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来源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99(2002)03-0289-05
中国现实社会的迅速发展,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 ,邓小平社会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观。从理论渊源上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观既包括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也包括当代世界各国的 社会发展理论。
一
中国社会在1840年以前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相对良好的自然环境给予了中华民族 比较优裕的生存条件,小农经济的状态延续了将近2000年,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缓 慢。正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西洋的坚船利炮,中国只有沦为任人宰割的境地。 要摆脱如此境地,惟有提高社会生产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在以国家或地区为基本单 元的现代世界,没有强大有力的政权,在列强横行的世界是不现实的,也是肯定办不到 的。
正因如此,中国人前赴后继地为了一个自主的政权奋斗了100多年,终于由毛泽东领导 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此后,毛 泽东试图运用革命的理论来建设新中国,提高社会生产力,赶超世界先进国家,但“文 化大革命”的结局证明了行不通。理论需要反思,反思是创造的先声。反思理论,首先 要反思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毕竟生活在150年以前,企图以他的理 论完全套用我们现代的社会实践,似乎是不现实的。但马克思的理论是博大精深的思想 体系,不仅有阶级斗争,还有生产力理论。恩格斯曾说:“根据唯物史观,在历史过程 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我或马克思从来都不过是如此 断定而已。”这就是说,社会历史的发展,经济状况是基础,离开这个物质基础去搞阶 级斗争是不可能成功的。转向发展经济,才是真正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途径。
关于生产力的理论,马克思曾经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生产力诸要素均与科学技术相关:劳动者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技能,增强科学技术意识; 劳动工具本身就是科技成果,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工具的性能用途;劳动对象具有 客体性,本身具有物质既有的变化规律性,对劳动对象没有科学的认识是不可能正确地 使劳动对象主体化的。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反复讲到的,就是马克思的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且更加郑重地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来我们讲 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第一生产力。所谓第一生产力,国内有学者认为 ,是指最具生长点的生产力要素。
而我们认为,劳动者虽然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但是,劳动者必须是有高度科学技术 素养的劳动者,在这样的主要因素中科学技术素养是最重要的,也即是第一位的,事实 上,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是基于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科 学技术并不是抽象的,而是掌握在人的手中并由人来运用的,从邓小平认定机器取代不 了人的观点中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出来。不能抽象地看待科学。科学既是具体的,同时又 是和人极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把科学与人分割开来是显然不正确的。
当然,纯粹地讲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都是在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取得政权,生产 力比资本主义世界的许多国家都落后。怎样追赶和超越资本主义,并且坚持社会主义制 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思考的重大课题。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高度发展之后的产物,是继承了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的先进 社会。可是,现实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外围出现了社会主义,这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 是有距离的。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设想就是照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 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等进行实践。而且,这样的社会主义的的确确 在初创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经过改良也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相互对比,社会主义依然在生产力方面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不争的 事实。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原来所不重视的,那就是关于东方社会的发 展理论。马克思认为,东方社会由于保存了土地公有制,有可能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 谷,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是,这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方式 和管理方式。社会发展存在超越现象,是因为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从某种意义上看 ,马克思的预见是成功的。从理论上来说,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我们坚持社会 主义制度的一块理论基石,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理论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也 是具有超越性的,强调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可以说,马克思 关于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的理论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
中国的社会发展可以说经历了激烈的震荡,和风细雨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真是奢望。辛 亥革命启动了资产阶级追求发展的过程。资产阶级主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止于清帝退 位。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列宁主义来到了中国。我们中国人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通过 列宁主义。中华民族取得独立和列宁主义分不开。中国社会发展理论深深打上了列宁主 义的烙印。但是,列宁主义被我们作为教条的时候,中国人吃了苦头。当然,教条主义 的列宁主义已经是斯大林化了的列宁主义。抱怨列宁主义是不明智的,反思列宁主义才 是理论建设的必要课题。反思列宁主义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们惟有选择列宁有关社会 发展的重要观点予以探讨,以促进我们中国社会发展的事业。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时间比较短暂, 但他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却极为深刻,而且给苏联乃至世界非常深刻的影响。列宁开始 是准备通过战时共产主义体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结果造成农村社会动荡,进而影 响城市。眼光敏锐的列宁不同于常人地采取果断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 行,立即带来社会的正常运转,社会发展趋于稳定。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粮食税、 贸易自由和租让制等。粮食税是指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一变化是和贸易自由相 关的。就是说,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国内战争所迫使采取的特殊“战时共产主义” 时期,进到正常社会交换产品时期。粮食税只是这种变化过程的一种必须的中介形式。 征收粮食税,就意味着商品贸易有了一定的自由。这种自由贸易对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是 有益处的,对于当时苏维埃俄国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的处境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租让 制则是苏维埃政权即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为反对小私有者的(宗法式的和小资产阶级的) 自发势力,而与国家资本主义缔结的一种合同、同盟或联盟。承租人就是资本家。这是 借鉴当时具有比较高级形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管理能力,尽快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以 摆脱当时极为危险的境地的比较现实的做法。概而言之,新经济政策就是改变当时高度 行政管理经济的状况而改行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借鉴资本主义的一些先进的生产方式 和管理方式,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活力。
从各个方面来看,新经济政策都为苏维埃俄国的生存提供了支持,从政治上缓和了社 会阶级矛盾,从经济上解决了生产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资金、技术等,从文化上也 打破了寻求纯粹无产阶级化的幻想。苏维埃俄国从此不仅得以生存下去,而且开始步入 正常的发展轨道。当然,市场经济的弊端也是明显的,资本家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追 求剩余的冷酷与疯狂造成的社会矛盾是明显存在的。不对这些现象予以节制乃至铲除, 不是无产阶级的政权所为。正是这一节制行为不力,或许导致了铲除过早,将婴儿连同 洗澡水一起倒掉了。铲除市场经济的时间度如何把握,甚至是否应该铲除市场经济,即 怎样运用市场经济,其实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列宁的过早去世把这一问题留给了斯 大林。简单地说,也许斯大林是犯了急性的错误。对于斯大林来说,建设一个全新的社 会,而这个社会还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社会主义之所以称 为新社会,就是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本质的区别,若是都采用市场经济,而在马 克思主义者们当时看来,经济是社会的物质基础,连基础都一样,那社会主义社会之新 又何在呢?而且,当时的市场经济被计划经济取代,客观上对于第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 稳定与迅速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社会运用市场经济 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斯大林采取计划经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比如从战 胜德国法西斯的物质基础而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列宁的市场经济实践并未完结的 时候,列宁去世了,我们无法看到列宁完整地运用市场经济的过程。斯大林运用计划经 济的过程。大部分时间是成功的,当然后遗症很多,最主要的错误是形而上学而导致不 能适时地改变经济政策。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主 要矛盾,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 用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即社会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 济基础,经济基础之上是组织社会、管理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 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唯物史观原理要求在适当的时机调整生产关系, 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目的是促进人类自由幸福的事业。列宁对市场经济的运用即 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的借鉴。邓小平曾说过,列宁的 思路可能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而斯大林运用计划经济的经验与教训从另一个方 面也给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借鉴。在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上,我们认为,联 产承包责任制等多样化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式,其本质就是要求生产关系适应不同水 平的生产力现状。
三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直接是中国当代社 会发展的理论前提。
从创建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起,毛泽东就开始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当时以及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一些社 会发展计划都是和当时当地的阶级关系、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的,具有地域性和暂时性 的特点,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失败教训。社会发展政策 适应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则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否则就阻碍革命事业的发展。当时的 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政策、工商贸易政策等,从既有利于广大劳动阶级、又能维持社 会稳定的要求出发,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或倾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途径与方法的探 索。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社会主义的倾向性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新民主 主义论》是毛泽东探索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理论性成果。其中,节制资本的意向是明确的 。建国后,由于社会发展很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认识,具有 一定的模糊性。现在看来,对于当时生产力现状的认识并不完全现实,对社会主义社会 的理解有一定的形而上学因素。生产力低下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平均主义并 不是社会主义。正是因为这些理论上的模糊性,当时社会政策的制定难以切合实际,社 会发展显示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脱节的片面发展状况。《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的面世,标志着毛泽东探索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毛泽 东已经意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存在的现实,如何面对矛盾已经成为我们党能否继续推 动社会发展的严峻的课题。毛泽东的理论探索方向是正确的,他的一些观点现在仍然是 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导向。但是,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毛 泽东偏离了自己理论上探讨得出的结论,而走向了形而上学方面,最终导致“文化大革 命”。
毛泽东是关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而且,他重视从调整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发展生产力 ,但是调整的方式多采用统一模式,有一刀切倾向,或者说,对一刀切倾向认识不够清 醒。毛泽东擅长高层建瓴、势如破竹的理论建树,这一点曾给中国革命带来曙光并最终 带来胜利。但是,面对偌大的中国,理论的单一性必须接受实践多样性的检验,仅仅解 剖一两只麻雀恐怕是不够的。时间和实践都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社会发展是极为复杂而 充满变数的,社会政策的制定必须随着实践的步伐而相应地做出改变。在一个全国市场 远没有形成的国度,社会政策的统一性是不能忽视的,但区域性政策同样不能忽视,共 同性只有在特殊性中才能表现出来。
毛泽东的社会矛盾观点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同时,毛泽东社会发展政 策的单一性因素从反面给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参照。毛泽东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 的宝贵财富,因为那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探索社会发展的历史结晶。
四
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自从资本主义出现以来,世界的联系就变得紧密起来 ,资本主义的使命就是寻求世界各地的市场,寻求资本的不断增殖。当代更是全球化、 信息化的时代,世界性的物质交流、信息交流、资金交流等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孤立发 展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被动,意味着丧失自主性发展乃至生存,除了资本的侵扰之外, 世界性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变化也使社会主动孤立成为不可能。对于中国 人民而言,孤立时期的屈辱还经常浮现在人们的眼前。主动对外开放,吸纳世界社会发 展理论,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代世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全球共谋时期,联合国已经多次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 ,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被世界接受。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还是一个理想,但是,这个理 想毕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相应地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依据。可持续发展观是 社会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从而引起世界关注的结果。环境的恶化并不是单独哪个国家能 够完全解决得了的问题,地球只有一个,垃圾越来越多,如何处理,成为人们共同关心 的问题。正因此,世界性的合作日益成为可能。但是,真正实现良好的世界性合作,需 要先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投向进行选择,从一 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资本有了额外限制,这个限制可能在短期内阻碍资本的增殖。资 本主义惟利是图的特征将受到严厉的考验,社会主义将显示更具生命力的发展势头。在 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世界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将得以扩张,社会主义在广泛吸收资 本主义乃至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战胜资本主义,引导人类走向大同。
可持续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世界广泛认同的社会发展观可 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当代中国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又是世界 社会负责的成员。因此,世界社会发展的理论成果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成就必然 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仍然处于转折时期,或者说,处于剧烈变动时期,理论的导向作 用是明显的,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但任何社会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基础上进行的 ,离开前人与同时代其他民族孤立地发展社会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是反社会的。既然社 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与前代人、与同代人紧密相关,那么指导社会发展的观念也必然如此 ,既是前代人探索基础上的思考,也包括同代人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认识。思维观念 的变化发展只有与实践的变化发展相一致,才成为人们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探讨当 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来源和现实影响,是我们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必要条件。只有 真正认识中国社会,才有可能坚定地理智地投身于建设这个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只有 正确地选择社会发展观,才可能真正推动这个社会不断地向符合人类愿望的方向发展, 当然也符合我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利益。
收稿日期:2001-09-10
标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毛泽东论文; 列宁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