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河道治理规划设计要点及改进措施 3.1河道平面形态设计河道平面生态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设计人员在对河道治理规划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的原则,秉承河道的自然性,在不改变河道弯曲状态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做好对河道总体的平面生态设计。通过弯曲的河道来缓解洪峰对于河堤冲力和控制好洪水的流速,确保河道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同时,弯曲的河道也是鱼类等生物有利的繁殖场所,是各种生物躲避自然灾害的避风港湾,河道平面形态设计生态保护理念还有利于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发展。 3.2河道护岸设计虽然坚固的河道有利于提高河道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但是利用混凝土和浆砌石块等材料进行河堤建设也会对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河水与地下水隔离后迫使一些两栖动物、微生物以及一些珍贵植物出现食物链断裂的问题,进而使河道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要想不打破生态平衡,设计人员就必须要在河道护岸设计当中,遵从环境规律,多方面考虑,在满足河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赋予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水资源与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3植物配置设计河道治理不能以失去河道的生态平衡为代价,河道治理规划设计要对河道周围生物的多样性负责,要让河道周边生物配套,要让植物分布符合生态发展的实际要求。如果河道治理改变了河道两岸的生物环境,那么植物的根系就不能为土壤提供更多的有机物,土壤结构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改良,土质变硬,水土流失严重,水质得不到有效的净化,河道生态环境也逐渐失去平衡。 3.4对城市河道的亲水性加强建设要想保证城市河道的亲水性,我们可以在河道的护岸上进行科学的建设,以此提升河道的亲水性。利用不同的建设方法对河道护岸的断面进行不同的处理,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河道景观。其建设方式包括:平台式、坡地式以及层次性等。在进行河道的清水性建设时,需要将河道的绿化建设当做关键部分,利用将绿色植被种植在河道的护岸上,充分提高河道的亲水性。绿色植物能够让人心情舒畅,且在夏季能够为人们遮挡日晒,便于人们休闲娱乐。除此之外,在河道的两岸增加灌木的载重数量,能够建设出一个绿色灌木带,远看就是绿色的河岸。才能有效隔离河道与城市的公路,还能对河岸形成保护带,对河岸的土壤进行保护,并提升河道的亲水性。结束语近些年,各城市地区不断的开展建设活动,大量的消耗生态资源,并将很多具有污染性的物质流入河道,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河道污染。生态景观河道无法维持健康状态,这不仅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也会产生问题。因而全面推行生态景观河道共同发展观念,进行水利规划设计是社会及人类长久发展的必要途径。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运用生态水利工程的理论进行生态河道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存在的环境、经济、安全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建立生态河道体系,可从根本上改善生活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郭晓宏.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生态理念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04):127-128. [2]叶辉明.基于生态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J].中国水运,2019(01):57-58. [3]刘洋,刘伟.河道规划设计要重视的几个关键方面[J/OL].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02):136-138+153[2019-08-06].
论文作者:党照,赵朋飞,杨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河道论文; 生态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水资源论文; 护岸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论文;