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万里的诗歌_杨万里论文

内师心源,外师造化——杨万里诗歌散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造化论文,诗歌论文,杨万里论文,内师心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杨万里的诗歌创作经过了依傍前人到外师造化的历程。由于他跟大自然重新建立起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因而接触深入大自然的兴趣和勇气特别浓厚充足,对自然万象的观照和描绘非常敏锐灵巧。在所作的诗中,他既表现出自己深切感受和独特兴趣,也表现出自然万象的种种奇趣。自然万象不仅能给诗人以诗材、诗情、诗兴,而且能给诗人以美感的愉悦。这种以自然为师、源于生活的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对今天的诗歌创作仍然有借鉴意义。

我国南宋诗坛素有“中兴四大诗人”之称,即“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是也。四大家中,杨和陆的诗名尤大。但其时,杨万里的名声却又在陆游之上,有“执诗坛之牛耳”(周必大《跋杨廷秀赠族人复宇道卿诗》)、“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等评价。

杨万里一生尝作诗二万余篇,现存四千二百多篇。虽然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要题材,但仍有不少作品的内容比较充实,表达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民生的真切关注。现仅就杨万里诗歌创作中内师心源、外师造化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学界。

1

杨万里从大自然中,从自己日常经历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吸取创作的材料。大自然中种种物象,举凡高山巨川、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蓝天白云、春光秋色、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其形态,其神情,莫不一一被诗人摄入眼中,信手写进诗里。自然万象对诗人的创作,的的确确具有特殊的意义。

杨万里诗歌创作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绍兴三十二年(1162)以前,学江西诗派,为摹仿效法期,所谓“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和周仲容春日》)作诗千余篇,中有“露窠蛛恤纬,风语燕怀春”、“疏星煜煜沙贯月,绿云扰扰水舞苔”等句。自结兴三十二年至淳熙四年(1177),学陈师道五律、王安石七绝和唐人绝句,为过渡探索期,所谓“受业初参王半山,终须投换晚唐间。”(《答徐子材谈绝句》)“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读唐人及半山诗》)存诗七百余篇,编为《江湖集》。第三个时期为成熟创新期,从淳熙五年至开禧二年(1206)。存诗三千四百余篇,编为《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江西道院集》、《朝天续集》、《江东集》和《退休集》。

由此可知,淳熙五年(1178)是杨万里学诗过程及诗风转变的关捩所在。对此,诗人在《荆溪集序》中,尝有具体生动的叙述。上自绍兴三十二年,下至淳熙四年春,有诗五百八十二篇,平均每年只有三十余篇。淳熙四年夏,杨万里之官荆溪后,由于公事烦杂,“诗意时往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次年正月初一,“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杨万里是讲求“悟”的。所谓“参时且柏树,悟后岂桃花。”(《答李天麟二首》)时人亦有“笔端有口古来稀,妙悟奚烦用力追。”(张镃《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见惠书卷末》)“诚斋万事悟活法。”(周必大《次韵杨廷秀待制寄题朱氏焕然书院》)“知公别具顶门窍,参得彻时吟得到”(葛天民《寄杨诚斋》)等赞语,因此,杨万里《序》中“忽若有悟的”的“悟”,即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所谓的“妙悟”或“透彻之悟”。当然,正如质变有个量变的过程。“妙悟”或“透彻之悟”有个以“渐修”为根基一样,杨万里的诗歌创作由师法前人转为师法造化,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决不是以淳熙五年正月初一这天为截然分界线,诗人只是强调和突出这天的大彻大悟,从此进入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的自由境界罢了。实际上,杨万里于绍兴三十二年焚诗后的第一个诗集《江湖集》中,就体现出内师心源,外师造化的一些迹象。诗人之这一“悟”,终于结束了他自绍兴庚申(1140)至淳熙丁酉长达三十七年之久,从学王庭珪、胡铨到学陈师道、王安石再到学晚唐诗人的历史,从而强调不学自得、落尽皮毛、自出机杼,开创了“诚斋体”的崭新局面。诗人之这一“悟”,也使他跟自然重新建立起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恢复了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杨万里就是这样来揭示和表现这种关系和状态的: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情,只是征行自有诗。(《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欲将数句了天竺,天竺前头更有诗。(《寒食雨中同舍人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效行聊著眼,兴到漫成诗。(《春晚住永和》)一路诗篇浑漫兴,侧溪端的不相亏。(《晚过侧溪山下》)这些是就诗情、诗题与诗兴而言,它们无一离得开自然万象,离得开现实生活。写出好诗的关键就在于要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感受激动人心的诗情,吸取丰富多采的诗题,触发取之不尽的诗兴。“闭门造句”或“城里哦诗”,均不是可取之途或可效文法。由此可知,他为什么绍兴三十二年要焚诗千首的缘由了。

杨万里写诗是特别强调“兴”的。他认为诗之作,以“兴”为是上,以“赋”次之,而“赓和”为不得已也。“我初无意于作是诗,而是物是事适然触乎我,我之意并适然感乎是物是事,触生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我何与哉?天也,谓之兴。”(《答建康府大军库监徐达书》)这里所言的“兴”,即无意求诗,而“兴”到自成。有“兴”,才能写出好诗;“兴”越浓诗便越好。因此,“兴”是一种审美冲动。而这种冲动,只有被自然风物或社会生活所触所激,才能产生,也才能成诗。在杨万里看来,诗歌清新佳美句子的产生,同样也离不开自然万象,离不开生活体验。正所谓“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红尘不解送诗来,身在烟波句自佳。”(《再登垂虹亭》)

杨万里就是如此生动而深刻地阐述了诗歌创作与自然万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又是如此明确而尖锐地强调了诗人必须内师心源、外师造化,而决不能依傍前人或闭门造句。这些都是诗人的深切体会和经验之谈。

2

杨万里的一生,始终都与大自然打着交道,是一位酷爱自然的诗人。无论宦游途中,任职期间,也无论是闲居乡里,平生山水不知看多少。诗人任零陵县丞时,就为该地“春山叶润秋山瘦,雨山点点睛山秀”的景致所吸引,“朝来看山佳有余”(《题黄才叔看山亭》)“笑倚江枫弄江水。(《题唐德明建一斋》)淳熙十四年(1187),诗人出任筠州(今江西高安),二百八十四天,他常常徜徉于佳山秀水之间。后奉命迎劳使客期间,诗人又观江涛,历楚淮,尽江东江西之奇观,在《朝天续集序》中,诗人又将自己以往的游踪宦迹作了一个概述云:“余随牒倦游,登九疑,探禹穴,航南海,望罗浮,渡鳄溪。盖太史公、韩退之、柳子原、苏东坡之车辙马迹,予皆略至其地。观予诗,江湖岭海之山川风物多在焉。”正因如此,所以张镃就以“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见惠因书卷末》)评之。这些都足见诗人涉足之广袤和与造化交往之频繁。

“一生劫劫只长途,投老山林始定居。打并人间名利心,万山佳处一溪深”这是杨万里晚年退休南溪时所写的“晓起探梅》中的诗句。诗人隐居乡里长达十六年之久,虽家境贫寒,但所居环境幽静,生活自由闲适。诗人自称为“天下无人闲似我”。又尝自赞云:“江风索我吟,山月唤我饮。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又云:“青白不形眼底,雌黄不出口中。只有一罪不赦,唐突明月清风。”他或杖藜看水更看山或友人相携更上一重山,只要体力可支,总是置身于山水自然之中。

3

杨万里由于对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又有丰富而真切的感受,因而他接触和深入大自然的兴趣就特别浓,勇气也相当足。有时,他独著驼裘破雨行;有时,他不让风知雨觉。诗人就是坐观或凭栏观看自然景色,同样表现出兴趣之盎然。“秋光好处顿胡床,旋唤茶瓯浅著汤。”(《城头秋望》)“自掇胡床移好处,莫教漏眼一烟鬟。”(《云际寺前山顶》)“胡床倦坐起凭栏……,看书馋了又看山。”(《静坐池亭》)因贪看书而忘却看山,诗人为此懊悔不已。至于因贪眺望而废看书,则是常有的事。

即使严寒、疾病、体衰,又即使风浪、疲劳,杨万里均置之度外,都丝毫没能影响他观赏大自然风姿美态的兴致。他忘寒而逐胜,犯雪而登亭,尽管飞花著水旋成冰。他虽然病苦忧煎,还是照样游山眠石。有时登山,体衰也不禁,脚跟倦时稍稍歇息,又前去细细观览山色的佳处。

杨万里还用比照的方法来突出自己的游兴。在《阻风泊钟家村离英州已三日馋行二十里》诗中,将儿女旅船时“厌江行”的情绪同自己“爱江行”的兴致加以对比,又将自己“爱江行”和“怕入城”两种不同心态进行映照。儿女之所以对江行生“厌”,是由于江行次数之频繁和风波之险恶所致;诗人对江行不但不厌,反而更加喜爱。也正由于“爱江行”而萌生“怕入城”的心绪。入城之所以生“怕”,就因在城中无法领略和饱览到江行时沿途那美丽的水光山色。

4

自然万象不仅呈献给诗人以充沛的诗情、浓郁的诗兴和丰富的诗题。而且也给了他以美的感受和心灵的娱悦。虽然春已残,而“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红岸岸花”的景象却使诗人觉得“景更佳”,以致要使诗人“须记许生涯。”(《三月三日雨作遣闷绝句》)暮色,同样使诗人赏心悦目。他眺望越台山,“北背更将霞万疋,生红鲜障裹青峰。”他视野里杭州西湖里的夕照,“不是山衔不是云。寸寸低来忽全没,分明入水只无痕。”即使雨中或雾中的青山,也给诗人以朦胧美的感受,使他陶醉不已。他以赞美的心情和轻快的笔调吟咏出: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眠,千峰故隔一篇珠。(《小雨》好山幸自绿崭崭,须把轻去护浅岚。天女似怜山骨瘦,为缝雾縠作春衫。(《岭云》)如此绮丽风光,给待人的美感和娱悦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无穷无尽地赞美之:“一出还添二百诗,风光投到费推辞。江湖物色休吟尽,留取西归一半题。”(《发慈明过烈山望见历阳一带山》)“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须吟。”(《舟过黄田谒龙母护应庙》)。

佳山胜水美不胜收,诗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充满一片深情。他因观赏而徘徊,而忘归,即使返回也步步回首,难分难舍。脚步虽缓慢,夜虽已渐深,但诗人的游兴丝毫未减,心情始终是那样畅快。

从自然造化的角度看,山水景物的本身在时间的长河中,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即使国家的盛衰或社会的交替,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处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认识及审美情趣却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有些自然景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给杨万里带来的不再是美的感受和心灵的娱悦或慰藉,而是内心的悲苦或愤慨。因为他生活在宋、金对峙的时期,祖国大片北方土地沦为异族统治之下,而偏安的南宋王朝也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淳熙十六年(1189),杨万里从筠州被召回朝。次年,奉命以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他渡过长江,来到淮河前线。虽然他所见到的长江和金山,景象依然极其壮丽雄奇,但他斯时斯地再也无心欣赏,再也产生不了美感和娱悦,而是触景伤怀,抚今念昔,深沉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悲苦、忧虑和愤懑之意沛然而发。“千载英雄鸿去外,元朝形胜雪睛中。”“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诗人透望金山,绝顶那座“吞海亭”仿佛出现在眼帘,国耻身辱,羞愤交集,于是顿起煎茶之想:“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他甚至借山川之口,发出“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的呐喊!为什么船高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呢?这是因为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王朝与金人媾和,百般屈辱地签订了“割唐、邓二州,以淮水中流划疆”(《宋史·高宗纪》)的和约。从此以后,淮河便成了宋、金两国的分界线。正所谓长淮咫尺分南北,中流以北即天涯。在这里,“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泪湿西风欲怨谁!”(《初入淮河四绝句》)就是淮河的风,斯时也引起诗人的不满,遭到诗人的嘲弄:“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来浪头山。便能只倒僧伽塔,未值先生一笑看!”(《嘲淮风进退格》)盱眙是宋、金分界线上的重镇,宋人出使金国,金人出使宋国,规定都要在此过境。因此,杨万里路过此城,所见所感的是:“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以后年来世情了,一波分护两涯船。”(《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诗中所云“羞”、“愁”、“怨”以及“泪湿”、“肠断”即是诗人斯时斯地触目而生的心态意绪。对杨万里江淮篇什,清人潘定桂尝许之曰:“一官一集记分题,两度朝天卷自携。老眼时时望河北,梦魂夜夜绕江西,连篇尔雅珍禽疏,三月长安杜宇啼。试续淮河诸健句,何曾一饭忘金堤!”(《读杨诚斋诗集九首》)

由此可知,自然万象给予杨万里更多的虽然是美的感受和心灵的娱悦,但有时也给了他以悲苦,以愤慨。

5

造化自然既然无私地呈献给杨万里以诗情、诗兴、诗材,以美感、娱悦或慰藉,因此,他与自然万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是一般地喜爱自然,简单是爱得发疯了;他不是将自然万象看成是无情之物,而是将它们看成是自己的挚友与知音。“谁遣诗家酷爱山,爱山说得口澜翻。”(《安乐庙头》)“一江风月两溪云,总与诚斋是故人。”(《跋常宁县函葛斋松子固衡永道中行纪诗卷》)感情多真挚,又多自然。于是,诗人竟要在江湖溪山安家、终老。这种心态,不少篇什中均有所表露。如:“台阁非吾事,溪山且此生。”(《初夏日出且雨》)“江湖便是老生涯,佳处何妨且泊家。”(《舟泊吴江》)“病身只合山间老,半世长怀客里情”(《九月一日夜宿盈川市》)因云,在诗人的眼中诗里,自然万象既有美丽动人的景色,又有丰富细腻的感情,即既“有景”又“有情。”

本来是诗人有意要在大自然中寻找诗材,但在杨万里看来,却是自然万象主动地呈献诗材,它们甚至还有意邀请诗人题咏或向诗人索取新诗。所谓“万象毕来,献予诗材。”(《荆溪集序》)“江山岂无意,邀我觅新诗。”(《半山小憩》)又所谓“一搭山村一搭奇,不堪风物索新诗。”(《山村》)“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等等。在杨万里宦游的旅途中,种种自然风物都满怀深情地要让他更好地观赏自己的风采,甚至还盛情地挽留他。你看:“风亦恐吾愁路远,殷勤隔雨送钟声。”(《彦通叔祖约游云水寺二首》)“诸峰知我厌泥行,卷尽痴云放嫩睛。”(《宿小沙溪》)“溪光远隔深深竹,特地穿帘入轿来。”(《过五里径》)“泊船梅堰日微升,一径深深唤我登。”(《小泊梅堰登明孝寺》)这风儿、诸峰,这溪光、深径,是多么善解人意,又是多么富有情趣。它们之所以要“送钟声”、“放嫩睛”或是“入轿来”、“唤我登”,都是要让诗人消愁去厌,饱览风光。你再看:“湖山有意留款侬,约束疏钟未要声。”(《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舟中排闷》)这湖山,这江流的情意是何等的纯真浓厚。而下面诗句中的云水和柳线对待诗人的情意,又是何等的生动感人。诗云:“霅水相留无别计,却将溪曲暗添程。”(霅溪》)“常州尽处是望亭,已离常州第四程。柳线伴船知不住,却教飞絮送侬行。”(《舟过望亭》)二诗均写自然物象欲挽留诗人却留不住而产生的心态和所采取的行动。

6

也正由于杨万里对诗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有丰富而真切的感受,又别具观察、领略物象的心胸和眼光,因而对自然万象的观照就非常敏锐细致,捕捉和表现就十分敏捷灵巧。在他看来,作为诗人,观照和表现自然万象,应该具备一双“乖张眼”,去“偷窥造化。”他认为作诗的工夫只在一“提”字上。杨万里就是用这种“乖张”的眼去观察和捕捉自然万象的。他就象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如兔起鹊落,又似鸢飞鱼跃,眼明手捷,踪矢蹑风,因此,能够将那些稍纵即逝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的物象都摄取过来。正因如此,所以时人姜夔就尝以“翰蕹墨场中老斫轮,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凌》)赞誉之。清人潘定桂也认为杨万里达到了“每于人巧俱穷处,直把天工掇拾来”(《读杨诚斋诗集九首》)的境界。杨万里在《和段季康左藏惠的绝句》中用“四诗赠我尽新奇,万象从君听指麾”赞扬段氏。但“万象从君听指麾”却又是他诗歌的重要特色和驾驶万象能力的自我写照。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杨万里是怎样用“乖张”的眼,用快镜去观察、捕捉,又是怎样用敏捷灵巧的方法去刻划、表现自然万象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蜻蜓空里元无见,只见波间仰面飞。”“鱼儿解作睛天雨,波面吹成落点痕。”(《晚坐荷桥》)“初作眉头皱,还成簟面斑。”(《水纹》)“波面落花相趁走,避风争泊岸旁边。”(《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图》)“鹭鸶不遣鱼惊散,移脚惟愁水无声。”(《城头秋望》)等等。这些是诗人对水面上的荷叶、蜻蜓、鱼儿、波纹、落花和鹭鸶诸般物象的动作、神情和心态的观察、捕捉刻划和揭示,无论是晴蜓的“立”与“飞”、波纹的“眉头皱”与“簟面斑”,也无论是落花的“争泊”与鹭鸶的“移脚”,无一不神情毕露,刻划入微。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可凭直觉感知,但在杨万里的笔下,却是那样的清晰可见,活灵活现。诗人从柳丝的“先知”,写出风的“似有如无”;从蛛丝的“度别檐”,写出风的存在及风力的微弱。你年那幼嫩的蝴蝶:“蝴蝶新生未解飞,须拳粉湿睡花枝。后来借得风光力,不记如痴似醉时。”(《道旁小憩观物化》)“须拳粉蝶”,描摹得多细致真切;而“如痴似醉”,形容得多形象生动。前后两相对照映衬一实一虚,活画出幼蝶的神态。你再看冻蝇:“上已春阴正未开,寒窗愁坐冷如灰。冻蝇触纸飞还落,侧面翻身不起来。”(《上巳》)“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挼按挲弄晚睛。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声。”(《冻蝇》)前诗,由于春阴“窗寒,因而冻蝇飞不起,刚触纸随即坠落,侧面翻身再也爬不起来。后诗,由于白天有阳光的照射,因而冻蝇得到暖气,双脚挼挲戏弄着晚情。后来随着夕阳西沉,有了寒意。于是冻蝇就飞落。观察得何等细,何等真。“老眼偏明远岫孤,夕阳故遣树阴疏。蝉鸣叶底无寻处,随意闲行偶见渠。”(《晚步追凉》)这里写暮色中的蝉。“晓寒顾影惜金衣,著意听时不肯啼。飞入柳阴多处去,数声只许落花知。”(《晨炊玉田闻莺观鹭》)这是写柳阴里的莺啼。其他如《过百家渡四绝句》中的牛背、人踪:“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过招贤渡》中的青虫:“柳上青虫宁许劣,垂丝飞地却回身。”《雪霁出城》中的残霜:“河冻落痕余一寸,残冰阁在柳根沙。”及《城东晚步》中的夜霜:“竹影已摇将午日,草根犹有夜来霜。”如此等等,既是诗人对物象情态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他采用敏捷灵巧的表现手法所致。周必大认为杨万里“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遂谓天生辩才,得大自在,是固然矣。”而这是由于他历数十年的“岁锻月炼,朝思夕维,”“然后大悟大彻,笔端有口,句中有眼。”(《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

杨万里不仅善于观察、捕捉和表现出自然物象的种种形态,而且还善于观照、摄取和描摹出自然物象的诸般奇趣,而这是由于诗人用天真好奇的眼光对万象作冷静、理智的体察和领悟所致。先看诗人笔下的山吧: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山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头,我脚高时地更高。(《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乱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山,本是没有意识、没有感情的,但在诗人的眼里却是那样富有情趣,它们竟然要与攀登者“争豪”,而且丝毫不让。你脚高它显得比你更高,总想不让你跨越过它;有时它们又好象故意跟下岭者逗乐,一“放”一“拦”,让人捉摸不住,使你原来的喜欢成为一种错觉,完全落空。这就是诗人在登山和下岭时所体味和表现出物象的一种奇趣,就中也得到了一种领悟。那就是:既要意志坚强,勇于攀登;又要头脑冷静,排除阻力。山峰被云雾笼罩或掩没,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云消雾散,山峰露出,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杨万里却从数峰的或没或出之中,表现出诸峰的奇趣和所得到的领悟。诗云:江氛海雾暗前村,四望秋空一白云。忽有数峰云上山,好山何故总无根?(《富阳晓望》)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晓行望云山》)

大自然中,山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有根有柢的;但是由于洁白迷蒙的云雾作用,因而给人的错觉是:云上露出的山峰看似真的,却又没有根。在人的肉眼中,是看不到山的增长加高的;但也由于云雾的慢慢消散,因而给人的错觉是:山在慢慢地往上增长,在活动。当然这“忽然长”的一峰是虚幻的,因为真山是不会动的。这山的“无根”,这峰的“长”,给人的是一种奇趣,也给人一种妙悟,那就是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你再看,诗人眼中的月也同样充满奇趣:红稠碧秀暗山园,只有诚斋眼界宽。月近竹梢偏不上,要人不看要人看。(《诚斋待月》)才近中秋月已清,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八月十三日夜诚斋望月》)两首虽均是月诗,却写出月的不同情趣和心态,前首,写月的欲上而不上的徘徊情态和要人看却又不要人看的腼腆羞涩。后首,写月的独自运行、无粘无滞、自由自在、乐在其中。当然,月总是或冉冉上升或徐徐下沉,而决不会有“偏不上”和“要人不看要人看”的情趣。这只是由于诗人待月之久所产生的一种错觉和心态要了。月又总是在天空独自运行的,而决不是粘住天的。诗人之所以有“忽然觉得”异样,这只是“今宵”天空万里无云,月儿显得格外明亮浑圆之故。

自然万象本是无情之物,它们之所以有意识、有情感,这完全是作为审美主体的诗人所赋予的,即所谓移情或拟人。我见物“有情”,物见我亦“有情”,于是物我皆“有情”,两情相通相融。杨万里在诗中,如前所述,无论是表现物我交融的乐趣或是自然万象本身的奇趣,虽然都是移情于物,或是采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但其最根本的则在于他与自然万象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他的眼中,自然万象的一举一动,一姿一态,都是充满生机活力,都是富有深情厚意的。因之,他笔下自然万象所表现出的情趣,才那样的真实、生动和感人,也才那样的新鲜、奇特和诙谐。这决不是一般地或简单地移情或采用拟人化手法所能达到的。

综上所述,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杨万里的诗歌之所以能创辟出新体——“诚斋体”,之所以主要是描写自然景物,之所以对造化自然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又之所以能表现出物我交融的种种情致与物象的诸般奇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杨万里既是关心国事民生的诗人,也是执着人生、酷爱自然的诗人。基于此,由于生活经历和长期探索,他终于找到并正确地处理了诗人与造化自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坚持了自筑诗坛,自出机杼和内师心源、外师造化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道路。自然万象既然无私地呈献给他以丰富多采的诗材、诗情和诗兴,又赋予他以种种美的感受、心灵的娱悦和新奇的情趣,因此,他就必然地、真实地而又信手地将自然万象的诸般形态情致一一地反映和表达出来。

杨万里的一生写了五十多年的诗,名重一世。他在《自跋江西道院集戏答客问》诗中,尝将自己的诗作了一个概括,即:“若问个个何所有?一腔热血和诗裁!”这就是说,诗人的诗中凝结着、充溢着、激荡着他爱国爱民、爱生活、爱自然的热血。但他又怕时人或后人读他的诗却不能洞悉和理解他的那颗心。在垂暮临殁时,他曾在《夜读诗卷》中,吐露了这种心声。诗云:幽屏元无垠,清愁不自任。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病来谢本酌,吟罢重长吟。诗的基调是低沉的,情绪是感伤的。他作诗是满情激情,一腔热血,而现在读自己所作的诗却是伴和着辛酸、哀怨和泪水。他那颗“万古心”,在当时只有“三更月”才知晓!这是多么不幸!不过,今天,我们可以告慰九泉下的千载诗人杨公,他诗中的那“一腔热血”,他那颗“万古心”,后世读者越来越能够知晓和理解;对他的为人品德,也越来越敬重和仰慕,对他遗存的诗篇,同样是视若珍宝,“吟罢重长吟”。

标签:;  ;  ;  ;  

论杨万里的诗歌_杨万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