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张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张艳

张艳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草庙中心学校 234300

【摘要】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最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尤其重要。首先必须从基础抓起,重视口算能力的训练提高,口算能力强对教学后面复杂计算帮助非常大;然后狠抓乘法口诀的熟练记忆,口诀一定要记得准确熟练,这样才能使以后的计算过程更加流畅自如;再次是注意在反思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针对计算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及时修正错误,避免重犯;最后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不可缺失的步骤。

【关键词】口算 口诀 反思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1-154-02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份额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学习质量的提高,因为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需要通过计算来验证明理;数学中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更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都与计算密切相关。由此,计算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从低年级抓起,进行严格仔细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们因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原因分析:

1、不看清楚题目下笔。

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觉上的、孤立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特征和联系。所以在抄写数字、符号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就下笔,抄写的数字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比如:把“3”写成“8”,将“26”写成“62”;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

2、容易被假想迷惑。

有些运算顺序尤其是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除上述的原因外,还非常容易出现被假想迷惑的情况,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将运算顺序搞错。比如在进行小数简算的过程中,32.78-(8.9+2.78)可以变成分别减去后两个数,而类似的32.78-(8.9-2.78)就不能简算,去括号后要变成32.78-8.9+2.78。

3、多受负迁移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已学知识的影响,即学习中的迁移。如果已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掌握,就是正迁移,反之即负迁移。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负迁移的干扰,影响计算的准确性。比如:计算乘法的时候,不少的孩子就经常出现加法的计算情况。

二、方法与措施:

1、重视口算能力的训练

口算能力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复杂计算的正确率。特别是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要让学生做到不假思索的回答出正确答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进行充分地训练才能达到要求。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限时让孩子们做口算训练,在限时训练中更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课外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游戏时利用参加人数的增减变化等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适时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对反应稍慢的学生也要多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口算作业也必须每天安排,做到循序渐进,熟能生巧,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狠抓乘法口诀的记忆

乘法的“九九”口诀表是学习一切乘法的基本工具,如记不住乘法口诀那乘除法计算就寸步难行。因此我们要把记忆乘法口诀作为一项重要教学步骤来抓。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把乘法口诀记准记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也是学生以后学习,甚至生存的基本能力。在训练记忆口诀的方法上可灵活多变,死记硬背固然有效,让学生明白乘法意义也不妨是一种很好的辅助记忆方法。训练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原则逐步记忆,切忌囫囵吞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技巧

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是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也是与旧教材的计算教学最大的区别,但有的教师盲目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忽视对算法的优化,使学生难以把握好的算法,而导致学生计算能力有弱化趋势。算法多样化并不是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因此,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算法的特点,从而确定一些简便、快捷的方法。在算法多样化中倡导和推荐一种最优的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及计算技巧。如听课一年级教学进位加法7+6,学生想到了多种算法:

(1)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出来的;

(2)把7放在心里,然后再数6,得到13;

(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

(4)7分成5和2,6分成5和1,5+5=10,2+1=3,10+3=13;

(5)把7看作10,10+6=16,16-3=13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算法,如果老师不及时与学生一起选择最优的算法,那么,有的学生会模糊,不知该用哪种方法好,有的学生会用他们自己想到的较复杂的方法。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最简单最优的方法,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基础。

4、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思维的发展,能提高计算效率;而计算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试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怎样简算。合乎逻辑的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正确、速度,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计算效率。比如54×99,有人是采用笔算方法,有人会利用简算这样想:100个54减去1个54,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直接能口算出来,用时较短。

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新颖、灵活的解题方法,开拓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计算能力。

5、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记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无误。

(3)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6、重视错题分析,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怕见到错题,学生也怕见到错题,其实,错题是一个很好的例题,只要把握好,反而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与计算技能。

重视对学生的错题分析,对症下药。对于学生的错题应该专门用一节课来分析,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与分析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针对这种错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后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改错题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采取小医生找病因的比赛形式,也可以是看哪位小老师最认真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巩固自身的计算技能。

总之,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而计算能力初步形成后,也还需要在今后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才能逐步提高。

论文作者:张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