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示范特征与教师性道德修养检讨
周宏
(云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昆明 650091)
【摘 要】 一般职业伦理范畴和职业道德内容并不足以有效规约和保障教育者从业活动。教师职业及其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示范特征,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卓越化的内在规定性。在包括师生恋在内的与教师性道德修养有关的问题中,教师职业和职业道德的示范特征发挥引领卓越师表人格的导向作用。对待教师性道德修养问题尤其是师生恋现象,不应采取泛人性立场的过度宽容,教师个体应在自我性道德修养方面强化师德意识,契合师德修养卓越化导向。当下,规范文本和约束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为教师性道德修养提供“严管厚爱”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师德示范;教师性道德修养;师生恋
“教师是一种职业(身份)”,这仅仅是基于教师职业的外延归属而做出的一般事实判断,这一判断是在最一般意义上、在对教师职业作为具体职业形态这一基本事实基础上,对教育工作者职业身份的最宽泛陈述。示范性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任何职业的专属内涵,也决定了师德要求更广泛、更高标的特点,同时也对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提出了追求卓越的要求,亦即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不应满足于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既有职业道德规范的一般约束,而应有卓越化的追求,树立师表人格,创造更高的职业幸福。
一、师德归属的一般性判断
从教是一种职业,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作为职业类型的教育行业及教师从教活动,以职业样式而承担相应社会领域的职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职业的作用是有限的;作为承担人的再生产任务的职业,从这个高度来看,教育行业和教师的从教活动在社会职业系统中又具有特殊的意义。
每个职业都发挥特定功能,每个职业都有自身特定的职业道德范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特征在于它的示范性。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1]。教师职业的示范性在于教师以自身为载体、以师表人格为隐性工具开展教育活动,学生对教师的学习和仿效是全方位的,即使在知识传授层面上也无法将教师的个性化主体参与从中剥离出来,正如加里宁所说,“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从教作为职业的基本属性”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质”是师德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故而教师职业伦理有着不同于其他职业伦理的内在特质,教师的职业身份包含了师表人格的内在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相应具有追求卓越的内在取向。
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特定关系中的师生恋现象,理应归到教师职业道德的专门伦理范畴和教师性道德修养的专属道德层面。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种道德现象,师生恋具有职业道德中公德的一面,但这个“公”相对于教师群体之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公”,又构成相对的“私”,教师性道德修养水平所体现出的师表人格水平直接影响教师职业的声誉;教师性道德修养问题更切近私德,却离不开行业和职业群体的共同承诺和共性约束,师德氛围的性质和师德建设的进程对教师个人的师德修养构成基础也形成制约。无论是教师性道德修养的私德问题,还是师生恋这一特定群体职业伦理中的公德现象,都不能离开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征而降低至一般化的“人性”泛化和道德淡化的地步。基于职业外延归属的师德属性一般判断应与契合职业专属内涵的师德修养卓越追求相结合。
多炉多机并列运行,当任一汽机遮断时,本机排汽对热网供汽切断,且主汽母管憋压导致压力迅速飞升,甚至引起PCV动作,工质快速泄放,使母管上各锅炉汽包水位大幅波动,易造成超限保护动作。一台或多台锅炉MFT,致使事故进一步扩大,对外供汽受到大幅影响,给热用户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因此,任一汽机跳闸时的快速控制十分重要。
师德人格卓越性特点对师德修养的卓越要求,最终落实为群体道德人格经由个体道德修养促成的主观认识和内心追求的提升。
针对智能仪表研发能力培养需求,增设虚拟仪器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两门选修课程;修改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嵌入式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如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改为C语言编程,考核方法上增加实物制作考核;测控电路课程于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实施考试方法改革,引入实验电路制作考试,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基本关系,也是教育活动中的首要关系。抛开师生恋中双方婚姻状态的法律问题、是否以婚姻为目的的婚恋道德问题不谈,仅凭“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教授、管理及其他利益关系”的基本情形,足以对师生恋的不当性质做出认定,而全面禁止发生在“师生关系存续期间”的师生恋,当是亟待提出的师德要求,也是对学生利益的重要维护。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于手术前后抽取两组患者5 ml的空腹静脉血,以转速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后,提取上清液,使用酶法检测血清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水平。采取干化学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淀粉酶(amylase,AMY)水平。
不同类型的规划服务于不同社会问题和规划问题,表现在规划目标、任务内容和功能均不同,即规划目标指标、影响因素不同。对其进行了梳理,汇总于表1,为在开展不同规划水资源论证时,有效建立规划与水资源论证内容的关系提供参考。
二、师德内涵的卓越化追求
师生关系中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和难于避免的,教师应清醒认识、理性对待这种不平等及其给教师带来的师生关系中的人际优势,并将这一人际优势积极转化为教育优势。不消费主要因学术权力所产生的师生人际关系优势,不透支年轻学生的倾慕和崇敬,不逾越教师行为规范的红线,不将岗位工作接触到的信息资源滥用成谋取不当私利的资本和非法违规利益交换的筹码。
第三条路是明年开春,白天明跟苏秋琴一起去城里做生意;苏秋琴计划着明年带更多的姐妹去城里挣钱,她和姐妹们自己开洗脚屋,自己做老板。但是经过这小半年的实践,她发觉没有一两个男人在身边还真的不行,容易被不三不四的城里小流氓欺侮和敲诈。她要白天明和张翔去保护她们,做她们的保镖。
师生关系存在“不平等”的一面,这种不平等集中体现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占有明显的人际优势: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师”与“天”“地”“君”“亲”并列,素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关系定位,教师身份自带权威光环,这决定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有着天然的身份优越;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整体学术水平高于学生而带来的权威效应,决定了学生对教师怀有信服和仰慕;教师是师生关系中较为主动的一方,掌握发起师生互动和引导师生关系走向的主动权;教师的评价权进一步促成师生关系中教师一方掌握着资源优势。
(一)师生关系“不平等”与师德修养要求
师生关系的实质“不平等”对师德修养提出了卓越化的要求,这也是教育活动中人际关系对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树立卓越追求的客观依据。
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注重人格平等,指在为人资格上的平等,以及教师与学生相处中不可在身心方面忽视、歧视、侵犯任何学生,而应对学生怀有积极情感,尊重、了解、关注、珍视学生。这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不应与特定学生发生超乎其他学生的关系。所谓超常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暧昧、恋情以及基于利益交换的涉性关系。超常关系的存在在情感和事实上造成对其他学生的“不平等”,而建立在利益交换基础上的不当师生关系从发生逻辑到行动过程都彻头彻尾地指向破坏其他学生的权利或利益,对培养秩序构成隐性或潜在的危害。超常关系不仅会使当事双方的师生关系变质,而且会在整体上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扰乱师生共同体原有的伦常秩序,瓦解教师个人在广大学生心目中的既有威望,甚至销蚀教师群体的职业形象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威信。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内在要求,师生关系存续期间的任何时候,教师在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时,不应存有与学生发生暧昧情感的念头,避免自己在言行举止方面发生可能令学生误解为暧昧的暗示,应遵循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庄重、适度地对待学生的原则,得体地表达师爱。教师应“以自身文明、优美的爱情生活向学生做出高尚性道德品行的直接示范”[3]。教师性道德修养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规约,也是公平、正义普遍原则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要求。
式中,医疗卫生资源主要指注册医生数与医疗床位数,l=1表示医生,l=2表示医疗床位;Glj为两种医疗卫生资源l基于指标j的基尼系数;Xij表示第个地区第j个指标累计百分比;Ylt表示第i个地区第种资源占有量的累计百分比;当i=1时,Xi-1j,Yl(i-1)视为(0,0)。
提倡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确立高于现有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一般约束的卓越追求,是对师生关系的深层伦理性质、师德人格的内在伦理要求的理性观照。
现实生活中,已有教师一方因师生恋的原因而明显违反有关规定或程序,为当事学生一方谋取不当利益,或者一些道德低下的教师利用学术权力,骚扰、诱骗、威逼、要挟学生达成非正常师生关系或实施侵害,已经触及师德红线而受处罚。从教师职业伦理的角度来看,单身教师与单身学生之间的暧昧关系连带其间不可避免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影响,当然可以被认定为不当关系;甚至有别于恋爱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的性别关系出离师生关系、性别意识出离师生意识(如对异性学生投诸更多的基于性别因素的关注和互动,自己的衣着、言行、举止呈现出基于性别展示需要而非教育教学需要的出格与出位),都有悖于教师职业“为人师表”的要求。
伴随教育的技术化和教师考评的结构化特点而来的,是教育活动和教师发展中技术性内容与道德性内容的分化、道德责任相较于技术责任的失重,传统教育政教合一、德育为先的特征让位于技术权威。教师与教育对象、教育结果之间的道德联系式微,教师内心的自我监督和良心评判趋弱。而“爱国守法,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4]的表达过于集中和笼统,具有理想化、原则性的特点,缺少与师德修养实践的真实联结,“仍是一种规则伦理或手册伦理”,被奉为“伟大道德”而无法为教师日常行为提供可供遵循和参照的规范、规则,“却也解除了一个教师内在的力量,驱除了内在的审判”[5]。道德“无思”虽然不是教育领域、教师群体造成的,但面对为现代化转型所裹挟的现实,以制度建设推动教育行业现代化适应成为一种必要,师德的系统化建设以及应对师德突出问题的制度完善都具有显著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二)师德人格卓越性与师德修养导向
综上可知,即使将师生恋进一步限定在“双方均为成年人”并且“自愿”的范围内,甚至将师生间的暧昧关系、师生恋这种特殊情形的人际关系放在“两个成年人的恋爱自由”的公民权利的层面来讨论,或者打着真爱的幌子并以历史上著名的师生恋事件为佐证,仍然无法改变其观点对师生关系泛人际关系化、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界限模糊化的宽容问题。从高校师生的认知和社会舆论的氛围来看,对师生恋的态度方面仍然存在着过度的宽容,甚至有调查数据显示,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存在比例较高的“十分支持”或“可以理解”的态度。更不可忽视的是,持“感觉一般”和“十分反感”态度的学生比例远远高于教师比例[2]。
个人魅力的展现是师德人格卓越性的现实显现,个人魅力是教师更好地开展学科教学、处理师生关系、实施教育影响的必要条件。教师在个人魅力涵养以及自我魅力展现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调控性别魅力因素,使之不出离、不失重,避免性别意识凌驾于师生意识之上、夸张了性魅力而遮蔽了教育活动自身魅力。这种既要具有个人魅力又要节制性别吸引的要求,正是教师职业示范性特征与师德修养卓越化要求的体现。对教师而言,无疑是师德修养卓越化的选择和追求。
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具有超越狭隘人性之私而具有理性光辉的职业。因此,追求高尚的师德和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水平,是教师应有的职业心态。大众舆论可以争论师生恋可以与否、当与不当,或者教师群体中也存在着回避评判师生恋的倾向。但是,从实践来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自己实际行动在卓越化的提升和平庸化的沉沦之间做出选择,而选择一旦形成,必然出现两种趋势,具体到教师性道德人格上来,面临是否师生恋不外乎两种态度:要么是性道德修养卓越追求对师德人格在精神层面的理性升华;要么是师德人格相较于人性之私甚至人之生物属性的妥协和溃退。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的青春期性意识理论,学生的“恋师情结”在其心理发生机制上属于“向往年长者时期”特征,具有不成熟性和实质虚幻性。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知识和社会学、心理学关于恋爱的理论分析,有助于自身形成婚恋方面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客观判断学生“迷恋”的实质和理智应对师生恋问题,确保不在师生关系存续期间与学生发展恋情,以良好的性道德修养成全教师职业身份所对应的师德示范性。
三、师德修养卓越化的制度诉求
师生恋在伦理上的不妥当和在道德上的不应该,归根结底源于师生关系中权力不平等的事实。一旦师生恋被允许,就存在有权力的老师滥用权力进而对学生采取性胁迫的可能;同时,也存在学生因老师拥有权力而主动与教师建立逾越关系的可能。所以,在师生间权力不对等的关系结构中,不存在所谓恋爱的自由,约束机制的跟进十分必要。
我国教育领域现有的关于违反师德的处罚意见并没有详细划定违规行为的界限,更未明确具体处罚措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师性道德修养所做的最新规定,提出“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6],再次严肃重申了教师性道德修养问题。鉴于师生关系(尤其是异性师生关系)中何谓“正当”与“不正当”的伦理界限尚未明确,“任何形式”中的情形认定没有标准,在教师性道德修养问题上,有待参照关于教师学术诚信的有关做法,责成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校制定明确、可操作化的具体章程。通过建立明确的规范性制度,澄清和厘清教育领域里、社会舆论中的模糊认知和判断偏差,避免对教师性道德修养事件采取遮盖掩饰的做法以及教师性道德失范事件最终大多“冷处理”收场,敦促学校从严从细实行师德监管,督促教师自觉加强自身的性道德修养,真正体现对广大教师的“严管厚爱”。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制度和实践层面形成了成熟的做法,积累了丰富经验。哈佛大学于1984年颁布美国高校第一个师生恋规则,禁止教授与其直接教授的学生之间有浪漫关系,这一规则逐渐扩大到禁止一切师生之间的浪漫关系,并且现在几乎所有美国高校都存在类似校规[7]。2011年11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宣布将“禁止师生恋”纳入教师聘用条款,而且一旦出现师生恋行为往往以惩治教师作为处理方式。欧、美、亚陆续有一批大学明文规定禁止师生恋,禁令不仅出于维护学术正义和避免权力滥用,而且体现了维护公正、保护弱势的原则。禁止师生恋已在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共识。
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就科技成果而言,其推广力度不够、效率不高、实践性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
有学者指出,我国现有师德规范文本的突出问题,集中在“公私混乱,淡化师德公共性”“观念陈旧,忽视师德专业化”“层次单一,弱化操作性”三个方面[8]。对有关教师性道德修养的内容基本采取了一带而过、点到为止的含蓄态度,这种带有回避意味的处理方式缺少必要的正视而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可以参照和吸收国外及港台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做法,尽快对师生恋及师生关系(包括教育管理关系)中的性骚扰建立严格明确的约束及惩处制度。对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言语及行为的骚扰,一经当事人确证均应做出严肃处理,无须拘泥于学生的主观感受到底是不是“不欢迎”,因为学术组织的垂直分层和层级间的权力差异决定了学生作为弱势的一方已无反对、抵制的自由可言,教师所处的学术权威的位置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涉事学生是否“同意”已经不重要,禁止师生恋就是禁止不对等关系下的恋情,符合伦理上的公正原则,也即“由于教师对学生拥有权力,二者并不共享一个平等的身份,即便双方的恋爱属于‘你情我愿’,教师仍然可以被指控为性骚扰。……大学不能默许师生的恋爱(性) 关系,不论学生的年龄大小,不论学生是不是自愿进入这种关系,不论学生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不论学生有没有受到教师的直接指导” [9]。
对有证据的教师骚扰学生行为作出处理和处罚,是否超过必要限度或使教师陷于道德被动境地,或者给别有用心的学生提供可乘之机?关于此种隐患的担忧要让位于对学生居于弱势地位保护的需要;教师谨言慎行而付出的道德自律成本,服从师德示范性所规约的教师性道德修养的伦理导向。“新西兰对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很高的,对违反的人的惩处也是严厉的,因为这与保持一个行业的秩序和质量稳定是相关的。否则,其中的漏洞,必定会被人利用,获得寻租权利的空间,谋取个人利益,进而破坏行业的游戏规则,危害到该行业大多数人的利益,甚至危害到该行业的生存。”[10]
不得与学生发生恋情,不对学生实施性骚扰,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道德信仰和行业伦理共识。不与学生发生暧昧关系,是教师对教职的道德承诺,既体现对从教身份的礼敬,也体现对执教资格的最低伦理底线的持守。这一承诺缺失,将在现实中导致教师主观方面的疏忽、放任直至故意,最终导致现实的危害。
教师性道德修养的示范性是内在于整体师德示范性中不能单独剥离的成分,将师生恋问题泛化为公民个人婚恋自由问题,其本身是对教师职业特殊性、师德示范性和师德修养卓越特质的矮化。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将不与学生产生过当关系视为庄严的职业承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将确立和维护正义的师生关系环境作为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扬雄.法言·学行[M].韩敬,译.北京:中华书局,2012:21.
[2]孙建业.马克思主义恋爱观视角下高校师生恋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5):258-260.
[3]钱焕琦.性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J].思想理论教育,2004(9):34-38,53.
[4]教育部.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师(教师〔2008〕2号)[EB/OL]. (2008-09-01)[2018-11-17].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91/201212/xxgk_145824.html.
[5]曹永国.从信仰到职业:一个对教师专业化的省思[J].教育学报,2012(2):8-19.
[6]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教师〔2018〕16号)[EB/OL]. (2018-11-14)[2018-11-17].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02/201811/t20181115_354921.html.
[7]腾讯评论.厦大教授“诱奸”女学生的真问题[EB/OL]. (2017-07-14)[2018-11-17].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2854.html.
[8]钱倩.中国师德建设文本存在的问题及超越路径[J].教育探究,2016(1):77-81.
[9]刘爱生.论美国高校的禁忌:师生恋[J].重庆高教研究,2016(2):102-107.
[10]谢宏.从职业操守看师生恋[N].深圳特区报,2015-09-01(B-11).
Introspection on Demonstr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ultivating Teacher's Sexual Morality
Zhou Hong
Abstract: The general occupation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are not enough to stipulate and protect educators' activities effectively. Combining the extension attribution and the exclusive connot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exemplary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profession determined the inherent excellence requirement of the teacher's morality. Among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eacher's sexual morality such as teacher-student affair, the exemplary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profession play the guiding role in leading teacher's personality to be outstanding. The phenomenon of teacher-student affair should not be accepted with radical tolerance. Teachers should move forward to excellence during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morality,while regulations and restric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demonstration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ethics; excellenc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ity cultivating; teacher's sexual morality; teacher-student affair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章编号】 1003-8418(2019)07-0069-0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19.07.010
【作者简介】 周宏(1978-),女,黑龙江黑河人,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享发展下的西南农村教育问题研究”(17BSH145);云南省哲社基金项目“云南教育发展堕距问题及其内生化解机制研究”(YB2015049)。
(责任编辑 曹连观 朱旗)
标签:师德示范论文; 教师性道德修养论文; 师生恋论文;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