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论文_查梅花

对8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论文_查梅花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采取内科综合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医院消化内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ABP患者,经过内科综合保守治疗,85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稳定,平均住院23天,出院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重症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及时转外科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ABP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权衡利弊,选择适宜的方法及时机进行治疗。对于轻症胰腺炎和重症非梗阻胰腺炎患者,早期宜行内科综合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对于重症梗阻性胰腺炎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早期行手术干预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 内科综合保守治疗 ; 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80%以上与胆系疾病和酒精摄入有关,胆道结石、炎症等可引起胰管梗阻,胰黏膜屏障损害,胰液外溢,胰腺组织自我消化,形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我国为胆石症多发国家,估计20%~30%的胆石症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胰腺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受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导致发病率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该病起病急骤, 病死率高,所以,笔者对科室收治的89例ABP患者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消化内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8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标准参考199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发布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类标准[1]”,轻症ABP 65例,重症ABP 24例。其中,男51例,女38例,年龄22~69岁,临床表现:均有呕吐、腹胀、上腹部疼痛和压痛等症状,伴腹膜炎体者11例,伴有黄疸者13例,伴发热者22例;实验室检查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均升高。

1.2 诊断标准:ABP的诊断除典型症状外,主要依靠B超、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及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是诊断ABP的可靠指标,主要肝功能损害导致ALT和TBIL升高,所以对于血清ALT ≥ 100 U/L ,TBIL 23 mg/L,时应考虑ABP的可能。

1.3治疗方法:治疗方式选择现在临床争议比较大,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认为需要采取保守治疗之后再择期手术治疗学者认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急诊手术之后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高,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全身应激性功能代偿等,但是保守治疗能够使患者全身各个器官情况获得改善,促进后期手术效果[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我们对ABP患者均给予采取内科综合治疗,重型的ABP及其继发病变仍然给予积极支持内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根据情况采取手术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

1.3.1非手术治疗措施:(1)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症状轻者予进食少量清淡流汁,恶心、呕吐、腹胀明显时,给予禁食、禁饮,持续胃肠道减压处理;(2)支持疗法:静脉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维护足够的循环血容量,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同时注意患者营养的补充;(3)抗生素的应用: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4)抗胰酶疗法: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胰液,胆汁分泌;⑸病情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行B超或CT检查了解胰腺病变情况,根据治疗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2手术治疗: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待患者血、尿淀粉酶检查恢复正常,且急性胰腺炎症状基本消失后择期手术,经保守治疗病情恶化者也应手术治疗,达到减轻胰腺的张力,改善血运、减轻腹痛、减少腹内继发性损害的治疗目的。手术方式有病灶清除、单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手术,及胰包膜切开引流等手术,

2 结果

89例ABP患者,经过内科综合保守治疗,85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稳定,平均住院23天,出院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重症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及时转外科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无再次发作。

3讨论

AB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有报道ABP约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60.8%左右[3]。目前临床上对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存在争议,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保守治疗多可使临床症状缓解,但不去除诱因,易复发,不但造成病人痛苦,且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因此我科根据病人综合情况,一般在症状缓解后1月左右行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尚存在争议,有相关报道认为肠道梗阻时间越长,胰腺病变越重,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以延缓胰腺炎的进展[4]。我科目前首先给予非手术治疗24-48h,如临床症状不缓解或者恶化,即给予急诊手术,本次研究中,我们对89例患者,经过内科综合保守治疗,85例ABP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稳定,出院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重症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及时转外科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所以,对ABP患者,入院时首先应进行病情评估,对于轻症胰腺炎和重症非梗阻胰腺炎患者,早期宜行内科综合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可降低复发率。综合性治疗作为基础治疗方法,始终贯穿在ABP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复查B超或CT了解胰腺病变情况,指导临床医生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时机延期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33-755.

[2] 张奇,孙备.梗阻犁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时机的选择 [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17(3):203-206.

[3]赵玉沛.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的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2):95-96.

[4]张肇达,田伯达.急性胆源性胰腺炎[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2):93.

论文作者:查梅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  ;  ;  ;  ;  ;  ;  ;  

对8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论文_查梅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