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重新理解“工业设计”的“源”与“元”——由“产业链”引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设计论文,产业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1-0099-10
2008年8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登出一则预测:由于美国经济快速走弱,中国将于明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
2007年随着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到13000亿美元,中国已然承担起了“世界工厂”角色。
然而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不久前在其博客中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比如说,我就以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我们这边制造业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的零售价是9.99美元,就是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差价9美元。这9美元的差价,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这就很有意思了,它是透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一个叫‘6’加‘1’的产业链,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这就是国际分工,我们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就同时替美国创造9美元的产值。因此,我们越制造,美国就越富裕。这就是产业链的分工。
因此,以产业链的价值而言的话,真正拿到大头的是美国,而我们只是美国的九分之一,而且我们还负担了沉重的代价,比如环境、资源、劳动等问题。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一、“产业链”
“产业链”的概念是工业革命——即“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大分工中形成的社会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以引进设备、技术为主体的“加工制造型”机制和所谓“市场效应”的利润追求,使我们理解的“工业化”往往只关注其机械化、大批量制造这些表面现象,显示出国民对“物欲”的追求、急功近利的观念。“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事物显现的现象必定寓于特定的社会大背景、大系统之中,它与周围的因素、子系统、巨系统无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大千世界这个自然系统之所以生机勃勃,皆因为万物在适应大自然这个外部因素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异,以调整自己的内部因素得以繁衍,我们称之谓“适者生存”、“各得其所”。在大自然中任何“物”都不可能脱离它存在的外部环境和食物链系统上的其他物种,而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只研究某个物本身的原理、结构、材料、形态等显性知识,“见木不见林”。而自然界与万物的存在是处于一个整体系统结构之中的,每一个体的“物”都与它存在的外部因素和其他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每一种“物”的特征都蕴含有大自然和其他物的信息。这个千真万确的真理正是我们任何学科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图1)。
郎咸平关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所说的正是作为整个社会的概念来认识人类生存发展的经济、生活和思考、创造领域中的内容:即生产制造——营销流通——消费使用——回收再生这个整个人类社会的系统。“设计”的本质和概念应该包含上述的领域和领域之间的内容,而不仅是“产品设计”,更不仅是“外观造型”(图2)。
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整体机制和意识,规模化的大生产、集合化的大分工体系产生了保证社会工业化体制运转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完成了从“产业链”到“社会链”的升华。
我国改革开放不到30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工业化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社会型工业化的机制和工业文化意识并没有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积淀和形成。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加工制造型的工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填补空缺——引进——模仿——制造——低价格——同质化;
■技术含量不高、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无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几乎所有产品原始创意和技术起点均来自于境外;
■除品牌价值之外的其他所有竞争手段已经潜力挖尽;
■有意义的自主设计创新在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忽视培育企业持续成长最重要的能力,没培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需求,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产品创新的机制;
■作为社会机制:从需求研究——风险资金——技术储备——应用开发——生产配套——营销模式一整套产业机制链没形成;
■中国企业的成长碰到了真正的玻璃天花板,如不致力于社会产业链的结构化改革,中国的创新经济体系难以形成,“新型工业化”的提法也无立足之基础。
这种种现状和处境使“工业设计’的作用在中国社会被扭曲、割裂、且又边缘化。工业设计诞生于工业化社会萌发进程中,是对社会大分工、大生产机制的协调和修正。但是,中国目前所面对的社会与当初工业设计诞生之时西方工业社会所面对的迥然不同,在即将进入激烈的知识产权竞争的信息化时代,人类又面临资源匮乏和保护环境的两难境地。历史和时代不允许我们去重蹈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学会总结西方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站在人类文明成果这个巨人肩膀上,探索自己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中国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往往还来不及思考和沉淀就又卷入新一轮充满机遇的浪潮中了。
这自然滋生了一些投机取巧的心态,人们处于整体的浮躁气氛之中,热衷于“怎样快?”和“如何急功近利?”来不及调整、完善运行机制和规范;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该做什么?”和“如何发现、思考、研究、判断问题?”;更缺乏“产业结构”创新的实践。
在社会工业化进程没有完成的时候,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导致社会开始追逐信息利益硬件化和“动漫创意产业”的进程;“手机”外观的过度设计、“城市”的景观化困惑、文化创意产业泛滥……,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道德、理想的异化。
当今社会对设计需求的现象好像很旺盛:一是潜力巨大,二是增长迅速;但是其动因仅仅将设计理解为促销技巧一类的手段来营眼前的小利。设计公司的copy和paste作法,使应具有创新活力的“设计实体”沦为“形式的供应商”;设计师被当作“造型流水线”上的打工仔;企业内设计人员缺失“话语权”。一方面是日益激增的设计需求,另一方面是不成熟、不专业的从业人员与机构;设计教育随着招生大跃进而来的是师资人员短缺与知识结构性残疾: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处于严重失衡状态,造成我国设计业两端大,中间小的模式;设计教育理念、教学体制、方法和内容的落后;将“自慰”式的设计竞赛奖状填补设计教学大纲和设计教育方法的残缺;设计教育与设计需求不断增大,而同质化的设计教育培养不出急需的专业化、结构化的设计团队与多层次的设计人才。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设计人才被大批量、快速地生产着,另一方面巨大的设计需求却不能得到满足,类似于经济学的术语:“滞胀”。
中国经济在“引进”模式下的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现代化”生活水平在快速地提高。但是,我国几乎所有现代工业技术的传播推广都通过“蓝图”或机械、设备、工具、产品的进口仿制乃至大批复制,追逐“商场”利润,不重视研究、开发致使中国企业平台乃至社会机体发展的畸形。
另一方面,市场上狂欢的商品刺激着过度消费和被商业集团“定制的幸福模式”而孕育着的奢华追求。沉溺于工业文明的“技术膨胀”,淡化了我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对我们子孙生存资源剥削的罪孽,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
中国社会如今是一个混杂体,既有根深蒂固的农业文化的残余意识,也有“拷贝”西方文化和“重温”封建帝王、才子佳人的遗风,而滋生追求感官刺激的“物欲横流”,同时还在玩味着个性信息文化的表象。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曾经说过:“以前从事经济工作时,我曾自豪地宣称中国是‘世界工厂’,但现实是,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制度,产品出厂后,剩下的很可能是一个满地狼藉的垃圾场”。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业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依然没有摆脱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方式,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零部件,例如数码相机、高精度机床等,大多被外资控制。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目前,93%的中国企业不搞自主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非常高。
郎咸平还举了如下我们也都熟悉的事件:
“我们资源这么贫穷的国家,竟然还敢砍我们的树,做成毫无附加值的筷子,卖给日本人,这种毫无附加值的筷子,砍了20%中国的森林,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制造业的本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工。破坏环境都不用说了,太湖事件,松花江都污染,我们留什么样的一个环境给我们的子孙呢?”
这是不是一个所谓的发达国家策划的“产业链”阴谋呢?然而这个“阴谋论”不仅仅是针对现在的中国,在历史上,它也曾经针对过日本或韩国或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同样也经历过这样一个依靠低成本、低劳动力的制造业而起家的过程。可是日本跟韩国与目前的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已经真正做到产业升级。比如工业设计,中国企业中的大部分,约百分之八九十的制造业的机制中只重视引进技术、购买设备、广告营销,根本没有把“工业设计”作为企业产品开发流程自始至终的核心竞争力纳入决策议事日程中。但是日本跟韩国的企业,已经进入到“6+1”的那个“6”,他们做产品设计,甚至还有非常高端的订单处理,乃至高效的仓储运输能力,形成了“产业链”,这正是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产业设计所必需的生存土壤。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社会机制及真正的工业文化,只具备加工制造业的末端能力。
我们且不深谈“工业设计”的含义,就仅以“产品设计”而言,我们中国几乎只做“产品设计”中的最后环节——“外观造型设计”,至于产品开发设计,不敢讲没有,而工业设计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集合式社会系统”整合设计——“产业设计”,我们不仅做不到,而且没想过。但是日本、韩国都做得到,他们在升级。我们一直没有升级,这是最大的误区。
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要重新认识了。
二、“工业设计”的“源”与“元”
1、天问?
“什么是‘设计’?”
“什么是‘工业设计’?”
认识任何人为的事物都必须从“物质层”、“组织层”和“观念层”这三个层次入手(图3)。
古罗马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
“人们并不被事物所扰乱,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扰乱。”
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立场、角度、层次等不同,或着眼的动机、过程、结果、观念、方法、技术、工具、影响等等不同,其结论完全不同。
“听”到的未必是真实的!“知道”不等于“理解”!对知识、信息的传递应以接“收”的效率来衡量、评价,而“接收”的目的是以接“受”的程度来衡量、评价。“接受”的目的是以“互动”和“正反馈”——即将知识或信息予以利用,然后分析、选择、判断问题,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为目的。中国的繁体字“聽”与简体字“听”就把上述观点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图4)
2、“分类”与“命名”
“物以类聚”,既体现了自然规律,也是人类研究存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类”、“命名”是科学家在分析千差万别的表面现象时,人为地把“自然”分成若干层次和若干范畴,以便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地把握自然的规律。
旧有的“名”、“相”不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枷锁,“分工”、“分类”只能越来越合理而有序,越来越趋向系统性和完整性。
人类进步的每一里程碑都是对自然、对自己的认识水平之否定,也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祖先制定的“名”、“相”的否定。
当“分类”、“命名”这个人为的、阶段的观念阻碍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时,人类就会创造新的“分类”和“命名”。要知道:“批评和否定是对被批评和被否定的最高的奖赏和继承。”
“算术”与“数学”;“杯子”与“容器”;“汽车”与“交通”;“种庄稼”与“农业”;“加工”与“制造”;“制造”与“创造”;“工厂”与“企业”;“企业”与“产业”;“造型”与“设计”;“产品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与“产业链”……都是由于概念“分类”的层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命名”,与此同时也映射出人类文明的进步。
3、系统与整体
我们生存在一个“系统”的世界里,从工具、用具、设备、技术、工艺、流程、方法、组织、机构、社区、城市、环境、市场、生态;小到细胞、分子、原子,大到宇宙星系等等;乃至观念、理论、实践、国家机器、社会、政策、法律、评价体系等等无不在各种层次的“系统”之中;各种系统又都融入“整体”之中。
“设计”的历史与人类历史是一样久远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设计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人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人为事物的环境之中。设计已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结果,而且也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生存目的、生存环境、生存行为与生存条件的协调关系,即被称为“文化”。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阶段性、地域性的信息载体。
在人类的交流和信息的传达过程中,仅靠语言、文字、图形还不能完整地、充分地表达日趋复杂、深沉的意愿和情感。科技的进步使社会行为更有序、更系统,必然使人们掌握、运用更多的媒介来组织形态、空间、环境,这就是技术、材料的组织和设计。这种思考、行为、方法和计划、组织就是“设计”的工作范畴。当设计成为有理论、有规律、有方法的行为时,被传达的信息和目的就更集中、更有序、更耐人寻味,并且更具有理想和道德。这样,在一定的时间点和时间域的空间范围中所营造出来的表现力和表现势就会成体系、有个性。
4、设计的“源”与“流”
概念是随着时代社会背景的变化不断变化着的。对事物或概念要有深入的理解,可以沿着两条轨迹进行:一是历史的轨迹,即“源”;二是抽象的轨迹,即“元”。
“历史的轨迹”可以把握这一事物的发展历程与动因。“源”的发展会分化出许多的“流”,尽管各个变化着的“流”之间会有所不同,但其起点是共同的。
关于“设计”的起源,持广义设计观念的人认为:设计起源于原始先民第一次选择石头互相敲击来制造石器,以杀伤猎物。也可以说设计诞生了。
在工业革命之前,并不存在“设计师”这一社会角色。那时候有缝衣服的裁缝、雕刻的石匠、打家具的木匠等,那时的设计活动是融在各行各业的全过程中的,同“意匠”、选料、劳作、手艺、交换、生活等紧密结合。其实每个年代都有从事“设计”活动的人,至于他们叫不叫“设计师”无关紧要。
工业革命的大生产“分工机制”使得人类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因此也催生了一批新兴学科与职业。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一些实用的学科纷纷从哲学或自然科学母体中剥离,设计师、会计师、律师、经理等专业化的职业也开始出现。现代的,或专业化的“设计”也一样,经历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的孕育而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
真正使设计从手工艺、艺术中分离出来,开始职业化、系统化、理论化地进行创造活动的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是因为大工业社会分工的细化,在大批量生产前,横向谐调各工种之间的矛盾,为整合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社会环节的利益,这种考虑系统整体利益的理论、方法、程序、技术和机制的活动——统称“工业设计”。
“设计师”源自不同的社会分工——从艺术家、工程师、工匠、建筑师、企业家等中间脱颖而出。在工业设计诞生、演进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迅速发展。也在不同国家地区产生出众多的“运动、流派、理论、观念”的演变与更迭。如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同盟、荷兰的风格派、包豪斯、美国流线型运动等等。
当代设计的表现更成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在“全球化”的隆隆声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或不同时代下的设计风格正日趋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由于设计对象、领域、方法乃至新的理论、观念的发展,出现各种“思潮、学派”和升华。
■在进入80年代后,受语言学影响出现了“设计语义学”;
■在信息技术大发展背景下,诞生了“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与“非物质设计”;
■管理学、市场学与设计联姻诞生了“设计管理”(Design Management)运动;
■对“Usability”与“Interaction”的研究大量的汲取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与语言学的养分以及人类学的方法,并被归结为“用户研究(User-Research)”或者HCI——“以人为中心的设计(human-centered design)”;
■环境污染问题催生了“绿色设计(ecology design)”;
■此外还有创新设计(innovation design);
■整合设计(integral design);
■情感设计(emotion design);
■体验经济助产了“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
■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可持续”概念孕育了“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 design)”等等。
“工业设计”这门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时:
■仅从“艺术造型、装饰”的角度来认识,这是由于中国的经济还未完全脱离以材料为主体的自然经济模式;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由于第二次引进高潮,逐渐形成一个加工型的工业模式,所以以“技术”为主体的观念遍布工业设计界;
■至“市场经济”萌发的90年代初至今,商业促销及市场效益又使工业设计感到十分被动,只成为“利润”的工具。
而在国外:
■工业设计已经历了从“以形式、包装为目的向功能为主体”的演变;
■从“以技术为主体”向“以需求为主体”的演变;
■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的激烈竞争,设计已被异化成“以商业营销为主体”。
■资源危机、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设计正向“以生态为主体”演变。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绿色革命”,设计被重新设计着……
上述种种流派演变的“思想基础”是随设计与社会融合的程度而进化的。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1)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
(2)以技术、机器为中心的设计
(3)以刺激消费为中心的设计
(4)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5)以自然为中心的可持续设计
5、设计的“元”与“本”
如果站在“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角度,我们发现“纺车”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用品”,它其实是当时社会关系、生存方式的一个“镜像”。
此物与彼物的抽象意义是一致的。
■“搓板、洗衣机、自助洗衣站”;
■“算盘、计算机、计算中心”;
■“扫帚、吸尘器、保洁服务”;
■“房屋、建筑、小区、城市”。
它们有共同的“目的”——或为了干净的衣服;或为了数字计算;或为了除尘卫生;或为了居住生活。这就是设计的不变内容——“元”与“本”。人类以后还会需要干净衣服、需要计算、需要清洁、生活。而未来的方式却是未知的,需要被设计为更有效、更环保、更具人性与情感亲和。“设计”总是不断地求新,总是向人们展现出最大的变化性,但是我们不该忘记了它永恒不变的内核:“人类有目的的,针对未来的,创造性的社会活动”。
设计是以“人为主体有目的活动的社会全过程”——人类为了生存在适应和改造自然、创造和借助工具、在实践中把“梦想”变为“理想”过程的“思考”和“创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造人类自己,并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类社会”。包含了“观念”、“构想”、“计划”、“机制”、“管理”、“政策”、“文化”、“可持续性”、“生存方式”等内容——这都体现了设计所蕴含的性质:目的性、前瞻性、创造性、整体性。
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强调过: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即使当时被误会,我仍然由此引申出: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这个提法似乎有点“抽象”,不像搞技术的专家所希望的那样具体,例如某某产品设计,某某造型设计。而设计一旦被囿于一种物的设计的话,就已经被这个物的概念和现象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力。比如杯子的设计,似乎很具体,但“杯子”已将设计师的头脑囿于这个“名相”之中,再有创造力的人也只能搞出仅是大小不同、材质不同、有装饰无装饰之分的杯子。
如从“创造一种更合理的饮水方式”去设计的话,就可以从不同人对饮水的需求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场合、条件、时间饮水的需求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这样设计出来的“杯子”就不仅是杯子,可能有纸杯、易拉罐器皿、旅行水壶、吸管……这样设计师的创造力就不会被束缚,同时又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也不会是异想天开的。
工业设计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思想和修正。是从设计“物”到设计“事”的升华,知识经济时代更赋予设计以创新灵魂,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重组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需求”,这才是创新的灵魂与本质。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一切设计活动(人为事物、事务等)的观念、方法、评价思路。
我们比较一下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对工业设计定义的修改,就可知道当今“设计所担当的重任”。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修改后的定义: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质感,叫做工业设计。”这个定义将设计局限于“产品”。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根据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设计实践能力的拓展,以及社会系统的集约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再次修改了设计的定义:
目的: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任务:
设计致力于发现和评估与下列项目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经济上的关系:
(1)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全球道德规范)
(2)给全人类社会、个人和集体带来利益和自由(以人为本)
(3)最终用户、制造者和市场经营者(社会道德规范)
(4)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支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道德规范)
(5)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表现性的形式(语义学)
(6)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美学)
设计关注于由工业化——而不只是由几种工艺——所衍生的工具、组织和逻辑创造出来的产品、服务和系统。限定设计的形容词“工业的(industrial)”必然与工业(industry)一词有关,也与它在生产部门所具有的含义,或者其古老的含义“勤奋工作(industrious activity)”相关。也就是说,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都在其中。这些活动都应该和其他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生命的价值。
(“设计的定义”出自: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官方网站http://www.icsid.org/about/Definition_of_Design/)
■近年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也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我国“设计产业政策”的需要,也对“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
工业化时代创造性设计活动的总称。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智力型、整合性的系统创造活动。
(1)以知识、技术、文化、艺术等诸因素为资源;(要素)
(2)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市场、企业、品牌为平台;(载体)
(3)贯穿于研究需求、工业制造、营销流通、消费使用、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全过程中;(结构)
(4)转化与开发技术、引导并满足消费、提升价值和企业品牌竞争力、塑造先进的社会文化;(功能)
(5)创造更合理和更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目标)
6、工业设计的任务和领域
在人类的交流和信息的传达过程中,仅靠语言、文字、图形还不能完整地、充分地表达日趋复杂、深沉的意愿和情感。
科技的进步使社会行为更有序、更系统,必然使人们掌握、运用更多的媒介来组织形态、空间、环境、行为,这就是技术、材料的组织——即“设计”。这种思考、行为、方法和计划、组织就是“设计”的工作范畴。当设计成为有理论、有规律、有方法、有机制的行为时,被传达的信息和目的就更集中、更有序、更耐人寻味,并且更具有理想和道德。这样,在一定的时间点和时间域的空间范围中所营造出来的人类社会,就既成体系又有个性,且具可持续发展。
狭义的工业设计的对象可以是“物”:包括产品、交通工具、机床设备、工具、广告、包装、家具、服饰、照明器具及艺术品等等;工作对象也可以是广义的,如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企业形象、产品计划、交通工具系统等;
人类进入信息经济以来,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已经进入“服务”的过程和系统,也可以是“谋事”——全新的社会系统的“设计”:如工作、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交流等生活方式的概念创造、策划、开发。
其实,工业设计自诞生那天起,就是以工业化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生存方式”的助产士。
习俗上或职业上的称谓: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等只是工业设计在现有社会“行业”分工和谋生“职业”分类中的“工作对象”,仅是“纵向分类”的领域;而不是“横向谐调、综合”性质的工业设计内容本质,也就是说,工业设计都能在上述领域中体现其特色。
由于“工业设计”这门学科已渐成为未来全球社会产业结构创新人才资源竞争中的核心环节,它将促使目前按材料、工艺或以产品种类或工作对象分类的教育设置向更富有挑战、更能发挥人们创造性人才结构调整的新学科设置转化。如:社会服务系统、整合新产业链、公共设计、信息媒体设计、都市设计、社区或区域文化设计、交通方式设计、农业产业化设计、旅游文化设计、文化创新设计等等,这将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的研究和实践。
工业设计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思想的修正。知识经济时代更赋予工业设计以创新灵魂。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这才是“创新”的灵魂与本质。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一切设计活动的观念、机制、方法和评价思路。
目前国内外把工业设计一般分成三个层次:
■产品改良设计
原定的产品系统不变,造型、材料、结构、工艺、细部会由于销售对象、档次、价格、技术等因素竞争的原因需要改进设计。因材制用、因技施艺、工更精、价也宜、型亦新。
■产品开发设计
调整与改变产品的系统关系,建构新的“产品”。新产品的概念会由于用户需求、市场竞争、技术进步、产品结构、国际潮流等因素的变化,需巧于因借企业原有资源等因素、调整产品系统,开发新产品。
■服务系统设计
从研究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语境等前提下对实现不同需求目标的不同外部因素,确立“服务目标系统”。以便转换战略、重组资源、调整机制、筹建新的营销体系、开发“新”物种、建立新的“服务流程系统”。可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作、因势利导”、“道可道,非常道”也。
我国的工业设计基本还停留在产品改良的层次,仅作为“制造链”和“设计产业链”的末端。很少在开发设计有所作为,而在服务系统设计的层次上更是凤毛麟角了。
7、“设计学”
从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归纳、判断问题的本质;以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概念、方案、方法及组织、管理机制的方法是“设计学”研究的任务。
众所周知,设计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是基于两大“巨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肩膀上的新兴学科。但在上述观念主导下的“设计”学科,又是区别于我们约定俗成的观念——“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在知识经济背景、地球生态严重被破坏的前提下,“设计”要能创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方式,就要形成一门具有开放性质的系统科学——设计学。人们就应寻找、探索这个设计学的理论、原理、方法、基础……,而不能仅把设计作为谋生的手段、行业的分类。
“设计学”的研究方向是以系统论为主导,强调“方法论”的研究,不仅是从专业知识和设计技巧方面来培养学生,更重要的是抓“思维方法”的训练。不是把某一个工作对象作为学科或专门化的分类依据,而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实事求是、举一反三地认识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
这正是工业设计能将“限制”、“矛盾”协调、转化为“优势”的原因,也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仅从“美化”或从“技术”与“材料”片面地、就事论事地偏执倾向的本质之所在。
我国工业设计的落后,迫使我们必须先从认识上抓住“设计的目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设计心理素质,使学生懂得仅靠技术纯熟是不能使设计走向成功的。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把设计当作一门科学来认识、来实践,而不是仅靠经验去行事,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地研究设计目的与人类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进一步理解技术、工艺、原理、形态、生产方式是可以被选择的,是可以重新组合的这一新观念。
这一新观念为工业设计走我国自己的道路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可行的路标,它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革命性的促进作用。它将引导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逐步创建新的产业结构和新兴工业门类,影响人们的健康消费及生活方式的合理转化,并形成新的习俗、文化、道德。
当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学、遗传学、核物理、天体物理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突破,使人们还来不及适应它,它却又向更深的领域跨越。人类生产、科学实践。自然,设计的范围、内容、广度、深度的骤增,在信息交流、存储技术的渠道、方式、速度、效率的发展,使得信息量急剧的膨胀,都使原有的社会生产管理体制、文化艺术、道德、思维几乎容纳不下这种时间、空间的变化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合流已成了不可逆转的必然。人类必须学会在行动之前更全面地探测危机的本领,人类行为的决策——也可以说“设计”的功能已被提高到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规划人类未来生存方式的高度上来了。当今社会对设计的需求已不限于对单个产品的造型、色彩、装饰的改进,它已开始突破传统“物”的范围,对整个社会——即所有人为事物的复杂系统负责,设计的责任也涉入了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生态平衡——“产业链”和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伦理道德——“和谐社会”的范畴了。
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之最重要的特点是能改造自然,创造了“人为事物”这个第二自然——即“人类的社会系统”。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每一发明、发展、进步无不寓于当时人类社会这个大背景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时代的人类物质文明也遵循“适者生存”、“各得其所”的规律,在人类社会系统中的生产、流通、使用、销毁等全过程中新陈代谢。人类的发明、创造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师法造化”的道理。
8、“事理学”
设计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要不断“创新”。而“新”不是“无病呻吟”地添加高技术、“画蛇添足”地美化、装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地球资源的有限的道理和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理想对无限膨胀的“个性”的制约,逼迫我们要深刻理解“新”的评价标准是“适当”、“适度”、“适合”,即中国古代的哲理——“适可而止”。在这个评价平台上去“创”新,意味着我们要学会从“人为事物”的全过程中——生产、流通、使用、再生等各环节和环节之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这就是“设计事理学”系统方法论的本质。所有知识、资源,包括科学、艺术、技术、材料、工艺、形式等等都要在“目标系统”的建立的前提下,即对适时、适地的人类生存的“事”,实事求是地研究、评价、选择、组织这些知识、资源乃至制定研发方向。所以,设计也是整合知识、资源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
对“设计”的认识,长期以来都有科学和艺术之争。这种争端在工业设计引入中国30多年来最突出地表现在培养未来人才的设计教育界中,其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引进”、“仿造”对“设计”的认识和需求的局限;同时,整个社会都十分醉心于“市场”,淡忘了设计的立身之本——作为综合性交叉性的新学科产生的“源和流”,而当代社会关联度的增加就更使得这个问题超出了传统的学科范围。“新物种”的创造当然不可能从这种设计教育理念中诞生,这种“技术+艺术”的设计观念很难培养出能掌握设计思维方法的“学习型”、“研究型”、能整合多学科知识和社会资源的“素质型”、“创新型”设计人才,只能不断地在“舶来的时尚”新产品上添枝加叶,作“过度的设计”来满足所谓“个性化消费”的虚荣或攫取商业利润。认识是对知识的反馈,实践是对能力的评价;而我们设计教育的目的则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将认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还要培养年轻设计师们自主发掘、获取知识,甚至整合已知的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设计不应深陷于科学和艺术之争,设计教育是培养另一种能力和智慧——整合“科学和艺术”的本质,掌握这两大领域在观念、思维方法、知识到评价体系之间“结构”上互动的方法论。设计是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问题,这需要理性与感性思维、逻辑与形象思维的互动;当设计的目标系统确立时,即需要怎样做的时候,就该实事求是地选择、组织、整合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手段和艺术手段都包含在内。
设计事理学是研究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及由此影响人的使用状态、使用过程的特征。这个规律就是搜寻需求目标的限制因素以确立目标系统——实“事”;然后再选择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形态、色彩等内因——求“是”的研究,这个阶段既是概念设计阶段,也是选择、评价、落实开发、营销的策划和具体生产工艺技术设计,创造“新物种”的阶段。(图5)
“事理学”的思维方法实际上是围绕着“问题”来展开的,所谓“问题”是指设计各要素交织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关系或矛盾。问题往往是通过现象与现象、现象与其外部因素的关系表现出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到联想——创造乃至在全过程中不断评价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构筑的。
如果对制约设计“目标系统”的“外部因素”研究不明确,设计就失去了方向,而盲目的“试错法”效率低下。因此,设计需要发展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去探求外部因素,明确设计目标,这正是“设计事理学”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
“事”特指在某一特定时空下,人与人或物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中有一定的“意义”生成,因而物发生了状态、属性的“变化”。“事”的结构包括以下部分:时间、空间、人、物、行为、信息、意义。事里包含着人与物、也有“背景”、还体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行为互动与信息交换),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境”。通过事可以看到事背后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丛。因此,事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在具体的事里,动态的反映了人、物、环境之间的“显性关系”与“隐藏的逻辑”。“事”是一个“关系场”,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脉络。
“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外部因素的总合,因此设计的过程应该是“实事——求是”。首先要研究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从人的使用状态、使用过程中确立设计的目的,这一过程叫做实“事”;然后选择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形态、色彩等内部因素,这一过程叫做求“是”。实事是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求是是解决问题;实事是望闻问切,求是是对症下药。然后再把设计放回到“事”里去检验,看是否合乎特定的人的特定的目的性,是否合乎人的行为习惯与信息的认知逻辑,是否合乎环境,是否合乎人之“情”,是否合乎人之“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这一切就叫合乎“事理”。因此,设计表面上看起来是在造物,其实是在祈使,在讲理,也在抒情。
事理研究可以粗略的分为两个层次:微观、宏观。微观研究即在“具体”的情境内去把握“事”的各元素间关系,去理解人是如何感知外部世界的,如何与外部世界互动,又是如何被外部世界所影响,从中发现问题,为细节设计提供依据。宏观层次的事理研究即对生活形态的研究。类型化的人群、一件件微观的事被有结构的组织在一起,就成为了宏观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他们的希望与梦想是什么。设计创造的其实是人类的生存的方式。
三、反思
国外的各种产品类型、各种洋房别墅、景观广场成为了中国企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的“标杆”;不仅我们的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构建自己研发机制;作为国家也没有一个能综合各学科、各行业、各部门的社会循环机制或体系来认识、探索中国自己发展需求的“研究——设计——开发一体化的平台”。仅与“竞争对手”比产值、搞大而全;把所谓的“现代化”标杆作为自己的发展的目标,忽略了自主研究开发机制的建立,不仅使企业或区域经济失去了在动态的国际发展趋势中存活的能力;更不利我国在全球化竞争中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
当前中国的工业设计还处在一个很浅层的领域。我们所能看到的设计现象或设计作品;设计款式或创新;设计技巧或方法;设计领域或理念;设计机构或模式都是对落后经济模式、保守机制或商业利润的羞答答的臣服或无力的抗争。更可悲的是设计还有可能成为帮凶,变成商家策划“消费黑洞”的手段来服务于资本的增殖。
我们习惯用“眼”,把注意力放在人类自身的过去和现在已有痕迹表面——过度对“物”的关注上。人类过去和现代的成就的确辉煌无比。但如我们用“体”、“脑”和“心”去其本质再思考和反省一下:
■人类早期的穴居、四合院与当代的宇宙空间站的反差;
■埃及金字塔、罗马输水道、阿房宫、哥特式教堂的奇迹伴随的是残酷的宗教和帝王统治观念、制度;
■沉溺于工业文明的“技术膨胀”和物质享受与占有欲的宣扬,淡化了我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对我们子孙生存资源剥削的罪孽,并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
■当代交通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发达,缩小了地球,但却发现人类之间越发生疏、隔离、难于理解;
■……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衣食住行用物质享有以外,还有额上的汗、手上的茧,人与人的接触、沟通、谅解,与大自然的互动、共生,与他人一起参与、合作、挫折、创造时产生的行动节奏、思想谐调统一的乐趣、情感和情操,以及对自然和一切存在事物的尊重。忘记这一切,投身于竞争,只期待取巧地获取享受,这是一种无知和不负责的疯狂。要知道,社会的任何进步,首先是品行道德、社会风俗、政治制度的进步,这都属于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就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反思,也是国家工业设计机制和政策所必须面临的现实。
创造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出路不仅在于发明新技术、新工具,而在于善用新技术带来人类视野和维度改变的能力和方式,来观察我们的世界,开发我们的理想,提出新的观念和理论。它能激起我们对人类追求单纯、和谐、美好的智慧,在人类继续进化过程中陶冶我们内在的潜能,改变已有的度量、标准、模式,创造还未曾有过的、更美好的生存方式。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已开始将工业设计的实践与认识提高到生活方式设计、文化模式设计及系统设计,现在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集合式社会系统”整合设计——“产业设计”的高度上来了。即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创造人类合理、健康的生存方式、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为目标;以高科技为手段来调节市场机制的异化;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为人类大多数谋利益,创造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中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社会态势和发展正是急需要把“工业设计”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我国自己的知识经济新文化的国策。
“设计”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设计”是人类第三种智慧系统。
组成“设计”的子系统或要素的确含有科学和艺术的成分,但又不等于说“设计”是一枚硬币,其一面是科学,另一面是艺术。就如同人类与其他动物都具有相似的肌肉、器官、内脏、血液、神经、细胞等等,但是人类不仅能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等外因系统而且在为理想去主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演化形成了的一个“新结构系统”,这是重组生命结构的“创造”。
标签:工业设计论文; 概念设计论文; 设计公司论文; 产品概念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思考方法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产业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