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经济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相继提升,但是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方式也导致重症胰腺炎的发病几率逐渐上升。在医疗事业不断深入改革及创新的当今时代,对于重症胰腺炎的有关研究结果更加完善,并获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研究深入分析了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并探究其最新的治疗进展情况。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治疗进展;分析与探究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多发急腹症,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种疾病可导致机体多功能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衰竭。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岁-50岁范围内的青壮年为重症胰腺炎多发人群,并且女性患者居多。下面内容针对重症胰腺炎的最新治疗进展进行论述。
1 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作出较为完全详尽的阐释,但是当下普遍认同的观点为,由于胰液发生逆流现象以及胰酶出现分泌过度状况,导致对胰腺组织产生损害,进而引发患者全身炎性反应或者导致其器官功能持续时间在48小时以上出现衰竭。
此外,在胆道或者十二指肠产生梗阻现象,胰酶过度的分泌情况下,会导致胰液以及胆汁等消化液出现反流问题,并且伴有血压升高状况。在胰腺破裂时会将胰液流出,进而引发胰腺和其周围组织出现充血或者水肿等问题,严重情况下发生坏死;在血液内出现磷脂酶以后,会破坏肺泡气体正常的交换功能,同时紊乱脑功能。此时会加强血管的通透性,引发红细胞、血浆破裂并析出,导致大大减少了细胞外液、循环血容量,最终形成不同的器官缺氧或者缺血指征问题;胰腺组织在发生缺氧坏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心肌抑制因子、休克因子,并且可以针对肺泡通透性以及心脏泵血功能产生阻碍,进而引发患者器官功能出现衰竭的现象[1]。
2 重症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进展探究
首先,预防器官功能衰竭以及抗休克、ICU监护的应用。针对患者实施积极及时的补充血容量,将水、电解质保持平衡状态,并且对于中心静脉压实施严密的监测,记录24h尿量,避免多器官功能出现损伤问题。同时应用ICU监护的方式,推动了治疗的规范性展开,促进临床治疗研究的实现。
其次,对胰腺分泌进行抑制、应用抗生素治疗。通过减少胰腺分泌,或者防控释放胰酶、阻碍级联反应,能够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的目的。治疗的机制为:实施胰酶分泌抑制,提升胰腺细胞保护功能,对网状以及内皮系统进行刺激,阻止发生炎性介质的释放。例如常用的药物有加贝酯、奥曲肽以及昔帕泛;具国外有关的研究表明,喹诺酮、甲硝唑、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具有较高的广谱抗菌功效,针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能够发挥一定的疗效。例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具有较高浓度,可将致胰腺感染病菌进行覆盖。甲硝唑可以发挥较强的杀厌氧菌的作用,同其他药物连用效果较好。第三代头孢菌素、广谱青霉素针对厌氧菌、革兰阳性可以发挥良好的灭菌作用,同其他药物连用效果良好。但是由于重症胰腺炎免疫力较弱,在多种抗生素共同应用情况下也易导致深部真菌感染问题,所以抗生素治疗需要以实际病情选择能否应用。
再次,细胞因子作用。国外已经采用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实施治疗重症胰腺炎,具美国一项有关研究资料结果表明,能够良好控制衰竭器官,并且可以得到降低早其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美国已经在临床试验中采用P39-MAPK抑制剂,并且细胞因子IL-1能够将ERCP术后产生急性胰腺炎的情况有效减少[2]。
接下来,内镜治疗、营养补充方式。对于重症胰腺炎的早期治疗,内镜治疗方式得到普遍的认可,同时逆行胆胰管造影具有治疗安全可靠性。内镜治疗可以实现胆管减压以及引流,将梗阻清除,进而防控胰腺炎继续恶化。内镜治疗能够反复的进行,但是针对长期疗效需要更广泛的研究结果支持;在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长期禁食以及胃肠减压是必要的举措。但是由于长期禁食可能引发肠道消化功能降低进而出现感染,提升病死率。因此通常在患者发病3日左右,依据实际身体情况进行空肠肠内营养,采取经鼻空肠置管或者内镜下经皮空肠造瘘、手术空肠造瘘置入导管方式,能够防止不良情况发生。
最后,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将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并且将并发症率以及死亡率降低,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器官因用药发生副作用等。在西医补液以及胰腺分泌抑制、防控感染等基本治疗的同时,采取具有大黄、丹参等成分的中药复合方剂予以共同治疗能够将疗效进一步提升。
3 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进展探究
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应该良好的掌控手术时机。在胰腺发生坏死的现象时,需要通过手术方式将坏死部分清除,及时防控病灶继续漫延。在早期,主要以非手术治疗方式为主,如果为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在内科治疗48小时后发生病情加重并且胰腺坏死情况下,需要即刻进行手术,降低吸收更多的毒素损伤身体脏器。由于坏死的组织同健康的组织界限较为模糊,常交错存在,如果实施大面积清除极易导致健康胰腺组织受损,所以手术的指征以及时机应该科学掌控。
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能够有效的提升疗效。例如,以患者实际体征作为依据,广泛切开胰腺被膜,在胰腺周围部位多置引流管,并且对于腹腔多部位引流,在术后针对引流管展开交替形式的灌注冲洗。此期间虽然不能较为全面的阻止胰腺坏死,但能够经切开被膜将血液循环有效改善及提升,进而良好的保护胰腺组织。手术的方式可以有效将界限不清晰的坏死胰腺组织进行清除,并对小网膜腔引流灌洗,存在胰液流出对腹膜腔造成侵犯的情况下,应该在对坏死组织实施清除以后展开腹腔后穿刺引流。如果发生胆道感染问题,需要实施胆管穿刺引流,同时采取三腔造瘘术,进行胆囊、胃造瘘可以有效防控胰腺分泌过多,并降低其负担,并且空肠造瘘可以创建营养渠道[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以及死亡率较高的特点,当前针对此种疾病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化。通过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础依据,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常规的非手术方式治疗,并进行严密的监测,适当的应用内镜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情况以及死亡率。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为治疗带来更多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宁果豪,周红梅,周国华.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4,11(08):834-836.
[2]吴丽,蔡宝昌.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2(04):393-396.
[3]胡铭洋,彭燕.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23(05):305-309.
论文作者:段亮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胰腺炎论文; 胰腺论文; 重症论文; 方式论文; 空肠论文; 患者论文; 胰液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