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人民医院 广西兴业 537800
【摘 要】腹部术后为提高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因为腹部术后很容易出现常见术后病发症如:胃肠功能障碍等。但由于不同患者、不同手术等情况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另外引起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故采用的护理措施也是个性化的。本文为了提供改善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参考文献,通过对不同患者、不同手术,以及中西医促进腹部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和分析。
【关键词】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护理进展
腹部术后胃肠功能一般是需要48-72小时方可恢复正常,这期间容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肠鸣音消失、排便停止、排气停止等情况,另外切口感染、出血等也是非常常见的并发症[1],其中腹腔镜手术、剖腹术、阑尾切除术都是比较常见的腹部手术,这些常见术后并发症都会加重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生活治疗、影响伤口恢复、延长病人住院时间[2]。本文主要对腹部术后影响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原因来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病人采用中西医护理的结果进行整合以方便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腹部术后影响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原因分析
因为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和麻醉方式都会影响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程度,所以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对采取什么样的护理措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镇痛药的影响 腹部术后都会使用镇痛药进行止痛,常见术后镇痛药如阿片类镇痛药吗啡,该药物的止痛机理为可作用于病人的脊髓及灰质中的阿片受体,直接作用于肠神经抑制肠蠕动,从而发生一系列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情况[3]。但是最新研究发现,腹部术后吗啡使用得当,不但可以缓解病人痛苦,还能促进肠蠕动、加快排便排气,缓解改善一系列的胃肠道功能障碍[4]。结论:术后得当使用止痛药物可以减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5]。
2、麻醉方式的影响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时间通常比局部麻醉苏醒时间要更长,这也意味着会增加全身麻醉病人肠道的苏醒时间,这样的话更容易发生胃功能障碍,如肠蠕动减慢、排便排气停止等[6]。结论:相对于全身麻醉来说,选择局部麻醉可以减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7]。
3、不同手术方式及个体差异性 临床研究发现普通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及病例数比腹腔镜术后更加严重也更多,另外普通腹部外科术后病人比妇科病人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更严重,人数也更多[8]。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伴随着机体各项机能的退化,术后的恢复和发生胃肠功能的程度和人数比年轻人更严重也更多[9]。结论:使用先进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另外年轻人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也比老年人更少更轻[10]。
二、采用相应护理措施的研究
对于腹部术后常会发生的胃肠道功能障碍,除了治疗这一手段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目前使用的较为广泛的方法为中西医护理干预和单纯的西医护理干预[11],接下来就将目前研究较多的护理干预方法详细的剖析。
1、中医方法 中医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就是传统的针灸、中药、按摩等方法,另外使用这些传统中医方法对于改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也是研究的重点[12]。
(1)中药 中药对于改善胃肠功能恢复的机理主要就是以调理气机为主,主要通过温和的方式来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肛门排便排气、术后肠鸣音恢复 比如说常见的扶正理气汤或莱菔承气汤在术后进行直肠滴注。还有研究显示在腹部术前用四磨汤进行保留灌肠后这样病人术后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都比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要快,另外还有研究表明采用茱萸热敷和中药热帖法都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加快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13]。结论:中药主要通过温和的灌肠或直肠滴注或者热敷、热帖等方式来改善手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14]。
(2)针灸 针灸也是比较传统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改善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目的,如比较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一般可以采用隔姜针神阙、足三里穴,这样处理后病人的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都比常规护理后更快点,如果单纯针灸足三里穴后则会加快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另外如果配合其他的护理干预措施那病人的胃肠道恢复情况会更快[15]。结论:针灸通过刺激穴位的方法来达到促进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16]。
(3)按摩 通常指的是腹部按摩,有研究表明腹部按摩后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从而加快肛门排便排气和肠鸣音,进而改善病人的胃肠道功能,另外研究也表明对腹部术后进行按摩改善胃肠道功能后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17]。结论:腹部按摩的原理主要就是按摩腹部能促进胃肠道加快蠕动从而改善病人的不适感和缓解胃肠道功能障碍[18]。
2、西医 西医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中医不同,主要是通过改善营养、进行相关的康复锻炼等方面进行恢复,另外由于儿童的特殊性,针对于儿童可采用早起吮吸棒棒糖的方法来进行改善,详细见下:
(1)肠胃营养 有研究表明进行肠内营养可以促进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恢复[1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非消化道手术病人术后6小时就能进食流食,因为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而对于禁食24小时的病人来说,通常是造瘘管或鼻饲管滴注营养素,这一方面保证病人禁食期的营养,也能减少胃肠功能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有研究也表明了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改善的效果要更好,而且腹部术后进行早起的肠内营养可以更好刺激肠道,引起胃结肠反射促进结肠蠕动,加快肛门排便排气[20]。结论:进行早起的胃肠内营养可以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更快恢复[21]。
(2)康复锻炼 研究表明病人腹部术后12-24小时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促进肛门排便排气,提高病人的肠道蠕动,常见的如:走路、腹部按摩等,而且在术后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康复锻炼可以让病人的机体处于一个活动状态,这对于胃肠道蠕动都是非常好的,另外长时间的康复锻炼可以更好的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22]。结论:不同阶段不同的康复锻炼可以更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23]。
(3)吮吸棒棒糖 这主要适用于儿童,对于成人的研究较少[24]。有研究表明早期采用给患儿吮吸棒棒糖的方式,促进肛门排便排气、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均比常规的护理措施来的更快,由此能够得出结论,早起采用吮吸棒棒糖的方式对于腹部术后患儿的胃肠道恢复情况有很好的改善作用[25]。
三、结论
因为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将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改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改善和预防:1、手术时,根据不同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合适的麻醉方法,2、做完手术后,应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以便于促进病人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另外可以对于病人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改善,比如说胃内营养、按摩、针灸、活动锻炼等,这些都可以很好的促进腹部术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未来随着中医和西医的持续进步,相信一定可以寻找到更合理的护理措施,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目前大部分的护理措施干预是中医、西医进行单独的研究,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方法研究报道寥寥无几,这也是以后医学研究者进行研究的方向之一。同时也会有更多的药物来治疗和改善胃肠道功能障碍,期待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治疗结合以便更好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26]。
参考文献:
[1]赵伊帆.开展术后早期运动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6):155-157.
[2]王雪蕾,吴雪静,温占红,等.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防治的护理干预[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7(3):376-378.
[3]李秀琴.腹部手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9):176-178.
[4]王姝红,唐永红,秦丽萍.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225-226.
[5]石红英.术后早期运动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00-502.
[6]曹琼芳.术后运动指导对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769-770.
[7]郑桑,钟辉.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3):30-31.
[8]程冰,陈四清.早期锻炼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3,33(18):4615-4616.
[9]钱迪迪,孙阅.早期锻炼活动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2):85-86.
[10]赵斌,安晶.早期围床活动护理对腹部术后患者疗效和肠功能指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2):198-199.
[11]卢红艳,卢晓云,白振平.康复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70-171.
[12]周玲,孔红武.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2):2687-2688
[13]张丽英.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7):778-779.
[14]王欣.综合护理技术应用于腹部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3(34):216-217.
[15]权小香,杨爱梅.腹部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5-6.
[16]臧玮娜.早期活动结合腹部热按摩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17-18.
[17]王新雅,樊全治.两种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J],2013,11(35):536-537
[18]陈永彤,方文,诸花蕊,等.腹部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36(11):834-835.
[19]蒋俊梅.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14,11(11):7-8
[20]曹琼芳.术后运动指导对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6(4):45-46
[21]陈睿,雷衍东,王光义.针刺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86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4):278,290.
[22]崔延超,吴琼,周灿,等.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792-1793.
[23]康艳立,邹香妮,杨爱荣,等.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202-203.
[24]付明兰.舒适护理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2):145-146.
[25]宋春颜.不同护理措施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2):2032-2033.
[26]彭景,谭雪军.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7):1094-1095,1112.
论文作者:黄庆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术后论文; 腹部论文; 胃肠道论文; 病人论文; 胃肠功能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