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前途和发展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前途论文,银行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有专业银行能不能商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系日益迫切。目前国家银行(国有银行)的资产占整个金融机构金融资产总额的76%,而非银行的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等的资本投资许多也来自国有银行,国家银行所占资产比例则更高。在国有银行的资产中,四大专业银行又占绝大部分。目前专业银行距离商业银行的要求还差距甚远。而所谓国有银行商业化的实质主要指专业银行商业化,在专业银行商业化实现以前,建设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只是一句空谈。
把专业银行转变成商业银行,或者说对专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造的迫切性已经成为共识。但对专业银行能不能实现商业化,变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在舆论界却有许多怀疑,缺乏信心,而少数人则认为现在的专业银行根本不能实现商业化,转变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
怀疑专业银行商业化的理由主要认为目前专业银行积累的问题太多,如不良资产问题,资金供给任务太重,难于应付;政策性业务很难摆脱,与商业化直接矛盾;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等等。而根本否定专业银行商业化的人则认为国有银行缺少利益机制,责利不结合,经营者在经营中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资产必然大量流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失败。在这些人的思想深处,认为国有经济是不合潮流的,是不能生存和发展的。
我认为悲观论、怀疑论者列举的问题是存在的,但并非是不可克服的。而否定论的观点则是不能成立的。我们在这里先回答否定论者的观点。
(一)国有经济在历史上是否只有失败的记录?
否定论者认为国有经济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成功过,有的只是失败的记录,比如法国国有经济和苏联的国有化。我认为不能笼统地这样说。以苏联为例,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现在俄罗斯的改革变国有制为私有制,看来国有制失败了。但苏联国有经济曾经产生过辉煌的时代,在短短七十年中创造了强大的工业体系,除强大的军事工业体系外,也建立起强大的民用工业体系。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有相当的高度。家家有较宽敞的住房,几乎家家有小汽车,不少人还拥有乡间别墅。人们向往的西方物质文明,比如日本,除少数大亨之外,一般平民辛苦一辈子也就是一套住房、一辆小汽车、少量储蓄存款而已。美国日常生活水平较高,汽车住房均较便宜,但美国提倡超前消费,一般平民也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当然苏联军工搞得太过份,农业落后,居民日常生活较紧张。实事求是地来分析,苏联国营经济的“失败”不在于社会经济制度,而在于经济体制。说原苏联的国有经济制度已经彻底失败了还为时太早。
(二)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主导,没有了国有经济,社会主义也就成了问题。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保护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且保持国有资产在全国资产中占居必要的比例。有人说无产阶级专政只需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国家无需占有实际资产。但如果真的把共产党的领导在所有制上架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共产党的领导还能长期存在吗?这是个常识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国有经济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存在,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因为第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因素在经济运行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但也不是一点市场成份也没有。斯大林搞过实质性的市场经济,如国家和农民的经济关系是实质性的商品交换关系。也搞形式上的市场经济,如在国营经济内部也保持商品经济运行形式,也搞等价交换、货币结算等。形式和内容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国营经济内部的货币交换也有一定实质内容,为按劳分配、物质刺激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把商品交换原则或商业原则普遍化就是市场经济。第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因素日益增多,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这种因素日益发展和普遍化,并渗透到国营经济的各个方面,银行也不例外。
我国专业银行不是按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组建的,而是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组建的。并有很大的计划经济成份。但商品性因素在逐渐增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种变化在迅速加快,如注意盈利目标、加强经济核算、注意风险防范等。
就整个国有银行体系讲,专业银行以外的国有银行一开始就按商业银行规范组建,按市场规则运行,它们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正在朝气蓬勃地发展着。
上述一切就证明,国有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前途是光明的。国有商业银行广泛吸收中外商业银行经验,发展自身有利因素,排除各种干扰,也定能发展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
(三)另辟蹊径取代现有专业银行是否可取?
有人对专业银行商业化丧失信心,主张另辟蹊径,成立若干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合作银行来包围专业银行,缩小专业银行的业务范围、限制专业银行业务量,最终取代专业银行。我认为这种设想很不现实,也无必要。因为:第一,在专业银行以外成立一些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打垮专业银行。第二,新成立的商业银行要发展到目前专业银行规模是一漫长过程,时不我待,将对我国金融事业、经济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害。第三,若国有银行发展成像专业银行规模的银行,同时取代国有专业银行,那么我国经济制度就要发生根本性逆变,重新进行血与火的原始积累,从总体上形成投机经济、暴利经济、买办经济。这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人民不能允许的。
那么我国现有专业银行本身的一些问题能不能最终解决?如不良信贷资产、外部环境、内部管理等。我认为是可以解决的。首先原来的问题是计划体制造成,那么体制转换了,内外条件就可改善,问题最终可以解决。专业银行甩掉了包袱就可轻装前进,不仅可以最终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而且是商业银行中的骨干。
二、专业银行商业化中的主要矛盾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江泽民总书记总结的十二条是十分正确的。就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一个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这两类矛盾相互联系,又有原则区别。这两类矛盾都是对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冲击力量。
关于第一类矛盾不乏许多精辟的论述,这里就不打算重复。总之,中央和地方行政对专业银行金融政策、运行、甚至具体管理、操作方式干涉还比较多,使专业银行商业化举步维艰。专业银行的业务职能仍然不纯、仍然担负着国家宏观职能和政策性业务,使利润目标很难实现。银行信用财政化仍未减轻,而且随着企业现代化改革深入发展还有扩大的趋势、财政企业共同挤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加大,银行商业化也是难于实现的。
目前第一类矛盾仍然是专业银行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但第二类矛盾却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竞争无序状态的发展对银行商业化的冲击。
市场竞争机制的发展使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都想为自己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有一种无限的扩张冲动,听风就是雨,盲目扩大投资范围和经营规模。在自身无积累和财政无力支持的情况下,都把目标对准银行,利用各种权力、各种关系和各种手段,强令或骗取银行支持,贷款成为他们扩大投资的主要来源。这类投资风险极大,大部分风险转嫁到银行,贷款本金收回无望,利息收入比例也在逐渐减少,银行依靠扩大贷款收回利息。在这种情况下,专业银行商业化只能是愿望,而很难真正实现。
由于专业银行贷款主要是投入国营企业,国营企业70%以上资金是来自银行信贷,形成银行和国营企业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故即使是亏损的企业,银行也要继续支持,贷款成了一个个陷井、逾陷逾深,至今不能自拔。
2.不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对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冲击。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在初步建设过程中,许多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因此十分不规范,运行形态五花八门,问题多如牛毛。造成国家财产大量流失,银行资产不佳状况尚未改变。国营企业亏损严重,银行逾期、呆滞、呆帐贷款占整个资产相当的比例。银行如果闹到资不抵债程度,试问如何能够实现商业化?
3.市场经济其他消极面对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冲击。
在这里可以列举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如市场投机,大多数用的是银行的信贷资金,投资盈利装入个人腰包和企业腰包,投资损失转嫁给银行;如不公平交易,暴利行为,除造成消费者损失以外,也推动生产成本的上升,效益下降,其中很大一部分转嫁给银行。如贪污、行贿受贿,腐败成风,使国家、部门、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其中许多又是转嫁银行。以上种种,或者迫使银行扩大贷款,贷后无望收回;或者已贷资金无法收回,造成银行的损失,从此也都形成商业化的严重障碍。
由于冲击专业银行商业化的矛盾十分复杂,专业银行在寻求对策时也不能简单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就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而言,提醒银行既不能盲目跟着行政命令跑,也不能盲目跟着市场现象跑。在这里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对市场状况要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然后作出正确的决策。只有有了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正确决策,才能以此影响盲动者,说服盲动者,使它们主动地约束自己,使他们的行为符合市场的需求(主要是不断变化的市场供求关系)。银行是综合部门,而且也有自己的系统,信息比较全面、分析手段先进,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第二、以自身的行为规范去影响企业行为规范。市场行为不规范影响银行商业化,反过来银行行为不规范也助长了市场行为不规范,因为许多市场不规范行为是得到银行资金支持的。让企业和银行共同努力进行市场规范化机制建设。
第三、加强法律建设和执法力量消除市场消极行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许多消极现象出自法律空白和法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会自动产生效应,必须严格执行而后产生效应。除了严格执行,还要发动各部门各单位严格监察和检查,才能真正消除市场中的一些消极现象。
三、专业银行商业化战略思考
(一)规模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多大规模较合适?不能一概而论。由于我国经济成份较复杂,经济主体有大有小,行业规模也不一样,因此应采取大中小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我国国有经济规模较大,是规模经济最集中的主导型和骨干型经济,专业银行又与国营经济结下不解之缘,故国有银行应保持大银行状态,不能削弱,而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国有经济壮大而扩大其融资范围和融资规模。国有银行不仅为国有经济服务,还为产业经济服务,随着产业经济发展也要求大银行加强服务与支持。如农业银行为全国农业经济服务,农业是第一大产业,农业发展必须有金融支持,因此农业银行同样应保持其大银行模式并随着农业发展而不断扩大。有的同志曾经主张我国实行独家银行制,即把国有银行分散成为一个一个独立的小银行,现在又有人主张削弱现有专业银行,用小银行包围大银行,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商业银行内部体系发展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联营制还是统一法人制,独家银行制还是分支行制?也是带有战略性的问题。独家法人制的缺点已如上述,联营制有的银行可以实行。但像专业银行这样的银行,它既要进行商业经营,还要肩负发展国家产业经济的重任,则不宜采取联营方式而采取分支行制较为合适,全行统一核算、资金统一调度,在全国范围灵活融通,不仅有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执行,也有利于节约头寸和支付保证金,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有利的营运。大银行制、分支行制是世界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三)商业银行结构战略
我国专业银行是按产业分工设置的。实行商业化经营是否就应打乱原来的分工体系?我的意见是否定的。因为即使西方竞争十分激烈的银行体系,也有分工,一是设计上的分工,一是自然分工,各家银行都有自己联系的客户网络,行业的产业网络。我国专业银行已经牢固形成自己的客户网络,行业和产业网络不宜人为打破,否则会造成金融秩序大混乱、大调整。但我国专业银行客户和行业风格如今未免太僵化,造成银行分行业、产业垄断。今后应在此分工基础上逐渐扩大业务交叉,银行之间进行有序竞争,企业等客户也有更多的选择银行的余地,把金融和经济搞得更活。
(四)银行经营战略
商业银行经营目标是利润,经营战略应围绕经营目标。但银行是社会性企业,也不能唯利是图,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因为银行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部门,仅仅是分配社会财富的部门,银行利润来自生产和商品流通企业。因此银行必须在全心全意为产业经济服务过程中,在产业经济获利的基础上分得一部分利润。就是说银行必须在服务、帮助,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中求利。
(五)不良资产转换战略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专业银行在经营中积累了若干不良债权,这些不良资产严重影响专业银行商业化。如何处理这些资产特别是一些呆帐和将来可能形成的呆帐资产?不少有识之士提了许多办法,但可行性较差。我建议人民银行总行成立清帐公司,把经评估核实的呆帐和将形成的呆帐从专业银行收购进来,同时收回相应部分再贷款。清理收回或再增加商业银行再贷款或注销人民银行相应负债。让专业银行轻装前进,真正实现商业化,变不良资产为良性资产,资产进入良性循环。
标签:银行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国有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商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