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艳[1]2001年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创造新地域建筑文化》文中提出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趋势下,除自然资源以外的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更新历史地段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通过剖析建筑环境与时间、空间及人的关系,得出当前多元建筑文化并存的情况下,创造新地域建筑文化是历史地段环境整治的主流方向。同时结合城市环境构成及城市生活,探索在历史地段环境整治工作中创造新地域建筑文化的设计理念及具体途径。结合实际范例分析,加深对新地域建筑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期在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工作中创造出结合时代特征,兼具地方性和全球性,以满足人的物质、精神需要为目标的新地域建筑文化。
卢峰[2]2004年在《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作为人类在自然界生存和定居的主要手段,与特定的地点和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作为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聚落与建筑形态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当时当地自然及社会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具有时间、空间的限定和不断发展、自我更新的特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建筑的地域性作为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建筑学界深入研究的方向之一。 巴渝文化由于其所处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具有鲜明的地域人文个性。在当前重庆直辖、叁峡库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巴渝文化的本土意识及地域特征逐渐得到重视和发掘。重庆地区的建筑创作作为地域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地位日益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建筑创作体系,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与迫切性。论文从微观—个体建筑、中观—建筑群、宏观—城市整体叁个层面对本课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论文首先界定了重庆地区的文化地域概念,对重庆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意义、目的、主要课题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结构框架,并对当前国内外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实践成果和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然后对人文地理学和国内外地域性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评述,创新性地初步构建了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的策略。 其次,溯本探源,论文研究了重庆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提出当前重庆地区经济产业特征对城市及建筑发展的影响,在建筑界首次对巴渝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作了简要的归纳总结,认为本地区形成了开放、融合、多元的江城文化与封闭、独特、有个性的山地文化两大体系,对重庆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及其发展成就作了追根溯源的剖析,分析了滨江及山地聚落形态与街道空间特征和适应地形与气候的建筑内外空间组织及建造技术。 其叁,论文对重庆地区建筑创作中自然环境特征所反映的地域性进行了研究。在影响传统巴渝地域建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地形与气候既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基本自然要素,也是促成建筑地域特征形成的主要外在动因。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强大技术支持,改变了建筑适应环境的方式,使建筑成为脱离具体环境背景的纯粹的功能容器,割裂了建筑与场地之间的天然联系。论文以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协调适应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现代建筑的创作环境与条件,根据现代建筑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规模大、层数高、技术进步、建设量集中等特点,在总体、个体局部和建筑细节上系统地阐述了重庆地区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地形、气候两种主要自然属性的适应方式和相应技术手段,并因此构筑了重庆地区建筑适应环境的创作原则和方法体系,特别是创新性地提出了山地地形与机动交通、人行交通及建筑空间的整合方式,还原地形、气候等自然稳定因素对建筑地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作用。 其四,论文对重庆地区建筑创作中社会人文属性所反映的地域性进行了研究。城市文脉和建筑造型风格既是展现城市发展历程、体现不同时期社会人文风貌的两个重要参照因素,又是延续城市地域特色并使之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主要创新途径;从本质上讲,单体建筑的个性发挥并不能完全代表某一地域建筑创作的共性,只有将建筑的表现风格与群体的组合方式及不同时期的社会人文追求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建筑的场所特征和时代精神。街道空间作为山地城市的主要构成肌理和公共空间形式,成为研究重庆地区地域性创作的主要切入点和创新点:而巴渝城市中不同时期的旧建筑,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承载着沟通历史与未来的作用,需要在今后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加以保护与协调;当前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风格特征,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趋势,论文探索性地分析了当前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时代特征以及建筑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和手法特征。 其五,为了达到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和谐与共生,论文对重庆地区整体城市景观的塑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巴渝城市与建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其所处环境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既是重庆地区建筑地域性特征的整体体现,也是今后重庆地区建筑创作和城市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在当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无论是城市整体或是局部的发展,都必须考虑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的综合影响,而在建筑创作领域中各学科的相互融合,也是解决日渐复杂的城市与建筑发展问题的必经之路。论文针对重庆地区城市发展特点和基本资源情况,从建筑、生态、经济、社会等角度,分析了当前重庆地区城市景观的特征与存在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山、水、城共生的巴渝城市景观特色塑造策略。 最后,论文作了总结性的论述,对今后的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展望,提出应以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和因地制宜的工作方针去解决当前重庆地区建筑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徐好好[3]2014年在《意大利波河流域历史城镇城市遗产的保护和更新研究》文中认为论文《意大利波河流域历史城镇城市遗产的保护和更新研究》关注的是从二战结束至今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中小城镇在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课题中的思考与实践。城市遗产区别于纪念性古迹,意为从过去继承下来,与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价值有关的连续性城市建成环境,包括有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更新使用的历史建筑、历史环境、城市景观资源等。持续发展的城市遗产对城市未来而言是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只有根植于历史的创新才会牢固和有效。本研究来源于意大利波河流域历史城镇发达的经济文化和丰富的城市遗产资源,以及在历史地段复兴中悠久的历史和扎实的实践。通过代表性案例,进行城市遗产保护技术与社会经济背景的关联性研究,分析和阐述意大利在城市遗产研究中的经验,以及对当前中国城市遗产问题的应用和思考。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明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外在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条件逐一加以说明;第二章社会和经济进程中的城市遗产研究,从波河流域城市简史开始,分析古罗马、中世纪和1800年以后波河平原城市的城市分布结构、道路系统,以及形态演变,然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时间为序,研究社会体系变革对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影响,再分别对城市遗产研究的城市议题和景观议题进行案例式阐述;第叁章从政策法规角度剖析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的核心问题——城市遗产的作用和价值、历史城镇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原则政策和工具、历史城镇中心的住宅类城市遗产问题、景观城市遗产保护的规划原则与工具,以及城市遗产对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的回应,并以时间线列出意大利的社会经济政治大事件、遗产保护法律法规、遗产保护重要实践,进行时间性比较,以检阅第二章中论述的社会和经济进程对城市遗产研究的影响;第四章和第五章的案例分析,研究城市视角的城市遗产政策法规试验和建筑视角的城市遗产更新设计方法;第六章验证意大利经验在中国实践的可行性。意大利城市遗产保护和更新的经验在于对历史地段实质干预“活着的城市遗产”。意大利学者善于在真实的历史城市中,通过可循的发展规则,合适的空间尺度,建立城市新旧结构的逻辑连续性,并预见城市的新发展,预见使用者在城市未来中的交错和冲突。历史地段中的历史信息是以固定(传统)形式存在的,通过城市遗产的复兴,可以继续历史地段的发展,表达出延伸的历史意义,利用城市遗产这一人工环境的汇合,可以统一现代语境与传统之间的内在差异。意大利学者普遍认为,现代性的危机会造成城市遗产的全面毁坏。历史城镇的城市遗产要经过数百年的历程,经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变迁,成为城镇结构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在追求现代生活的名义下,不可逆的改变可能在旦夕之间毁坏城市遗产的价值。另外,从晚近的观念来看,城市遗产也不能遵从纪念性古迹的原则单纯保存,由于其鲜活的社会性,它们未来的发展也受到当代使用者行为的决定。这个观点会赋予城市遗产新的义务,以及执行城市遗产复兴的创新思路。城市遗产为地方文化和本地社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本文的案例研究综合了建筑学、历史学和经济学方法,挑选波河流域的几个重要历史城镇,以博洛尼亚(Bologna)和科马吉奥(Comacchio)的政策案例比较,以热那亚(Genoa)港口的复兴,以乌尔比诺(Urbino)和费拉拉(Ferrara)的空间干预案例,从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的法律和政策试验、历史地段的复兴试验,以及具体的城市遗产干预试验叁个层次展开论述。同时,本文也选择了意大利联合研究平台在珠叁角中山市的研究实践案例,考察城市遗产复兴中的共性问题。最近30年来,文化倾向和消费行为的改变,学术界对个案研究价值的重新重视,为城市遗产的独特性提供了充分展示的社会背景。与此同时,环境问题、区域一体化问题和经济发展面临的城市集群化调整,为城市遗产问题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强调意大利的城市遗产保护和更新是一个文化过程,包含思维方式、社会关注、权力关系和技术问题四个主要的概念。理解这个文化过程,对理解意大利经验和城市社会图景有着实际的意义。
张明欣[4]2007年在《经营城市历史街区》文中认为现实问题:城市更新是中国城市今天的发展主题。许多城市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建筑质量与环境低下,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弊端暴露出来,城市更新势在必行。但目前城市开发大多是割断历史文脉,摧毁传统而进行的盲目的、片面的现代化建设,城市的历史遗产正快速的消失,特色危机笼罩着各个历史名城,城市的总体价值因为缺少了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也在不断的缩水。虽然很多城市已经认识到历史遗产的重要性,但对其综合价值缺乏足够而深入的认识,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没有充分的发掘出来,没有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起来,所以“拆与保”的斗争目前单单因为经济原因也是难分胜负。合理模式:由于城市经济发达、信息交流快,改造更新频率是最快的,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长远的的更新策略,对历史街区的破坏将是最大的。城市“起源于艺术,发展于需求。”,城市的发展应是基于人们生活需求的艺术与文化的渐进演变过程;正确的城市历史街区更新发展思路应是在对城市特色传统正确认识与保护的基础上,探讨历史街区更新发展合理而可行的模式,并在此观念指导下循序渐进的发展,以保持城市文脉的延续性,维系城市的多样性特点。正如意大利人卡尔维诺所说:“无论如何,大都会的另一种额外魅力,乃是透过它的转变,我们可以怀旧地回望它的过去。”经营观点:历史遗产具有多元价值,经济价值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过目前片面的、过分的强调了经济价值权力体系,使之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本文的研究就针对这一问题,以城市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在经济价值领域为其辩护,用经济理论解决历史遗产的经济问题。把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资本进行价值分析与经营,重新焕发历史街区的活力,提升其存留的价值基础。深入发掘历史街区各种价值的内涵,展现它们的魅力所在,使人们对于传统有一个清晰而正确地认识,改变目前漠视传统的城市开发问题,为历史街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一定的价值基础。
袁媛[5]2013年在《文化基因视角下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论文基于文化基因理论,以文化基因作为全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文化基因的提炼,获取以文化传承为目的保护与更新思路并指导完成规划与设计实践,以个例研究为开端,旨在拓宽研究视野的同时深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研究深度。太原地区传统文化厚重,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旧城区作为城市文化积淀的见证者,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论文以多学科综合、归纳演绎和实证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类比生物基因对文化基因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对其在历史街区中的各类载体形式提炼为显性、隐性及行为活动叁个方面,阐释保护与更新中文化基因的特征、作用和重要意义。由此更为准确的获得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文化传承中最根本、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基因。针对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文化基因现状结合国内相似案例辨析,最终获取基于文化基因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启示,建立全面的保护与更新思路。从而形成由载体解析到文化基因提取再到指导规划设计实践最终实现文化传承的全过程。根据以上研究思路,论文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首先对课题相关研究的资料和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界定研究对象历史文化街区和研究视角文化基因的概念内涵,在分析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从文化基因理论的概念起源、特征、分类、作用与表现着手,深入分析挖掘历史街区中文化基因载体表现的内涵,总结文化基因理论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重要意义。结合相关理论的运用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叁章,运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等对太原旧城街区中两处历史街区的文化基因分别进行分结构、分层次解析,并提取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的文化基因为人文精神、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场所精神四种。第四章,对太原旧城区文化基因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类比国内历史街区发展模式,得到对旧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启示、思路和最终达到的目标。第五章,结合设计实例太原旧城东叁道巷历史街区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文化基因理论指导下的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部分做出有益的探索。第六章,总结全文,对其中的主要创新点、结论进行总结并且对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孙俊桥[6]2010年在《走向新文脉主义》文中提出伴随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中的矛盾日益突显,主要表现为割断历史文脉的“建设性破坏”、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的“千城一面”现象、顾此失彼的城市新旧协调问题、不顾文脉和建成环境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所引发的短期效应等,其实质都是对城市文脉和城市文化的忽视所致。这些日趋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城市的整体危机(环境、特色、文化危机…),从而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并在理论研究上表现为新形势下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新的科学方法的探索,力图在从建筑文脉扩展到城市文脉,意在新世纪时代用新文脉主义针对城市整体特色危机的解脱提供一种途径和方法。新文脉主义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城市文脉是城市形态和城市特色的高度概括,它见证城市历史、代表城市现在、指引城市未来。也是城市精神的高度凝练。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城市文脉中所蕴含的鲜活的城市文化正逐渐成为彰显城市地域特色和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新文脉主义理论的核心主体是建筑文脉及城市文脉,因此,对文脉进行研究有利于在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城市建设思想进行宏观的把握。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核心价值体现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应强调本土的、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其对文脉现代化的弘扬,新文脉主义是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和城市特色的最高表现。它既是对城市文化过去的反思和总结,又是现在城市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探索和创造,并且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的方向和希望。从建筑文脉走向城市文脉的新文脉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论文主要做了如下创新工作:一、论文从分析各种文脉现象入手,对新文脉主义的构成作了高度的梳理和概括,重新对文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诠释,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文脉切片”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此模型分析了新文脉主义的主要特征;同时,针对城市的重要功能以及核心价值取向,对新文脉主义理论的构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二、论文从文化学、社会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对文脉的关系体,如历史脉络、地理文化观、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与归纳,对影响文脉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研究,探索性地提出“文脉切片”理论模型,结合文化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叁位一体”的文脉演化机制,来模拟分析文脉的典型运动过程,从而在深层次上总结出文脉的运行规律,在构建新文脉主义的理论框架方面做了一些启发性的工作。叁、城市特色本质在于建筑和城市文脉中所蕴含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论文鲜明地提出以城市文脉的传承、弘扬与可持续发展来彰显城市特色。文脉的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休戚相关,以文脉思想来统领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创新性的思路,也是新文脉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论文仔细梳理了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宪章、宣言、公约等,总结了国际国内文脉保护经验,提炼了蕴含于其中的文脉精髓,对于提升文脉的法制地位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四、新文脉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理论构建和其生命力的要求,也是维护城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手段,其理论价值更体现在实际运用上。论文针对这一目的,创新性地提出了实现新文脉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四条基本原则——“提炼内涵精粹、发掘文化内涵、开发活力基因、激励有机更新”和叁条主要途径——“强化文脉的地域文化特色、促进新旧文脉合体、新建筑创作的文脉化合”,以此指导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矛盾最为突出的叁个问题:旧城改造问题、城市新旧协调问题、城市新区规划和新建筑创作问题。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到这样一条主线: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新文脉主义秉承《北京宪章》精神,倡导文化多元、维护文化多样性,坚持走现代建筑地域化和地域建筑现代化之路,以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地域城市特色;以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弘扬为手段,倡导形式追随文脉的设计思路,在城市建设中生态与文态并重,从而达到人居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全球化进程、以及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的现实要求下,提升新文脉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的战略价值和地位,不仅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种种问题和矛盾的理论钥匙,更是和谐城市构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朱昊东[7]2016年在《广义地域主义语境中商业街设计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商业街作为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重要类别,也是最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它不仅仅是人们步行活动和商业活动的统一体,也是人们沟通交流和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更是展现商业文化和城市景观,表达社会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商业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已经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伴随商业建筑的发展,商业街项目慢慢成为一种十分受人关注的项目类型。这类项目往往因为它繁复的业态功能、丰富的空间体系和特色鲜明的公众形象,而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现代化的建设时期,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强烈冲突,导致城市面貌出现急剧而混乱的变化。特别是有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面临着现代化的改造与更新,经历着传统文化与城市原有特色的逐渐消失。近年来,建筑的地域性创作作为寻求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的途径,以及作为实现自然、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创作方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同的地域导致了人们在审美趣味、文化观念、思想意识等多方面的差别,也使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各自的特点。地域性丰富的创作内涵已经深深的渗透到建筑创作的各个领域,城市商业街设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的影响。将这种特点融入商业街的规划与设计中,正是本文要论述的地域性的设计理念。希望为今后商业街的设计提供探索性的依据。
杨小舟[8]2015年在《城市艺术设计视角下的城市文脉保护与再生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文脉是城市演进过程中历史信息累积和更替的结果,也是影响并促进城市特有面貌和性格的主要因素。我国城市发展具有时间跨度长,空域广,文化构成丰富的特征。然而,我国近叁十年的城市建设却仍出现了城市形象趋同的现象,而且问题在还不断加深。不仅城市文脉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延续,反而在新政策和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下出现断裂、扭曲、消亡的境况。人们无法通过对城市文脉的认知了解其他城市的面貌,由于文脉的缺失,对于自己熟悉的城市记忆也变得越发模糊。因此,本文基于环境设计及相关专业体系,针对如何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展开调研分析,通过对现状的反思和多学科论证为重拾城市形象特征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案例比较的方法剖析城市文脉的本质、现状与问题诱因。首先对文脉思潮演变和文脉与城市构架关系的理论节点进行梳理,并将城市文脉从“形”(显性要素)与“意”(隐形要素)两个层面对城市文脉进行解析,形成“形意合一”的文脉观;其次,针对我国城市文脉保护与规划的现存问题和潜在机遇,探讨加强文脉保护的城市规划模式以及增强城市记忆的开发机制与城市设计方法;再次,以沈阳市为分析样本,借鉴国外经验,从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与规划方面,对沈阳和悉尼两座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基于沈阳地域文化特点、城市环境建设现状、政策效力等具体条件,对沈阳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良性方案。本研究通过对多个学科领域中文脉的概念、内涵的理解与分析建立了城市文脉的认知框架,用于应对目前城市文脉发展策略中片面视域和单一手法,为政策制定者和环境体验者提供多层次的城市视角。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探索文脉“形”“意”要素的现实意义,依据美学原理修正城市文脉表象化的倾向,引发人们对于城市文脉的二次认知和城市文化的保护意识。以沈阳市作为切实分析对象,发现城市文脉保护机制的不足与隐患,结合本地特色与外来经验,优化沈阳现有的文脉保护策略并对机制的空缺进行补充。
李茉[9]2009年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生》文中指出历史文化街区是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建筑和人文风貌,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代表着地方纹理的意涵,是城市的宝贵财富。由于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广泛地存在于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迫切地需要加以保护和更新。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却常因参与者对“历史街区更新与再生”的对象的认知不同,而形成不少争议,并造成实务推动上的困难。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现状普遍令人担忧:“脱胎换骨”式的旧区改造,商业性开发破坏的文物建筑,假古董和静态孤立的保护措施。这主要是重经济而轻文化、地产价格因素促使的历史建筑亟欲改建以及居民普遍缺乏保存意识等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所以,本文的研究重点可归结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城市历史街区空间,尤其是历史城市的传统街区风貌,使空间中的历史记忆得以留存;如何更好的活化历史空间,更新历史环境;如何更好的对历史空间进行有效的再利用,使街区的产业经济再生。本研究通过对春满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再生的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综合运用,总结建筑及街区的内部的实体保护方法及街区历史记忆信息保存策略,从而对街区历史信息进行追寻;在街区受到合理保护的基础上探讨街区的空间活化、环境更新策略;将具有特殊时空延续意义的活的历史建筑以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机能兼顾的方式重新进行界定,从而确定其对城市发展及地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上的角色与功能;列举及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广泛使用的空间再利用及产业再生策略,即商业开发及旅游文化开发,通过引入适当的经济性活动或文化观光活动实现历史街区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总结的理论经验、策略应用于选例中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实践,同时实践也作为理论总结的检验。经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尝试探索出普适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基础理论及适应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曹珂[10]2016年在《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山地城镇所处环境区别于平原地区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所处山地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文脉独特。具体来说,复杂的地形造就了地貌高程差距、自然山脉与河流水体分布等情况,还进一步影响到山地城镇的地质、气候、生物以及水环境特征,使山地城镇的生态环境较平原城镇而言更加脆弱。此外,在独特地形与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山地城镇的历史文脉也呈现出与平原城镇截然不同的特征。“适应性”理念作为一种自然界生物为求生存发展,顺应环境自发变化的基本生物现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生物学界。20世纪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乡规划学领域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作为人类活动产物的城市、人工环境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将适应性观念引入对城市形态与人工环境的分析中,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系统的、共生的和动态的思维方式,适应性理念更多的是将研究对象与其环境共同看做一个整体,从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系统的去对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与山地城市设计在过程分析、策略选择、方法制定等阶段所需考虑的问题基本一致。文章从适应性的典型模式入手,对既有山地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全新的归纳、总结,试图为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文脉的持续发展打开新的视野。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地城市设计理论,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适应性思维的叁种典型模式,即从动适应、协动适应和能动适应在山地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在该方法指导下,文章进一步通过对山地城市地域性影响因素以及山地城市设计要素的梳理,从与“地形”、“环境”、“文脉”叁个方面的适应出发,将山地城市设计方法归纳为“顺、用、改,防、调、解,保、承、扬”九种具体操作方法,使地域适应性理论能够应用到山地城市设计中,更具现实意义。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传统山地城镇建设实践与思想”是对东西方山地城镇建设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的总结;第叁章“山地城市设计与建设现状问题剖析”是对现代山地城市建设与设计现状问题的反思;第四章“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建构”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五、六、七章节“契合地形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兼顾环境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与“传承文脉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则是针对山地城镇所处地形、环境和空间文脉方面提出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最后,第八章“结语”则是梳理全文的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的地方,为以后的继续研究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 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创造新地域建筑文化[D]. 庄艳. 合肥工业大学. 2001
[2]. 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D]. 卢峰. 重庆大学. 2004
[3]. 意大利波河流域历史城镇城市遗产的保护和更新研究[D]. 徐好好.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4]. 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 张明欣. 同济大学. 2007
[5]. 文化基因视角下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 袁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6]. 走向新文脉主义[D]. 孙俊桥. 重庆大学. 2010
[7]. 广义地域主义语境中商业街设计初探[D]. 朱昊东. 青岛理工大学. 2016
[8]. 城市艺术设计视角下的城市文脉保护与再生策略[D]. 杨小舟. 天津大学. 2015
[9].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生[D]. 李茉.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10]. 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D]. 曹珂. 重庆大学. 2016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地域性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历史文化街区论文; 山地建筑论文; 重庆文化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国地形论文; 意大利经济论文; 城市化进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