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红砖的建构分析论文_曹紫佳,颜芳丽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00073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泉州民居红砖的分析研究,以散帕尔的理论为出发点,通过 分析红砖的材料选择、装饰手法与建构手段,解读泉州民居红砖的建构文化,揭 示背后隐含的建构精神和文化内涵,从而希望保护当地的文化基因并为当代中国 建筑学走出自己的道路提供一种可能。

关键字:泉州民居;红砖;建构

一.材料与建构

泉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民居 经过历史的积淀和多元文化的洗礼形成了独特的红砖文化。红砖作为主要的覆层 材料,是泉州民居文化的象征符号。

“建构”一词在弗兰普顿的《建构文化研究》里作为一种考察建筑文化的新 视角新方法出现。在这里,建构被视作一种建造的视野,集技术和艺术于一身,不单单是一个物质性的技术问题,同时也具有社会、文化、经济等的复合维度,是上升到艺术层面的清晰的诗意的建造。

每一种材料都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和表面观感,同时也包含当地的气候和文化 特征,材料是建筑师揭示内在规律和表现秩序的载体。人们通过材料及其建构方 式对建筑形式进行认知,材料最终将融合在形式之中。通过完美的技术以及对材 料属性的艺术处理,在形式创作中对材料的推敲和把握,使艺术创作摆脱材料的 束缚。

二.材料选择

1 选材与烧制

散帕尔在《建造艺术四要素》中写道:“建筑师法自然,应当根据自然界定 的法则去挑选和使用材料,应当使其形成和特点根据其初始动机而来,而不是由 材料去决定……”。中国传统的环境观强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泉州地处我国东 南沿海,多以低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土壤分布最广泛的是由黄红壤、红壤、砖 红壤构成的红壤系列土。同时基于对气候条件的考虑,泉州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 气候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潮湿,因而吸水率高的红砖成为建造材料之一。泉州古厝的瓦片、砖都是取材于资源丰富、质优价廉的红壤土。

红砖多用本地红壤黏土烧制。但烧制红砖还是青砖取决于冷却方式,在红砖 的烧制过程中,因其土料中富含铁元素,自然冷却后,砖面色彩呈现鲜亮的红色。以马尾松作为燃料,将砖交替码放进行烧制,砖的表面出现红黑相间的纹理,得 名胭脂砖。

2 形式与规格

在泉州民居中,红砖不但成为结构材料,同时也是重要的装饰性材料,装饰 形式多样、装饰手法丰富。因而红砖材料的应用不再单纯是材料与技术表现,而 是清晰的诗意的建造。当红砖成为民居建筑覆层的表皮,形式也丰富起来,而形 式丰富的背后,则是红砖材料规格的多样化。泉州民居中红砖材料的用途、名称 与规格都有严格的规范,有粗砖、釉面砖、五花头、四花头砖、中兴砖、花砖、一片红、火头砖、红瓦片、雨瓦(平瓦)、瓦当(瓦筒)、花头当、垂珠等。

三.装饰手法与纹样

建筑装饰是建筑主体造型艺术的深化发展,是形成建筑风格不可或缺的元 素之一。泉州传统民居红砖墙细部装饰风格朴质清雅,色泽古雅。其装饰部位主 要是在正面墙体,装饰题材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充分运用斩、琢、雕、砌等工艺做法结合当地技艺特色,使泉州民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貌。

1 装饰手法

(1)红砖拼花 拼花是泉州传统民居红砖墙的细部装饰中很常见的手法之一。用不同类型带暗红色条纹的模制红砖,拼成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古钱币形、海棠形等。

(2)墙面嵌砖 墙体用多种规格的红料,经水泥工横、竖、倒、斜砌筑。用白灰勾缝,形成红白线条优美的图案。有万字墙,人字墙,工字墙,海棠花墙等。

(3)香线框 在墙裙上方用砖砌墙框,被俗称为香线框。香线框比墙面凸出或凹进.素平均可。有万字纹,莲花纹、卷草纹等。有时也用青石或瓷砖装饰使墙面提亮。

(4)出砖入石

砖与石两种不同材料混砌。石为竖砌,砖为横叠。砖石用白灰土浆粘和,浑 然一体。产生了色彩与材料质感的对比。

(5)砖雕 泉州民居的砖雕主要有窑前雕和窑后雕两种,窑前雕是事先把图案分解,雕刻好分别烧制后再拼接图案。窑后雕是把完整的图案拓在红砖上,把图案雕刻出 来,再用白灰浆刷在底部,形成红白对比的浅浮雕效果。

图 1 装饰手法

2 装饰纹样

由于滨海地缘的关系,泉州文化虽受到外来文化影响,但儒家文化还是主流 文化,装饰纹样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红砖墙的装饰纹样大都是中原传统 儒家文化的映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人格修养精神与泉州传统民居装饰紧密结 合,形成了泉州传统民居特有的文化意象与情趣。

泉州民居中的装饰纹样多以吉祥为主题,泛用寓意和暗示等手法,将中原传 统木建构的装饰手法向砖石建构为主的红砖民居中置换,材料虽然改变,但是装 饰所负载的象征意义得到延续,也使原本厚重的砖石结构有了木结构般的轻盈。材料的置换是一种“迁回”的手段,通过这种手段满足各种现有的客观条件要求,同时又维系着对中原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泉州民居正是通过这种建构方式,创 造出自己的建筑语言,散发出来华夏祥瑞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神韵。

(1)几何图案。万字花纹墙有万字不断头,有万事如意之意,延伸绘出了 各种万字花纹,意为绵长不断,富贵不断之意。梅花纹寓意品格高尚。龟作为古 代长寿的象征,以八角或六角几何图案为基调的红砖图案,称为龟锦纹,有祈福 健康之意。钱字纹的四方连续寓意金钱万贯,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 求。

(2)植物类。泉州民居中以示吉祥的植物有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和梅、兰、竹、菊四君子。兰花清雅芳香,花质素雅,象征君子质量高洁;竹子的清秀 与虚心劲节,表示君子的风度与德行。桂寓意子孙折桂、科举及第、仕途腾达。

(3)动物类。动物灵兽也是泉州民居中常用到的纹样图案。龙、凤、蝙蝠 象征吉祥灵瑞;狮、虎象、豹有镇邪压宅之意;鹿与禄同音,寓意福禄富贵。

(4)器物类。民间一些被视为有灵性的器物也被广泛地用于装饰纹样中。如八仙中的各种法宝,还有瓶、鼎、爆竹等等。如瓶中插有如意,表达平安如意。

(5)人物类。泉州民居红砖墙的装饰中,人物形象多以楼台人物、巾帼人物、文学经典、民间传说为主。如:岳母刺字表忠,褒扬报效国家;孔融让梨表现礼,教人礼让仁厚等。

图 2 装饰纹样

四.建构方式

散帕尔《建造艺术四要素》理论是“织理性建构”的理论来源。散帕尔在书 中提出,产生建筑的四个元素是:炉灶、屋顶、围合和基础。而在这四要素中,围合相对应的建筑形式和制作工艺是墙和编织。他认为墙的本质是编织,最早的 编织材料形成了墙,编织与墙有密切关系。散帕尔的《编织艺术》一书中写道:“建筑中使用的大多装饰符号,都在编织艺术中有其根源与滥觞。编织物、掩盖 物与捆绑要素对于艺术、尤其是建筑的风格与本质有着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红砖作为闽南传统民居外墙的传统材料,在对红砖材料的编排、组合、搭配 当中显示出强烈的编织性,是一种织理性的建构方式。弗兰普顿在《建构文化研 究》中认为:“当砌筑不再具备夯土结构的密实形式时,也就是它以叠层方式组 合而成时,它们也就近似于一种编织的形式。”红砖墙的编织性与砌筑方法有关,泉州民居的建构方式主要有两类。

1 框架型

基于中原的木建构体系,红砖墙只是围合空间的非承重结构,挣脱了结构对 材料的束缚,从而红砖墙面以一种建筑的表皮方式出现,为材料应用上呈现编织

性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点在泉州民居的墙面嵌砖中得到很好的诠释。墙体用多种

规格的红料,经水泥工横、竖、倒、斜砌筑。用白灰勾缝,形成红白线条优美的 图案。有万字墙、人字墙、工字墙、海棠花墙等。这种织理性的砌块方式,同一 材料以同一图案形式大量重复出现,整体形象统一,富有浓郁装饰气息。

2 砖石砌筑型。通过对承重建构单元重复砌筑而形成空间与体量。这种将材料以叠层的方式

组合的承重砌筑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编织。编织性特征最明显的是出砖入石这一 做法。出砖入石是闽南特有的砌筑方式,用坍塌的房子的砖石重新组织和排列,

石为竖砌,砖为横叠垒砌。

红砖墙的艳丽与石料的淡雅,在材料与质感上形成对比。出砖入石是古代工 匠们在民居建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是对建筑材料的真实认知基础上进行的创 造。这种区别于一般意义的现代建筑中用抹灰或者贴面等方式掩盖砌筑体原本结 构的建构方式,将结构以一种“诗意”的方式真实呈现。

图 3 建构方式

五.结语

建构的作用是将对于力和空间的体验联系到建筑的形式上,通过建造得以实 现,通过建构给予视觉的表达。建构是建造中材料的连接与处理,起源于原始的 编制欲望,最终成为建筑所表现出的形式,其中蕴含了人类最初的原创力、技术 水平和建筑师的智慧。建构除了建造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将技术表现出来,还加入 了艺术的创作活动。泉州民居从材料、构造和精神层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地方主义 特色,让人体会到建构与场所精神的内在联系和精巧建造。

泉州民居红砖蕴含的材料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红砖的建构方式与建筑师心灵 的契合,红砖在建构过程中体现的编织化的特征,所有这些技术和艺术上的特质 都使其闪烁一种建构魅力。材料的建构真实性,是对建构中建筑本质的回应。有 限的红砖材料处理成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形式,体现了建筑师的智慧。泉州民居作 为一种朴素又真实的建筑,基于物质又超越物质,是通过对材料的清晰的诗意的 建造完成的。置身于其中,不仅在视觉上感受到了形式的张力,也唤起了对空间 的体验,同时更是一种文化基因的重塑和回归。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泉州市建设委员会.泉州民居[M].福州:海风出版社,1996.

[2]黄坚.简论闽南砖石墙的装饰特色[J].装饰,2004.

[3]赖世贤.泉州胭脂砖的传统制作方法研究[J].华中建筑,2005.

[4]张恒,李俐.物质性与物质性之外——建构文化视角下的泉州民居红砖艺术[J].装饰,2012(08):110-111.

[5]肖华杰.砖瓦在当代的建构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7.

[6]陈林.闽南红砖厝传统建筑材料艺术表现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论文作者:曹紫佳,颜芳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泉州民居红砖的建构分析论文_曹紫佳,颜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