业为目标的城市,对现有中小城市的规模进行调整,逐步压缩小城镇的数量,鼓励城镇的合并,以增强和加快聚纳工业的能力和速度,用城市化带动工业化。这些必然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促进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普及与扩散,提高社会的福利与人的素质。
标签:农民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农村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三农论文; 集约化农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