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景观中涉及到的土木工程施工问题论文_王刚

浅谈园林景观中涉及到的土木工程施工问题论文_王刚

v摘要:土木工程技术广泛而成熟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意在讨论园林景观中涉及到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易发生的、 常见的、 影响安全和使用 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

关键词:园林景观; 土木工程; 路基沉陷; 裂缝; 凹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品味及要求不断提高, 园林景观建设取得了 跨越式的成果, 其形式从简单的家属院式向综合景观转变, 其地位从配套工程向主要工程转变, 其功能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及对生活的更高追求都促使园林景观工程要有更高要求, 如合理的使用功能、 丰富的空间组合、 精致的造景细节等, 园林景观工程中园路、 广场、 水景、假山、 廊亭、 楼阁、 平台、 景墙、 台阶等组成了 主题框架, 涵盖了土方、 砌体粉刷、 混凝土及模板、 钢筋、 钢结构工程、 木制作、假山工程、 面料装饰等土木工程技术, 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体项目 品质高低, 因此土木工程技术广泛而成熟的应用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路基沉陷

1、 现象

路基局部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形成坑塘和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

2、 原因分析

(1) 路基填筑前对基底没进行处理。 如基底表面的杂草、 有机土、 种植土及垃圾等没有清理, 或土质松散的基底在填筑前没进行压实;

(2) 路基填料选择不当, 如采用粉质土或含水量过高的粘土等作填料, 不易压实;

(3) 不同土质的回填料没有分层填筑, 而是采用混合填筑,使压实密度达不到要求;

(4) 压实机器选择不当或者压实方法不正确, 压实遍数不够等原因, 致使压实密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

(5) 如路基为软基时, 在填筑前没有对软基进行处理, 在荷载的作用下, 软基被压缩沉降, 或者软基虽然经过处理, 但因工期紧, 沉降时间不足而引起完工后继续沉降。

3、 防治措施

(1) 填筑前应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 挖除杂草、 树根, 清除表面有机土、 种植土及垃圾, 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应进行压实处理;

(2) 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 当采用细粒土时, 如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 应采取晾晒或渗入石灰、 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3) 用不同的填料填筑路基时 , 应分层填筑, 每一个水平层均应采取同类材料, 不得混合填筑;

(4)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器和正确的压实方法对路基进行压实;

(5) 对软地基在填筑前应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软地基的路面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或其它易翻挖的路面, 路面的横坡应适当提高;

(6) 在路面铺筑前产生路基下沉, 应查明原因, 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可采用超载预压, 待路基下沉稳定后再按设计要求进行路面铺筑, 如工期紧可适当换填轻质材料, 如粉煤灰、 石灰混合料等;

(7) 路面铺筑后, 发生沉降时, 一般路基如果发生整体下沉可不做处理, 但路基如果发生局部沉降应查明原因后进行补救。

二、 园路、 铺地出现裂缝、 凹陷、 翻浆现象

1、 现象

道路出现不规则的裂缝、 凹陷现象, 铺砖路面或石材贴面路面还易出现面层松动以及出现雨后冒浆现象。

2、 原因分析

(1) 基层填筑前未对基底表面的杂草、 有机土、 种植土及垃圾等进行清理或基础不平整;

(2) 基底土层松软的区域未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3) 基层填料选择不当;

(4) 基层层次结构的做法不正确;

(5) 面积较大区域施工时未设置伸缩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防治处理

(1) 基层填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清理, 如对基底表面的杂草、 有机土、 种植土及垃圾等清理;

(2) 基底土层松软的区域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3) 基层选用材料要得当, 一般采用干碎石、 煤渣石灰土、石灰土作基层, 并应采用不小于 12 吨的压路机碾压, 每层碾压厚度< 20cm;

(4) 结构层施工采用 M7.5 水泥、 砂的混合砂浆, 砂浆摊铺宽度每边应大于铺装面 5~10cm, 石材铺地结合层采用 M10 水泥砂浆;

(5) 面层施工时采用整体浇注, 过大区域可划分若干地块,但每一块面积在 9m ×10m 之间, 地块之间需做伸缩缝。

三、 混凝土道路路面龟裂

1、 现象

混凝土路面表面产生网状、 浅细的发丝裂缝, 呈小的六角花纹, 深度 5 ~ 10mm。

2、 原因分析

(1) 混凝土浇筑后, 表面没有及时覆盖, 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 体积急剧的收缩, 导致开裂;

(2) 混凝土中各类用料配合比例不合理, 如水泥用量少、 含砂量过大等问题;

(3) 混凝土在拌制时水灰比过大以及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吸水性大, 水分被迅速吸收而导致开裂;

(4) 混凝土表面过度振荡或抹平, 使水泥和细骨料过多上浮于表面而导致裂缝。

3、 防治措施

(1) 混凝土路面浇筑完后, 应及时用湿润的材料覆盖, 认真浇水养护, 防止强风和暴晒。 在炎热季节里, 必要时应搭荫棚施工;

(2) 配制混凝土时, 应严格控制各类用料的配比量, 并选择合适的骨料级配和砂量;

(3) 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 应事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其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4) 干硬性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时, 应防止过度振捣而引起砂浆集聚表面。 砂浆层厚度应控制在 2 ~ 5mm 范围内, 抹平时不必过度抹平;

(5) 如混凝土在初凝前出现龟裂, 可采用镘刀反复抹或重新振捣的方法来清除, 再加强保湿养护;

(6) 如混凝土路面的龟裂对结构强度影响较小, 可不予考虑,但必要时应注浆进行表面涂层处理, 封闭裂缝。

四、 铺面板材或混凝土砖出现沉降、 开裂现象1、 现象

铺面板材或混凝土砖铺设的道路和铺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有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陷、 开裂现象。

2、 原因分析

(1) 基层层次结构的做法不正确或基层强度不足;

(2) 铺面板材或混凝土砖的接缝处无防水功能或防 路面沉降水未做好, 由于雨水下渗和冲刷, 致使垫层流失而造成铺面板材或混凝土砖的沉降、 开裂现象;

(3) 在不易行车的园路或铺地上行车, 造成铺面板材或混凝土砖的沉降、 开裂;

(4) 各种管线的铺设, 使土基和基层难以有效的压实, 导致日后发生沉降。

3、 防治措施

(1) 提高基层材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可用石灰粉、 煤灰粒料作基础, 再以石砾、 砂或干拌水泥砂或混凝土作垫层, 再在其上铺设混凝土砖或铺面板材;

(2) 禁止在不易行车的园路或铺地上行车、 停车, 如需临时行车、 停车时, 其结构层厚度应适当增加;

(3) 严格遵循先铺设管线、 后土基、 基层、 再作铺面的顺序施工。 对土基及基层进行有效的压实, 必须满足设计压实密度的要求, 在碾压困难的地段可采用混凝土基层;

(4) 如发生铺面板材或混凝土砖沉陷、 开裂时, 应在沉降、开裂的地方进行翻挖, 重新做基层或垫层, 并调换破损的铺面板材或混凝土砖。

结语

虽然土木工程技术及质量标准都已相当成熟, 但由于园林景观工程多专业多工种复合施工, 中间往往还穿插其它单位管线等施工, 其测量放样、 标高控制、 工序安排、 工艺选择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现实施工中由于管理人员经验不足、 作业人员不专业等,很多园林景观工程最终呈现的效果与设计及建设方要求相去甚远。本文意在讨论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易发生的、 常见的、 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

参考文献:

[1]沈晓蔚.论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价值体现——以南滨江贯通项目为例[J].中外建筑,2019(02):157-160.

[2]卜志明.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浅谈观光路园林景观绿化反季节施工项目[J].现代园艺,2019(01):184-185.

[3]冀炜炜.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中细节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现代园艺,2018(24):179.

论文作者:王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浅谈园林景观中涉及到的土木工程施工问题论文_王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