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高频电凝切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分析论文_李明明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 116041

摘要:目的对于结肠息肉高频电凝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收治的接受高频电凝切术进行治疗的结肠息肉病人资料36例施行分析,所选36例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接受加强措施的电切术并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电凝综合征。两组病人手术之后出血以及术后电凝综合征几率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高频电凝切术治疗的结肠息肉病人,使用加强电凝电切法及为其提供延续性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结肠息肉;加强高频电凝电切术;延续性护理

现在结肠息肉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病,此病存在明显的癌变倾向,对于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治疗工作中,由于现在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频电凝电切术被看做治疗结肠息肉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因为病人手术之后产生穿孔、出血以及浆膜炎(腹痛肌紧张)的风险较高,所以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本文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收治的接受高频电凝切术进行治疗的结肠息肉病人资料36例施行分析,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收治的接受高频电凝切术进行治疗的结肠息肉病人资料36例施行分析(2015.1-2017.1),所选36例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接受延续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病人中男性12例,女性6例,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44.11±8.28岁;研究组病人中男性15例,女性3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47.66±9.42岁。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为病人开展结肠息肉基本知识健康教育;及时清洁病人的病房卫生;为病人介绍手术之后常见问题[2]。

术中加强及延续性护理措施:手术之后12小时严禁病人禁食,当病人度过安全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和病人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掌握病人的饮食习惯以及作息时间,依照病人的喜好为其制定食谱,指导病人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术中直径大于0.5cm息肉使用1:20000副肾生理盐水根部注射,充分隆起息肉,呈半球形。给药圈套器电切切除,尽量使用电切模式,必要时少许电凝。再给予止血夹夹闭创面。小于0.5cm息肉尽量使用APC(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或电热活检钳提起电凝灼除。手术之后12小时之内,严禁病人下床活动,减少手术之后出血的风险;为病人的病房做简单的装饰,使病人的紧张情绪获得缓解,为病人开展心理疏导护理,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依照医嘱为病人提供药物治疗,给药补液,止血,抗生素治疗1-2天。倘若病人手术之后产生便秘,需要为其应用消化类药物,严禁病人肠功能肠功能会出现紊乱,影响到治疗效果[3-4]。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病人手术之后出血以及电凝综合征的几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计算出的具体数据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加以数据处理。在对数据开展处理过程中,t 值代表检验计量资料,卡方代表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差异利用P 值表示,将其作为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值低于0.05,那么表明计算出的各项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如果所得P 值高于0.05,那么表明计算出的各项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病人手术之后没有出现穿孔情况,两组病人手术之后出血以及穿孔,腹痛、腹肌紧张症状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手术之后出血以及息肉复发几率比较例(%)

 

3讨论

术后电凝综合征多见于大肠内镜手术后患者,因肠壁较薄,术中即使未出现明显穿孔,但切除层次达到固有肌层,术后出血迟发性坏死或小穿孔。患者常出现腹痛腹胀或腹膜炎、穿孔体征。多由于术中止血或电凝时间过长,伤及固有肌层加之未采取补救措施所致。

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效果理想,获得了临床医生的高度认可和应用,但是手术之后存在出血、术后电凝综合征(腹痛、浆膜炎、穿孔)的风险。因此,在结肠息肉病人接受加强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及接受延续性护理措施,不但可以减少手术之后不良反应的出现风险,使临床治疗效果获得保障,还能够提高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确保医院的诊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5]。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接受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出血几率,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手术之后出血以及息肉复发几率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

综上所述,在结肠息肉病人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中施行加强措施(根部注射副肾盐水,充分隆起息肉呈半球形,尽量使用电切模式,减少深部组织损伤,使用止血夹夹闭创面等),术后延续性护理措施(卧床休息,补液,止血,抗生素治疗等)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时间,使病人的生活质量获得改善,病人和病人家属对于延续性护理给予较高的评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雪梅,李积锦,肖政,等.结肠息肉电切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体会.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7):153-154.

[2]王英.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肠息肉 226 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59-60.

[3]周艳,邵月春.结肠息肉患者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3):40-41.

[4]曹海霞,吴滨,陈洁婷,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普通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肠息肉术的应用研究.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241-242.

[5]靳英.对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的结肠息肉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观察.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80-81.

论文作者:李明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结肠息肉高频电凝切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分析论文_李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