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研究

中国企业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研究

曾玉磊[1]2003年在《中国企业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认识到:搞好企业,经营者是关键。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由于中国现有企业体制的弊端以及外部环境的约束,使得经营者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从而抑制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也就是说激励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法律体系不完善、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以及正当的激励不到位等,造成一些企业经营者在其经营活动中表现出越轨行为和短期行为,即约束的问题。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仅给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而且影响了中国企业经营者阶层的整体健康成长。一些地方和部门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直接影响了改革成果和改革的深化,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解决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行为目标的差异,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问题便成了研究的热点。 在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型薪酬激励(主要是股票期权激励)在经营者的薪酬激励中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尽管有九十年代末的股市大震荡,西方许多专家预测股票型薪酬激励仍将是激励经营者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入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但股票型薪酬激励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中国企业经营者长期的激励约束问题以及在中国的可实施性和实施效果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这也正是本文中欲探讨的问题。 考虑到激励约束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在我国实施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一方面,通过实际调研以及结合国内其他实证文献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经营者激励约束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引入一种新的激励方式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通过理论研究和国内相关实证文献分析相结合,分析股票型薪酬激励在我国企业经营者中施行会或者已经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根据现状和目标的差距,提出股票型薪酬应在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试行的建议。

崔秀云[2]2008年在《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使股权高度分散为特征的现代股份制公司的经营者努力、尽职工作,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政策自上世纪后半叶起在西方发达经济国家得到广泛的认同与推广。在我国,伴随着对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积极探索,以股票期权和经营者持股为代表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正在被引入到对众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来。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符合现阶段国情的企业激励制度。为此,一种已经被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广泛采用的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受到了我国企业界的重视,一些上市公司开展了相关的试点工作。我国的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存在许多争议。本文从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本身出发,寻找上市公司实施该项制度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发现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众多理论以及西方国家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都从不同侧面解释了企业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合理性。虽然该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但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比较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安排。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我国体制环境的不成熟和上市公司自身的问题,使得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笔者对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试点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体制障碍和上市公司自身的不足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了更好地推动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施,笔者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研究了改善体制环境的对策,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操作性原则和建议。

井利利[3]2006年在《中国上市公司CEO薪酬激励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EO 的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收入分配中的一个热门问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CEO 是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绩效。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运用薪酬策略有效的激励 CEO,以使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 CEO 薪酬的基础上,阐述了激励 CEO 所常用的理论,通过相对业绩评价模型的建立,消除 CEO 所不能控制的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正确的评价 CEO 的绩效,以此为依据确立 CEO 的整体薪酬水平。通过长短期报酬与 CEO 风险态度的相互关系,确立 CEO 长短期报酬组合。最后得到了 CEO 薪酬激励的总体思路。设计 CEO 的薪酬方案,关键是确定薪酬的结构、数量与薪酬挂钩的相关指标。设计时应遵循充足信息、激励强度适当、等薪酬、棘轮效应等原则,对 CEO 实施年薪、股票期权、职位消费、保障收益激励多种激励方式。文章还探讨了 CEO 薪酬与绩效的关系,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最后得出结论,对 CEO 应该实行多元化的薪酬制度,注意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结合,注意风险与收益相称,同时健全对CEO 的内部约束机制。

康平[4]2007年在《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开始纷纷上市。2004年,深市成立了中小企业版,自此,中小上市公司被视为股市宠儿而备受关注。经营者在中小上市公司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委托代理问题也一直困扰公司所有者。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营者股权激励走进了中小上市公司的视野,并期望通过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实施,解决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所以当前开展对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对我国政府、中小上市公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内容的介绍,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列举了股权激励的五个理论基础,即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剩余价值索取权理论和激励约束理论,最后对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是对中小上市公司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析,包括了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特征、股权激励在国内外的产生及发展介绍、经营者股权激励的辨识、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效应分析及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四部分内容;第叁章是对叁种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的分析及影响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内外部因素的阐述。第四章中开展了对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促进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实施的建议。本文最后简要地总结了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及我国股权激励相关法规的相继出台,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效果也在逐渐增强,其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也日益显现。本研究对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中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娜[5]2007年在《股票期权的会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制度,最早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并由于其能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股东与经理人的矛盾,激励公司高管而得到了热烈的追捧和广泛的推广。特别对于资金较少的高科技公司,实施股票期权不会导致企业现金流出,又能有效地留住人才,是一种企业有效发展的手段,并因此而被誉为“金手铐”。在我国的国企改革中,如何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既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中国经济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入了这种制度,许多企业积极进行了实践。但由于我国以前的企业制度将股份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部分,并且非流通股占有了绝大部分份额,其转让受到严格的限制,大部分国内企业无法实施标准的股票期权计划,结果使得激励效果差强人意,有些企业甚至被迫中途放弃激励计划。2005年5月份,监管层正式启动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改革(以下简称“股改”),要求实现股份的全流通,非流通股股东以支付对价的方式,获得股票的流通权。这使得大股东持有的大量国有法人股得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于是“大股东转售”成为股票期权计划绝佳的股票来源。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股票期权在我国企业中必将得到广泛推广运用。世界上许多会计学者对股票期权的会计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尤以美国的研究资料最为齐全,最为深入。我国这方面起步稍晚,但仍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研究资料。本文拟站在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股票期权的会计问题(包括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全面细致的讨论,探讨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最佳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新颁发的相关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进行分析。二、论文的结构及基本内容全文由叁大部分构成,分为5章:第一部分是对股票期权的基础知识进行必要介绍。包括第一、二章。第一章对股票期权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股票期权经济性质、分类情况和其他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股票期权形成直观详细的理解,掌握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实施的股票期权经济事项对企业财务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研究。包括第叁、四章。第叁章是进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第四章进行股票期权对相关利益者的影响分析。第叁章的研究从确认的基本理论入手,论述确认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标准,其次通过对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进行分析,探讨股票期权的对应科目应确认为什么要素。这一章是第二部分内容的核心,因为确认关系着会计计量方法、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选择。对确认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是否对股票期权进行表内确认,如果进行表内确认,是作费用确认还是在行权时作为利润分配确认而之前不进行费用确认。笔者赞成费用观,一直以来,反对股票期权费用化的主要是采用大量股票期权激励的高科技企业,其理由是:①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实质是现在的股东将他们的一部分所有者权益转移给雇员,企业并没有参与这一交易;②雇员已得到企业以现金支付给他们的薪水、资金和医疗保险等,他们是无偿得到这种股票期权的;③企业以股票或者期权支付员工的劳务是既不需要支付现金也不需要耗用资产,因此企业没有负担任何成本,也不应确认任何费用;④由于股权激励所导致的成本已经包含在被稀释的每股收益中,如果再在利润表上确认由此导致的费用,将会导致每股收益被重复降低;⑤如果要求对以股票或者期权支付雇员劳务发生的费用进行确认,会导致更少的企业采取股权激励,这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的经济后果。本文认为,将股票期权授予员工,其实质是对员工未来向企业提供服务进行偿付的一种报酬方式,应和工资、奖金一样将其确认为企业的报酬成本,视作每期的费用进行摊销。其次是对会计计量问题的研究,从计量的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了股票期权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方法,并系统地介绍了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本文认为,在授予日能够利用期权定价模型对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进行合理的计量,由于对员工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所以在授予日采用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代替计量员工服务的公允价值。最后是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从报告的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两部分来论述,认为股票期权的报酬成本应确认为表内项目,并且应将其授予、行权等基本情况披露于报表附注中。第四章股票期权的财务影响分析。本章重点介绍了实行股票期权后,企业的净利润、每股收益和财务杠杆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而对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叁部分是股票期权的国际比较。在分析世界各国对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基础上,将我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加以比较,分析我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美国可说是股票期权的发源地,因此其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准则的制定也相对较早。美国有关经营者股票期权最主要的两个会计准则是: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简称APB)在1972年制定的APB第25号意见书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在1995年发布的第12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从这个准则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到股票期权准则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趋势。在2004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发布之前,关于股份计划和股份期权计划作为员工报酬的确认和计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没有这方面的规范。随着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在许多国家日益盛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此方面的空白引起了关注。200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始把关于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这一项目纳入议事日程,2002年11月7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了“以股票为基础的薪酬”(Share-based payment)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而其他国家英国,加拿大和韩国等等在股票期权的准则上体现出和国际准则的趋同性。本章通过前文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新颁布的股票期权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进行分析。新准则颁布之后,对企业的股份支付进行了全面正式的规范,在核心内容上体现了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如将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费用化以及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叁、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本文所希望的贡献在于:(1)对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计量、披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讨论,完善了股票期权的会计研究;(2)根据前文对股票期权确认、计量、披露的讨论,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新颁布的股票期权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进行了分析。由于我国的股票期权起步较晚,并且关于股票期权的最新准则才刚刚开始实施,同时也受到作者自身条件和水平的限制,因此本文对股票期权缺乏相对完善的定量分析,在对新准则的分析上也不甚充分。无疑,这些尚存的不足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的完善。如果有机会进一步研究,我将会更多的结合社会调查和案例分析,以期形成更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汪忠[6]2010年在《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机构投资者是法人形式投资组织。随着环境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以共同基金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由消极主义向积极主义转变,作为股东利益强有力的代表开始参与公司治理。同样,中国机构投资者近些年来也出现类似趋势。而作为参与治理的前提,中国机构投资者需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所处环境以及公司本身发展,引入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评价。这有利于中国机构投资者形成新经营赢利模式;有利于降低代理问题和股东分散化问题,促使目标公司提高治理质量;有利于树立机构投资者信心,吸引稳定的长期资本流入,改进整体社会福利水平。本文选择中国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作为研究对象,以委托代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冲突管理理论以及绩效评价理论构成理论基础,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着眼于从治理结构建立转向治理机制优化,有针对性的提供一套评价指标及其标准,以期客观判断和测评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内外文献成果,理论推导与实证研究结合,为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目标公司治理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论文研究分析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引入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评价。机构投资者选择目标公司的传统模式与方法发生变化,国外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是发展趋势,分析了美国、日德公司治理模式及其比较,探讨了各国治理模式趋同。结合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及所处环境,其参与目标公司治理和引入目标公司治理评价是趋势。其次,论文从文献和数理模型角度,分析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博弈以及利益整合的客观合理性。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逻辑前提是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利益冲突与搭便车问题以及股东管理者利益不一致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本文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动因、优势以及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评价效应分析,研究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博弈模型,进行了机构投资者与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利益整合分析以及模型和证明。第叁,论文研究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边界和结构以及框架。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边界和结构,从公司股权结构、公司高层权力制衡、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公司财务治理和公司环境治理方面,分析了必然性和内容。分析了对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程序和原则,重点讨论了对目标公司治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公司股权结构、公司高层权力制衡、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公司财务治理和公司环境方面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对目标公司治理的评价原则与方法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变因子。第四,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研究。本章首先对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设计的实证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关键因子,通过快速聚类对实证样本进行聚类分析。针对每一权变类型中的实证研究样本基金,归纳出各类权变环境中治理效应得分较高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因素,形成各种权变影响类型中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因素组合体系。第五,政策建议。本章主要是在理论推演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供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首先,政府要积极发展合格的机构投资者,优化其内、外部环境,为其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其次,目标公司要从股权结构、高层权力结构、高层管理团队治理、财务治理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积极完善其自身的治理,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选股和自身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当然,机构投资者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治理,通过政府、目标公司、机构投资者等多方配合,实现共生共赢。

祁学银[7]2018年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董事会特征与企业财务绩效》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作为民营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家族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态。家族企业在促进社会就业,增加社会供给和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家族企业要想世代持续经营下去,客观上要求家族企业在适当时候开展代际传承工作。因此,家族企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家族企业顺利实现代际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董事会作为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将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如何优化董事会治理,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有着重要意义。国内学者对董事会特征的研究相对较浅,将董事会特征引入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这一特殊阶段,进而分析其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文献资料则更少。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董事会特征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以我国一家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家族企业新希望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家族企业持股比例、董事来源、董事会激励以及董事素质特征这四个方面分析代际传承接班人未进入董事会阶段、接班人进入董事会阶段、接班人继任董事长阶段这叁个阶段董事会特征的变化,并分析了新希望代际传承不同阶段董事会特征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此外,对我国家族企业如何通过优化董事会治理顺利实现代际传承提出了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代际传承不同阶段新希望董事会特征不同,在接班人未进入董事会阶段,新希望董事会呈现出家族持股比例较高,董事会成员家族化,对董事的激励以薪酬为主,董事素质特征表现出老一辈董事拥有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的特征;在接班人进入董事会阶段,董事会特征表现为家族持股比例下降,董事会家族色彩减弱,对董事会成员的激励薪酬与股权激励并重,董事会由于人员大幅度调整,董事会成员所拥有的企业管理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再加上相对年轻化,企业董事会决策的效果和效率出现短暂的大幅度下降的特征;在接班人继任董事长后,家族持股比例又开始逐渐提高,更加注重独立董事的专业知识而不是独立董事的社会名望,对董事会成员的激励也是以薪酬和股权激励为主,董事受教育教育程度较高以及董事平均年龄较低是这一阶段的董事会特征。新希望代际传承不同阶段董事会特征的这种变化,通过对企业用人标准和融资模式等方面产生影响,在接班人进入董事会之前促进了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随着接班人进入董事会,在代际传承期间董事会进行了重大的人事调整,企业的不稳定性导致财务绩效出现了短暂的下滑,随着继任者及董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企业财务绩效又开始提升。研究得出的结论,能够对我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杜瑞[8]2011年在《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使会计信息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误导投资者和相关部门的决策,严重影响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如何限制和约束盈余管理就成为十分迫切和重要的问题。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他们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完善的决策体系,可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资产定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证监会和相关部门大力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主要原因。然而理论研究和近十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均表明,由于持股比例、持股时间、监督成本等特征的不同,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发挥监督作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积极持股的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公司治理,承担监督者的责任;消极持股的机构投资者则不具有监督的意愿,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放任企业管理当局的短视行为。本文将以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为出发点,重点研究由此引发的机构投资者在抑制盈余管理方面的差异性,并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之和与盈余管理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监督作用、约束盈余管理的有效机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相关文献综述,对盈余管理、机构投资者以及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叁章是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影响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剖析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当局的博弈过程,确定了持股比例、监督成本等持股特征在约束盈余管理时应满足的理论条件;第四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证实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差异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之和与盈余管理的非线性关系;第五章从机构治理的角度建立了一套盈余管理的约束机制,分析了各约束机制间的作用机理和内在联系,并对约束机制的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提出了完善机构治理的政策建议;第六章是全文的研究结论和展望。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的不同,如持股比例、监督成本的不同等将导致其在参与公司治理、监督盈余管理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只有当持股比例高、监督成本低时才会发挥监督作用;其次,在此基础上,采用2002年12月-2008年12月证券投资基金的半年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提炼机构投资者的持股集中度、持股周转率以及盈余反应程度叁方面特征,并进一步划分为积极持股、消极持股和混合持股叁种持股差异性,实证研究发现,积极持股会抑制盈余管理,而消极持股会刺激盈余管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之和与盈余管理存在倒U型关系;最终,从机构治理的角度,确立了激励性机制、积极性机制和独立性机制叁个约束盈余管理的有效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叁点:(1)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当局的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均衡推导出机构投资者约束盈余管理的理论条件。在考虑机构投资者类型的前提下,建立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当局的博弈模型,深入细致的模拟了博弈双方针对盈余管理的博弈过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监督成本是影响机构投资者是否监督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无论何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当持股比例较低时,均不会选择约束盈余管理;只有当监督成本较低,持股比例较高时,积极型机构投资者才会选择约束盈余管理。在理论上证实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的不同导致其在约束盈余管理的决策选择上存在差异。(2)构建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差异性以及持股比例之和与盈余管理的多元回归模型,证实了机构投资者积极持股能够约束盈余管理,而消极持股则对盈余管理存在刺激作用,发现了由此导致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之和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之和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作用一直存在矛盾的研究结论,因为持股特征的不同将导致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差异性,进而影响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本文通过将理论模型中的持股特征转化为以上市公司为标的的持股差异性,并对其进行有效划分,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差异性对盈余管理的不同影响,发现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之和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倒U型关系。(3)从机构治理角度构建了盈余管理约束机制,并阐述了机制间的作用机理和内在联系。本研究从机构治理的角度出发,确定了叁个促进机构投资者约束盈余管理的有效机制:激励性约束机制、积极性约束机制和独立性约束机制,分析了各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研究认为,激励性机制是约束盈余管理的主要机制,能够激发企业中监督者的监督意愿,使其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责;积极性约束机制和独立性约束机制是约束盈余管理的两个辅助机制,是监督者发挥作用的平台和传导媒介。

李峻翰[9]2015年在《对我国股权激励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期国企薪酬改革的步伐加快,股权激励这种在西方国家已经被广泛运用的长效激励机制再度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在股权激励下,能够使激励对象的收益与他们的业绩和公司股价直接挂钩,使他们在获取更多收益的动机下,更加竭尽全力地工作以提升公司业绩。现今股权激励已被普遍认定在激励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公司人才、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上具有非常显着的作用。光明乳业作为上海市地方国企股权激励改革的首例,其股权激励的方案具有相当显着的意义,为后来的激励计划充当了良好的借鉴;上海梅林是近期推出股权激励的上海地方国企,但其股权激励方案并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埋单,反而遭到“用脚投票”,可见该公司的激励计划在设计和实施中具有一定的缺陷,而这也正好表明了我国国企目前在行使股权激励中的弊端与不足之处;百视通也是近来推出股权激励的上海国企,但是它所推出的方案具有非常超前的意义,该方案中创新的设立了中长期激励基金,对公司目前业绩的提升以及长远的发展都大有裨益。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形式,通过对上海市叁家地方国企光明乳业、上海梅林、百视通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期对我国股权激励机制中存在的某些弊端给予详细的说明,并对我国国企薪酬改革中激励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企业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研究[D]. 曾玉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D]. 崔秀云. 天津财经大学. 2008

[3]. 中国上市公司CEO薪酬激励模式研究[D]. 井利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4]. 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康平. 湖南大学. 2007

[5]. 股票期权的会计研究[D]. 王娜.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6]. 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D]. 汪忠. 湖南大学. 2010

[7].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董事会特征与企业财务绩效[D]. 祁学银. 浙江工商大学. 2018

[8]. 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 杜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11

[9]. 对我国股权激励探究[D]. 李峻翰.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企业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