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黄河方言声调演变及其自然人文背景_黄河论文

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演变及其自然人文背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秦晋论文,黄河论文,声调论文,方言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壹 引论

陕西和山西(以下称“秦晋”)沿黄河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分别归入晋语和中原官话,有28个点,如表1。

据刘育林(1990)调查,延长有入声,沈明(2006)将其划归晋语志延片。

秦晋两省分布在黄河两岸的方言尽管隔黄河相望,但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远远多于个性差异。邢向东、郭沈青(2005)因而将宜川、韩城、合阳、大荔划归汾河片解州小片;王临惠、张维佳(2005)则反过来主张将汾河片并入关中片。本文主要研究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特点,并探讨自然人文背景在方言声调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贰 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类型及分布

秦晋沿黄河方言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晋语和中原官话两个大类:

2.1 晋语类 有入声的方言声调属于晋语类,共16个点。根据中古声调的演变规律和调类分合情况,晋语类声调又可分为以下5个小类:

①河曲——神木小类 平声分阴阳,清上、次浊上与阴平合流,全浊上与去声合流,入声不分阴阳,共有阴平(有人称之为阴平上)、阳平、去声、入声等4个调类。晋语五台片的河曲、保德、府谷、神木、绥德等5个点属于这个小类。

②柳林——佳县小类 平声分阴阳,清、次浊上为上声,全浊上与去声合流,清入为阴入,浊入为阳入,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等6个调类。晋语吕梁片的兴县、临县、柳林、永和、佳县、吴堡等6个点属于这个小类。

③清涧——石楼小类 平声分阴阳,清、次浊上为上声,全浊上与去声合流,清入、次浊入为阴入,全浊入为阳入,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等6个调类。晋语吕梁片的清涧、石楼、大宁3个点属于这个小类。

④延川小类 平声分阴阳,上声与去声合流。清入、次浊入今归阴入,全浊入今归阳入,共有阴平、阳平、去声、阴入、阳入等5个调类,这个小类仅有晋语志延片的延川1点。

⑤延长小类 平声分阴阳,上声与去声合流,入声不分阴阳,共有阴平、阳平、去声、入声等4个调类,这个小类仅有晋语志延片的延长1点。

2.2 中原官话类 分布在秦晋两省黄河沿岸的中原官话关中片的宜川、韩城、合阳、大荔、潼关等5个点和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等7个点同属于一个类型:平声分阴阳,清、次浊上今归上声,全浊上与去声合流,清、次浊入今归阴平,全浊入今归阳平;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4个调类。

28个点声调的具体调值见表2。

从表2中大致可以看出,秦晋沿黄河声调类型分布上的突出特点是跨黄河和分布区域集中,这与这些方言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人文背景关系密切。

叁 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演变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人文背景

3.1 秦晋两省沿黄河两岸的方言声调在调值和调类两方面都基本保持了一致性,这说明黄河在方言的发展过程中对两地方言的声调并不起阻隔的作用,这与这一区域居民开发利用黄河这一自然条件关系密切。秦晋两省沿黄河区域的自然条件及主要渡口情况请参见附图。陕西、山西的自然分界线黄河从陕西的府谷到山西河津的龙门,一直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黄土高原峡谷中穿行,河面的宽度仅半公里左右。陕西沿河晋语区向西受黄土高原地形、地貌的阻碍,山西沿河晋语向东受到吕梁山脉的隔断,与外界交往极为不便。因而跨越黄河自古至今都是沿河区域居民进行社会交往、满足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

黄河一出龙门就从晋语区进入中原官话分布区,河面变宽,水势平缓,两岸地势相对平旷,海拔也降到了1000米以下。虽然官话区与外界交往较为方便,但黄河水路交通的开发也很重要。关中地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河东的解池周围一直是历史上北方最大的盐务中心。黄河沿岸大小渡口不计其数,每个市县通往对岸的渡口都不止一个,神木、佳县就多达十余个。这些渡口加上一些浮桥,以及每年冬天3个月(12月至次年2月)的封河(河面结冰)使两岸交通十分方便。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沿河晋语区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社会群落,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趋同,两岸方言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里。保留入声,声调调值、调类及发展演变规律一致。沿河中原官话区为平川或盆地,开放性的自然条件使沿河中原官话和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其他官话同步发展。与沿河晋语相比,中原官话发展速度较快,入声已经消失。山西西南部,尤其是运城一带,与陕西关中地区有极强的文化认同感。两地方言的一致性由来已久,扬雄《方言》中秦晋方言并举的现象很多,今人据此将汉代的秦晋方言划为一个方言区。周祖谟(1993:10-11)认为:“进一步而来说,汉代的普通话恐怕是以秦晋语为主的。……到了西汉建都长安的时候,所承接下来的官话应当就是秦晋之间的语言了。”

3.2 顺黄河而下,秦晋沿黄河区域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着晋语五台片、吕梁片、志延片和中原官话(汾河片、关中片),各片集中连片分布,声调系统都有差异(见表2),这种差异是方言声调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造成的。方言声调的发展速度取决于该方言所处地域的社会形态的发展速度,而区域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该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速度。沿河的中原官话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直处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达区域,其声调系统已经与其他官话方言一样,完成了入声消失、并入舒声的过程;而沿河晋语区由于地处偏僻,社会环境封闭,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因而声调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中古入声调的读法等。

粗略地说,秦晋沿黄河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中原官话区、过渡区、晋语区。分属于晋语志延片的延川、延长和吕梁片的清涧、石楼、永和、大宁是明显的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B7)对这一区域方言声调的描写是:“志延片志丹、延川、安塞、吴旗四县紧邻中原官话区,是晋语到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内部不甚一致。志丹、吴旗两县古入声的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清音声母字及次浊声母字今多读阴平,与中原官话一致,只有少数清音声母字今读入声。延川、安塞只有少数入声全浊音声母字今读阳平,多数字今仍读入声。延川上声与去声同调,与邻接的延长相同……”入声的有无是官话和晋语的分区标准。这个区域中入声字派入舒声的比例比较大,有的方言甚至只在口语中保留部分入声,读书音中全部变读舒声。刘育林(1990:44)在描写延长方言声调时说明:“古入声字在认字时,读舒声,在口语中也只有少数字保留入声。”因为与中原官话区毗连,这些地点与中原官话区保持频繁的接触,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受中原官话区的影响较大,其方言声调受中原官话的覆盖比例也大。这个过渡区域内,陕西沿黄河晋语的入声字派入舒声的比例比山西沿黄河晋语要大。因为关中属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陕西沿河中原官话凭借社会因素的强势地位向北推进的速度较快。

考察秦晋沿黄河区域各市县的建置沿革及历史文化背景,发现这一区域从元代起才真正开始分河而治。春秋时期,今陕西沿黄河区域属晋,战国时期,今陕西东北角属赵,其他区域属魏。西汉时设西河郡,辖陕西宜川、山西石楼以北的沿河地区;今官话分布的沿河地区中,陕西属冯翊郡,山西属河东郡,但同属于司隶部直辖。东汉以降至五代,这一区域的政权更迭频仍,所辖区域也不以黄河为界。隋唐两代,秦晋大致分河而治,只是到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今吴堡以北沿河地区改属河东郡,治太原。宋金时期,沿河晋语区行政中心多在今山西境内,而中原官话分布区行政中心多在陕西境内。如北宋陕北沿河的府谷至吴堡一带属河东路,治太原;绥德、清涧以南及河津以南属永兴军路,治长安。

秦晋沿黄河地区古代区划跨河互属现象给两岸方言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较长时间的行政分治也为毗连区域方言的分化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晋语吕梁片处在沿河晋语的中心地带,西岸的佳县、吴堡、清涧所在区域经常受河东的政区管辖,如北宋时佳县、吴堡与河对岸的柳林合为定胡县(治柳林),归河东路晋宁军管辖,因而其方言声调受东岸吕梁片的影响而逐渐趋同。过渡区域的方言受中原官话影响的痕迹明显,这与它们历史上经常与中原官话区同属一个行政区有关,如石楼、永和、大宁所处区域北宋属河东路晋州(治今临汾)管辖。今河东的中原官话汾河片解州小片,唐代至元代大部分时间均属蒲州或河中府(治在今永济),这一区域被统称为“南县”。这一区域方言声调内部一致性极强,与中原官话汾河片平阳小片(去声分阴阳)、绛州小片(清、次浊入归去声)不同。沿河的晋语五台片各点(因清平与清、次浊上合流而划入五台片)地处秦晋沿黄河方言的最北端,历史上多属同一个行政区管辖,在宋金以前常常为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区,与东北方向的其他政区接触密切;近代又因靠近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及周边地区,方言声调也就受到了东北部今晋语大包片(入声不分阴阳)、五台片(清平与清、次浊上合流)、北京官话和冀鲁官话(次浊入声舒化后归去声)的影响。

肆 秦晋沿黄河方言几种主要的声调演变现象分析

在汉语方言声调的演变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调类的分合上,却容易忽略调值在调类归并过程中的作用。方言声调的演变过程中,调值的变化是声调变化的本质,调类的归并只是一种表象。从上古、中古到现在,秦晋沿黄河方言的声调大致经历了早期分化和晚期合并两个过程。在这两个演变过程中,声调的分化是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的。今秦晋沿黄河方言中阴调和阳调的分立无不是中古清声母和浊声母的演变在声调演变上的反映,兹不赘言。晚期调类的合并主要以调值的相同、相近为条件。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晚期合并主要有三种现象:一是晋语五台片的清平与清、次浊上的合并,一是中原官话中入声消失过程中分别与阴平、阳平的合并,一是晋语志延片的上声与去声的合并。

4.1 晋语五台片中古清平与次浊上的合并

从表2中可以看出,晋语吕梁片清平和清、次浊上大都是两个不同调值的曲调,晋语五台片清平和清、次浊上合流,今调值也是一个曲调。一种方言中调型相同、调值相近的两个声调是最容易合并的。在晋语吕梁片阴平、上声不合但调型一样的方言中阴平、上声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混读现象,如:

吴堡:阴平混读为上声 枯脂之尸诗参掂襟荫墩钧豇

上声混读为阴平 釜姐挤禀

石楼:阴平混读为上声 戈些挨埃歪宵箫煎笺昆坤均钧昌筐匆雍

上声混读为阴平 驶蚁倚灸饮诊尹隐谎做耿颈

由此可以推断,晋语五台片清平和清、次浊上大致经历了由调型相同、调值相近的两个声调逐渐合并成一个声调的过程。今晋语吕梁片同调型的阴平和上声分立的状态可能就是晋语五台片某个历史时期曾经存在过的状态。今沿黄河的晋语五台片方言和其他区域的晋语五台片方言一样,都能在连读变调中区别阴平和上声,如保德方言(侯精一、温端政1993):

邢向东(2002:113)在描写神木方言的连读变调时指出:“清平和清上作为前字,除了在清上前面外,都不同调。……清平和清上作为后字,除了在清上和入声后面外,都同调。”刘育林(1990:13-23)在处理神木、绥德、子洲、米脂等方言声调时因为连读调有区别,将清平和清、次浊上处理成为同调值的“阴平”和“上声”两个不同调类。晋语五台片普遍存在的连读中分辨阴平和上声现象,说明这一区域的方言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阴平和上声是分立的,今方言中两调的合流是声调晚期演变的结果。

4.2 中古入声调的分合

秦晋沿黄河方言中,中古的入声调的演变溯河而上依次分布着三个不同的类型:

①中原官话方言中古清、次浊入派入阴平,全浊入派入阳平。

②晋语吕梁片今读阴阳两调。

③晋语五台片今读不分阴阳,只有一个入声调。

从分别派入阴平、阳平的情况来看,中原官话早期的入声曾分阴阳无疑。中古清、次浊入归入阴平,全浊入归入阳平,是中古入声韵尾脱落以后以调值的相同或相近为条件所进行的归并。尽管中原官话中古时期的平声、入声的具体调值已经无从确知,但在沿河晋语的入声舒化现象中能够看到入声并入平声的过程。邢向东(2002:47)在描写神木方言声调时说明:“阳平和入声调高相同,不过入声发音十分短促。如果入声字在语流中出现舒化,往往变成阳平……”刘育林(1990:13)在描写绥德方言声调时说明:“入声是短促调,由于韵尾[]喉塞较松,听起来不十分急促,调值近[]32,现记作[]3。在认字时入声可以读作舒声阳平。”李小平(1991:4)在描写临县方言声调时说明:“入声分阴入和阳入两类,都是短调,且有明显的喉塞音[]尾。其中阴入最短,调值为[]44,阳入较阴入长些,调值为[]24。就音高来看,阴入和阳平很接近,阳入和阴平很接近,在新派话中有融合的趋势,在学校教书单念时,几乎没有分别了。”中原官话汾河片绛州小片新绛等方言中古清、次浊入声今归去声,是因为去声的调值是[]31,与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其他方言的阴平调值相同或相近。种种现象说明,沿黄河的中原官话汾河片和关中片方言中中古入声今归平声(阴平、阳平),与平声的调类无涉,而与平声的调值相关。也就是说,沿黄河中原官话入声调和平声调的归并是调值相同或相近的调类之间的归并。

沿黄河的晋语五台片今入声不分阴阳,也应是晚期合并的结果。据笔者调查,晋语的代表点——太原老派口语中入声分阴阳,新派口语中入声已经不分阴阳了,说明晋语中的确存在着阴入、阳入两调晚期合并的现象。邢向东(2002:93)在分析神木方言的内部差异时说明:“神木话只有一个入声调,中古浊入字与清入字同调。万镇、贺家川都保留了阳入调,不过只有部分中古浊入字读阳入,其余并入阴入。”这两个乡镇的中古浊入今读阳入的比例如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万镇、贺家川中古的浊入字今读阳入的比例最大不足40%,大多数混同于阴入。入声调阴阳合流是以调值“短促”为条件的,今秦晋沿黄河方言中晋语五台片的入声调值大致与吕梁片阴入的调值一致,可以证明这一区域的入声保留了较早时期阴入调的读法。沈明(2007)在讨论晋语五台片入声调的演变时也认为晋语五台片的入声调是后期合并的结果,并指出:“从入声单字调的合流方向来说,五台片各方言的今入声调保留的是清入调。”如此,这一区域入声调合流的基本的过程是:

清入、浊入分立——次浊入并入清入,全浊入分立——全浊入并入清、次浊入,入声合流。

今次浊入声或归阴入(清涧、石楼等)或归阳入(临县、吴堡等)的不稳定状态是它们所处的阶段不同所致。

4.3 晋语志延片上声与去声的合流

晋语志延片处在黄河西岸晋语吕梁片、五台片和中原官话关中片之间,是中原官话和晋语此消彼长的过渡区域,入声字的大量舒化、中古全浊声母多读送气音等都显示了过渡性特征。其上声与去声合流的现象也是这一过渡地带的特有产物。延川、延长中古清、次浊上与去声合流,今调值为分别为高降调[]53、[]52。因为连调中可以区别上声(中古清、次浊上)和去声(中古全浊上和去声),张崇(1990)将延川方言里中古上声与去声合并后的单字调命名为“上去”,并描写了延川方言连调区分上、去情况:

伍 余论: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同构共变”问题

从共时平面上看,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演变具有“整体不同步、区域同步”的特点。依照表2所反映的调值、调类情况,秦晋沿黄河方言各片声调的古今演变规律如表4。

从表4中所反映的古今声调演变规律来看,秦晋沿黄河所有的方言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曾经存在过“平、入分阴阳,去声不分阴阳,清、次浊上为上声,全浊上归去声”的阶段,这可能与它们共同的底层——唐宋西北方言有关。但今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整体发展演变是不同步的,如中原官话中入声的消失、晋语志延片的上声与去声的合流、晋语五台片的阴平与上声的归并等。如前所述,这是不同区域方言因所处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不同从而导致方言发展的速度、演变的轨迹不同造成的。这些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整体上发展不同步的现象却恰恰是这些现象存在区域的方言同步发展的典型特征。中原官话关中片、汾河片方言“古清、次浊入今归阴平(绛州小片部分方言清、次浊入归去声,例外),全浊入今归阳平”,所属方言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的近80个市县里;晋语五台片“清平与清、次浊上合流、入声阴调阳调合流”,所属方言分布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29个市县旗里;晋语吕梁片“阴平与上声调型相同、调值相近,入声分阴阳”,所属方言分布在山西西部、西南部及陕西北部的19个市县里。这些具有共同的声调演变特点的方言在音系结构、词汇、语法等方面也往往具有内部一致性,它们集中、连片分布,决不是偶然现象。可以说,相对集中分布在一个自然区域的方言处在一种“区域联盟”的关系之中,相同的底层使它们具备同步发展的条件,相同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历史行政区划等人文背景使这个联盟内的方言无论是自身演化还是在外部因素的干扰下的演化都能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对内具有一致性、对外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就秦晋沿黄河方言的声调而言,在调值、调类两方面无论是的共时特征还是历时演变过程对内都有极强的内部一致性,对外都有明显的排他性。晋语五台片的“清平与清、次浊上合流,入声不分阴阳”、吕梁片的“阴平与上声调型相同、调值相近,入声分阴阳”、志延片的“上声与去声合流”以及中原官话的“入声消失、分别并入阴、阳平”等个性差异都是各片在特有的社会背景和自然条件作用下方言声调系统一致、发展速度同步、演变过程相同造成的。这就是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同构共变”的性质。

本文未在参考文献里列出处的材料都是由课题组成员邢向东、张维佳、李小平三位先生和笔者调查所得,在此向三位先生鸣谢!李蓝先生为本文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谨致谢忱!不当之处概由本人负责。

标签:;  ;  ;  ;  ;  ;  ;  ;  ;  ;  ;  

秦晋黄河方言声调演变及其自然人文背景_黄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