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公司风险控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控制论文,金融论文,小微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小微企业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小微企业与个人对资金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但由于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贷款资金单笔需求少、用途不明确、资金周转周期短,与大型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不相匹配,导致大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缺乏积极性,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小微金融公司的出现弥补了金融市场缺陷,其信贷服务覆盖到了广大难以贷到资金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帮助他们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融资难问题。[1] 目前中小企业和小微客户金融需求旺盛,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限,在此种条件下,成立小微金融公司并完善合理的信贷产品,不但能够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个体商户和农户,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民间不合法借贷行为,使金融行业长期以来的结构空白得到完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发展。 一、小微金融公司特点 小微金融主要是指专门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活动。[2]小微金融公司则是指主要从事小微金融业务的金融公司,由于小微金融公司资金规模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主要行业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原始资本不足 小微金融公司的市场主体是民间营利性金融机构,其资本来源主要为自然人和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金融机构而言,其资金规模较小。 (二)货款额度小 由于资金规模限制,小微金融服务对象自然定位于小规模资金需求者,在资金运行上,小微金融公司主要面向农户和小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小额、分散”是小微金融公司发放贷款的原则,按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一般不超过小微金融公司资本净额的5%。 (三)贷款期限短、手续简便 小微金融公司一般以短期贷款为主。小微企业申请贷款程序快捷,需要达到的条件限制少,不设冗杂的评估、担保手续,以信用贷款居多,也有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3]针对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的特点,小微金融公司并不将财务数据作为主要参考标准,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了一套信用评价系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通过和负责人交流以了解其借款意图与还款意愿,从而对申请小贷的企业做出全面的评分。 (四)运营成本高 在大部分小微金融公司未能上市交易的背景下,现有小微金融公司营运资金的来源相对比较单一,资金来源主要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从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而从银行融入资金的余额亦有限制,不能超过小微金融公司资本净额的50%。[4]从实际情况看,只有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小微金融公司才有可能从银行融入资金,但基本都没有融到资本净额50%这一上限。一些小规模和新设立的小微金融公司基本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相比国有金融机构,小微金融公司融资难度更大,融资成本更高,甚至个别小微金融公司采用民间集资方式筹集资金,资金成本几乎超出想象。 小微金融公司必须靠设立大量网点招募客户,而每一笔贷款额度很小,一般只有几万元,收益甚微。高额的人工成本和网点租赁成本也使得小微金融公司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坏账也是小微金融公司运营成本的一项主要构成,小微金融公司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一旦发生坏账,可能连基本的运营成本都很难收回来。 (五)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小微金融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人员相对较少,不可能配备所有的金融专业人才,个别小微金融公司甚至连基本的金融专业人才都无法配备。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小微金融公司主要是通过校园招聘刚毕业大学生以及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引进专业人才,大多数人员从事金融工作年限较短,职业定位不清,工作变动较大。[5]加之小微金融公司待遇较低、业绩考核压力较大容易导致业务人员流失。 二、小微金融公司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小微金融公司由于原始资本少、运营成本较高,所以其风险抵御能力也相对较弱。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旦发生贷款违约,所承受的损失要远远超过其他金融机构。所以小微金融公司应加大信贷风险的管理,避免信贷风险发生。 信贷风险主要指的是小额贷款业务开展的一整套流程中可能出现贷款逾期、贷款不能收回的情况。[6]如果按照风险类型划分,则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两种风险类型;如果按照风险步骤划分,则可以分为贷前风险、贷时风险、贷后风险。在小微金融公司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能够通过合理规划从而得到控制的信贷风险。 (一)贷前审查风险 贷前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借款人和放款机构信息的不对称,现今还没有完善的专业技术能够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程度。小微金融公司的主要客户与财务制度相对于比较完善的大企业不同,经营主体由于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其自身与放贷机构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专业人才的缺乏又使得小微金融公司很难对每一笔业务均进行信用评定、筛选每位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信贷风险评估等。[7]这样造成的后果自然是信用审查缺乏科学依据,审批时间拉长,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 第一,征信报告对还款意愿的估测。在实际的工作中,小微金融公司一般需要客户自己去央行打印一份个人征信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主要反映的信息是拟借款人在全国范围内的银行申请的经营贷款、住房贷款、购车贷款、信用卡使用情况等信息。但是征信报告有着明显的失误,逾期记录的有效期限只能为五年,所以五年以前的逾期和不良贷款记录都无法获取,会导致很多的小微金融公司在业务操作过程中无法明确客户的真实还款意愿。 第二,财务信息不全面。在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的时候,需要客户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如果是一般有会计部门的公司,就能提供较为完整的会计报表。但是小微金融公司接触的客户大多数是农户、个体工商户。每日以现金结算,即今日收到的现金减去一天的花销后,所剩下的就是一天的净利润,有时候根本不会将钱存入银行,客户日常现金坐支率不明确且无法判断。所以对于信贷员来说是另一大挑战,必须通过对实际经营场所的考察和客户口述信息的相互检验,判断客户所述是否真实。以存货为例,大多数企业都必须在财务报表中反应存货的数据,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存货较少并且较为集中是比较容易盘点的。一旦存货数量过大且较为分散,对于小微金融公司来说就是一项十分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快速清点货物将会导致放款时间推迟,从而使客户对小微金融公司失去信心。但是不清点货物就给客户放款又会使得贷款风险大大增加,这也是小额贷款的风险防范点之一;再比如应收账款,由于个体工商户等小型企业对于资金款项收取并没有能很合理的使用规范的方法记录,导致收取到的都是由其他客户本人手写的账款欠条,或者根本没有任何依据的欠款。小微金融公司在评判这类借款方的财务状况时,存在着很大的贷前风险。 (二)贷款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规章制度漏洞、操作人员经验欠缺、管理不完善而产生的,对业务流程进行一系列磨合之后,可以使操作风险降低。[8]当小额贷款行业旧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时,操作风险将再次上升,它表明新成立的(准)金融机构会面对新的操作风险。就小微金融公司来讲,这些流程操作风险的原因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第一,因业务数量过大带来的操作风险。小微金融公司的业务宗旨是“小额分散”,有时候需要处理较多的业务,这是由自身性质决定的。这一特性使得小微金融公司承担了比银行更多的操作风险。普遍来说,小微金融公司要求的不良贷款率必须低于3%以下,但由于小微金融公司需要处理的贷款业务数远多于银行,因而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也会远高于银行。 第二,由业务人员能力造成的风险。小微金融公司属于新兴行业,小额信贷业务专业人员缺失,会导致操作风险。大部分出资人来自于其他行业领域,因能涉猎金融行业所以成立的小微金融公司而加入其中,但毫无从事金融业的经验;同时为了提高放款速率,未能配备具备对应能力的人在相应的岗位,与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小微金融公司未能及时吸收有丰富经验的民间借贷业务人员,使得其人员缺乏管理经验,内部控制体系无法完整确立,导致较大的操作风险。 第三,内控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对于新兴的小贷行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管理层认识不够,对于工作环境和业务系统的建立没有足够重视。我国的小额贷款行业发展时间尚短,金融业应配备的IT技术人员和安保人员缺失,在系统安保方面所付出的成本不够,产生了潜在的操作风险。 行业还必须要有合理的机构设置和必要的办公室自动化软件,能够通过软件能合理的录入贷款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将扫描件传入数据库,规范工作流程。方便以后的归档和重新提取档案使用,并且能方便以后有类似的信息可供查询。 (三)贷后审查风险 如果贷款发放后,款项被挪用于其他业务将会非常危险。对于客户借款用途的监管主要是定期核实借款人经营项目的进货、生产、销售的变化情况,掌握资产的变化情况。在小微金融公司的贷后管理实践中,仍然是通过公司业务人员对客户实施贷后回访,以完成动态监控;相关业务人员需要对逾期违约不还款的客户催收。[9]如果客户出现无法偿还的现象,如市场变化、进货渠道收紧、销货渠道受限、同行业的竞争等,应提前采取措施;如果实在无法偿还,则需要及时处理抵押物或联系担保人加以解决。 目前借款人对小微金融公司的逾期记录不会进入央行征信系统,并且借款人大多数是中小经营者,造成小微金融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贷后风险,通常包括没有抵押或担保、经营的流动性较高等因素。 三、小微金融公司的风险控制解决办法 小额贷款业务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属于高风险行业,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风险。一个小微金融公司想要建立好内部控制机制,同时使公司良好运营,最重要的就是能依法合规经营,一旦缺失这一核心要素,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日前,虽然小微金融行业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风险内控管理办法,但与银行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寻求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对小微金融公司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完善风险规避机制 完善风险规避机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拟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评级,央行征信报告中所显示的信息并不完善。完善合理的行业内部信用系统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强化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所以信用评级制度对于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考察单笔贷款的风险性,需要合理完整的计算过程。一般来说,为合理选择贷款的投向,贷款风险度在70%以上的为高危风险贷款,此类应贷款不予发放。 (二)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小额、分散”是小贷行业发展的中心思想。小额贷款业务是有风险的,只有将资产风险进行合理组合才能降低风险。风险审查部门在评价贷款风险时,不能单独考虑一笔贷款的发放,需要同时联系市场变化、行业竞争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只有使资产与负债相匹配、使贷款期限与贷款利率相符合,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三)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根据贷款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数量、损失程度、风险时间等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加以评价,就是风险预警机制。[10]当客户出现无法履约和偿还贷款本息的现象,此类型的反馈信息,我们称之为预警信息。出现预警信号有以下两种可能:一种是客户由本金产生的利息已经出现逾期记录;另一种属于恶意拖欠,说明客户经营状况变差,这种行为会产生恶性循环。所以,信贷客户经理在为信贷资产做尽职调查时,需要格外关注客户经营情况、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需要明确借款用途,防止资金挪用。如果发现异常经营状况,需要立即向上级业务部门报告,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可能产生的信贷资产缺失,在发生贷款变化的源头消除风险。 (四)优化小额贷款产品设计 小额贷款业务产品中,农户应作为关注的重点客户。农户肯定无法提供完整的会计报表且财务信息通常较为零散、销售渠道不稳定、种植技术不够先进、自然因素等不可抗力较大。针对这一客观事实,小额贷款产品品种、利率、发放方式等方面应进行全面优化,推出与中小企业不同的、适用于农户的考核机制。 (五)交叉验证中的风险识别 由于公司规模限制,小微金融公司不可能像大型金融机构一样放贷前进行充分的评估,所以交叉验证在小微金融公司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是通过感知、感性认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财务信息和央行的征信报告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中总结发现可疑点。由于信贷员所面对的客户“千姿百态”,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所以风险识别需要抓住蛛丝马迹,需要控制潜在的风险,这就必然需要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的信贷员去经办。 (六)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信用和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正确引导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有助于金融机构降低服务风险、消除顾虑。征信系统可以使金融机构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企业信息,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麻烦。同时应根据追踪记录的小微企业的还款情况,依法打击少数恶意欠债的企业。 由于小微金融公司本身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环境,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金融机构在完善自身机构、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建立起适应小微企业融资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健全完善小微金融公司信贷制度建设,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审批效率、简化审批流程;其次,要科学制定适应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合理筛选客户并实施风险定价;最后,要加强创新,保持创新精神,创新金融产品,创建最适合自身的发展平台。只有在小微金融公司、政府机构及公司客户等的共同努力下,小微金融公司的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道路中小金融公司风险控制研究_操作风险论文
中小金融公司风险控制研究_操作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