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县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4300
【摘 要】目的:探究将临床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4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溶栓治疗方案开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7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1.46%),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应用溶栓治疗时,配合临床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在溶栓治疗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
唐建芳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病症,这种病症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减慢[1]。而导致患者供血中断或减少,致使患者出现心肌急性缺血和缺氧,这种病症往往发病较为急促,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则有可能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溶栓治疗是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案,采用合适的护理方案,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3]。而本次研究中,探究将临床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21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2-72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8±6.4)岁。实验组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23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5-7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2±5.9)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在入院时经临床体检,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的个体信息差异不明显,即患者个体信息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包含保持病房的通风和整洁等。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征极为不稳定,所以患者应当保证绝对卧床休息,患者在休息时应当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病房内,应当尽可能安静给予患者吸氧和心电监护,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详细检查,了解患者的各项病史和溶栓禁忌症,观察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数值,了解患者的个体信息。
溶栓后患者往往需要安置于重症监护病房,并保持绝对卧床休息,这样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而在病房内,护理人员应当协助患者完成洗漱和翻身等活动,密切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察。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尿激酶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以出血为主,所以应当严密对患者的皮肤粘膜进行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瘢痕一点,了解患者的凝血时间是否正常,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
同时由于溶栓护理后患者在病房内可见孤独感和无助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着重于稳定患者的情绪,告知患者溶栓治疗的结果,使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康复信息,并且以严谨的态度告知患者在治疗后的各种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调节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情,面对疾病,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主要包括感染、渗血渗液、堵管、水肿严重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涉及到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均采用(%)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患者一般资料中涉及到的年龄和其它信息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7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1.46%),组间差异明显(P<0.05)。
表1 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溶栓治疗是近几年来应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各项治疗方案需要配合合理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使患者的治疗工作最大化开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4]。临床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方式主要以患者的全面护理为主,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细化护理,这种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功能,是一种积极的治疗辅助手段[5]。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应用溶栓治疗时,配合临床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在溶栓治疗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占荣.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78例临床护理体会[J]. 中外医疗,2011,30(11):163.
[2]王巧俊. 心肌梗塞病人溶栓治疗监测指标的观察及护理[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S6):112-113.
[3]皮红英,杨晓秋,周利,宋阳莉,宋小莉.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院前静脉溶栓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1999(03):15-17.
[4]陆新容,叶凤珍,牟小军,高艺,卢瑞华,麦纪严,刘晓红,陈丽彬.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1997(11):21-22.
[5]刘成霞,李莉,连文,唐玉梅. 程序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 西部医学,2008(05):1128+1130.
论文作者:唐建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患者论文; 溶栓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实验组论文; 冠心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是一种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