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术前均接受颈部超声+CT诊断,术后手术标本行病理组织检查、HE染色,观察超声、CT联合诊断价值。结果:超声与CT单独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联合CT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均高于超声或CT单独检测结果(P<0.05)区。结论: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有重大价值,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的重要监测手段。
关键词:超声;CT;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临床常见甲状腺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检出率逐渐升高,然而由于本病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未予重视,导致疾病发现时癌细胞已经转移而影响预后。为探讨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筛选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120例,均满足纳入标准:? 术前接受超声、CT检查;?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标准;?首次接受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或扩大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或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④无肝肾功能障碍、全身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等;⑤精神正常、意识清醒。其中男12例,女10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8.95±6.03)岁。
1.2方法
B超检查: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枕,头部后仰,颈肩部位充分暴露,对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进行全面检查。
CT检查:采用GE256层螺旋CT机行平扫诊断,扫描条件120Kv,层距与层厚均为5mm;增强造影以通用电气药业(上海)公司生产的碘海醇注射液作为CT增强造影剂,60-85ml静脉推注,推注速度为2-2.8ml/s,层厚1-3mm,自乳突水平开始扫描至胸骨切迹水平扫描。
超声发现甲状腺可疑病灶后加做CT平扫+增强,共同明确甲状腺病灶大小、位置、是否多发、是否有包膜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侵犯等情况,并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可疑病灶行穿刺活检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来决定是否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清扫标本依照解剖标志分为Ⅱ、Ⅲ、Ⅳ、V以及VI区五块组织并进行标识。病理科医生取材并观察、计数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报告淋巴结转移区域以及数量。
1.3判断标准
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标准:原发灶的区域淋巴结范围内,多发,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L/S<2,髓质-门变窄、受压偏心甚至完全消失,皮质不规则增厚,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或针尖样高回声。
CT诊断:淋巴结强化明显,淋巴门血管未见强化,淋巴结环形、不均匀强化;颈部淋巴结出现细小或粗大钙化,淋巴结内有砂砾样钙化;淋巴结出现囊性改变或坏死[2]。
1.4诊断结果
以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CT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阳性检出率=病理诊断阳性例数/超声(CT)检出淋巴结转移阳性例数×100%;诊断准确率=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例数/超声(CT)淋巴结转移例数×100%;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表格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现,以X2和Fisher确切率法检验。α=0.05为分界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颈部淋巴结转移
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患者均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中VI区(中央区)70例,单侧颈淋巴结转移42例,VI区(中央区)合并单侧颈淋巴结转移8例。原发病灶直径大小为0.1cm-0.6cm。
2.2淋巴结转移超声与CT特征
超声检出淋巴结转移108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误诊12例,漏诊24例;超声下表现:淋巴门结构消失72例,点状钙化76例,囊性病变32例。CT检出淋巴结转移108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误诊10例,漏诊98例,CT图像表现:64例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14例食管气管沟内见淋巴结肿大;104例颈淋巴结为环形、呈现不均匀强化。
2.3超声、CT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诊断效能比较
超声与CT单独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联合CT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均高于超声、CT单独诊断(P﹤0.05),具体见表一:
3.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多见于30-45岁女性,分化好,恶性程度低。常有多中心病灶,约1/3累及双侧甲状腺,且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由于肿瘤组织生长速度较慢,因此极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同时健康意识的增加,体检增多,本病检出率明显提高。病理学诊断准确率高,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金标准,然而操作较为复杂,同时有创,可重复性差,因此急需更加简单、快捷、无创、可重复操作的诊断方法。超声、CT近年来逐渐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临床大量数据显示其准确率可达85%以上,本次研究中超声、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81.7%,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中淋巴结转移VI区(中央区)患者较多,而甲状腺组织会遮挡颈部中央区所致,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在超声、CT诊断以及颈淋巴结清扫时更加全面、细致地探查,以降低漏诊与误诊率。常规情况下,颈部淋巴结为卵圆形,虽然可能会在炎症作用下出现肿大现象,然而其外形并不改变。本次研究中,52例患者颈部淋巴结在CT增强中显示为环形和不均匀强化,这是由于癌细胞对淋巴结大范围浸润,导致其结构破坏,从而表现出圆形或类圆形.目前临床关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淋巴结门结构是否发生改变尚未统一,有学者认为仅有少部分恶性淋巴结的淋巴结门结构可出现异常,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出现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50%左右淋巴结门会消失,因此不能将淋巴门结构异常作为癌细胞转移的典型特征,本次研究中淋巴门结构消失72例,高达60%。研究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典型特征为点状或针尖样高回声,本次研究中超声显示微钙化灶76例,术后病理诊断确诊72例,证明此观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超声与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阳性检出率均比较高,然而其准确率较低,通过超声联合CT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敏感度(P<0.05),因此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且能够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可将二者联合,实现互补,降低漏诊与误诊率。
总之,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能够提高准确率,有助于指导临床尽早确定治疗方案,具有显著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谷英士,李颖嘉,文戈,等.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30(11):1661-1664.
[2]张蕴鑫,刘建龙,贾伟,等.覆膜支架在颈动脉爆裂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1例[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8(1):74-75.
[3]包亮,王贵民.ARMS 法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 基因检测252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9):1525-1528.
[4]陈孝平,汪健平 外科学(第八版).
[5]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中国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
论文作者:赵迎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淋巴结论文; 超声论文; 甲状腺论文; 检出论文; 颈部论文; 阳性论文; 病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