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_心理学论文

论文学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_心理学论文

试论文艺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试论论文,心理学论文,困境论文,文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0)04-0052-05

文艺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从西方文艺心理学的发展中看出),同时也是文艺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从中国文艺心理学的发展中看出)。因此它一方面开拓了心理学研究视野,一方面也促使了文艺学不断走向理性化、科学化。然而文艺心理学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已积累了大量具有理论、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本学科发展却缓步难行,尤其是进入90年代这个众多边缘学科发展势头正劲的时期,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却相形见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解决它?本文从西方文艺心理学精致后的困惑和中国文艺心理学成长中的烦恼剖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相应地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思路。

一、精致后的困惑:西方文艺心理学发展现状

心理学自它产生之日就已经同时孕育了二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一是科学主义的,一是人文主义的。前者强调心理现象的自然特质,采用自然科学实证的方法,依赖数据与实验,强调学科知识的客观性,精确性;后者则突出心理现象的社会特质,以描述解释的方法,依赖经验与现象来追求感性、生动的学科知识。文艺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亦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印记:当其奠基人之一的费希纳煞费苦心地将《心理学物理学纲要》中总结出的数量测量法运用于美学研究,产生了著名的16条审美心理原则之后不久(此即为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文艺心理学之发端),狄尔泰就对这种元素主义的实验方法表示不满,认为这种方法只能针对简单低级的心理活动,而面对一些高级思维活动,尤其是文艺活动的心理过程将会束手无策。因而他主张一种整体的、深层的人文主义取向的研究方式。这两种研究取向决定了现代文艺心理学的两种基本研究方式:一种可称之为深层文艺心理学或文艺内容心理学,它关注的是审美主体(即文艺创作与欣赏主体)的内在心理活动,如审美情感、想象、动机,精神分析的文艺心理学、人本主义的文艺心理学即是;另一种可称之为浅层文艺心理学、或文艺形式心理学,与前者恰恰相反,它感兴趣的是与文艺作品形式相关的审美知觉,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即是。

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进程似乎就成了文艺内容心理学与文艺形式心理学交替前行的发展史。文艺内容心理学的研究直奔文艺活动中审美主体的心理深处,这个目的地不仅是文艺理论、文艺心理学,更是心理学共同之兴趣所在,它永远充满诱人的魅力。谁若能在这个领域有所收获,那将会令多少人激动万分。这也正是揭示了潜意识领域的精神分析学派能够影响20世纪几乎所有人文学科之原因所在;也正因此,心理学与文艺学的结合才首次得到包括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的一致认可,文艺心理学第一次获得了自足。然而仅仅是一个精神分析学派就能洞悉心理深处这个深奥领域中的一切秘密总是不太现实的,人们也逐渐认清了它的不足与矛盾所在,“一方面,它抓到了点子上,可另一方面它又缺乏依靠,还抓不住。”[1](P7)因而,到60年代后期,精神分析的飚风逐渐缓息,精神分析的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亦进展甚微。正当此时,文艺形式心理学却以精细、严谨的实验向人们揭示出了文艺活动的心理依据,人们立即被它切实可靠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所吸引,人们似乎又一次看到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百倍信心。然而遗憾总是有的,由于文艺形式心理学过于偏重细琐的实验,对于文艺心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人格、情感、动机等问题涉及甚少,因此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虽然仍会稳健地走向未来,但也不太可能诞生石破天惊式的结论。”[1](P39)一面是心灵圣地无限激情与魅力的召唤,一面是实验数据严谨切实的吸引,西方文艺心理学在这两种相斥引力的作用下,其发展正呈现出难以趋合的矛盾状态。这种矛盾使得研究者亦感茫然,对于同一种文艺现象,他们常常是一会儿用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理论来解说,一会儿又由阿恩海姆来抵挡一阵。另外,还有生理心理学、拓扑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均在向文艺学渗透。它们的出现既为文艺心理学研究开拓了新的探索视野,也让早已无所适从的研究者更是一头雾水。

凡此种种,西方文艺心理学的发展若从某个领域,某个方向来观察,可谓生机勃勃、一派繁荣。然而这种精致、丰富的背后却充满着相互间排斥、对立所带来的琐碎、零乱,这恰恰阻滞了文艺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做的是将这个七零八散的文艺心理学组合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进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即在整合的基础上获得质的飞跃,新的突破。

二、成长中的烦恼:中国文艺心理学发展现状

一谈到中国文艺心理学,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涉及的是其定名的问题。因为在中国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多半是搞文艺理论出身,而不是像西方那样由心理学者承担此任。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特殊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文艺心理学是心理学当中最为贴近其本质,又是最难于接近其本质(揭示心理规律)的分支之一。而心理科学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我国的心理学建设大多仍处于引进、消化阶段,只有少数研究领域由于种种原因领先一步,已进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本土化阶段。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均忙于心理学基本学科(主要是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建设中,难以分散精力参与其他领域的研究。与此同时,我国的文艺学研究在进入80年代以后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注重文艺学中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揭示已成必然。因此,文艺心理学是出于我国文艺学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而非中国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分支学科。这样就有一批文艺理论工作者以心理学为工具,从心理学的视角再度审视文艺活动。当然,心理学家受此研究风潮的影响也或多或少参与当中,如赵璧如、刘兆吉、周冠生等。如此,在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似乎也有了两种取向,有学者认为,一种是心理学工作者所从事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其目的是以文艺现象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例证,这一支名曰“文艺心理学”;另一种是文艺理论工作者所从事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其目的是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阐释文艺活动规律,这一支名曰“心理文艺学”(或“心理美学”)。[2]。

然而这种区分有无必要呢?将所谓“文艺心理学”与“心理文艺学”的具体研究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以文艺现象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例证与用心理学原理解释说明文艺活动规律在两种研究中都曾出现,事实上这实为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两个方面,两种研究并无本质差别,真正的差异在于研究程度的深浅。心理学工作者由于缺乏对文艺的深切理解、感受,常常用普通心理学的条条框框分割了文艺活动的本来面目,掩盖了它应有的鲜活与生动。对此文艺理论工作者报以不屑,他们则更倾向于保存文艺活动自身的特性,为示区别他们才用“文艺心理学”与“心理文艺学”来标明。现在看来,这种名称上的区分已无多大意义,因为随着文艺心理学的不断发展,那种条条框框的、焊接式的研究已逐渐被淘汰。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文艺理论工作者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的主力地位。更为重要的是,由文艺理论工作者为主力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西方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的“剃头担子一头热”的一厢情愿,西方文艺心理学多半只为心理学界内部所知,却极少为文艺理论界所认可接受,甚至对之不屑一顾。S·B·萨尔逊就认为艺术是对心理学的挑战,心理学走不出艺术的困境,他对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是极为不满的。[3]我国文艺心理学出现于文艺理论界,相比之下就更贴近文艺理论与实践本身。然而也正因此它也有许多弊端,因为缺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的加入,我国的文艺心理学仍停留在翻录国外研究成果的阶段,仍停留于对文艺心理现象感性描述的层面。而文艺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自足性,就在于它对文艺现象的解说不仅是建立在内省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经验、实验的基础上。中国文艺心理学进入90年代后几乎难有建树,似乎就此止步了,这与缺乏足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紧密相关。

中国文艺心理学整体上落后于西方,尚处于引进、吸收并不从容的成长中。这种成长的烦恼集中体现于心理学与文艺学之间的衔接上,如上文提及的定名问题,再如只要有“心理”二字,不问青红皂白统统纳入文艺心理学研究当中。[4]如何解除上述症状,这就既包括对西方文艺心理学现有成果的引进,也包括自身心理学基础的加固,更在于怎样找准自己的方位,突出自身的特色,使中国文艺心理学最终能成熟起来。因而,从自身固有的文化理论背景中获取中国文艺心理学发展的新生长点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三位一体:文艺心理学发展的新思路

打破沉闷的局面,求取新的发展,必须有新的思路。要将零乱的理论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以期获得文艺心理学的新生长、新发展,就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而应该选取最优方法的组合,即三位一体的新方法。所谓三位一体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来统摄西方文艺心理学众多理论,并从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中获得养分。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对于文艺学、心理学并没有做过具体而微的研究,但它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哲学体系却是从事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从唯物史观的高度,结合人的本质问题,指明了文艺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原则,并阐述了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这些恰恰是目前文艺心理学最需要重新面对、解决的关键所在。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文艺活动是一种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又对社会存在起能动作用的特殊意识形态,文艺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应属于这一社会意识范畴。因此,我们只能用社会历史去说明心理及文艺心理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阐述,表明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包括高级、低级、有意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存在方式,既没有无对象的人的心理活动,也没有无心理活动的对象,这样,心理学就必然是主观的意识心理学与客观的元素心理学的统一;又因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则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也相应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具体到文艺心理学则是我们研究的审美主体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统一体,受到生物遗传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制约;我们既要研究艺术内容心理学,也要研究艺术形式心理学;如此复杂的研究对象也要求必须采取系统观、整体观的方法论。在这些方面俄国文艺心理学研究做了很好实践。梅拉赫组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种专家和作家、艺术家共同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过程的心理机制,他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了普希金等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并指出各种心理因素是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并决定了艺术家的思维的不同类型。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关于基本原则,研究对象及方法的系统观点,恰恰是西方文艺心理学所忽视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西方文艺心理学零散的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整合起来。事实上,已有一些西方文艺心理学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逐渐运用这种文艺观。艾伦·温诺在《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中就采取了这样一种系统、整体观。她在每个问题的研究中,均详细、客观地介绍各种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并即时指出其相同、不同、缺陷所在,揭示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例如她在探讨艺术创造主体的人格与智力问题时,采用了各色观点:从精神分析方面谈本能驱动力,从行为主义谈强化,从格式塔心理学谈意识的技能(视觉思维)等等,最后,再点明自己的理论倾向,综合出最合理的观点。当今西方艺术发展最新动态的一个突出现象是,艺术不是以前的被知觉,而是被解释的。即由原先只单一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转向结合艺术作品的内容、意义,强调艺术作品的欣赏必须结合原始文化背景、创作者本人的艺术理论、当代社会文化背景。西方文艺心理学界中所发生的这些变化均在表明他们已开始接受一种系统的、整体的文艺观。因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西方文艺心理学的结合是必要的、可行的。

在这样一种发展大趋势下,中国文艺心理学的发展也理应与国际潮流接轨。然而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要发展中国文艺心理学,避开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是不行的。因为后者不仅赋与了前者独特的气质禀性,还能为西方文艺心理学提供补充、并使之完善。我们知道在整理构建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时,必须以西方文艺的心理学为参照,所谓参照则必有比较的异同,而差异正是我们应予关注的,因为这恰是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的魅力所在,也是西方文艺心理学应予吸取的养分,还是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个性标志。比如心物、形神是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中的重要范畴,我们通常将之与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中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相对应,也顺理成章地将之解释为:物、形是心、神的物质基础,心、神是物、形的功能、属性。这种解释不错,但仅是最表浅、直观的含义,它还没有将心物、形神范畴的精髓揭示出来。因为只要稍加深入即可发现,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对心、神的关注、重视远远超出物、形。请看“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刘勰《文心雕龙》),“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扬雄《扬子法言·问神》),“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王维《山水论》)。可见,无论文学、音乐、书法、绘画,所有文艺创造活动皆起于心;再看,“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王僧虔《笔意赞》),“神者,文家之宝”(刘大櫆《论文偶记》),“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严羽《沦浪诗话·诗辨》),“夫用界笔直尺,是死画也;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画也”(张彦远《历史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可见,所有文艺活动皆以神为最高理想。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对心、神的强调并没有脱离物、形,但为何对物、形所论甚少呢?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由于受到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其心理结构之深层已对心与物、形与神的统一关系形成定势。只要能够抒发心声,求得神韵,物与形就自然包容在内,这是一种经过历代集体无意识沉积而形成的天然固有的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因此,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中心物、形神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不妨以一具体例证来说明,中国书法艺术几乎将形减到最小程度(其突出代表为狂草),然而欣赏者却能清晰、生动地感受到“神”的“形”(即流动线条所体现出的神韵、生命力)。这种现象恐怕单用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的异质同构理论来解释还

不够,还必须结合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观点:由于受到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文化观念的影响,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殊的审美心理机制,而当这种特定的心理机制与艺术作品所提供的形式相对应时,美感即产生了。

其实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中的精髓也已为西方文艺界所认可,比如在绘画领域,欧洲所有名牌美院中均设有中国画的研究机构,世界著名抽象大师毕加索以及野兽派领袖马蒂斯均与中国画有着丝丝牵连。[5]尽管如此,自觉地、系统地阐述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理论价值的任务,责无旁贷地应由我们中国文艺心理学工作者来完成。我们自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不仅会成为我国文艺心理学发展的新生长点,也将为世界文艺心理学发展提供新视野。

收稿日期:2000-01-14

标签:;  ;  ;  ;  ;  

论文学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