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西调可以根治沙尘暴——部分专家学者畅谈我国沙漠化治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沙尘暴论文,专家学者论文,海水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和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海水西调根治我国沙尘暴”专家论证会。陈昌礼、霍有光教授都是海水西调研究专家,他们把自己10多年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充分、详尽的陈述,一个清晰可行的沙漠化治理方案向人们展示出未来的希望。采撷其中的精彩片断,希望这样一种探讨能在更大范围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希望科学的设想早一天变成美好的现实。
记者:我国沙漠化是怎样形成的?它是人为还是自然的进程?
陈昌礼(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自然干旱化过程是缓慢但却是深刻的。地质学界认为中亚的干旱化原因为地中海的闭合,中亚只剩里海,塔里木盆地和艾丁湖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黄土的形成年代有200—1000万年。内蒙古东南部至辽宁、吉林西部是近50年来土地沙漠化最迅速的地带。
从地理学观点看塔里木盆地处于“雨阴”地区,盆地又被四周高山所包围,盆地干旱化进程加速。因此古丝绸之路和古楼兰的消失应当说主要由于不可逆转的、缓慢而深刻的自然干旱化进程所致。一旦到了面临需要立法“谁砍一棵树,宰谁一头牛”的年代,人们实际上已无回天之力了。
记者:海水西调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和地质背景提出来的?
霍有光(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我国北方(河西走廊以西)从西向东分布着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等八大沙漠。
渤海呈“C”字型深嵌入中国北方大陆(如天津一带嵌入500多公里),距浑善达克沙地只有400多公里,浑善达克沙地又是对北京气候构成延中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湾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大陆河流注入,每年汇入陆源淡水约612亿立方米,故渤海含盐量相对较低,不愧是大自然赐给我国北方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之利与水资源。
21世纪我国北方保持和发展绿洲经济,已面临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威胁,而横亘我国北方的条带状沙漠由于几乎没有水资源,不仅环境无法改造,反而以每年新增2000多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沙漠化进程。西调渤海之水,利用沙漠中次一级断陷盆地储存数百亿立方米的海水资源,实现蒸发——降雨良性循环,可以说是改造沙漠生态环境并为北方间接补充淡水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西调渤海之水不会改变我国陆地上任何一个地区原有水资源的数量,调水不会顾此失彼。
记者:海水西调需要什么条件?
陈昌礼:我曾在2001年提出西北增雨的三条必要和充分条件,即西风带、高山冷凝系统和海水西调。
由于长期地质历史、人类历史时期缓慢而深刻的干旱化进程,特别是近50年来强烈人工影响,这些湖泊大量退缩和消失。海水西调的目的就在于使这些退缩和消失的湿地应当从我们这代人开始,经五代子孙,也就是100年的调水恢复,基本上达到汉、唐时代的湿地水平。以缓解和部分逆转西北干旱化进程。总之一句话,撒哈拉沙漠有水(大西洋)无山,我国西北有山无水,而山不可调,水却可调。
记者:海水西调的最直接受益者是谁?
霍有光:沙漠人造海在调节小气候方面主要有三大作用:增雨(湿)效应、湿地与水库效应、绿洲效应。
陈昌礼:河西走廊受益最大。海水西调50年后在阿拉善和河西走廊的西北围形成拐子湖—居延海—三塘湖—哈密湖—罗布泊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水面,特别是恢复罗布泊2.5万平方公里水面原貌,每年可将500—1000亿立方米海水蒸发为水气,在夏秋季节,缓慢西北风徐徐推动下进入祁连山—贺兰山冷凝系统,特别是河西走廊三个阶梯盆地将大大增加山区降水量。海水西调以后,河西走廊盆地内部将和伊犁盆地相似,盆地年降水量将从50—200mm普遍增加到300mm/年。到了那个年代,河西走廊将可以水资源自给自足,使河西走廊变成陕西关中平原那样富饶。
其次,拯救阿拉善。2003年3月20日一场跨国沙尘暴提出一种认识:“风起西伯利亚,沙起额济纳旗。”全国注意力更加集中阿拉善,联合国环境署官员和专家称阿拉善为人类生存禁区之一,国人呼吁,若干年后阿拉善将变成罗布泊。我国治理沙尘暴,阿拉善是重要目标之一。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西部,85%的地区是戈壁和沙漠。全盟管辖三个旗,三个旗分别拥有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以及额济纳旗戈壁。额济纳旗位于内蒙最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几乎涵盖了整个额济纳三角洲。
从90年代初至今几乎年年不断有媒体呼吁,并有中央有关部门和众多院士多次调查,提交调查考察报告,强烈要求拯救阿拉善;十几年来集中一点,就是要求黑河放水;终于在2001年,每年从莺落峡放水7亿立方米。为了拯救阿拉善每年仅仅放水7亿立方米是远远不够的。惟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海水西调。
记者:海水西调作为一项改变环境和生态的重大工程,它的修建会带来什么问题?
陈昌礼:海水西调工程效益很大,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提水段海水渗漏问题。从渤海西北角提水经辽宁到内蒙古之间有约150公里的山区提水段,由于是海水,就存在海水渗漏的问题。本项工程调水量1000—2000亿立方米/年,其流量相当于2—3条黄河的径流量,燕山东段的哪条入海河流都担负不了,而且要大量移民。如果采用某些河流的支流,支流人口稀少,在这些支流上修建若干阶梯小型水库,以某条支流当作本项引水工程渠道的横截面,支流长度就是提水渠道的宽度。这样一来可以任意扩大提水流量;这种支流阶梯小水库的模式,可以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若干支流上修建成,从而总体构成阶梯状中小水库矩阵。修建这种中小型水库我国目前技术完全成熟。
其次,高原引水渠道盐碱化问题。海水西调工程提水进入内蒙古高原以后基本自流,沿途几乎完全流经干枯盐碱洼地,基本上不存在盐碱化问题,只要两岸不过量开发地下水,就不会引发海水入侵。可以完全节省出调水前仅作生态水用的淡水,节水量约等于地面和地下径流量的1/3。
第三,沿渠海水浓缩问题。渤海海水含盐量约每升23—31克,相对较低。沿渠虽然不断蒸发但也不断流动,新提海水又不断补充,有可能保持一般海水的含盐度,并可供六大养殖场的养殖用水;即使到达本工程三大尾闾(艾比湖、哈密湖、罗布泊),在100年内它们的水面还在不断扩大和处于冲淡稀释过程。也就是说100年内三大尾闾内几乎不会发生盐类结晶。
记者:海水西调对沿途省份会产生什么样的拉动效益?
陈昌礼:本工程有十大效益:10万平方公里干盐湖被海水永远镇压,根治跨国沙尘源;增加降水量;治理沙漠;发展绿洲吸收二氧化碳;改善西北及内蒙古气候;促进渤海海水大循环。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发展沿线6大养殖场;创建辽西提水段工业走廊;扩大100万平方公里绿洲的工农业产值;超级海水淡化场,增加1000亿立方米海水淡化水,按国际价1美元/吨计算,仅此一项产值即达1000亿美元,几乎为目前我国GDP的1/10,可谓效益巨大!
霍有光:与南水北调某些旨在翻越中秦岭的方案相比,渤海之水西调工程量相对较小,施工相对较容易,经济效益大。可刺激发展电力工业与建材工业,带动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投资,促进社会消费及社会就业。以人造海为依托,四周广植碱生、沙生植物,改良草场。依靠生物工程,选育抗重碱、抗重盐、耐海水的优良品种,用植被覆盖裸露的沙漠,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人造海扩大了北方沙区湿地面积,海水大量蒸发,形成当地降水,有利于飞播种草。大区域育草固沙,使流动沙丘逐渐变为半固定、固定沙丘,最终使沙漠变成绿洲。
记者:海水西调整个工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陈昌礼:海水西调之所以需要大流量和持久性,调水1000—2000亿立方米/年,历经100年,在西北形成大约10万平方公里人工湿地,特别是罗布泊恢复到2.5万平方公里水面,到那时,古丝绸之路和娄兰古城将复活。就可以认为到那时西北人工湿地已经大体上恢复到汉、唐时代的自然湿地水平。也就是我们可以用100年的调水工程,补偿了两千年的水气东逸损失,即补偿了两千年的自然干旱化进程;从而可使西北和华北北部总体干旱化过程得以缓解和局部逆转。
霍有光:西调渤海之水既可以用来改造北方八大沙漠,又可以充分利用沙漠地区丰富的光照资源,为严重缺水的北方地区换取可观数量的云气资源,从而增加沙漠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降雨量。这一设想,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希望能引起有关专家和决策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